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0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张界石刻
第186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张界石刻。
20160305 071.jpg
  大龙山张界石刻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眉山村山顶部。张界石刻是大龙山石刻之一,为民间石刻。
20160305 072.jpg
  安庆大龙山眉山村范围很大,穿过山谷,越过巨石岭,这里旧时是张姓人家的山头,故刻有“张界”两字石刻。
20160305 074.jpg
    张界石刻,位于安庆大龙山顶的一条山脊上的巨石上,这一片山顶就是张姓人家的山头。
20160305 078.jpg
  在大龙山顶部一块巨石上刻写有“张界”石刻。这块山界石刻长约三十公分,宽二十公分,刻在大龙山的一块花岗岩上,
20160305 080.jpg
  由于时代已经过去几十年,刻字已经模糊。这是山主人在围山林时,怕与邻居为周边产权产生纠纷而设置的山界石刻,旨在向村邻声明权属界限,勿越界。
20160305 085.jpg
  张姓人家,山界石刻由其祖先刻在石头上的。具体什么时候刻的,目前无法得知。
20160305 089.jpg
    山界石刻,是先人表明私山所有权划界的一种具体方法,它对研究安庆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60305 092.jpg
  它的好处就是划清了邻里间的产权界线,对预防邻里山林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
20160305 095.jpg
  安庆石刻多是民间石刻为主,它们以石刻的方式广泛刻在民间的山界、田界、屋界等等,
20160305 102.jpg
  这批石刻虽称来上刻工精湛、书法高超,却也是民间书法和雕刻艺术的展示。
20160305 255.jpg
    石刻位于大龙山顶部,海拔约五百多米,它位于人稀高岭深处,有着数不清的故事。
20160305 268.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6: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
第187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小龙山许氏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
01.jpg
  许氏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这个背靠菜子湖口,背靠小龙山镜子石和猴子石的小村庄,在桐城县志都有其事迹记载,这棵古树与古树下的上马石就源自进士许鲤跃。
03.jpg
  六百多年前,许氏从江西瓦屑坝坐舟顺湖顺江来到安庆府桐城邑,这个靠山又靠水的田畈间,许氏在此耕耘数百年,终于在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培育出安庆名人清朝乾隆年间的许鲤跃,也就有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之美誉。
04.jpg
  许鲤跃,字春池,今属于安徽安庆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选任镇江教授。尝从姚鼐游,文宗方苞,亦近魏禧。著有《五经一得》、《雨窗夜话》、《纪年诗集》等。
09.jpg
  许鲤跃的科举中榜,无疑给这个依山畔水的小村庄带来无尽的欢快。
10.jpg
  据了解,整个清朝时期,仅安庆桐城一县,就出进士137人,许鲤跃是其中一位。
12.jpg
  经查阅《安徽通志》、清朝道光《续修桐城县志》等文献资料,许鲤跃在清朝乾隆六十年恩科中一甲第三名,排名四十九位。
13.jpg
  不知道是先有“鲤跃龙门”,还是许氏希望家族中有“鲤跃龙门”人才,才取名许鲤跃,结果真灵验了。那年,许氏在新修建的许氏宗祠半圆塘边种下了这棵枫树。
14.jpg
  这棵受到安庆地方政府保护的三级古树枫树,据推算应是在清朝年间种下,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
18.jpg
  可惜,当年经过修建的许氏宗祠,如今已经早已毁损,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当年这幢清朝修建祠堂规格很大,有五开间,这座五开间祠堂,门前有一个约一千平方米的半圆形池塘,这棵枫香树就在池塘边。
19.jpg
  在枫香树下,有一块当地产的麻石,据老人说,这是下马石是当年进士许鲤跃命人雕刻,当年这棵枫香树是池塘边的,还有一棵在离百米外的村头,同样有一块上马石。一九五八年前后,树被砍,上马石也被毁。
23.jpg
  枫香树,常见落叶乔木,高达近二十余米,胸径达八十公分,树皮灰褐色。这棵古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
24.jpg
  在安庆,枫香树很常见,尤其是百年以上的枫香树。主要原因是枫香树药用价值很高,树脂供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最关键是作为外来移民,他们以这些古树标志着自己的村落。
26.jpg
  古时,骑马、驴是主要代步的主要工具,清廷规定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加之清廷官员有“前引”,“后从”之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的跟随。
27.jpg
  在安庆各县,均有上、下马石,所用材料不一。许氏下马石高约六十公分,宽约五十公分,厚约四十公分,麻石制地。
32.jpg
  在小龙山村,虽然许氏宗祠没有保存下来,但许氏宗祠的下马石还基本完好无损。这是当年皇钦恩赐给进士许鲤跃的,他是安庆府清朝的著名进士之一。
34.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9-9-30 14:31 编辑

断秒枫孙氏宗祠(茂芳公祠遗址)
第187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断秒枫孙氏宗祠(茂芳公祠遗址)。
03.jpg
  断秒枫孙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孙氏宗祠是一座近年才重修的祠堂,原祠堂叫茂芳公祠。
04.jpg
  孙氏宗祠老祠堂已经不存,唯一遗留的是宗祠前一堆旧祠堂的旧石料,以及石门墩与石匾额。
05.jpg
  孙氏宗祠又称茂芳公祠,是迁至太湖县孙氏祖先灵魂的栖息地,这是孙氏家族的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支持精神力量。
06.jpg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孙氏开基始祖均寿公字绶肤号寿甫;明初历任安庆江防厅,又任太湖县知县,创建署堂邑志,原配,郭氏;明诰封孺人。
07.jpg
  均寿公其父畅後公于豫章(江西南昌)乐安郡,元朝至正年间任署南直池阳爵奉政大夫,生三子。
08.jpg
  长子;福肤,字福甫公世居,(池州,贵池)李阳河。
09.jpg
  次子;禄肤,字禄甫公迁安庆,龙眠山(桐城)。
10.jpg
  三子;均寿公,字绶肤,号寿甫。即迁往太湖县此支始祖,宦游湖邑入湖籍(太湖县),在军中任满,攝政绩卓 著,为太湖县令。按老谱推测应是乐安郡得姓始祖孙书第六十二代裔孙。
11.jpg
  皖西南孙氏宗祠坐落于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断秒枫,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年庚子(公元一七八二年)原名茂芳公祠,因文革浩劫,于一九六六年毁损,不存。
12.jpg
  孙氏后裔为思亲敬祖,弘扬宗族文化,太宿望三县族众一致赞成,于公元二0一四年在原址上重建,建筑面积1411.6平米,总面积4096平米。
13.jpg
  孙氏宗祠一进三幢,每幢五间,木质框架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祠宇轩昂,甚是气派。祠堂正门上方镶嵌五簪并书智、信、仁、勇、严,此乃兵圣选才之哲理,以及孙中山先生之孙女,中华民主促进会会长孙穗芳手书《孙氏宗祠》四个金色大字。
16.jpg
  楼正中镶铸族徽。左右配有厢房。大门楹联是:映雪家声远,苏门世泽长,是颂扬先賢,激励后昆治学精神之典故。
26.jpg
  宗祠门前耸立高大擎天龙柱和祭祀香鼎。国、族、家、三面旗帜迎风飘扬。
27.jpg
  大门两边有双石狮拱卫,彰显家族威严。
28.jpg
  祠内设有神龛,中间供奉禄公、寿公、隆公、宇公四始祖之牌位,神龛里供奉历代先祖之位。
29.jpg
  历代先人宗风纯朴,德業昭彰,为后人所仰望。建祖祠系追思,尽孝道,造千秋之伟業,昌万代之子孙。
30.jpg

  后有宿松高岭乡隆公股,望江县长岭乡祈雨山的瑞公、敬宇 公股,该五公迁居此地,相传二十七代,人口达一万二 千之多,裔孙遍布江西九江、安庆太湖、望江、宿松、黄山、岳西、东至、陕西等地。
35.jpg

