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5: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河河谷滩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20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杨河河谷滩。下图为卒子站在魏岭公路上拍摄的图片,远处最高峰就是太平军建立的太平寨。

201501001 1057.jpg
    杨河河谷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魏岭乡杨河村。下图为卒子拍摄的魏岭乡的丛毛尖(松毛尖)景区。
201501001 1064.jpg
    巍岭乡位于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位于岳西县县城东北部,巍岭乡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太平寨景区、天然寺景区、松毛尖旅游景区、圣井河峡谷、后河瀑布、千年银杏等主要景点。
201501001 1065.jpg
    巍岭乡地处大别山腹部,与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境内动植物种群繁多,其中太平寨与松毛尖万亩山场是大别山原麝栖息繁衍的主要场所之一,并拥有千余亩天然草场。
201501001 1082.jpg
    巍岭乡现在的交通便利,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水源充足,绿树成荫,是人类的天堂。
201501001 1101.jpg
    巍岭乡山地落差大,地区气候差别大,盛夏时节,既能享受盛夏的火热,又有能沐浴春风般的清凉之地。
201501001 1102.jpg
    巍岭乡古对河到圣井河到百子河到后河,全河弯弯曲曲约二十里长,
201501001 1105.jpg
    河谷两岸高山,悬崖峭壁,绿树森森,河水湍急,悬瀑飞流,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01501001 1107.jpg
    杨河河谷滩位于魏岭乡高山之间的峡谷之间,是山与山之间狭长的通道,两侧由陡峭的山峰、山脉,高原边缘构成,
201501001 1108.jpg
    魏岭乡杨河河谷滩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形成了峡谷。
201501001 1111.jpg
    杨河河谷滩的形成可由内力或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时形成深山峡谷,杨河河谷滩余河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多处大瀑布群,有的瀑布落差在十几米至二十多米,这儿成为一片绿色世界,数年前卒子曾单人单骑路过此地,在河谷间休息了一会儿。
201501001 1112.jpg
     杨河河谷滩形成在约几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时强烈拉伸,造成地壳断裂,形成了一个巨大陷落带。经过数千万年的变化杨河河谷就形成了。
201501001 1114.jpg

     杨河河谷滩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与泥沙的共同作用,从上流流下的河水与泥沙把河谷冲刷得光滑无比,坐在河谷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
201501001 1115.jpg

     再经过数万年的降水、泥沙冲刷,沿着地面流走的数亿万吨水。径流在魏岭山间之间冲出的沟,雨季时沟中有流水,旱季时干涸。
201501001 1117.jpg

      大别山有着无数个这样的地形。杨河河谷滩属于山区,河道水流平缓。
201501001 1120.jpg
    杨河河谷滩、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
201501001 1121.jpg

    杨河河谷滩是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集中的自然景点,迷人的自然风光。
201501001 1123.jpg

    巍岭乡主要旅游景点有太平寨景区、天然寺景区、圣井河峡谷、后河瀑布、千年银杏等主要景点;另有松毛尖旅游景区,里面有二仙石,三神古洞(风洞、雷洞、电洞),奇松怪石,赏心悦目。
201501001 1126.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家严恭山明朝太史程大猷“流云峡”石刻
——安庆石刻系列
第1821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夏家严恭山明朝太史程大猷“流云峡”石刻。下图为卒子站在严恭山土路上拍摄的严恭石道图片,远处巨石就是严恭石道。

20140501 461.jpg
    夏家严恭山明朝太史程大猷“流云峡”石刻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省管县)夏家村半山腰。下图为严恭石道正面巨石,此处又称石道峰。
20140501 466.jpg
      严恭山位今凉亭、趾凤、梅墩、西源之间,既是宿松的宗教祖山,又是宿松的风景名胜山。严恭山由石道峰、云天峰、玉屏峰(亦名四顾山或四顾寨)三座自西而东,连绵二十余里的三座山构成。
20140501 468.jpg
    严恭山山峰峻拔险峭,端庄恭谨,有互成鼎立之势,气势磅礴。上图为严恭石道正面的石刻,南无佛顶首椤严,这是佛语,后人对佛多恭多敬,也有严恭之意。
20140501 472.jpg
  宿松县志载:“山高五里,脉出蕲州,界至安坪,蜿蜒二里许,横亘入云者为云天岭。岭断峰起,形如纱弁。峰半为锡杖坪,旁有禅椅石,为五祖跌坐处。坪前过峡如桥,谓仙桥过脉”。一峰斗峙为玉屏峰,明巡抚史可法建淳风堡于此,有“四顾云天倚玉屏”之句。
20140501 473.jpg
       严恭石道“流云峡”石刻,为明太史程大猷题写并命石工雕刻。因此巨石状如人立,相传为修真者所化,名“石道峰”。有药曰白牡丹,遗迹宛然。石中有峡,如刀划成,深曲而狭,可通人行,中镌“流云峡”三字。循狭而北,半壁微凹如佛龛状,中有小石道像,祈雨辄应。上有异术一棵生石罅,叶似杜鹃,花不一色,应科名。黄为上,红亦吉。下有“中天壁立”石刻四字。石刻传均为明太史程大猷所书。
20140501 474.jpg
    严恭山是宿松不可不提的一座名山,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严恭山相传古时有严公老人修真炼丹于此,故名。最早记载严恭山的是《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载,宿松,上。武德四年以县置严州,七年以望江隶之,八年州废,县皆来属。有严恭山。”严恭山因此而得名。传历史上宿松曾受严州管辖,严州的严即来自严恭山的严。
20140501 475.jpg
      严恭山,属大别山山脉的支脉,坐落在宿松县的西北角,北与趾凤乡的白崖寨相望,南邻梅墩乡且寄冲,西南坐望凉亭乡九井沟。古时驿道也在山下经过,是一个重要的驿站。严恭巨石壁立象一个道人坐立其上,称为石大仙,又叫石道、石道人。
20140501 487.jpg
       石道仙兀立与其傍边大石与山相接,中间有一长十米余的狭长长缝,一般地方叫一线天,而这里叫流云峡,明太史程大猷在上有手书题字:流云峡,还有中天壁立。在峡中看峡外流云与上下翻飞的雾气,阳光照拂下,别样精彩,峡左是石道仙大石壁立,峡右是石鼓石,高险可攀,石道如仙翁打坐,双手置双膝上,头颅沧桑,鱼鳞状斑驳古老,登上石道人边的大石,揽凉亭河风景,尽收眼底,房屋错落有致,村道,树木,村落,星罗棋布,水塘如镜,在山下阳光下熠熠生辉。
20140501 491.jpg
       再向山上行不多时即到严恭庵,玉泉桥掩在杂草与灌木丛中,玉泉池因天干早已干渴,佛手石在路边看去,就是三个大石头立在那里。庵前有玉泉桥,望春树,佛手石,庵的西边百米许就是严恭山石道,如巨石壁立象一个道人坐立其上,称为石大仙,又叫石道、石道人。
DSC_8331.jpg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任县长张敬模为了要登上石道人之巅看看更高处的风景,为此在上面凿石形成几级台阶,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的行为吧!
DSC_8332.jpg
      石道仙兀立与其傍边大石与山相接,中间有一长十米余的狭长长缝,一般地方叫一线天,而这里叫流云峡,明太史程大猷在上有手书题字:流云峡,并命石工刻在石壁上。
DSC_8333.jpg
       明太史程大猷,程大猷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殿试金榜第三甲159名,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太史,曾到过安庆宿松县。太史也称太史令,是明朝的官职名,隋朝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宋朝有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朝改称为太史院。明、清两朝,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DSC_8334.jpg
    严恭石道,天工造物,神奇鬼工,奇石之奇,严恭山奇石,奇在普通山石间,兀然屹立在石上,象一巨大仙人,坐于石上,双手置膝盖上,双脚分开,石顶千百年来风化不朽,鱼鳞状的岩石突显巨石的时代久远,傍边基石上,有三个石锅状的窝,传说是石道仙在此炼丹的丹炉。
DSC_8337.jpg
       严恭山由石道峰、云天峰、玉屏峰等三座自西而东,连绵二十余里。严恭山山峰峻拔险峭,端庄恭谨,有互成鼎立之势,气势磅礴。
DSC_8338.jpg
    流云峡里观看,想象世间风云变幻,云涨云消,雨起雨落,雾生雾灭,霞光夕照,烈日氤氲,好一派四时变换之风光,好一个诗意的形容:流云峡!
DSC_8345.jpg
  明朝巡抚史可法建淳风堡于此,有“四顾云天倚玉屏”之句。原有净因禅林,又名四顾寺、玉屏寺,前有古殿,殿前有钵盂峰,峰前有石曰:“印心石”,旁有玉泉桥,桥上石井曰“玉泉井”。倚桥一石,斜挂鳞髻,有乘云乍起之势,曰“鲤鱼石”。
DSC_8362.jpg
    五祖弘忍祖师偈云:“草衣不著花,霜碪空自立。随意洗清泉,轻衫曾未湿”。
DSC_8365.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0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港河柳家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附安庆地区“香火”由来
第1822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港河柳家老屋。下图为卒子站在公路边拍摄的港河柳家老屋图片,远处为港河柳家老屋。