  其辈行还是取用江西豫章老谱拟定十六字辈,《必维中正,广大传家,敬遵彝训,长乐荣华》。
22.jpg

  孙氏自寿甫公迁居太湖县以来,子孙繁衍生息,各支各派人丁兴盛,人口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之望族。历代先人,德高望重,以耕读传家之崇尚理念,贻泽长流。历代文人辈出,愈泰公曾是浙江省衢州知府,由镒公,甲午科举人,分管湖北库大使。
17.jpg

  孙氏在民国时期至解放前后涌现出很多人才。邦瑞公烈士是中共沿江独立团团长,敬纯公是太宿望地下党第一任县委书记,关应公、大朵公都是邦瑞公发展的一批早期中共地下党人。孙百楼曾是岳西县县长,皖樵公曾是安徽楹联协会副会长,等等!
20.jpg

  孙氏宗祠的建成是一脉相承、绵延连续成一条血缘链,孙氏宗祠的建成,犹如皖西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它的光芒,它是热爱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孙氏宗族的爱国、爱家的美德和千年家祖圣训。
21.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芦塘沈家阴地山墓葬群与沈家界碑
第187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芦塘沈家阴地山墓葬群与沈家界碑。
DSC_1130.jpg

  桐邑,即为古时桐城县的简称,今主要分成三个县级行政单位,桐城市、安庆市宜秀区、枞阳县,还有部分属于怀宁县。桐邑有个大龙保,即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大龙山二甲杨桥镇宣店村。
DSC_1140.jpg

  如果不是一位安庆本土姓沈的朋友介绍,卒子一直误认为宣店村的楼堂组就是楼堂,直到今天,才知道这只是数百年来口音误传而至,原来楼堂原指芦塘。
DSC_1144.jpg

  大龙山杨桥镇宣店村山间,有一个很大的山冲,人称黄阴冲,这个山冲有三个地名,均是错误,上楼堂、中楼堂与下楼堂,古时桐邑大龙保二甲有上芦塘、中芦塘和下芦塘。后来,因为口音等误传,变成了如今的称呼。
DSC_1145.jpg

  古时,桐邑有东、南、西、北等五乡,其中南乡计有:高军涧,查林,黄荻,大龙,载冲,青山,义(土部毚;释:坛域茔界皆曰兆),松茂岭,下破罡,新开沟,石塘,扫箒沟,下棕阳,兴塘,黄含,羹脍赛,石响,会宫,高黄圩,花螺,龙潭,峡埠,桃花,黄泥冈,土桥、黄华,拔茅,洪山冲,竹(土部毚;释:坛域茔界皆曰兆),姥山,小龙,上棕阳,上破罡,龙华,乌落洲,罗塘洲、等三十六保。这里大龙就是大龙保。
DSC_1155.jpg

  沈氏,据说是桐枞两县的沈万三后裔。沈万三后裔一小支来到安庆府桐邑。
DSC_1160.jpg

  据《沈氏家谱》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世居大龙保的金氏将大龙保二甲一小片阴山抵押卖给沈家。沈家将这一小片阴山作为安葬沈氏先祖,在得到这块风水极佳的阴山后,沈家便在随后的百年间安葬三十余棺墓在此地。
DSC_1161.jpg
  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大龙保金良忠将一片桐邑南乡大龙保二甲中芦塘山名照面牌阴地一片左边横离金氏老坟拜台一丈立石为界,这块界石就在阴地山山脚,为高约三十公分,宽约二十公分的麻石雕刻而成。
DSC_1166.jpg

  顶上横阔上丈抵薛姓界石为界,中横阔卤丈五尺立石为界,下横阔上丈五尺立石为界,等等。
DSC_1169.jpg

  清朝光绪年间,沈寿山与金良忠,就这样达成一片长约四十多米,宽约二十米的山坡买卖契约。并且约定,买卖达成后,不管谁家亲属来闹事,都有凭证为保,阴山买卖是二意情愿,并没有强买强卖,永远存照。
DSC_1173.jpg
  立约时间为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八日,立大买阴地山金良忠,金德义、谢大松、洪秉均、金玉珍等人。
DSC_1177.jpg
  据沈氏后裔讲述,当年(清朝光绪年间),买下这块阴地山,沈家共花费三两白银。大约值现在的五百元左右。
DSC_1179.jpg
  清朝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大约折合人民币一百七十元。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清朝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据测算,一两白银约值一百七十元。
DSC_1181.jpg
  在此解释一下,阴地山又称坟山。清朝以前,百姓对风水有着非常传奇的痴迷。那时百姓常认为,祖坟带来的好运。
DSC_1182.jpg
  了解传统风水文化的人都知道,祖坟风水对于后人的影响极大,如果家中祖坟所拥有的风水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后人的工作发展、情感婚姻以及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无法拥有稳生活。
DSC_1191.jpg

  来到芦塘沈家阴地山,这片不太大的山坡,有几棺清朝光绪二十四年下葬的沈氏先祖墓。其中大约六、七棺均为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同时下葬的沈氏先祖。这些沈氏先祖墓朝向大多以卯山酉向为主,其中有沈孝亮、沈孝昭等。
DSC_1199.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2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塘庵婆婆石与石刻
第187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古塘庵婆婆石与石刻。
DSC_1314.jpg
  古塘庵婆婆石与石刻位于安庆市宜秀区一个叫唐家岗的地方。
DSC_1316.jpg
  国庆期间,因不能离开市区,一连几天都只能在市区周边转转,偶然间看到山间刻在几块巨石上的石刻,卒子一下意识到这又将是安庆市文史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DSC_1320.jpg
  古塘庵,是位于旧时安庆府怀宁县境内渌水乡。
DSC_1322.jpg

  据相关资料介绍,旧时怀宁县在城乡,安庆市郊部分主要是渌水乡,其四境范围与清朝比有较大变化。
DSC_1324.jpg

  “在城乡环城内外,北至渌水十里铺,东抵断碑,西尽七里亭草场,循洲滨而南逾海口,过江至杨家套、大石矶,接东流县境。
DSC_1326.jpg

  渌水乡东自断碑,斜渡大江越来字洲,接贵池县境,又由贵境北渡大江至下新河埂,与桐城县接壤,北自十里铺至集贤关总铺,越门山循大龙山,沿石塘湖界河桥接桐城县境,西自蒋家塘在城乡境,沿石门湖向西迤北至车泉涧,接大丰乡境。”
DSC_1333.jpg

  由此可见,过了界河才到桐城县,而今天卒子介绍的古塘庵在古时应属怀宁县的渌水乡。
DSC_1337.jpg

  如今,古塘庵早已不存。仅留下这个地名,如果不是研究安庆地方文化,对这个名字也不会太多在意。
DSC_1339.jpg

  婆婆石,是高约十米,宽约五米,深约五米的一堆巨石。巨石已经风化成几个部分。因离古塘庵较近,山下的百姓与山上的百姓共同为古道边的这尊巨石,称为婆婆石。
DSC_1340.jpg

  婆婆石与石刻是分别刻在一堆巨石不同立面的三个部分的石刻。
DSC_1341.jpg

  最早一块石刻,是位于婆婆石下方的一个斜石上的石刻,石刻为楷体,约有百字左右,
DSC_1342.jpg

  每字约成人拳头大小,大部分已经无法辨认出来,其中仅有几个字可以大致看出,其中有“酉、换旧、知流”等等。
DSC_1344.jpg

  此石刻,疑是当地百姓在半山坡巨石上特意刻字纪念某事的记事石刻,石刻刻成时期约为明朝晚期至清朝中早期,
DSC_1347.jpg

  因为风化等原因,经过最少三、四百年的日晒雨淋,才会到今天这般模样。
DSC_1348.jpg

  巨石上,时间中期的一方石刻,是“千古婆婆石”一幢字,每字约鸡蛋大小,小楷字体,疑是当年村中百姓刻在巨石一个立面上,这个立面是麻石非常难得的光滑面,刻在此处,百年不会改变。
DSC_1349.jpg

  巨石上,时间最晚的一方石刻,是近代的石刻,是近二十年间,哪位喜爱山水的朋友,在巨石的另一个立面上刻字留存,“山水清音”,并有落款。
DSC_1352.jpg

  婆婆石与石刻,从明朝至现代,折射出安庆地方历史文化。从婆婆石石间插着的石棍,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地百姓祈求身体健康的“撑腰棍”。
DSC_1353.jpg