20140524 307.jpg
    港河柳家老屋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河港村,卒子于2014年5月24日到访此地。当卒子走近柳家老屋,这幢建筑于清朝中、晚期的老屋子与别的姓氏老屋仍略有区别,柳家老屋不设门楼,一进前加建脚屋。
20140524 310.jpg
    柳家老屋为二进五开间格局建造,无门楼。一进敞开式,设天井一间。房屋由河滩卵石为基础夯建而造,大量使用了土坯砖。柳氏以“安远家声振,河东世泽长”作为“香火”两边的对联。
20140524 312.jpg
    这里所说的香火不是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而是悬挂在安庆各地农村堂屋正中墙上的“天地国亲师”的牌位。
20140524 315.jpg
    柳家老屋建筑面积约有三、四百平方米。柳家老屋建在河滩边的一处坡地间。正门向东南方向,正门向前约四、五十米就是港河河滩。
20140524 317.jpg
  安庆地区各县市各乡镇不论是哪朝老屋,还是新做的楼房都设计了堂屋,在潜山市(县级市)、望江县等地也叫堂轩,每个堂屋都有“香火”,只是姓氏不同,“香火”两边的对联也不同。
20140524 318.jpg
     王氏“香火”两边的对联是“三槐门第,十榜人家”;蒋氏“三径家声远,九侯世泽长”;汪氏“平阳世泽传千古,越国家声振万年”;魏氏“鹤山授业崇朱理,虎观谈书论书经”;每个姓氏的“香火”都有自己的对联。也称姓氏中堂对联。
20140524 319.jpg
  “香火”对联主题是传达礼义忠孝,不忘祖先,爱族爱家的儒家思想,既表达家族来源于何地,又表达家族光荣历史,还表达家族教育主张。自家的“香火”自家不能写,哪怕你的书法水平再高,也要请别人给你写,这就是俗语“拿笔画人家香火”的来历。
20140524 320.jpg
  新居落成了,家族的人就张罗着送“香火”,过去是用两张红纸,请会写字的人,一张红纸正中上书“天地国亲师位”六个大字,两边分别写“九天东厨司命,本音堂上祖先”。一张红纸裁成三块,两块写姓氏对联,另一块写“紫微高照”,贴在香火头上。
20140524 322.jpg
    “香火”搭在椅子上,用大红把竹竿染红,绑在椅子的两边,两人抬着椅子,家族的人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送到新落成的堂屋,然后在东家喝“进屋酒”。
20140524 324.jpg
  过年时,接祖宗前,“香火”两边的对联要买红纸重新书写更换,以示对祖宗的尊敬。下图为安庆地区广大农村使用的石磨子。
20140524 325.jpg
  “香火”下面摆放着香火桌,香火桌上摆放着祖宗的牌位,腊月二十四接祖宗的仪式就是在堂屋的“香火”前进行的。
20140524 326.jpg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
20140524 331.jpg
    唐朝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朝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朝时期的一代书法家柳公权是卒子敬仰的圣人之一。
20140524 337.jpg
     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柳姓多盛于南方。明朝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朝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20140524 346.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牌坊节孝牌坊与储家祠堂
——安庆牌坊与祠堂系列

第1823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牌坊节孝牌坊与储家祠堂,本文为卒子编纂,为图片和文字记录牌坊和祠堂最全资料。下图为卒子站在牌坊节孝牌坊与储家祠堂对面的公路上拍摄的图片,远处为牌坊节孝牌坊与储家祠堂。

20131130岳西游 002.jpg
    温泉牌坊,又称牌坊节孝牌坊,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温泉镇牌坊村,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距今已有二百九十二年。下图为卒子2013年10月到访此处坐骑图片。
20131130岳西游 006.jpg
    牌坊节孝牌坊为石体结构,面阔六米七,高十米七,为四柱三门牌楼。牌坊节孝牌坊为抹角方柱,每根柱下边都有“抱鼓石”状夹柱,使整座牌楼显得稳实而朴拙。此树为牌坊前的古枫香树,也有近三百年树龄。
20131130岳西游 017.jpg
    牌坊节孝牌坊正楼中镶嵌着双龙纹匾额,竖刻隶书体“圣旨”二字,次楼中匾额上款直书“恩赐旌表储志瑞之妻聂氏”,匾额落款“雍正五年”,“节孝”二字位于正中。
20131130岳西游 020.jpg
     牌坊正面梁枋、匾额、斗拱和雀替饰以珍禽彩凤锦图案,工艺细腻,错落有致,疏朗多姿。其背面正中也是“节孝”二字。两边刻记众多保荐官员官职及各员所受嘉奖晋级情况。
20131130岳西游 021.jpg
    其中有江南安庆府正堂、江南安庆江防总捕监、江南安庆府潜山县军功、江南安庆府潜山县军粮厅、江南安庆府潜山县儒学教训、江南安庆府潜山县督捕厅官员保荐。
20131130岳西游 022.jpg
    牌坊顶端原件稍有损坏,龙形雕刻与顶部饰物已用瓷质仿制品更换,但不影响整体造型。该坊旌对象聂氏十九岁守寡,育有一子,后有五孙,并承担起敬奉公婆,抚养遗孤的重担,终始家业发达,人丁兴旺,储氏此支已成为当地旺族,其品之洁,其德之馨,当为旌表。故地方保举,特立此坊。
20131130岳西游 023.jpg
    其中有江南安徽省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正堂、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正堂、提督安徽等处学政国子监司业、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提监、总督军备后部右侍郎兼都察院面副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军备兼理粮响兵部尚书兼都察院面副都御史等。
20131130岳西游 028.jpg
     如果不是通过实物记载,当今很难理解三百年前满清官员的长达十多个字的官名。据了解,清朝初期,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44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暨徐、滁、和、广德四直隶州,驻江宁(今南京)。
20131130岳西游 041.jpg
    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割扬州、淮安、徐州还隶江宁右布政,次年改左布政为安徽布政使司。到了雍正年间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暨滁州、和州、广(德)三州,也就是后来的“安徽省”,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也就是本文匾额上官员的名称。
20131130岳西游 043.jpg
    牌坊节孝牌坊是安庆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且做工最为精致的一座古牌坊,牌坊节孝牌坊有确切记年的,有连保的众多官员且集中建筑艺术与重要历史价值与一体的珍贵文物。
20131130岳西游 045.jpg
    牌坊节孝牌坊承载那样一段故事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在潜山县后北乡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住着一户人家,丈夫储志瑞年轻英俊、勤劳朴实,妻子聂玉馨善良贤慧、相貌端庄,两人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20131130岳西游 054.jpg
     那年,储志瑞不幸患上重病。聂氏虽想尽一切办法寻医问药,尽心服侍照料,但还是没能治好丈夫的病。储志瑞去世时年仅二十一岁,聂氏悲痛欲绝,担负起一对幼小的儿女的抚养,聂氏只好抱着孩子跪在丈夫遗体前,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于是,聂氏洁身守寡,节衣省食、开荒种粮、看牛养猪、纺线织布……两个孩子没有辜负聂氏的期望,儿子成为朝廷的太学生,女儿也嫁至官宦人家。
20131130岳西游 061.jpg
    再后来,储氏家族境况慢慢殷实起来,再后来儿子又育五个孙子,成为人丁兴旺的地方。为旌表聂氏,安庆府潜山县官员联名呈报皇上,皇上下旨,恩准为聂氏建立牌坊。聂氏的事迹在潜山县志、安庆府志均有记载。
20131130岳西游 062.jpg
    牌坊节孝牌坊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历时三年完工。牌坊为纯石体结构,呈四柱三门牌楼,每根柱下边都有“抱鼓石”。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每根石柱下,都埋藏了一斛白银用于奠基,四根柱子下共埋藏白银一担。
20131130岳西游 063.jpg
    牌坊节孝牌坊位于天堂九冲十三畈中的牌楼冲。牌楼冲也是因清朝雍正年间建的牌楼而得名,牌楼冲相对独立,东西走向,西部略高,形状狭长,两侧为丘陵,中间是长形畈区,地势平缓,西部王庵寨主峰。
20131130岳西游 064.jpg
  
    牌坊节孝牌坊后面是储家大屋,当地人又称储家祠堂。储家祠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时四年竣工。祠堂属典型徽派风格,砖木结构,坐南朝北,祠堂前有人工大池潭,祠堂内设天井分布在大厅前后,聚水经暗涵排至门外水塘。
20131130岳西游 066.jpg
    储家祠堂平面布局为三重五进,呈轴对称型,左右均有厢房,门窗通花格,小灰瓦屋面,正厅及神堂朴实,祠堂内巨型石条作为柱础,占地约五、六百余平米。祠堂外建有牌坊,由此可见,祠堂规格之高。
20131130岳西游 068.jpg
    储家祠堂大门左右摆放双石鼓,鼓面刻有多种图案。进门正中为大厅,墙为素面,砂浆、石灰。大厅正中立柱、托梁承重,过厅后天井即至神堂。
20131130岳西游 071.jpg
    节孝牌坊是旧时封建统治阶级为旌表节孝妇女,为其设立的牌坊和祠堂。封建社会,妻子在丈夫死后,要么侍奉公婆,抚养后嗣,苦撑苦熬几十载,要么“绝食以殉”“投缳柩旁”或“潜赴夫茔,自刎而亡”争个殉节美名,成为封建妇道的牺牲品。清朝在各省的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安庆市岳西县的节孝祠也是在清朝安庆府潜山县建立的。
20131130岳西游 075.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2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白云深处”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24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小龙山“白云深处”。下图为卒子站在进入巨石山景区公路上拍摄的图片,远处为小龙山猴子石。

20190721 002.jpg
  七月仲夏的天空,高远明净。安庆周边的乡村安静,小龙山紧邻安庆市区,在安庆龙山分别大龙山与小龙山,中间一座山,挖平后形成一个大陡岭。
20190721 003.jpg
  远处小龙山,层次分明,罗岭镇的三冲水库波光粼粼,走入三冲才豁然发现这里有数百亩的茶园。三冲远离市区,步入三冲,即便是烈日炎炎,在冲里也感觉很凉爽。
20190721 005.jpg
  阳光穿过树叶,三冲里至清至静。沿着山间小道,约行八里上坡路,就到了与杨桥镇宣店村分界的山岭。古时,在这个山岭上还有苦行僧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清贫,他们守得是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图为三冲溪水间的独特的红色苔藓,安庆仅有妙道山二祖洞里见过此种生物。
20190721 006.jpg
  在三冲与宣店分界岭再向上行约二里路,有一间全麻石拼接而成的石屋,石屋像是有了几十年的光景,如今屋顶已经全部坍塌,木门也已丢失,门上那把门锁像是有二十年没有人触摸过。
20190721 007.jpg
  小龙山在夏日里,有着一方宁静的天空。三冲水库紧偎着小龙山,猴子石也仅有二三个山头的距离。
20190721 012.jpg
  小龙山是皖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宜秀区南端罗岭镇内,小龙山又称“龙山凤水”。
20190721 014.jpg
  小龙山的猴子石,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八方游客。“百兽无言龙山久,诸子有心凤水长”。
20190721 016.jpg
  登上小龙山的石屋,感觉这里峰峦叠嶂,碧波荡漾,站在岭上,能够看到远方的安庆大电厂的二个巨大的冷却塔,站在山岭上,让人心旷神怡,几欲羽化登仙。
20190721 018.jpg
  小龙山因石称奇,千姿百态,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石屋就在小龙山最高峰龙头峰不远的山岭间。站立石屋,能够看到杨桥镇的石塘湖,以及杨桥镇的众多山岭,烟波浩渺的石塘湖尽收眼底。
20190721 020.jpg
  山是水之魂,水是山之韵。小龙山之所以这样清幽灵动,又是这样的浸润清纯。山明水秀,人杰地灵。
20190721 022.jpg
  小龙石头很特别,有龙头峰、神猿问天、织女峰、天上人间、罗汉峰、蓬莱三仙、鲤跃龙门、潜龙洞天,还有玻璃观景台等等,可是大家却忘记了山岭间的那间石屋。
20190721 025.jpg
  在石屋一侧的山岗头,有很多奇峰怪石,其中一块巨石上书写“白云深处”。想必书者有着深谷幽幽的情怀,远近观瞻的夙愿。
20190721 039.jpg
  安庆小龙山“白云深处”出自唐朝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0190721 037.jpg
  从三冲步行至石屋,约有十一里的山路,在这条近十一里的山间小道间行走,那种冲出内心挣扎不言而喻。在这条绕过四、五个山头,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行到访的石屋,不正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吗?
20190721 042.jpg
  小龙山的人文胜迹远不止怀古寻踪的踪迹。在安庆的历史文化浸润下,无论状元刘若宰、龙汝言和进士姚孙 、龙鲤门、许鲤跃,还是杰出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黄梅戏艺术表演家严凤英,还有今天为安庆建设贡献着自己力量的安庆人。
20190721 046.jpg
(本篇完)

广告.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大屋“娘娘殿”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825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张家大屋“娘娘殿”。下图为卒子站在张家大屋“娘娘殿”前拍摄的图片,远处为张家大屋“娘娘殿”。

20160424 026.jpg
    张家大屋原是以张姓建的青砖土墙大屋,原建筑已不存。
20160424 030.jpg
    在张家大屋旁边,有一座道教的小殿,名为“娘娘殿”。建筑约有一百平方米,庄严神圣,气宇非凡,尽显天地与净土的浑然灵蕴。
20160424 034.jpg
    “娘娘”又指送子娘娘,又作送生娘娘、注子娘娘等,从字面解释就是“送人子嗣”的女神,是道教神之一。
20160424 043.jpg
    “娘娘”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送子娘娘。
20160424 044.jpg

    经典记载“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痴。”
20160424 046.jpg
    送子观音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楚庄王为大女儿妙清、二女儿妙音、分别选文、武状元为婿,又打算为三女儿妙善招一位夫婿进宫,以继承王位。
20160424 047.jpg
    妙善从小吃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削发为尼。楚庄王施之家法,妙善宁死不从。楚庄王怒气之下,命她饮剑自刎。但剑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自断成上千节。
20160424 048.jpg
    十恶不赦狠心的父亲又下令把她闷死,让她的灵魂意外下了地狱。掌管地狱的阎罗王好心却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复活(普陀山在浙江省杭州湾外的东海中),复活时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莲花上。终于妙善在普陀山修成佛。
20160424 050.jpg
    佛教传入内地后,佛和菩萨的形象逐渐为国人所熟悉。多数佛都是从印度传来的,而“送子观音”的形象,却是内地佛教所创造的。
20160424 053.jpg
    《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
20160424 067.jpg
    观音赐子画面始见于陏唐,明清时期“送子观音”抱婴形象出现最多,并为民间尊奉。只要众生心存善念,时时称念观世音名号,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可所求满愿、事事顺意。
20160424 069.jpg
    “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送子观音”很受内地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
20160424 070.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12: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安三姓重修宝胜寺碑记
——安庆碑记系列

第1826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曾为安庆市代管的贵池县棠溪镇百安村三姓重修宝胜寺碑记。下图为卒子站在百安三姓重修宝胜寺碑记前拍摄的图片,远处为孙氏始祖柏岩岩壁。

01.jpg
    位于贵池区棠溪镇百安村,与安庆一江之隔,历史上有一个阶段为安庆代管。
02.jpg
    池州设州置府始于唐朝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晚唐时期的杜牧、北宋时期的包拯等历史名人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还有诗人李白、苏轼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为池州赢得了“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始于母系社会的池州傩戏更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03.jpg
    百安村座落在龙舒河畔,村子对面有一石山,山上长满了柏树,人称柏岩。孙权之子孙休次子孙楚因宫廷政变,躲入池州的深山之中,在此繁衍了六、七十代人,一千八百年。本文作者卒子是楚公第六十四代后裔。
04.jpg
    池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楚公到了池州柏岩以后,渐渐融入当地人中,再后来人口变更,外乡人的口音常念成“百安”,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村名写成百安。
05.jpg
    在百安村有一条龙舒河,这条河河滩很宽,在一片平畈间,古时有一座寺庙,名为宝胜寺。下图为宝胜寺遗址。
06.jpg
    宝胜寺在百安村和袋溪方村之间,是著名的宝胜寺。下图为重修宝胜寺三姓碑记。
14.jpg
    宝胜寺是在唐文宗李昂(公元809年―840年)时期,由杉山高僧所建,当时香火非常旺盛,香客们敬香之时,多在村中住宿,这成为村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15.jpg
    宋朝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入侵宋朝,一路势如破竹,两次兵临宋都汴梁城下,次年,金兵攻破汴梁,俘虏徽、钦二帝北上,史称靖康之耻。
16.jpg
    此后,金兵又多次纵兵南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造成中原千万百姓妻离子散,积尸盈野。
17.jpg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金兵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尽,后人为其立祠。
18.jpg
    南宋在抗金战线上诞生了很多抗金名将,比如宗泽、岳飞、韩世忠、赵昂发等,在南宋王朝还有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孙挺将军。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
25.jpg
    宋朝末期,楚公后裔孙挺带领池州军民抗击金人。孙挺将军为池州正将军,是宋朝皇帝大将石守信外甥。下图为其它姓重修宝胜寺碑记。
30.jpg
    孙挺,为孙权后裔,石守信外甥。原籍富春郡。安徽池州,出身武将世家,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武将,其父是跟随石守信南征北战的行公(卒子前期已经介绍)。下图为曹姓重修宝胜寺碑记。
32.jpg
    南宋战乱之际,金兵趁机南侵,金兵在完颜氏的带领下,攻入安徽,金兵四处抢掠。在金兵北撤时,孙挺将军池州军民进行拦截,两军在长江上激战。
33.jpg
    孙挺将军冒着矢石箭雨,亲自站立在抗金军民阵前为宋军督战,宋军士卒深受鼓舞,打退了金兵多次进攻,使金兵始终不能渡过长江。
34.jpg
    那日,挺公(孙挺)坐在一块大石上,眼看身上被箭族射击流出的浓血染红了战甲。最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兵割下头颅,战死在长江沿岸。下图为曹姓重修宝胜寺碑记。
38.jpg
    孙挺将军战死后,乡邑百姓为挺将军用银饰装首葬在宝胜寺。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局部。
47.jpg
    相传昔年宝胜寺占地六十余亩,有僧舍三百余间,僧众千人。宝胜寺当年之盛况,可想见矣。今日宝胜寺早已被毁,遗址古迹犹存。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楼馀屋孙氏输银五百两。
48.jpg
    宝胜寺地处龙舒河河畔,环境清幽,自古往来商人游者,多借宿期间。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记载为宝胜寺制作祖师二尊花费二百两银子。
50.jpg
    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记载,宝胜寺菩萨金身一百两。碑上记载孙氏八大房头,其中孙五六公一支。
52.jpg
   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记载,宝胜寺菩萨一尊、罗汉二尊共花银八百两。碑上记载孙氏八大房头,其中孙卅二公一支。
55.jpg
   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碑上记载孙氏八大房头,其中孙四九公一支。
56.jpg
   下图为孙姓重修宝胜寺碑记记载,重修宝胜寺佛殿一所。碑上记载孙氏八大房头,其中孙腊八公一支。孙氏在清朝道光年间,在池州人丁兴旺,仅为宝胜寺捐银一千两。
57.jpg
   孙姓、曹姓和另一姓氏共三姓村民为重修宝胜寺重修,捐钱捐地,以现三块碑记记载,证明宝胜寺由孙姓、曹姓等村民共捐银近二千两之巨,可想当年的规模之大,殿堂之华丽。可惜,清朝咸丰年间被太平军毁,后不存。下图为从池州柏岩迁徙到安徽省其他地区的孙氏后裔祭祖图片。
65.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琳路宜棉商店旧址
——安庆近代商业系列