  婆婆石,是安庆大龙山一块普通得不能再变通的巨石,却因为早年间有人在上面刻上了几句话,刻上一个名字,便像有了生命一样。
DSC_1355.jpg

  婆婆石,是否与山脚古塘庵有关,也不尽了解。婆婆石与石刻,是偶然间的一个意外发现,希望安庆有关机构和组织、个人参与研究。
DSC_1358.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1: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灵石遗址
第187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真灵石遗址。
01.jpg
  真灵石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谢湾组一组巨石处。
02.jpg

  真灵石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谢湾组,需要从谢湾溪口向上再往东走四里半就到达此地。
04.jpg

    谢家湾这里人杰地灵。这里山高林密,溪水潺潺,岩悬壁峭,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05.jpg

  这些巨石背后就是安庆北面最高山大龙山,横度过去有个普度众生的小庙和,站在巨石上,一览众山小,收尽宣店风光。
06.jpg
     翻过真灵石就来到石井涧。解放前这里住着几户人家,涧后峭壁上巨石林立;涧前是千丈悬崖,奇形古树伴着青石板上飞流直下的溪水形成银色飘带,瞬间变成朵朵白花。
07.jpg

     真灵石是一块风水宝地。真灵石上方山岗上有一块三米高的巨石,巨石上面搁着一块形似顶锥的大石,人们称它为“真灵石”。
09.jpg

  相传,最先到山脚的人类,以这块巨石作为图腾,希望它为谢家湾带来人杰地灵之风水,它为当地带来风调雨顺,带来四季平安。
11.jpg

  这里在民国以前为桐城属地。真灵石下有一方巨石,石下有一石台,疑是建于明朝末至初朝初期,是百姓祈求的祭台。
25.jpg

  在日本侵略者占据安庆时期,由于桐城县与安庆市区驻有日军,一时间,宣店一带百姓常到此躲难,在真灵石下祈祷。
40.jpg

  离谢湾不远的地方有个土墩,经文物部门调查考证,此墩为张四墩文化遗址后期古人类遗址。说明这一带很久以前有人类的活动遗址。
48.jpg
  真正说真灵石有过故事的是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太平军由天京朔长江西征,先后攻占了芜湖、池州、安庆等地。为巩固安庆,翼王石达开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部攻占桐城。
50.jpg

  杨桥镇自古属桐城南乡,在咸丰年间太平军自安庆挥师而进,又从桐城西南重镇练潭西进,很快就到了南乡。
53.jpg

  太平军与清军多次在桐城境内展开大战。特别是第一次枞阳会议后,太平军与清军多次在桐城大战。
54.jpg

  兵荒马乱之际,太平军陈玉成与捻军张乐行部的大军中的一支就辗转到过南乡谢湾一处,在此征粮备战,当地百姓纷纷逃难,离家而走。双方交战月余,太平军失利后退守桐城县城。
55.jpg
  兵荒马乱之际,住在山脚与山上的百姓,每天成群结对到真灵石,跪地祈祷,真灵石成了这些百姓心中最后的圣地。
58.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7: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枣(早)儿桥旧址
第187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枣(早)儿桥旧址。
01.jpg
  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一个偏僻临水石塘湖的余湾村,卒子发现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清朝古石板桥旧址。
02.jpg
  
  这座古石板桥因七十年代路面改造,将桥面已经拆除,现仅存古石桥桥一侧桥墩。图片
03.jpg

  这是安庆市区周边一座尚未被文物部门采集的古桥遗址和旧址。原桥面平整、长达约五米,为清朝古石板桥。
04.jpg

  经过与周边百姓交流,卒子得知,这座名叫早儿桥,又叫“枣儿桥”,是一座古石板桥。如今,这座石桥边长了一棵“石榴树”,结出大大的石榴。
06.jpg

  原石板桥平圴高约为一米余,有麻石制成多个石桥墩,再由宽五块长约五米的长方麻石板搭建而成。
07.jpg

  据余湾村一位老人介绍,早儿古石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当地村民建的民用石桥,建好时桥头有一棵枣树,大家就叫这座桥为“枣儿桥”。
10.jpg
  后来,时间长了,余湾村甚至杨桥一带百姓早早起来到安庆城区,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枣儿桥改成“早儿桥”,意思是早起的含义了。
16.jpg

  这座石桥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余湾村现归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过去归属怀宁县与桐城县两县交界。
23.jpg

  自古以来是通往“安庆府”经商的官道民路,各种商铺、店铺、裁缝铺几十家之多,每年通过余湾到安庆的人不计上万。
29.jpg

  早儿石桥位置所架的全是很简单的竹木桥,每逢雨季洪水季节竹木桥被洪水冲走,来往商人无法经过,再加上当地百姓来去从自农事农活也不方便。直到光绪年间村里组织百姓筹建了这座石板,早儿桥的建成,从此解决了余湾村洪水季节来往道路不畅的问题。
30.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2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政大夫张霭池墓
第187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奉政大夫张霭池墓。
DSC_1409.jpg
  由于工作的繁忙,以后仅每周在家休息时抽空写二至三篇安庆地区文史文章,供大家参考。位于原桐城县南乡一个山凹间,有一座建于民国十一年的坟墓,这座葬于高山顶部的坟墓,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DSC_1561.jpg
  该墓葬占地约九平方米,墓边有一棵树,树与墓同岁。以墓植树,以树陪墓。
DSC_1562.jpg
  站在墓边,能够清楚的望到原桐城县南乡的雨坛,背后就是高高的山丘。
DSC_1566.jpg
  以风水看来,这里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据了解,位于桐城南乡的花山龙隐庵,建于宋朝末期。
DSC_1569.jpg
  据安庆地方研究文史的朋友介绍,“在城区东北五十里许,花山主峰东侧山洼盆地中,有龙隐庵,始建于宋末元初。
DSC_1573.jpg
  相传庵址为‘藏龙宝地’,故又名‘龙隐庵’。庵周竹树葱茏,山石溪泉,极为幽雅。
DSC_1575.jpg
  龙隐庵遗址位于花山之巅,北倚龙山,南临长江,地形开阔,形如莲花,风水大师名之日“莲花地”。环顾竹青松涛,眼前茶树秋深皆著花。
DSC_1576.jpg
  张霭池,安徽安庆人,曾任清朝奉政大夫。“奉政大夫”一职,在清朝为文官封赠之阶,按清朝典制,官员分为九品,其中奉政大夫对应的官阶是正五品,相当于今地市级领导干部。
DSC_1579.jpg
  从墓碑上看出墓主人是清朝皇帝诰授奉政大夫,官至五品,地位显赫。就连元配夫人都被诰封宜人。其子张贤和。
DSC_1580.jpg
  这座墓最为特别的是落款边有一列小字,安徽省长公署参议密瀛镛坤,查遍资料,也不知道密瀛镛坤是什么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落款的人曾任过安徽省长公署参议。
DSC_1581.jpg

  据一位高人介绍,这座墓又名梨花坟,是当时安庆城高官请风水先生为自己百年后选的一块上好墓地。
DSC_1582.jpg

  这位高官去逝后,后人在下葬时,在坟前植下一棵梨花树,风水先生讲述,日后梨花枝繁叶茂,便是先人在阳间享受清福,反之便要迁坟葬于他地。
DSC_1589.jpg

  经过后人的照料,这棵梨花树不久便枝繁叶茂,每到夏季,如一把大伞,每过二、三年便在秋季结出大大果实。
DSC_1590.jpg

  2016年,张氏后人前往张霭池墓拜祭。据说是上海某上市公司老总。安庆现在招商工作如火如荼,以文化招商邀请张总来家乡看一看,也许会起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DSC_1592.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2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中中大楼旧址
第187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浮中中大楼旧址。
20160529 096.jpg
  浮中中大楼旧址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中学内。历史上,在建造中大楼时,仍属安庆府桐城邑,故《卒子走遍安庆》将浮山中大楼归为安庆古建筑类。
20160529 125.jpg

  中大楼建成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罗马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面积858平方米。
20160529 130.jpg