第1827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玉琳路宜棉商店旧址。

01.jpg
    玉琳路宜棉商店旧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西门老城区玉琳路244号。
02.jpg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为表达安徽人民对辛亥革命先烈宋玉琳的怀念,老省城安庆将出八卦门由太平寺向西一直到金保门的这条长街,易名为玉琳路。
03.jpg
    由此可见,玉琳路的命名,是安徽人民对辛亥革命先烈宋玉琳的怀念,现在的玉琳路街道故名于此。
05.jpg
    民国时期,玉琳路是条繁华的商业街,谦吉油坊、洪裕隆帽店、马春林花粉店,同盛裕柴炭店,恒信祥丝线店,震昌仁油铁号等从这里诞生,这些特色经营的商贸店,构成了玉琳路商业区的繁荣。
07.jpg
    解放后,玉琳路布市贸易街,率先突破皖西南地区之首,闻名全国。
09.jpg
    也就在这条安徽省近代繁荣的商业街上,有这样一幢清末建筑,宜棉商店旧址。宜棉商店面积约有一百多平方米,上下二层,二层为阁楼。
10.jpg

    宜棉商店的前身,是清末至民国期间在玉琳路上经营的老店铺。玉琳路商铺多数是二层建筑,二层均为阁楼式,木制。下图为民国时期的铜把手。
13.jpg

    解放后,在此老店铺上经营过多种商品。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宜棉商店开业经营棉制品,赢得全省人民的欢迎。下图为宜棉商店二层阁楼空间狭小、黑暗。
14.jpg
    宜棉,即是宜城棉制品的意思。改革开放以来,周边的城市棉制品品种繁多、质量优秀,很快在全省占得商机,宜棉商店也渐渐衰落下来。
15.jpg
    随着新城的建设,老城商业店铺的开发改造,如今的玉琳路街区两旁,百年老店相续关门、转行,这条近代商业老街连同宜棉商店也渐渐凋零。下图为宜棉商店二层阁楼的穿坊式建筑。
18.jpg
    玉琳路是安庆老城一条文化底蕴丰厚的近代商业老街,这条安庆老街有古城墙、大观楼、中共怀宁第一次会议遗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纪念标志焚烟亭、安庆皖民居最后遗存。下图为七十年代报纸,注意看,字体与现代报纸字体明显不同。
20.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08: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横山抗日英雄下士列兵农有德等烈士墓
——安庆近代斗争系列
第1828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横山抗日英雄下士列兵农有德等烈士墓。

00.jpg
    安庆与桐城之间,有一座名叫大横山的小山丘,是双港、练潭之间的独立横排山峰,因形成南北屏障而得名。今天卒子介绍的抗日下士列兵农有德等烈士墓就位于大横山顶部二座山包之间的脊背处。
01.jpg
    大横山一山兀立,控扼了安庆至桐城的东大路,历来为南固安庆、北卫桐城的战略要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抗战时期,国军为保卫这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曾与日军多次展开激烈战斗。
02.jpg
    大横山有着重要战略位置。1938年6月,侵华日军占领安庆。为了控制白兔湖、嬉子湖、高赛湖等沿江湖泊,打通贯穿安庆至武汉的桐城东、西大路陆上通道,日军从安庆经东西大路向武汉运送兵员、战略物资,直逼武汉。
03.jpg
    1938年秋,日军两次派兵进犯大横山。为保卫大横山这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国民政府先后派出安徽省保安第五团、国民政府军第四十八军一七六师等部队在此驻守,并在山上修“之”字形环山战壕四道,筑碉堡四座,其中主凋堡设在岭头制高点上,面积为四十平方米,以此阻止日军进攻。
04.jpg
    1938年至1944年间,国军与日本侵略军在此反复展开争夺战,有史可查的大、小战斗就达七次,其中较大的战斗有两次。
05.jpg
    1938年9月,日军两次进犯大横山受阻,他们并不死心。1939年秋,日军对驻守大横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日军进攻大横山,因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军进攻受阻后,转而攻占了罗岭徐家祠堂、横山铺等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06.jpg
    1939年9月28日夜晚,驻安庆日军三百余人经预谋,悄悄地潜至练潭镇附近,向练潭镇发起猛烈进攻,并占领了该镇。天亮时分,日军又向大横山发起进攻。
07.jpg
    驻守练潭大横山的国民党军队和安徽省第五保安团奋起反击,抵制住日军的入侵。国军176师526团团长莫敌率部在日军必经之道布下伏兵,待日本士兵一到,子弹倾泻而出,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经过一昼夜激战,毙伤日军二百余人。国军乘胜追击,收复了被占领的练潭镇。日军此次进犯,因损失惨重,宣告失败。
08.jpg
    1942年夏,盘踞在安庆的日军第116师团两个中队为扩张战果,乘坐汽艇由长江北上进入桐城境内的白兔湖。当时驻白兔湖西岸的176师527团第3营在团长杨创奇上校的指挥下,退至湖边大横山上设伏,击溃日军,毙伤日军甚多,查被击毙日军中有佐级军医一名。
12.jpg
    1944年3月2日,驻安庆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三步兵旅团一部决定乘汽船沿菜子湖进犯罗岭。勘察到敌情后,新四军七师沿江支队与国民党176师527团决定联手狙击。国军设伏于大横山东北麓村庄,利用有利的地形与敌军展开了激战。由于敌军的进攻十分猛烈,战斗进入短兵相接阶段。战斗结束后,国军共打死日军二百余人,打伤百余人,最终取得了胜利。
17.jpg
    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176师下士农有德等在危急关头,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国军指挥部在大横山南坡建有在此次战斗牺牲的农有德等抗日阵亡烈士墓,立有碑石。墓、碑至今尚存,每到清明,安庆各地民众均上山祭扫。
24.jpg
    “在大横山保卫战中,中国守军伤亡千余人,日军也付出死伤近千人的惨重代价,日军称‘大横山’为‘大虎山’。”抗日军民始终扼守大横山,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图打通贯穿东西大路,并由西大路进逼武汉的狼子野心,切断了日军由东西大路从安庆向武汉运送兵员、战场物资的一条重要通道,阻止和消耗了西进的日本军队。
25.jpg
     在大横山山顶的两座山峰之间的脊背处,埋葬着抗日英雄下士列兵农有德等烈士墓,这些烈士墓碑遭岁月风蚀,他们无论是哪支部队,却都是抗日的中国人。
26.jpg
     在大横山山顶战壕、碉堡依稀可见。旧址坐落于大横山南坡上。遍山树木葱茏,野草丛生,山势异常陡峭。在“抗日英烈永垂不朽”纪念碑的下方,是抗日英雄农有德烈士的墓和碑。
27.jpg
    卒子走近观察,看清了碑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墓碑的正中间刻着 “下士列兵农有德烈士之墓”十一个繁体字,旁边刻有日期“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四月”字样。墓碑经历了岁月的风蚀,碑的四周和表面已有部分残缺。
28.jpg
    大横山上有二三条长长的沟壑。据了解,这就是当年作战时所挖的“之”字形战壕。此外,几座废旧的碉堡完全倾圮,只剩下一堆乱石。
31.jpg
    1944年春,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大横山东北麓村庄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国民党一七六师下士农有德等人被一小股日军阻击在一山坳处,战士们身中枪伤,却拼死奋战,眼看弹药用光,农有德拉响了手榴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32.jpg
    中国抗日军民始终扼守大横山,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图打通贯穿东西大路,并由西大路进逼武汉的狼子野心,切断了日军由东西大路从安庆向武汉运送兵员、战场物资的一条重要通道,阻滞和消耗了西进的日军。
33.jpg
  在大横山保卫战中,国民党抗日部队第一七六师、安徽省保安第五团,新四军四支队、桐城抗日学兵队、新四军沿江支队,以及广大抗日民众,形成了强大的民族统一战线,在此献身的共产党人、国民党抗日将士及抗日民众,将如同大横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42.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8: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曾为安庆市代管的石台县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

20150517 161.jpg
    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七都镇八棚村。四年前偶然间的一天,一位老驴友电话后,卒子从安庆市潜山县骑着一辆破摩托车南下过江来到石台县,绕过大半个石台又骑车回潜山,现在想想多半是一时冲动。也正是那次的经历,见到今天卒子介绍的这两棵一级古树,古皂荚树。
20150517 169.jpg
    生长在八棚村的这二株树龄在五百年前后的古树,其中一棵树高约十五米,胸围约三百多公分,冠幅约十多平方米,树龄约是五百二十年的古皂荚树。另一棵同样为古皂荚树,只是树龄少了近一百年。
20150517 173.jpg
    皂荚树,又名皂角、悬刀等,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古皂荚树老态龙钟,主干中空,粗大的树干脱皮的部分暴露着斑驳的纹理,诉说着沧桑的往事。
20150517 175.jpg
    这两棵古树名木,当地人已经把它们当成了神树,在人类原始崇拜习俗中,都经历了树崇拜的漫长历史。
20150517 177.jpg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七都镇八棚村的森林植被良好,这里在二三百年前,是一片原始的森林,没有人烟。不像一江之隔的安庆,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20150517 178.jpg
    这样二棵粗大茂盛的大树,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也是非常普通的树木,只是后来有了人类,古树们纷纷被砍伐,再之后,也仅有这二棵古树幸存保留下来。
20150517 179.jpg