  中大楼小青瓦屋面,青砖墙体,为“洋灰”水磨石地坪。中大楼与安庆同时期民国建筑同出一脉,吸收了安庆地方建筑的精华。
20160529 132.jpg

  中大楼南边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中大楼东西楼梯外侧上下两层为旧时教室,楼上中堂为旧时图书馆,楼下中堂为旧时教务处,现已改作他用。
20160529 142.jpg

  中大楼楼于1941年曾遭日机轰炸,东西两角可见修补痕迹。2012年12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0529 144.jpg

  浮山中学坐落于枞阳县浮山南麓,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浮山中学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
20160529 145.jpg

  民国十七年(1928年)增设初中,更名为安徽省浮山公学;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安徽省私立浮山中学;后又更名为安徽省桐城县私立浮山中学;1949年由私立改为公立,先后更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公立浮山中学、皖北区浮山中学、安徽省浮山中学;1957年更名为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
20160529 147.jpg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夏天,房秩五辞去芜湖道尹后,住浮山寺中,与旧友动议浮山兴学之事。后房秩五邀请发起人和浮山周围的寿龙山保、石山保、柳子寺保、白湖保有关人士在浮山华严寺召开会议,建立筹建班子,商讨办学事宜。同年,逐步建成四合院校舍,开办了图书馆。  
20160529 150.jpg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一月,开始招生,校名定为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二月,小学开始正式上课。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小学师生集会,声援上海工人,反对日本。
20160529 151.jpg

  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汪合流,屠杀共产党人,上海、安庆等地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转移到浮山小学避难。同年,浮山小学第一届高小学生29人毕业;首座大楼竣工,并购置图书万余册。
20160529 162.jpg

  民国十七年(1928年),开办初级中学,成立校董会。后初中部开学上课,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易名为安徽省浮山公学。学校秘密建立了中共党小组,属桐城直属支部领导。
20160529 163.jpg

  建国初期,根据桐庐县人民政府指令,私立菁华中学、私立鹞石初中并入浮山中学,校名更改为“桐
20160529 164.jpg

  1950年2月,学校更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公立浮山中学。
20160529 174.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陵阳镇黄石古桥与古土地庙
第18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一江之隔的池州市陵阳镇黄石古桥与古土地庙。
IMG_3843.jpg
    陵阳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四年前,与一班驴友到访此地。
IMG_3850.jpg
    公元前一零九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置县治于陵阳,县衙设香池里。
IMG_3899.jpg
    战国时期屈原曾驻足陵阳九年。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曾赞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
IMG_3901.jpg
    陵阳镇自然风光优美,景点众多,九华大峡谷、黄石溪等自然风光闻名遐迩。
IMG_3905.jpg
    陵阳自古即为江南重镇和山区土特产集散地,是徽商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境内明清徽派古建筑和古道多有留存。
IMG_3909.jpg
    陈氏宗祠、太平山房(国保)、李氏宗祠(国保)、曹氏宗祠(国保)、宁氏宗祠(省保)及谢氏宗祠为代表的“陵阳八大姓”宗族文化源远流长。
IMG_3913.jpg
    文昌阁、南流桥、东山桥(屈原生活遗迹)、长生桥、绣花楼、千年银杏等为代表的古街古巷、古桥古树古民居颇具特色。
IMG_3929.jpg
    陵阳现存古民居150余栋,古桥40余座,古树名木不胜其数。今天卒子介绍的这座石桥就是这四十余座古桥之一。
IMG_3932.jpg
    陵阳是楚、汉以来即为南进徽州,北通长江的重要通衙。上道僧洞深,石阶履齿浅。青藤伴我行,佛道心中存。
IMG_3933.jpg
    位于黄石溪上流的一个古村落,卒子见到一座古桥,这座古桥为石板桥,高耸于黄石溪上。古桥通幽静,探秘无远行。
IMG_3934.jpg
    这座古桥为当地产麻石建造,长约四米,溪边被石块垒建护坡,桥面由五块长约四米的石板拼接而成。
IMG_3940.jpg
    春雨朦胧中古桥、古树给人一种悠久岁月的韵味。登临古桥,溪水流过,怀旧之情悠然而生。
IMG_3959.jpg
    位于桥头,有一座同时期的土地庙。土地庙由麻石建造而成,内设有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石像。
IMG_3975.jpg
    黄石溪村位于青阳县陵阳镇境内,比邻佛教圣地九华山。宋朝诗人陈岩有诗曰“平田千亩万山中,山脉高低处处通。黄石一溪三十里,暖春吹动稻花丛。”
IMG_3977.jpg
    经陵阳古镇,有一条数公里的盘山路直抵黄石溪村。路的两边是茂密的树林,还有潺潺的溪水。黄石溪村为群山环抱,一条山路由南向北,蜿蜒曲折,渐行渐高。由此路前行可达九华山后山。从这里登山顶便是著名的九华山天台寺。
IMG_3979.jpg
    黄石溪水穿过村庄,水声潺潺,清澈见底。黄石溪村东西两侧是高山,日照时间短,薄雾缭绕,气温宜人,是夏季消暑的绝佳去处。村子西侧有幽深的峡谷,有黄石溪小九寨美称,人迹罕至,是探险揽胜的好去处。
IMG_3980.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2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观音岩
第187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小观音岩。
20151114 069.jpg
  小观音岩位于安徽省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山上。
20151114 070.jpg

  大小观音岩是大龙山三县尖下二处石头群,
20151114 086.jpg

  位于大龙山三县尖西南。
20151114 097.jpg

  大小观音两岩毗连,而岩体略有大小。
20151114 103.jpg

  岩韵奇特,重山叠嶂,花卉丛生,藤萝牵绕,螺髻堆翠,
20151114 109.jpg

  古时此处归桐城南乡,
20151114 210.jpg

  百姓喻之为观音大士头上的高髻,
20151114 228.jpg

  故名大、小观音岩。
20151114 256.jpg

  几年前,曾与一群驴友在一片阴霾笼罩的阴天到访这里。
20151114 263.jpg

  小观音岩,是大龙山上楼堂上的一处石头群,当地百姓称为小观音岩。
20151114 267.jpg

  到了小观音岩,没料到小观音岩的石级会是如此陡峭,
20151114 270.jpg

  很小心翼翼翻过山顶是平坦的岩石,难得的山顶风光。
20151114 300.jpg

  放眼四周,安静看着山下的天堂水库。
20151114 310.jpg

  草木也没有多少过冬的痕迹,照旧是葱葱郁郁的。
20151114 312.jpg

  在风景秀丽大龙山,像小观音岩这样的石头群,还有很多,绝对是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20151114 323.jpg
  小观音岩地理位置独特,前临石塘湖,岩嵌于峭壁,上顶三县尖,
20151114 326.jpg
  两侧岩石峥嵘,峰群竞秀,巍峨挺拔。
20151114 328.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6: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芦塘古民居遗址
第188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芦塘古民居遗址。
02.jpg
   芦塘古民居遗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高山之间,原有一片古民居群,是在明朝中期而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已不存。仅留有清朝石门墩一座。
03.jpg
   四年前,与一位网友一同到天堂水库游泳,游到古民居时,与正巧原民居后人介绍,“这里,现指楼堂,古时有一座小小的水塘,长满芦草,称为芦塘。先辈们用勤劳聪慧,用种地在这里积蓄了几十亩良田。
04.jpg
   在山上还有二个村民组,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在这里原民居是七十年代建造,在原屋基上,还留有清朝的石门墩。
05.jpg
   据老人回忆,在这片山凹处,原有十几户人家,山上还有几十户人家,通过一条细细的山道,补充日常给养。
08.jpg
   老人的先辈在这里建造了这幢古民居,民居布局讲究,四周建有麻石条的围墙,正房、厢楼基座都是使用了麻石砌造而成。就连阶梯、基石、垫石都是麻石。老建筑在解放初期就已经毁损,七十年代在原屋基边建有民居。
12.jpg
    安庆有大龙山,海拔近七百米,而宣店这一面,靠大龙山一面,这里林木成荫,气候凉爽,非常适合居家、避暑。山上有一个村叫楼堂村民组,原先叫芦塘,是一个以地为名的古村落。
16.jpg
    这片古民居坐落在山凹间,房子呈阶梯式分布,为山区典型的夯土建筑,赭红色的墙体历经岁月洗礼,显得粗犷而斑驳,夕阳下愈发显得沧桑。
19.jpg
    现在房前屋前,被九十年代蓄水而建的天堂水库占据。站在天堂水库边,一到草长莺飞时节,桃花、梨花竞相开放,红得艳丽,白得素雅,交相辉映,古村落被映衬得绚丽多姿。
20.jpg
    这里的古民居背靠大龙山,面对空谷。古民居构件粗旷、这里原先住过殷实富足人家,可以想象出当年鸡鸣犬吠、聚族而居的热闹景象。
21.jpg
    芦塘地势较为平坦,只有一条不大的山路与外界沟通,环境清幽。原先芦塘有三个古村落呈三角空间布局,各自相距约三、五里路。如今,古村落都已人去楼空,一片沉寂。
22.jpg
    古民居隐藏在山坳中,周边古木参天,绿树环抱,环境十分清幽。村落视野极其开阔,站上高处,青山、河流、水库尽收眼底。
24.jpg
    因为地理位置险要,出可攻、退可守,解放前这里曾是土匪窝,因历史原因,如今早已成为回忆。
25.jpg
    随着城市化浪潮不断推进,古民居里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已迁居到山下成为居民,只有偶然间还有部分留守老人回来看看原住房。
26.jpg
    传统农耕文化已渐行渐远。一年又一年,山上的花儿开了又谢了,那位身体硬朗的老爷子回到山间劳动了,落日余晖中,古村落凝聚成岁月长河里一抹美丽的缩影,冲淡了人们的乡愁。
32.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2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9-10-27 21:47 编辑

段山二级古树百年黄连木
第188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段山二级古树百年黄连木。
IMG_20191027_163335.jpg

  走在正在平整的段山村一片空地工地上,有一棵高大的古树高高耸立在一个土墩上,要知道为保护这棵古树,经开区管委会还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的。
IMG_20191027_163857.jpg

  位于经开区老峰镇西北部的段山村,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IMG_20191027_163909.jpg

  段山村处于东部新城区范围内,在近年来的棚户区改建项目中全面拆迁,土地已全部征收。如果没有经开区管委会坚定的保护意识,在寸土寸金的土地财政中,这棵古树早已不存。
IMG_20191027_163936.jpg

  安庆经开区老峰镇段山村境内的路边上,矗立着一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古树。数百年来,虽然数度历经战火硝烟和自然灾害,这棵古树依然顽强地挺立着,深深扎根地下,虬枝婆娑,丫杈环绕,枝干苍劲,飞鸟翔集。
IMG_20191027_164002.jpg

  在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然而,今年这棵历史悠久、数次渡劫的古树正面临着一场“生存危机”。今年秋季以来,旱灾严重,这棵古树差点失水而枯,幸有经开区管委会有关部门经过协调,请专人浇水,古树复活起来。
IMG_20191027_164013.jpg

  据卒子实地考察,这棵古树“胸径约半米,高约十米余,为名贵树种——黄连木,树龄大约在一百五十五年以上。”
IMG_20191027_164024.jpg

  据了解,古树黄连木枝杈多,外形较大,材质坚硬,黄连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为落叶乔木。枝叶繁茂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变深红或橙红,其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
IMG_20191027_164041.jpg

  黄连木树体生长慢,寿命长。材质优良,耐腐性强,是名贵的雕刻、装饰及家具用材。抬头望一眼古黄连木葱郁深绿的枝叶,再看地面大片黄土显得格外刺眼。远处一台正在作业的挖土机还在平整着经开区土地。
IMG_20191027_164057.jpg

  古树孤独挺立在一片工地上,远远地看到,一片空旷中一棵形如凤凰展翅的树木风中挺立。这株古树约有三层楼高,站在古树前,大片黄土裸露着,唯有这一株古黄连木孤零零地倚在一个斜坡上。
IMG_20191027_164102.jpg

  黄连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据了解,黄连木生长较慢,寿命一般在三百年左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棵黄连木矗立在此至少已有二百年历史。
IMG_20191027_164106.jpg

  虽现已无法考查这棵古黄连木是当年祖先所种,却能够见证段山村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保护这棵古树。安庆市人民政府对这棵树挂牌,实行国家二级保护。
IMG_20191027_164116.jpg

  古树能够得到保护,应该感谢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对国家古树保护的意识。这棵古树也是安庆市区为数极少的黄连木,这株古树历经沧桑的故事。
IMG_20191027_164243.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珠吴氏宗祠
第188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明珠吴氏宗祠。
2014100106 586.jpg

  在太湖县北中镇明珠村,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祠堂。
2014100106 634.jpg
  北中镇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大别山南麓,皖鄂两省四县交界,县道通达岳西、英山、蕲春三县,是皖鄂省际边贸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聚散地。
2014100106 645.jpg

  北中镇因解放初期北桐区苏维埃政府中心县委而得名,北中。
2014100106 646.jpg

  北中镇历史悠久,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清朝嘉庆状元、出使日本群岛大使赵文楷、赵氏四代翰林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就出生于此地。国民党少将参谋方济宽皆出生此地。
2014100106 647.jpg

  一九三零年,中共北桐区苏维埃政府,在玉珠畈吴氏祠堂宣告成立。
2014100106 648.jpg

  一九四几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曾驻扎此地,有数百名北中儿女为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生命,是一块洒满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
2014100106 649.jpg

  明珠吴氏宗祠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后经过多次修缮。
2014100106 653.jpg

  古老宗祠历经风雨,是一座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祠堂。祠堂门口有一块石牌,上写“北桐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几个大字。
2014100106 655.jpg

  明珠吴氏宗祠一进二重,青砖小瓦。
2014100106 657.jpg

  据考证,吴家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坐西北向东南,一进二重中轴线,以两侧对称的多间厢房和走廊,
2014100106 658.jpg

  组成对称式,四合院建筑群。建筑面积约四百平方米。
2014100106 660.jpg

  明珠吴氏宗祠属清朝乾隆中期修建的古建筑群,是皖西闻名的“吴祠”。
2014100106 663.jpg

  该座祠堂坐落在丘陵环抱的山峦之间,祠堂坐西北向东南,属小青瓦斜山式四合院古建筑结构。
2014100106 664.jpg
  祠堂大门外有一青石梯形石阶,基座石墩上面雕刻的精美图案。
2014100106 665.jpg
  在屋脊大梁描绘有图案,穿过前厅便步入一座面积达几十平方米的正方形天井,天井地面仍保持着当时修建时铺就的长条青石板,经过岁月的磨砺,布满青苔的石板已变得如同大理石一般光滑。
2014100106 666.jpg

    穿过天井便是祠堂正厅。正厅两侧是两根高约二米的整根方形石条。
2014100106 667.jpg
  这座祠堂为当地吴氏族人的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结构很有皖西南风格。
2014100106 669.jpg
  这是一处比较完整的文化祠堂古建筑,时隔三百年来还能这样原汁原味的保存。
2014100106 671.jpg
  祠堂后殿供奉祖先神位的供台,供奉祖先。据了解,吴氏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同时也是族人举办红白喜事聚集的场所。
2014100106 672.jpg
  解放后,吴氏宗祠被当地粮站占用了近四十多年。
2014100106 690.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2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以风墓
第188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乌以风墓。
101.jpg
    乌以风先生是安庆天柱山的第一代开创者,为宣传和开发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受到潜山人民的深切爱戴。
103.jpg

    每年清明时节,怀念这们先生的朋友、师生、乌老生前好友以及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前来乌老墓园扫墓,卒子也于多年前拜访安庆这位名人的墓园。
105.jpg

  乌以风墓园,已成为潜山的一部分,为了纪念这位天柱山的拓荒者,了解乌以风先生,卒子给各位网友送上安庆地方人文精神的力量。
110.jpg

  乌以风(1901年至1989年),山东聊城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浙江省图书馆编篡、杭州省立中学教导主任、安徽省宣城一中和安庆一中校长。
112.jpg