    这二棵古皂荚树,长势很好,树身上有当地政府挂着的古树标牌,不过显然没有安庆市政府大气,牌子字小得看不清。
20150517 181.jpg
    这二棵古树,树干有极为粗糙的皮,枝丫发达,伸向天空。古皂荚树树干粗壮,需要二、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
20150517 182.jpg
    有关古皂荚树的历史,当地并没有太多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二棵古树同为明朝某个时期,那时石台县仍被称为石埭。
20150517 183.jpg
     明朝时期,石埭人口极少,为滋生人丁,恢复生产,朝廷便从人口稠密的江西向长江两岸大量移民,垦荒生产。
20150517 184.jpg
     据了解,石埭由三国吴赤乌中设置(公元245年前后),初为石埭场,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犹如埭堰,锁琏溪、管溪、鸿陵溪三水,舟楫不通,故名石埭。
20150517 185.jpg
    古皂荚树无需浇水,也不用施肥,依然生生不息。大片的树荫凉儿,到了秋天,皂荚成熟,纷纷落地,妇女们便会来捡拾保存。
20150517 186.jpg
    再用棒槌捣碎后的皂荚,会产生如肥皂一样的泡沫,可以洗衣,也能洗头发,不仅洗得干净,还带着一股皂荚的清香;用皂荚刺熬制的膏药,能拔毒消肿。在贫困年代,皂荚成为村里最低廉、也最有用的洗涤用品和中药材。
20150517 187.jpg
    八棚村,或许很久很久以前可能仅有八个棚子屋子,里面住着几户人家。卒子站在皂荚树下,望着苍劲有力的枝条,那位同行的老驴友早已驱车独自离开,或许他对历史、文化、古树早已失去兴趣。
20150517 188.jpg
    又有时,安庆现在的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古树名木,始于这二十多年卒子们不遗余力的宣传着安庆地区以及安庆周边地区的古树及带来美好回忆。
20150517 190.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峰山陶母吴太夫人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8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柳峰山陶母吴太夫人墓。

DSC_3022.jpg
     柳峰山陶母吴太夫人墓位于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柳峰山脚下。   
DSC_3025.jpg
     据了解,陶氏祖源于江西浔阳汉初大司马陶舍。
DSC_3028.jpg
          卒子曾介绍过的皖桐白杨陶氏宗祠在枞阳县(原桐城东乡)项铺镇龙虎村陶家东边。旧址和照壁墙保存完好。
DSC_3029.jpg
     据了解,“皖桐白杨陶氏”即今项铺镇龙虎村和白石村的所有“陶”姓族人。
DSC_3030.jpg
    “皖桐”即安徽桐城邑,过去枞阳属于桐城邑,解放后区划调整,枞阳从桐城划出单独成县;“白杨”即白杨里,“白杨”是地名,即今天的项铺镇白石和龙虎一带;“里”是古代的地方行政组织,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相当于现代的社居委或村民组。
DSC_3035.jpg
    “皖桐白杨陶氏”的一世祖是陶福五公,大约在元末明初年间,明朝开国功臣陶安因斗争牺牲,被朱元璋贬到桐城做县令。
DSC_3042.jpg
    陶安世居姑熟(今马鞍山当涂县),溯江而上来到桐城县境,路过白杨,见白杨山川秀美,山水清佳,此地宜居,便将长子陶福五从姑熟带到白杨安家落户。
DSC_3049.jpg
     六百余年间,人丁数万,散居在安庆各县市区、庐江、舒城、青阳、黄山等各地。白杨陶氏祠堂坐落在项铺镇龙虎村。
DSC_3056.jpg
    另据《明史•陶安传》记载:“子晟,洪武中为浙江按察使,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陶安的小儿子犯了法,家人受到株连,于是便四处躲藏,逃到安庆桐城投靠叔叔,后来定居藕山万桥的竹欃。
DSC_3060.jpg
    据《定山陶氏宗谱》等史料记载,皖桐白杨陶氏是始祖陶舍的后裔。
DSC_3071.jpg
    始祖陶舍,公元前二二五年出生于江西的浔阳(今九江市),是汉朝的开国元勋,《高帝功臣表》称:“汉初以左司马从高帝破伐,封愍侯。”陶舍的儿子陶青,汉景帝时为丞相,提倡黄老哲学,主张无为而治,“扫除繁苛,与民休息”,为相时颇有政绩。
DSC_3078.jpg
     陶青育有六子,其中二位是陶敏和陶偃,由此以后,便形成各宗各支,皖桐白杨陶氏为陶敏的后裔。
DSC_3079.jpg
    以始祖陶舍为第一代,后人基本都居住江西的浔阳。
DSC_3081.jpg
    汉末三国时期,陶敏的后人陶讚从江西浔阳迁居到今安徽、江苏交界的丹阳,此后,陶氏有谱系可考的便形成了“浔阳”和“丹阳”两个宗派。
DSC_3083.jpg
    陶舍公的第二十五代,丹阳陶氏部分族人又迁徙姑熟,即今天的当涂县境。
DSC_3085.jpg
    陶舍公的第四十九代后人陶福五又从当涂迁徙到皖桐白杨,即今天的枞阳项铺镇。
DSC_3122.jpg
    柳峰山陶母吴太夫人墓位于柳峰山山脚,占地约十平方米,为高高垄起的土丘。下葬时间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DSC_3146.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9-7-29 10:47 编辑

韩岭屏风寨遗址
——安庆军事遗址旧址系列
第183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韩岭屏风寨遗址。

01.jpg

    韩岭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孚玉镇西部,东邻宿松县平畈区,西与湖北省黄梅县、另与宿松县孚玉镇童寨村接壤,北与宿松县二郎镇石头村相邻,南与龙跃村相连。

02.jpg

    在这个连接平畈至丘陵地带的半山区、半平畈区域,有着大小数座军事要塞,其中有一座是由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建立的山寨遗址。

03.jpg

    太平军在安庆地区与清军周旋了十年之久,为了保存实力,最大程序减少伤亡,太平军所到区域,基本以半平畈、半山区的地方作为军事要塞,屏风寨就是代表。

04.jpg

    屏风寨,在安庆地区太湖县有、潜山县也有,宿松县有就不奇怪了。在太平军时期,这里叫赵河寨,与相近的童家寨互为犄角,太平军过境时,曾在安徽安庆宿松县与湖北省黄梅县的山顶间建立了这座山寨,后人称为韩岭屏风寨,现仅存遗址。

05.jpg

    一年多前,卒子曾到访此处。当时仅卒子一人前往山寨,山寨路较为平坦,山间主要以松木为主,需要经过几座山头才能到达,但遗憾的是卒子最终还是未能到达此处最高峰的山寨顶峰。

06.jpg

    为什么在这个地理位置并不算太好,山也并不算太高的地方做为军事要塞呢?过去卒子已经介绍很多座安庆地区的山寨,这些山寨组成了强大的军事对弈前沿,都要从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运动说起。

07.jpg

    晚清时期,农民起家的太平军打通湖北入陕关隘进入安徽,前当其冲的就是安庆周边的宿松县。太平军(长毛)主力部队由黄梅山间进入宿松县。

08.jpg

    太平军沿途攻克乡勇据守寨堡十余座,太平军遂入宿松城,进入宿松后,宿松以孚玉镇为中心,周边数里为半径,多集中太平军军事据点进行休养。

09.jpg

    屏风寨是太平军占据宿松县后,在宿松县周边建立的可攻可守的军事要塞之一。太平军占据宿松县周边的高地,又能与湖北黄梅太平军首尾呼应,让相隔几十里外的清军四面楚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10.jpg

    太平军在后期涌现出英王陈王成、忠王李秀成等著名的太平军将领。在这些将领眼中,太平军由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集中了约十万之众的太平军,这么多的部队在吃饭、住宿、通讯、交通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1.jpg

    太平军驻守安庆宿松县的部队占据宿松县孚玉镇北坡的大小山峰,自高而下,以火炮击城,向城中兵民进行打击。太平军各部之间占据不同的高地,与清军进行周旋。

12.jpg

    安庆是太平军重要的财赋重地,粮秣充足,已解决太平军的给养问题。太平军自湖北省黄梅由山间进入安徽安庆宿松县,势如破竹。

13.jpg

    安庆的军事价值在整个太平军战略战役中一直是要地,后安庆失守依然震动了清朝咸丰皇帝,咸丰皇帝担心太平军“势必顺流而下,直逼江宁(南京)。江宁城大兵单、势甚危急。且安庆如江宁咽喉,可见位置之重。

14.jpg

    太平军在安庆的布防主要是水陆大军齐并进,安庆临江面湖,湖泊众多,渔网相连。在山区与江湖之间驻防,能够轻易控制有利地形,与清军对峙。

15.jpg

    太平军在安庆宿松县孚玉镇的驻防,主要也是针对清军防线展开的。太平军主力集结在安庆城区、桐城、太湖,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援应各部。

16.jpg

    韩岭屏风寨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农民起义军太平军在宿松县孚玉镇韩岭山建立的据点。清朝末年,太平军部队率部在此建城垒寨,屏风寨现仅存遗址。

17.jpg

    韩岭屏风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宿松县与黄梅县、蕲春县相连,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屏风寨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18.jpg

    韩岭屏风寨,横跨安庆宿松与黄梅两县,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数座,生态资源丰富、景观奇特。

19.jpg

    据山脚下百姓说,山顶上怪石磷峋,其中还有很大的石寨墙。占据韩岭,近可与湖北省黄梅县,又可到湖北省的蕲春、浠水、英山、罗田、武穴等一带。

20.jpg

    韩岭屏风寨是太平军占据安庆地区的军事遗址之一。

21.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田乐占庄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83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田乐占庄老屋。