  1933年,任安徽省教育厅秘书期间,初识天柱山,从此,与天柱山结下不解之缘。
116.jpg

    1942年,乌以风因家庭婚变,从四川千里漂泊来到天柱山隐居,住进他于1937年建于马祖庵后山的天柱山房,与妙高和尚关系甚笃,白天登峰探险,晚上谈佛论禅。
130.jpg

    1943年,安庆专员范苑声领衔筹建的一七六师抗日阵亡将士墓在野寨落成,为保护陵墓,启迪后代,创建“景忠私立中学”,取“景仰忠烈”之意,诚邀乌以风先生主持校务工作。
136.jpg

  创校初始,招收初一两个班,初二一个班,学生共一百五十人。安徽省教育厅得知这一情况,以未经批准为由,不承认学籍,勒令停办。
140.jpg

  乌以风一面积极办学,稳定师生情绪,一面到省里周旋。
145.jpg

    安徽省教育厅长汪少伦是乌以风同学,因赏识他的才华,留他主持日常厅务工作。1945年5月,汪少伦因公赴渝,由乌以风代行厅长职权。
147.jpg

  因此,他让“景忠”再次呈报安徽省教育厅立案,自己批准。文件下发后,乌以风先生随即辞官回到潜山,继续办学。
151.jpg

  为了开发天柱山,他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在山上建起了望岳亭、岳云山馆等接待设施,铺筑了从良药坪到拜岳台的二千多级石阶。
159.jpg

  乌以风曾数百次登山考察,发下宏愿要为天柱山修志。经过十八个春秋的努力,完成了五十多万字的志书初稿。
162.jpg

    文革时期,乌以风先生却被打成“右派”入狱,后被遣送野寨农村劳动,直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任安庆师范公共课教研室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并先后担任了安庆市第四、第八届人大代表和安徽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
165.jpg

  在乌老的努力下,经过多年努力,《天柱山志》终于在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69.jpg

  乌以风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丰。除《天柱山志》外,还有《李卓吾著述考》、《中国中古时期儒释道三家关系史》、《马一浮先生学赞》、《马湛翁诗词辑》、《习性论》、《岳云山馆诗稿》、《天柱老人书信集》等。
172.jpg

    乌以风一生写过一千多首格律诗。在乌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天柱山旅游协会会长徐继达组织选编出版了《岳云山馆诗选》,其中收录咏天柱山诗作77首。
176.jpg

  乌以风一生爱山,自号“天柱老人”、“忘筌居士”。1989年2月26日,乌老在野寨的谷口草堂病逝,享年88岁。
179.jpg

  按照他的遗愿,在三祖寺坐缸火化,安葬在天柱山茶庄村的南山上。他把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和心血献给了天柱山,死后回归到大山的怀抱。旁边的墓地,是乌以风先生在潜山的夫人余菊容的墓。
185.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尤林二级古树百年银杏树
第188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尤林二级古树百年银杏树。
IMG_20191102_080809.jpg
  位于安庆市经开区菱北办尤林社居有一棵“百年银杏树”。
IMG_20191102_080821.jpg

  这棵位于路中间的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深深吸引了卒子,走近一看,却万分惊讶。
IMG_20191102_080831.jpg

  卒子只见这棵的银杏树郁郁葱葱,满目绿色,在尤林村过去的老屋基路里,有这样一棵百年银杏树,是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
IMG_20191102_080838.jpg

  走在这条街路上可以看到,银杏树上挂着牌子,写明树的年份等信息。树木标着这棵树已经一百二十余年了,可是这棵百年的银杏树的树干,则细了很多。
IMG_20191102_080846.jpg

  安庆地区的银杏有几种即佛手银杏、马铃银杏。这棵百年银杏树比较瘦弱,多年前曾裂开,现在已经人工使用水泥封起来。但是这棵树免疫力差一些的,属于营养不良。
IMG_20191102_080854.jpg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多有有历尽沧桑、高大挺拔的古银杏树。从自然条件来说,安庆市内的这棵银杏的生长还算不错。
IMG_20191102_080900.jpg

  银杏树是著名的长寿树种,生命力强,叶形奇特,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
IMG_20191102_080912.jpg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安庆,自然少不了银杏树的点缀。此前,卒子已经向网友们介绍过很多安庆地区的古树名木。
IMG_20191102_080918.jpg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在安庆地区也算是常见的树,银杏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IMG_20191102_080933.jpg
  这棵银杏古树,推算起来应该是清朝末期种植,经开区有关部门应对此树进行了考证,作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
IMG_20191102_081019.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337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2-5-24
精华
0
发表于 2019-11-3 2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的耐心和毅力,你是在做一件大好事,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另外,建议你可以联系出版社出一本书,这么多详实的资料,如果能印刷成册,是一本包含安庆风土人情的珍贵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8: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山总岩“多景洞”摩崖石刻
第19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总岩“多景洞”摩崖石刻。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在此再次重申,浮山是安庆的浮渡山,不是铜陵的浮山!


    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266年——557年),浮山就建有寺庙。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


    浮山山体主要由浮山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层种类自上而下为浅紫红色薄层粗面质凝灰岩,浅红色、肉红色块状粗面质凝灰角砾岩,肉红色块状粗面质熔结凝灰岩,浅肉红色块状粗面熔岩、角砾集块岩和粗面质凝灰岩。共厚约一百米。


     浮山著名岩洞共一百零八,其中大者为岩,小者为洞,习惯上称为“三十六岩”、“七十二洞”。


    这些岩洞星罗棋布,蔚为奇观。有的玲珑娇巧,常为文人墨客所居;有的博大恢宏,有的如拱桥连蜷,垂宇如悬,如室如堂,遂为天然的庙宇。

    这些岩洞,系两度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胜景,极尽鬼斧神工之妙。或一岩集数岩,或一洞兼数洞。洞尽即岩,岩穷即洞,万户千门,绕云架壑,空谷回廊,奇丽多姿。

    观音岩(卒子早前已经介绍)古名“啸月岩”。岩上还有一块清康熙年间,浙江萧山陈三辰所提“别有天”三个遒劲有力的石刻字。


    岩西侧石壁洞开,自然形成园门,门两侧有一副名联“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是清人黄文炳撰刻。洞口北上为“云锦廊”,廊尽处为“听溪岩”。岩后有一石台,昔为供奉观音处,今岩壁尚存大士像影。


    总岩,又名多景洞,在观音岩西壁,长不满二米,但聚小洞百余,形如蜂房,缩全山岩洞之形于一洞之中,故曰“总岩”。


    观音岩的西壁有一小洞,长不到两米,是总岩又名多景洞。洞内聚集小孔百余个,形如峰房,摩刻较多,上有石刻“浮山会景”,仿佛浓缩了浮山的全景。有诗刻“尺寸山始终,图经备于此,予请易其名,其名曰石史”。


    半月洞,与观音岩圆门隔峡相望,高二米五,纵四米,横七米。洞北还有“西风岩”、“飞珠泉”、“一览洞”等胜景。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2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区发现抗战列兵墓
第193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一个叫李家山头一七六师列兵桑宏选墓。


  民国时期,桂系国军勇猛善战,多出悍将、骁将。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参加与日本军的淞沪会战,尔后相继参加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辖第一七三、第一七四、第一七六师三个师。其中第一七六师,师长区寿年。先后参加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会战。


  一九三八年徐州失陷后,国民党的皖北抗日部队向豫南、鄂北转移,部分部队整建制退居大别山区修整,桂军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六师驻潜山、桐城,也活动于怀宁石牌、高河及安庆城周边等地。


  日军先后攻占合肥、安庆、桐城、潜山等地。此时任第一七六师师长莫敌带领五六团(后整编为五二六团)上校团长。1938年6月15日,日本侵略军沿安合路直下,从高河埠分两路合攻潜山县城,拉开了潜山县城保卫战的序幕。驻防潜山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一军两个师约万余人,依据有利地形,先在老岭头伏击敌人,后在皖对岸山上阻击渡河之敌,日军被击毙落水及受伤者千余人。



  一七六师分别在潜山、太湖并沿安庆主干道分布兵力。1940年10月,驻安庆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乘国民党军队缩编和换防之机,于16日黄昏,派遣第五冲锋大队下属3个中队,1个骑兵混合中队约千余人,分别从怀宁的月山、洪镇、甘露庵出发,向三桥突进,直奔潜山。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与潜山守军第一七六师激战,后潜山城陷。第一七六师决心收复潜山县城,一七六师第五二六团为主攻日军部队。



  一七六师率部队从北、西、南三面向潜山县城发起猛烈进攻。城内日军仓皇应战,不到一个小时,日军支撑不住,由东门撤出,从梅城至安庆的古大道,向怀宁三桥逃窜。



  一七六师一支部队到怀宁县四棵松(现四松)一带,与驻三桥的日军前来接应从梅城出逃的日军相遇,双方展开激战,隔着珠流河对打,战斗暂处僵持状态。日军退到三桥时近黄昏,一七六师停止攻击,退到三桥对面的森林赤陡坳待命。


  一七六师在与日军激战时,一七六五二六团缩进安庆城周边驻守,也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大观区李家山头一带。这场战斗历时三天,打死日本侵略军四百多人,第一七六师伤亡多人。今天卒子介绍的牺牲在那时的桑宏选就是其中一位。



  桑宏选,湖南省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仁寿乡穷苦百姓,后加入国军,辗转经历多次战斗。列兵,在安庆市大观区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在安庆周边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桑宏选烈士是民族英雄,他为民族独立与日军作战时,英勇牺牲。桑宏选牺牲后,一七六师下令就地安葬英烈,成为安庆市区一处极不平凡的抗战烈士墓。


  桑宏选墓坐落在大观区一处山坡间,座西向南,埋葬时墓基用了当地的白石,墓头中间刻有“殁于民国三十五年酉时寿终享年二十五岁 湖南东安仁寿乡人 陆军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列兵桑宏选”。据村民防火队长讲述,国民党军打日本人时,打仗很凶,这些穿黄布军装的小兵,个个都很单薄瘦小。在山头上修有很多战壕,几乎每个山头上都有,有的修了碉堡是用来观察用,这些山上到处隐藏着人和军队把守。受伤后,多数人是长时间耽误救治死在半路上,有的伤势过重几天后救不过来死亡的,死亡的人就近埋在附近荒野地上或山上。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337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2-5-24
精华
0
发表于 2020-3-20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历史与文化的记录者、保存者、宣传者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7: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草堆里的“贞节”牌坊
第19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荒草堆里的“贞节”牌坊残件。下图为某地贞节牌楼,贞节二字是牌楼的核心组件。

    牌坊,是安庆地区悠久历史当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建筑。在安庆各县,都有大量的牌坊存在着,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些牌坊(牌楼)都已经渐渐逝去,今天卒子介绍的牌坊或牌楼组件,或不是一个牌坊,他们散落在安庆各地,卒子见到这几块牌坊组件就有遗落在草丛中的,它以这种形态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贞节牌坊。在一座县城之中,能够获得皇帝圣旨建造贞节牌坊是何等的一种荣耀。那些独自抚养女儿、孝顺公婆、历尽艰辛,生活不易。一个牌坊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去。当卒子见到这些牌坊残件时,决心把这些故事编辑出来与大家共享。

    下图为圣旨额石。长约四米,厚约三十公分,宽约四十公分。这是一块青石雕刻而成的额石,额石顶部有“圣旨”两字,旁边刻有八仙图案。


    贞节牌坊,对于古代节妇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对于整个家族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发展到贞节牌坊这个阶段,已经是牌坊发展历程中非常成熟的阶段。如今卒子所拍牌坊残件照片,应该是清朝所立。在封建统治越发成熟和完备之后,牌坊也变成了一种统治工具。这也就使得牌坊的修建,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

    从明朝初开始由朝廷批准修建牌坊的先河之后,修建牌坊就必然需要得到皇帝的恩准才可以。这也是牌坊上会出现“圣旨”的原因所在。上图为圣旨字样。


    虽然牌坊作为一种荣耀,没有特别的针对群体,但是穷人是很难享受的。其中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修建牌坊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而且不仅仅是在修建阶段。一座牌坊,关系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他身后的整个家族,家族中只要有人有可能申请到修建牌坊,那么整个家族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帮他争取。而且,考虑到古代的官场情况,通过贿赂官员来获得推荐,也就是正常操作了。

    下图应该是另一座牌坊的圣旨额。建于何时不详。根据牌坊前所立石碑得知,这座牌坊应该非常高大,是石质仿木结构牌坊。圣旨二字非常有劲。


    古人在建造牌坊时,间数都是奇数,而不会采用偶数,这也是源自风水学说:奇数为阳,而偶数为阴,建筑修建成偶数都是不吉利的。在下图这应该又是另一处牌坊上的碑刻,纹饰和图案也经过了特殊的装饰。

    下图的牌坊残件看起来似乎还颇为有意义,而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贞节牌坊,这座牌坊是民国大总统特批的功名牌坊,是为表彰那些镇守边疆、抵御外敌的功臣而修建的。


    一座牌坊,其背后通常都蕴含了艰辛的付出,有着一个深刻的故事。而贞洁牌坊,不需要考取功名,也不需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是相对比较容易获取的一种牌坊。在古代封建道德的约束之下,很多家族为了光耀门楣,就迫使家族中的寡妇继续留在家族中,然后以她们的名义来申请建立牌坊,以达到光耀家族的目的。

    牌坊(牌楼)是古代建筑精品,牌坊的艺术性和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是有其具体价值的。牌坊依旧存在,只是如今的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自古以来,直至现代,贞操总是对女子而言的,这是男子作为统治者对女子的要求,而女子作为被统治者来要求的。男子拈花惹草,至多被认为是“失德”,这不叫“失贞”,甚至还被认为是风流韵事。而女子一旦“失身”,不论是出自什么原因,那就不得了。

    贞操是个比较笼统的名词,其内涵大致可分为婚前、婚后两种,而婚后方面又区分为夫在、夫死两种情况。其含义即:一个女子,或是一辈子不和任何男子性交,或是一辈子只和丈夫一个人性交,这才叫保持了贞操,如果私通、再嫁、被施暴等,都叫“失贞”。女子在婚前要“守童贞”,婚后夫在时要“守贞”,夫死要“守节”。古代对女子贞操的重视。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其实未必正确。原指程颐描述的意思是,假使女子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不能再嫁,那么男子的妻子若死,做为丈夫也应为亡妻守节、不应再娶。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7: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铺龙井与三棵百年古树
第19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总铺龙井与三棵百年古树。

  总铺龙井与三棵百年古树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总铺社居委向阳化工厂附近,这里有三棵百年古树与百年龙井。


  总铺龙井历史悠久。旧时这里属怀宁县总铺乡,一口龙井繁衍着这里方园数十里的百姓生息。总铺龙井为明清时期的龙井,深约半米,石料拼砌而成,面积约二十多平方,是集贤关火龙山脚下的口古井。火龙山脚下土地肥沃、地形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从山上流下的水源形成一条小水塘,附近百姓一户户接踵而来,不久聚集了一个小村落,小村落百姓饮用、洗漱都用这龙井的水。


  最早的古井,为一个土堆围水,后来村中人从山间搬来乱石,清除井中的污泥,用石砌围,发现井里的水清澈甘甜,于是为取水方便,围井而居,逐渐在水井周围形成了小村落。九十年代安庆市向阳化工厂搬迁至此,在不远处试炮、化工产品渐渐污染了水源,龙水里的水也渐渐混浊,现如今龙井水已经不能再饮用。

  大观区共有三级古树39株(含城区),隶属17个科、20个属、21种。主要树种有枫香、柞木、石楠、朴树、榆树、桂花、广玉兰、银杏、樱花等。今天卒子介绍的就是二棵百年石楠树与一棵百年榆树。