20150501 113.jpg

    占庄老屋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余井镇田乐村,卒子曾二次介绍此地。

20150501 107.jpg

    占庄老屋由清朝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侯选县丞余云溪等人于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兴建而成。

20150501 116.jpg

    占庄老屋建筑总面积二千八百余平方米,进深四十余米。由堂屋、两翼厢房构成,规模庞大。

20150501 119.jpg

    占庄老屋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余井镇田乐村,由清朝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侯选县丞余云溪等人于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兴建而成,余氏家族聚族而居沿续至今。

20150501 129.jpg

    占庄老屋建筑以平面布局以厅堂为轴线,四横四纵呈现网状构筑组合,连贯形成一体。

20150501 130.jpg

    进入占庄老屋绍荆堂,抬头一看,大门正上方镶嵌有表明一定官位的四个门当。俗语所指的“门当户对”,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呈长方形的汉白玉门墩上,一侧是“鲤鱼跳龙门”,一侧是“百鸟朝凤”的浮雕,精细异常。

20150501 131.jpg

    占庄老屋建筑风格吸纳徽派建筑的特点,加上木雕、石雕和砖雕简约庄重。整个民居明七暗九正五进,从大门到堂厅,一进比一进高,意“步步高”。真是“王有金銮殿、民有大厅堂。”

20150501 132.jpg

    占庄老屋整座建筑初始于清朝乾隆时期,兴建嘉庆年间,是由清朝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候选县丞余云溪等人设计,募集能工匠人兴建而成。

20150501 133.jpg

    占庄老屋前后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渐渐形成现在这样大的建筑规模。绍荆堂厅堂宽敞明亮,气势轩昂,十几根腰围一米的立柱,交错林立。

20150501 135.jpg

    占庄老屋厅堂的香火联书:“欲光门弟,必须敬宗行善起;要好儿孙,还是读书积德来。”梁枋雀替等木构件上雕饰人物故事、花草鸟兽等图案,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精巧。

20150501 136.jpg

    余氏家族在此衍生近二百年,已逾十余代。旧时,因村内的田庄佃户大多姓“占”,故把此地称为“占庄”,老屋也就借用了地方的名讳而称之。

20150501 137.jpg

    屋内匾额“绍荆堂”,占庄老屋粉墙、小瓦、马头墙、硬山顶,中轴对称、明三暗五进格局,结构紧奏,四横四枞,双向扩展,院内互相通联,属典型的庭院式建筑。

20150501 139.jpg

    老人们说,“更上山房”是因为进屋时需上一个梯坡,寓事业更上一层楼;“锄月轩”的命名意味深长,勉励后辈要象农民月下锄禾那样惜时如金,辛勤耕耘,正如民居的一幅对联所云:“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检;教儿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20150501 140.jpg

    占庄老屋现仅存建筑通面阔六十二米,通进深四十四米,占地面积约二千七百余平方米,共计房舍九十余间,其中九成以上为现代重建、改建房,只有中轴线上的门厅、中厅、绍荆堂三间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清朝建筑。

20150501 141.jpg

    占庄老屋于2004年10月28日被评定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0501 143.jpg

    占庄老屋是余家购占家土地做房基的,故俗称占庄。绍荆堂依山面水,屋前有一两亩的水塘,谓之“有名堂”。

20150501 152.jpg

    村头塘边,一株几人合抱的枫树,中间已经被日月掏空,可容几个人,不知什么年代遭受过万霆雷击,里面烧成了一派炭黑。树根也多呈沟状裸露在外。现仍是枝蘩叶茂,浓荫蔽日,洋洋洒洒,生机盎然。

20150501 156.jpg

    占庄老屋隔断及天井处的砖砌漏窗,安置得体,起到了通风、采光、美化等功用。民居做工考究,石灰泥墙面,虽经二百多年风吹雨打,仍平白如镜;柱子全采用槠树,外面用夏布包裹,无蚁蛀之虞,连地面也全是水磨方砖。

20150501 159.jpg

    大门东西两端设“耳门”两处,分别以南北向通道贯穿东西,将住房院落厅堂连成一体,极宜居住走动。即使雨天,人在建筑群中穿行,也不淋雨。那昂首欲飞的马头墙那幽静深邃的小巷道,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逝去的岁月。

20150501 161.jpg

    占庄老屋是安庆地区一幢非常有特色的清朝中晚期遗留下来的老宅古屋,细细品味老屋带来的的古朴风韵。

20150501 165.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龙头峰“船艄石”
——(传说安庆是船、这里是船艄)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小龙山龙头峰“船艄石”。

20150704 085.jpg

    龙头峰峡谷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是一处知名度很高的景区。

20150704 090.jpg

    小龙山龙头峰峡谷位于菜子湖畔,原名小龙山风景区,因地球亿万年来各种内、外应力作用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景观而得名。

20150704 121.jpg

     小龙山龙头峰峡谷卒子前后到访过多次,也在过去介绍龙峰头。

20150704 127.jpg

     小龙山又称巨石山,因石得名,并以奇峰、秀水、神石、奇洞、白玉兰闻名于世,被称为“五绝”,奇峰有龙头峰、织女峰、罗汉峰、牛郎峰、莲花峰等。

20150704 137.jpg

     龙头峰海拔五百一十五米,登上峰顶,极目远眺,耳畔天风浩荡,心底也会洁净更多。  

20150704 143.jpg


     龙头峰为龙山凤水小龙山最高峰。传说当年东海龙王第九龙孙爱上了牛郎妹妹凤姑,牛郎织女被迫上天后,为抢救惨遭家变而昏迷的凤姑,小龙吐出龙珠,魂魄渐失,化作了今天的龙头峰。

20150704 148.jpg

     龙头峰最高处名曰“船艄石”,传说早在远古时代,有一艘天神乘座的巨船搁浅在长江边,经风历雨,渐渐与陆地连为一体,船桅化作了安庆振风塔,船梢化作了今天的船艄石。

20150704 151.jpg

    龙头峰峰顶还有一块巨石,两头高翘,中间平坦,人称仙人床,躺在“床”上,日光普照,凉风习习,真有仙人般的感受。

20150704 154.jpg

     极目远眺,绵延起伏的群山、星罗棋布的田园、烟波浩淼的长江和婉延萦绕的凤水尽收眼底。 图片

20150704 164.jpg


    小龙山南濒长江,西北峰峦叠障,清朝散文大家戴名世在《数峰亭记》里称“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

20150704 167.jpg

    他还描写:“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卅,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见戴名世《河墅记》。

20150704 173.jpg

   据《安庆府志·山川》,峦媚岭俊,壑暗谷幽,飞瀑流泉,清潭绿荫,佳景叠出。

20150704 176.jpg

    小龙山,其景致更为妩媚。小龙山崖危峰峭,沟壑烟霞,石奇洞险,竹翠林深。

20150704 180.jpg

    卒子曾在四年前与二位驴友到访过这里,翻山越岭、穿石过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0150704 184.jpg

    船艄石指是就是龙头峰,观赏了这里诸多的奇趣之石,令人不能不叹服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精炒。 图片

20150704 190.jpg


  明朝沙衍中过龙山归去,赞曰:“远望青山如画,闲看白水连云”,他在《龙山道中》还写到:“淡淡闲芽葺户,萧萧疏树成林。野寺钟声日暮,山家吠呔云深”。

20150704 193.jpg

    龙头峰峰顶,“会当凌绝顷,一览众山小”。向西北远眺,可以看到烟波浩渺的菜子湖、一望无际的旷野平畴,更远处是绵延起伏的龙眠山;鸟瞰四周,田园村落星罗棋布,犹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浩浩荡荡的长江就象一条白练穿行于水乡天际,江上白雾迷朦,川流不息的船只隐约可见。

20150704 194.jpg

    那位神仙乘座的巨船搁浅在长江边,经过数年又数年,渐渐与陆地连为一体,船桅是那振风塔,船梢则是龙头峰,安庆人民已经把小龙山化成了“船梢石”。

20150704 456.jpg


注意看,下图巨石上坐着的是二个人,其中右侧的那个小小的蓝色小点点,就是本文作者,过河卒子。

QQ图片20150705194316.jpg

(本篇完)


光彩车检广告20190626版.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百华古道与三叠石“君恩山重”石刻

——安庆古道与石刻系列
第18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百华古道与三叠石“君恩山重”石刻。

20150307 017.jpg

    大龙山奇峰俊秀、怪石嶙峋、树木葱郁、洞峡幽涧,被誉为“独不类他山”。下图为远望三叠石。

20150307 018.jpg

    据清朝康熙《怀宁县志》龙湫图为证,龙湫池为一条明清时期的旅游古道,是达官显宦祈神祭拜之旅,文人墨客寻古访幽之旅,是大龙山最古老的旅游线路。此古道位于大龙山百华村境内,故百姓称为百华古道。

20150307 020.jpg

    百华古道全长约十华里,从现在的百华村龙王庙开始计算,经过约十里路程,可达地维峰峰顶,再经过大龙山三乡尖等山峰,可到达杨桥镇、五横乡、罗岭镇等地。

20150307 022.jpg

    卒子曾多次到访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旅游古道,寻访先人足迹。这条古道有着详实的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是安庆周边最美的古道之一。

20150307 026.jpg

    百华古道是明清时期达官显宦祈神祭拜之旅,文人墨客寻古访幽之旅,是大龙山最古老的旅游古道,这条古道上有雨苍亭即龙王亭遗址,分为上观和下观;