  总铺社居委原有二棵百年石楠古树,树龄均在一百五十年以上,平均树高七、八米、胸径大约四十公分。如此大棵的石楠树在安庆地区很少见,特别是上百年的石楠古树更是罕见。

  石楠树属石楠属,属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其材质坚硬,生长速度缓慢。在这棵被林业部门确定保护对象的“石楠”,此树树龄为一百六十岁。此外,不远处还有一棵百年的石楠古树,但未立牌。石楠枝繁叶茂,这是一种美丽的树。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而在夏季则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


  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俗称“榆木疙瘩”,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安庆地区百年榆树并不少见。

  安庆市林业局对宜秀区认定的这棵榆科朴属,树龄一百五十年的三级古树,树高二十余米,胸围七十公分,平均树冠二十余米,为三级古树。


  经过卒子实地考察这三棵古树,仿佛三位虔诚的侍者,傲然挺立,风雨不动,多少年来,这三棵古树堪称奇迹,他它们与附近的“龙井”一起,被渐渐遗忘,并将最终消失。

  据了解,安庆市现有古树名木4840棵,分布在各个县(市、区)和安庆主城区,初步认定一级古树96株,二级古树451株,三级古树4286株,名木7株。安庆市古树名木均通过分级认定并向社会公布,均实现规范挂牌。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钓鱼台老屋
第19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钓鱼台老屋。

  钓鱼台位于池州市石台县钓鱼台村,近代这里在历史长河中短暂由安庆代管,地处安徽“两山一湖”之间,风光秀美,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是徽州文化和江淮文化的交融之地。


  传说,姜太公钓鱼台就在这里,姜太公钓鱼台位于钓鱼台村口的怪潭,潭水常年盈满,大旱不干,当地人都说潭深“四两丝线打不到底”。潭边怪石嶙峋,大树遮荫蔽日,潭中央耸立着两块巨石,犹如石岛一般,传说这里原本是一处黑店,姜子牙路过此地,魔法让房屋沉陷,变为深潭。如今,幽静的潭水似乎向人们诠释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训。

  对岸有块足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巨石,这就是名冠天下的姜太公钓鱼台。钓台洁白如玉,一尘不染。石壁上巧妙天成的钓鱼图栩栩如生,有钓杆、钓线、还有一条钓来的小鱼。钓台旁还有天然形成的石椅、养鱼池、盛饵处,一应俱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传说,就出自这个钓鱼台。

  一条长长的秋浦河流过,在河中中屹立着三大巨石,曰头埭、中埭、三埭,“三埭石”。三巨石排列有序、横亘河中。遇山洪时,巨大的水练直扑三埭石,拖起十多丈长的雾气尾巴,气势汹汹,震荡山谷,惊心动魄。河谷似金龙翻滚,咆哮着自天而来,水吼如雷,浪花飞溅,水柱冲天,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因此,石台县由此而得名,现在的石台县是由“埭”字改为“台”字而来的。三埭石与水相伴、相克、相生,“水在石中流,石在水中立。”由于三埭石的作用,河水也改变了方向,迂回前行,形成了一段风情万种的流水。


  唐朝诗人李白曾数游秋浦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的诗句就是秋浦秀色的真实写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更是脍炙人口。
  五年前,骑着摩托车路过石台钓鱼台的时间,在路边卒子见到这间百年老屋,沿途的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哗,有着陶醉的美景,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的愉快。

  这间老屋已经度过了百年时光,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百年过去了,老屋依旧保存着有着“古”味的建筑,木头支撑着房屋的大部分重量,许多木头上也都爬满了青苔,老房子的味道更浓了。

  老屋有着马头墙,白墙灰瓦,既防火、防盗也做到了美观的作用。能看到出岁月走过的痕迹,这里有木雕和石雕这,承载着老屋的百年文化。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08: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龙山杨公洞
第19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红水塘社居委火龙山杨公洞。

  在大观区政府,一眼望到集贤关,在集贤关一侧被挖得坑坑凹凹的山头,这就是安庆著名的火龙山,多数安庆人并不知道火龙山。

  火龙山位于大观区与宜秀区交界的地方,旧时这里属于十里乡林业村与怀宁县总铺村交界的山岭。沿着长长的山脊,林业村与总铺村就是以山脊为界。

  “火龙山”是集贤关重要组成部分,扼守着安庆北部重要交通要道。站在山岭上,能够俯瞰北部多数乡镇。一览众山小,独有火龙山。

  传说,元朝末期农民起义军起义,农民起义军规模之大、所到之处真是空前。元末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中原连年灾荒,更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起义军所到之处,给世居在长江流域的安庆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南方起义军因内部矛盾而互相仇杀,势力大大削弱。起义军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浩荡路过安庆,逐渐发展壮大,朱元璋的起义军的粮食供应成了问题。起义军在长江北岸只能望江兴叹。朱元璋亲自百余名将士路过大龙山,其中一位杨姓的亲军,日夜守卫在身边,多疑多虑的朱元璋将杨姓的亲军视为心腹,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一天,战事进行得十分不顺,仅仅几天,朱元璋就被异军打得落汤流水,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东面和南面被异军包围,大大牵制了朱的起义军,一晚,对方使用了火攻,半夜里火烧到朱躲藏的火脊,大火过后,这时发现朱的心腹杨姓亲军在山顶的洞中烧成了一片灰烬,朱元璋痛哭失去一位好兄弟。

  久而久之,山下的百姓把集贤关一侧的山称为“火龙山”,山上的二个溶洞就叫杨公洞了。火龙山上的溶洞称为杨公洞,杨公洞有大、小两个,一个在山坡上,一个在山顶上。


  山坡上的杨公洞被称为小杨公洞,面积大约桌子大小,能容三五个人,深约二米。山顶上的杨公洞被称为大杨公洞,面积大约二米宽,能够容纳十多人,深约五六米。


  火龙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上基本没有树木,只有茅草。形成原因主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为我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21: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湾赵宝龙烈士墓
第19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牛镇镇龙湾村龙湾赵宝龙烈士墓。

    赵宝龙烈士墓位于龙湾村一个山坡间。赵宝龙,山西晋阳人(具体情况不详)。

    2020年清明节卒子来到龙湾赵宝龙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祭扫活动。下图为赵宝龙烈士墓边的一块巨石,爬满绿色植被的巨石。

    赵宝龙牺牲时,年仅二十余岁。赵宝龙烈士是安庆地区千千万万牺牲的烈士中的一位。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月六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九旅(赵宝龙属该旅二十六团一营二连连长)由太湖县弥陀寺东进,晚上行至李杜店街口,突遭国民党整编二十五师一0八旅和县自卫队阻击。

    敌我双方战斗一开始,九旅仅占据东面的天鹅池,北面的廖家龙头;而敌军抢占了骆驼山、笔架山高地,且兵力较强,另汇合了安庆增援部队。

    在敌军强大的火力功势下,九旅二十六团团长赵玉亭在组织堵击敌人时,不幸壮烈牺牲。

    在此十分危急关头,连长赵宝龙挺身而出,英勇顽强地与敌人展开肉搏拼杀,并带领全连迅速抢占制高点。他抓住一挺机枪,居高临下猛扫,打退敌人十几次冲锋,杀伤数以百计敌人;

    此时,赵宝龙自己两处中弹(弹头还在),三处刀伤,仍坚持激战到黄昏。

    最终,敌我虽两败俱伤,但缓解了局势,保存了实力。这次战役,就是名震全县的“李杜之战”,最后赢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二日清晨,赵宝龙因失血过多休克,由当地百姓用担架护送到百姓家中,这副担架竹床还保存在赵宝龙纪念亭内。

    此时,二十六团撤退进山,因急需转移,赵宝龙身受重伤行军不便而留在当地百姓家中。由于伤势过重,仅服侍两天后不幸牺牲。

    据随军的一位九旅老同志介绍:“赵宝龙同志是我军一位刚正不阿、英勇善战和具有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的基层干部。”他的英雄事迹为我军革命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太湖县政府一直重视革命烈士墓葬工作,宣扬爱国精神,得到社会上高度崇敬和无限信赖。

    赵宝龙烈士墓因此坟墓通过多次迁葬,一九八二年由普通墓改建为“纪念亭”。当地百姓又称赵宝龙为兵老爷,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神灵。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7-26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