20150307 027.jpg

    上观有三叠石“君恩山重”石刻、土地庙、龙泉庵、“忘归”石刻和八方殿,下观有龙湫池、龙王庙、金银观、木鱼石、板仓石(仓门石)、半升子等。

20150307 029.jpg

    三叠石“君恩山重”石刻位于大龙山主脉西麓大龙山镇百华村境内。景区内有奇峰、怪石、溪流、瀑布、石刻等景观。白龙溪贯穿百华村境内,溪流下方有一深潭,名曰“龙湫”,传说湫深无底,传说直通长江。

20150307 031.jpg

    大龙山白龙溪两侧风景优美,有飞来石、灵芝石、洋船石、驼鹿石、蓬莱仙石等景观。摩崖石刻是该景区的另一特色,“君恩山重”、“忘归”等石刻都具有历史典故。

    据明朝《怀宁府志》记载“龙湫”也叫“龙潭”、“龙井”,相传为赤龙口。“龙湫”旁有石刻记载“龙井一丈五尺深,千秋万代育龙孙”,潭中泉水清澈见底,清凉甘甜。

20150307 032.jpg

    摩崖石刻“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刻于龙王庙后山二百米处的三叠石上,背山临壑,突兀孤立。

20150307 039.jpg

    每块巨石平均约二十四个立方,花岗岩,字系清朝时期清廷官员,安庆府任职的黄熙瓒所书。

20150307 041.jpg

    据《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七百九十七记载,丁亥。谕、向来绿旗世职。无承袭罔替之例。每念官弁等。果能宣力效忠。勋猷卓越。则国家延赏酬庸。谊难歧视。前经降旨、将黄芳度、张勇等、特予加恩。并令军机大臣、会同兵部、详查国初以来。凡有功册可稽者。分别等差。通行列名具奏请旨。兹据覆奏、内有殉节阵亡之张国彦等十七员。又军功较著之惠应诏、……黄熙瓒等、十四员。核其事迹。或致命疆场。克昭义烈。或折冲阃外。茂著勤劳。均宜锡以殊施。俾臣工共知激劝。所有张国彦等子孙。甚其世职有尚应承袭者。俟将来袭次满日。著加恩各赏给恩骑尉。其现在袭次已满者。亦著一体赏给恩骑尉。并准其世袭罔替。庶荩臣后裔。得以长荷渥恩。副朕格外嘉绩褒忠之至意。

20150307 048.jpg


     黄熙瓒,福建人。曾在安庆府任职,为清朝康熙年间清廷官员,任职时间不长。“君恩山重”石刻是清朝初时,在安庆府任职的黄熙瓒书写,并命匠人雕刻在百华古道上观的三叠石上,每字约近一平方米,双勾线刻,为安庆市区最大的石刻。

1.jpg

    “君恩山重”石刻楷书竖写,双勾刻石,每字一平方米,字体雄浑端庄,厚重圆润。在此更正一下网络上各类错杂的不正确信息,黄熙瓒,并非明司礼,其名黄熙瓒,并非缵。

20160116 238.jpg

     龙湫附近四周石壁峭立,高五、六仞,泉北有高峰耸立,涌泉、飞瀑出自其间,终年奔流不息。古人的题词石刻给这里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游人至此,无不顿时立生怀古之情。

DSC_4639.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20150307 049.jpg
DSC_464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09: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槐王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8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三槐王氏宗祠。

01.jpg

    三槐堂王氏宗祠位于广袤的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的地方,因考虑到文物的安全,故本文王氏宗祠不再具体到乡镇和村居,有兴趣的朋友,可私信卒子。

02.jpg

    据当地的百姓相传,元末,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为避免战乱,王氏族人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至江南广袤的土地上。

05.jpg

    迁入江南的王氏始祖王源,最先迁居安徽太湖县青龙岗,后迁凤栖冲。凤栖冲原属太湖县,后由于区划改制,今属望江县,世居至今,为三槐后裔。

06.jpg

    据清朝康熙十六年谱文《续修王氏琅琊太原本末同异辨》,称是“从鄱阳大姑塘而迁”。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从哪里迁来,王氏由江西鄱阳瓦屑坝迁入安庆地区,是基本事实。

07.jpg

    迁入安庆地区的王氏,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至十四世,王氏族人人丁兴旺。

08.jpg

    明朝某时,王氏道龙公携子迁至今潜山县黄铺镇百箩村杨老屋。

10.jpg

    据王氏口口相传,清末,有王氏族人迁至江南,具体迁至何处,也未曾知晓。在这个小小的山冲里,王氏族人近千人,且迁出去的人不在少数。

11.jpg

    现在的冲里,保存着王氏祠堂数座,有些保存完好,并有不少珍贵的谱牒资料,有说这支三槐堂始祖王祐至这支始祖王源的迁徙,宗谱上也有所记载,不尽详细。

12.jpg

    据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谱序,“王祐植三槐,五世书香,传四世至文显,任陕西清水县教转都昌令,后居中堡长平港,至九世有宁廿者同兄弟由长平而始居东山,时称东山王氏。”

14.jpg

    王祐其弟就是迁入安庆地区这支王氏源公的父亲。清朝道光年间《王氏宗谱》记录的源公传承世系:祐公,生子三:懿(字子孝)、旦(字子明)、旭。

15.jpg

    安庆地区这支王氏后裔与饶州、九江、徽州、太湖、怀宁、潜阳、池州几支合编为《王氏统宗世谱》。

21.jpg

    卒子在二年前到访这里,这里是望江县与太湖县交界的地方,过去归太湖县,解放后归望江县。

22.jpg

    在这条长长的小冲里,几座新修缮的王氏宗祠,的确气派。卒子走进见到一块木质匾额,这是由清朝乾隆时期太湖县知县送给王氏宗祠的匾额。

23.jpg

    据《太湖县志》人物志、历代县官表记载:胡国滨,江西人,举人,清朝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四十年任太湖知县。胡国滨为王氏宗祠送匾额至少说明当时王氏家族的势力。

24.jpg

    据《太湖县志》军事志第五节军事设施,一、城防介绍,太湖县治向有土城,周七华里,环城有沟,深、宽各丈余。城门六座,皆有楼。

25.jpg

    明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杨卓元始建砖城,城周缩为六里,城门仍六座,有楼及炮台。杨卓元题“盛世康衢”四字勒石于南城门上。寻经兵乱,仅存遗址。

26.jpg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重修,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县胡国滨全项重修。城周长1374丈9尺,高1丈2尺。嘉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民国九年(1920年),知县高寿恒因城墙倾圮甚多,又重新修固,复建六处城门。抗日初期,遭日机轰炸,城垣残缺。可见,过去做一个县的知县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哟!

29.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3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15: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岭王屋寺(钟灵王屋)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8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江岭王屋寺(钟灵王屋)。

20160604 028.jpg

    桐城市王屋寺,位于桐城市(县级市)青草镇江岭村,是一处历史文化厚重的寺庙。青草镇在桐城西部,俗称西乡。西乡依山带水,风光旖旎,境内有著名的青草大沙河、三道岩瀑布和王屋山塔墓群。

20160604 029.jpg

    王屋寺遗址与历代祖师舍利墓塔散落在四周群山之间。王屋寺地处的王屋山境内,属大别山脉,青山环抱,山溪清幽,木鱼山关栏水口,是个九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在当地老百姓口中流着“先有王屋寺,后有大唐朝”的民谚。“先有王屋寺,后有大唐朝”是西乡老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如今西乡人还是这样津津乐道。可王屋寺到底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又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

20160604 030.jpg

    王屋山已经发现六十余座僧人舍利塔,足以鉴证王屋寺悠久的历史。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等重要典籍记载,王屋寺历代高僧辈出,如宋朝付印禅师,临济正宗三峰第四世崇福中印,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石洽禅师,特别是清朝王屋寺主持恒山禅师、灯禅师等,主持期间常住僧众达五六百之多,时为江淮十大丛林之一。

20160604 032.jpg

     据了解,北周废佛而南逃皖公山(今天柱山)的禅宗二祖慧可的到来,将佛教带到江淮一带,江淮之地因此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唐武宗废佛前,安徽境内的寺庙不下百座,最著名的十余座,如太湖真乘寺、寿州东禅寺、含山褒禅寺、潜山天柱寺、太湖海会寺、舒州王屋寺等。

20160604 031.jpg

    桐城古属舒州,王屋山就在西乡境内,可见王屋寺是的的确确存在过的。围绕王屋寺民间还流传着种种传说,其中两则很可说明王屋寺存在的年代及其盛况。一则说的是“安禅师度化雉鸡”,一则说的是“稠禅师伏虎”。这二个故事不独存在于民间口头传说,实是二则著名的禅宗公案,《清康熙桐城县志》和《道光续修县志》都有记载,同样的记载还见于多种佛教典籍。

20160604 033.jpg

    《续高僧传》和《六道经》中,都记载有安禅师度化雉鸡的故事:“释僧安,不知何人。戒业精苦,坐禅讲解,时号多能。齐文宣时,在王屋山,聚徒二十许人。这里说的是雌雉听闻佛法转生为人,她的故事激发了大众修习佛法的热情。王屋山上曾建有“雉鸡塔”,有诗专赞此塔:“塔建北山石隙中,亭亭耸立欲凌空;当时有雉通灵性,登顶凝神听讲经。”

20160604 035.jpg

    稠禅师伏虎的公案在《康熙桐城县志》中这样记载:“僧稠,性度纯悫,一览佛经涣然神解,诣王屋山修习经典,闻两虎相斗,咆哮震山谷,稠以锡杖中解之,遂各散去。”相类似的记载在佛门典籍《大正藏》和《续高僧传》中也可找见。作为佐证,王屋山中至今仍有两座山峰名曰“伏虎山”。《道光续修桐城县志》载:“祟福寺,在王屋山下,宋慈明禅师建,明洪武间僧愿海重修,祟祯末兵毁,顺治十三年重修。

20160604 036.jpg

    从《高僧传》中我们得知,安禅师和稠禅师都是北齐高僧。安禅师是慧可的高徒;稠禅师则更加有名,是少林第一代武僧,曾主持少林寺,唐朝以前关于他的传说极多,几近神话。有佛教史论者认为,在禅门初期,僧稠一系的地位远远高于达摩一系,只是到了宋朝以后,达磨禅法越加昌盛,竟渐渐将僧稠事迹从禅门典籍中悄悄湮灭了。

20160604 037.jpg

    民国时期,西乡绅士郑靖侯办新学“三育高等小学”,赶走了僧人,推倒了佛像,将寺院改作了学堂。后来三育小学改成三育中学,再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三育中学随同其他学校迁往黄甲山区,抗战结束又迁往城关,再后来新中国成立,三育中学又与别的学校合并,于是三育中学不复存在。学堂既已无存,寺院也彻底毁了。

20160604 038.jpg

    在王屋山的最高处,五聚峰顶上,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塔墓,当地人皆传曰“老和尚墓”,墓上披红挂绿,是信众们来此祈求还愿的。从此墓的塔身风化程度及其被尊为灵验的程度看,有人猜测此即是灯禅师的舍利塔。然无碑铭,究竟也不能定案。

20160604 039.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祖寺衣钵塔
——安庆周边石塔系列
第18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与邻的湖北省黄梅县的四祖寺衣钵塔。
01.jpg
    四祖寺衣钵塔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四祖寺塔林上。
02.jpg
    四祖寺衣钵塔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四祖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jpg
    黄梅四祖寺塔为唐朝、宋朝古塔,共三座,形制各异,是佛教禅宗重要遗存。此前,卒子已经介绍过唐朝砖塔一座。
05.jpg
    四祖寺为唐初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道场,四祖寺因道信系禅宗四祖而得名;道信在四祖寺传法三十余年,传衣钵于五祖弘忍。唐代宗赐谥号“大医禅师”,沿用至今。
06.jpg
    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四祖寺衣钵塔,建于宋朝时期。
07.jpg
    四祖寺衣钵塔通高3.17米。四边形塔基,六角形须弥座,宝珠塔刹。
08.jpg
    塔身刻象、狮子、葵花、荷花等图案。下图为塔身的塔门,注意看,塔门上还有石锁。
10.jpg
    石塔在安庆地区很多,与安庆仅一山之隔的黄梅县也与安庆一样很多石塔。塔的种类非常多,砖塔、木塔、石塔等等。
11.jpg
    四祖寺衣钵塔为单层亭阁式,麻石仿木结构。四边形塔基,塔基边长二点三二米,高出地面零点四四米,基座上置高零点八米的六边须弥座,束腰处每面分别雕刻象、狮、葵花、荷花等图案。
12.jpg
    四祖寺衣钵塔塔身为立鼓形,正南面设石门。门高半米,宽三十三公分。
13.jpg
    四祖寺衣钵塔门为版门式,门板上还饰乳钉纹二排,每排三到四米,门心配有石锁。
14.jpg
    塔身上端用整块麻石凿成翘角飞檐,瓦面雕刻精细逼真,顶冠置莲瓣,摩氏宝珠塔刹(或称金瓜宝瓶塔刹)。
15.jpg
    四祖寺衣钵塔造型别致,轮角圜和优美,雕刻艺术有宋代的建筑风格。全塔造形庄重秀美,雕工精细,刀法深厚,是一座精美的石刻工艺作品。
16.jpg
     1981年12月,黄冈黄梅四祖寺衣钵塔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黄冈黄梅四祖寺衣钵塔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jpg
    四祖寺衣钵塔造型别致,轮角圜和优美,雕刻艺术有宋朝的建筑风格。
18.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6: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放马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8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和平放马寨。
001.jpg
    和平放马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水吼镇和平村。
002.jpg
    和平村位于潜山县水吼镇东北部,毗邻天柱山主景区,北与岳西县响肠镇接壤。总面积25.7平方公里。
003.jpg
    放马寨与“一柱擎天”的天柱山主峰相望,人文历史一脉相连。
005.jpg
    潜山市水吼镇的和平村因其“太平天国古战场”、皖西抗战游击区、鄂豫皖边区“和平修械所”等人文历史成为皖西南安庆地区的“红色村落”和民俗山寨,以及避暑天堂。
006.jpg
    和平村位于潜山天柱山后山,是典型的高山气候涵养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植被丰厚,林相优美。
007.jpg
   
    和平村背依古皖历史名山天柱山,一望无际的十万大山是历代兵家争雄皖西南的战略要地,境内有太平天国放马寨便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处人文历史景点,带着一丝期待,卒子于近日到访这里。
008.jpg
    放马寨其中就是和平村东北面的一处制高点,这个山包高约一千米左右,其西部是一个石崖断层,上下悬高约一百余米,与西部的山脊并不相连。
009.jpg
    放马寨北部是一条长长的山脊,这条山脊与岳西县响肠镇独山村的河山寨相连,河山寨也是太平军一个军事要塞。下图为放马寨寨顶。
012.jpg
    北出和平五余里路,便进入和平村一处叫张湾的半山村民组,顺着石坡路一条深深的路槽子,一直延伸到半山的林场。下图为天柱山顶峰笋子尖的背后。
016.jpg
    这个林杨就是放马寨的养马场。养马场方圆数千平方米,东南面以水竹坪为天然屏障,西北边以放马寨寨头岩为天然屏障,实际放马寨是一个上面寨子、中间凹处屯兵的军事要塞。下图为放马寨寨崖。
018.jpg
   
  放马寨历史悠久,和平村位于天柱山后山,这里交通不便,据说宋末年间淮西同安刘源带领军民抵御强敌保卫家乡,刘源组织义军联络各路山寨,抵御元兵南下。
022.jpg
    刘源义军结寨天柱山,五里一营,十里一堡,聚众十万于天柱山各地。
025.jpg
    放马寨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宋末至明朝时期,都成为匪人或义军的军事要地进行结寨生存自保。下图是放马寨寨头瞭望岗遗址。
030.jpg
    放马寨,能俯瞰整个潜山西部的山水地脉,一面能见到距此不到十余里的天柱山最高峰笋子尖背面,另一面能够见到和平村外围群山大排。
033.jpg
    这条群山大排虽不高却一条条岗岭如龙游走,这条山麓,成为后来潜山县与岳西县的交界地带。 图片
036.jpg   

  站在放马寨寨崖岩头,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岳西县响肠镇至城关天堂镇,能够看到不远处的白云寨,请水寨等清朝末期的太平军安营扎寨的山头,那些曾经的豪杰义军揭竿而起营地,那些乡绅百姓自保的躲避处。
040.jpg
   
  放马寨真正形成山寨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潜山县乡绅为避“长毛之难”,筹款建寨自保,当地数以百人,在放马寨上结寨自保。
045.jpg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抵达安庆府潜山县,攻打放马寨,当地百姓纠聚团练驻守寨城,顽固抵抗。
049.jpg
    终因太平军人多势众,不几日便攻下放马寨。太平军随后在寨中休整练兵,修建工事,加强防御。
058.jpg
    放马寨,在清朝时期清军与太平军对峙期间,一方为守寨方,一方为攻寨方,在数次发起强攻的过程中,都被扼守放马寨的太平军以磙石、利箭和鸟枪、抬枪挫败。
066.jpg
    放马寨与背后的河山寨相互之间形成了犄角之势,清兵在数次围攻,均无法合围剿灭太平军。
067.jpg
    放马寨粮草充足、泉水不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069.jpg
    当卒子走到放马寨的残垣断壁遗址前,长长的树藤、寨崖瞭望的遗址,昭示着放马山寨曾有过的辉煌,那些故事仍然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流淌。
合成广告-1.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15: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关老街“泉水铺”
——安庆商业系列
第18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关老街“泉水铺”。
01.jpg
    桐城大关老街位于桐城市的北大门大关镇。卒子于二年前到访此地。老街仍保留着少量的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商铺。商铺前偶有几段麻石,或是当年商铺或是当年铺路的路石。
03.jpg
    大关镇自三国时期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
04.jpg
    大关始称“北峡镇”,清朝乾隆年间改称“大关”,大关街名称也由此而来。
05.jpg
    大关老街是安庆北大门,是二府交界处。老街街面已是斑痕累累,古时大关老街是一条全石头铺设而成的街道,石头已油光可鉴,街的中间有一条明显的沟痕,将街道按东西向一分为二,据说这条清晰的沟痕是独轮车日积月累碾压出来的。靠近街道两侧屋檐下是一条由北向南的水沟,水沟上盖着一米长的石条,水沟就是街道的排水系统。
06.jpg
    大关老街由北而南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是旧时六安府、庐江府与安庆府的交通要道。全境三面环山,中部为丘岗,大关河、界河、兴店河、木桥河源流其间。
07.jpg
    桐城北乡的古镇大关,泛指大关街及其周边的小关、旵冲、麻山、猴岭、台庄等等,这里西、北与六安府舒城县接壤,东临庐江府庐江县交界。
11.jpg
    这里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自然地形的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行政区划的更迭,几经改易。说到大关老街,就要从“泉水铺”说起。
12.jpg
    大关之古称,上辈们众口一词。《桐城县交通志·清代桐城交通示意图》,大关位置处,没有大关,标名泉水铺。据古大道北路大道载:……该道由县治东作门出,向东经紫来桥,再向北依次经县前铺、陆家山铺、吕亭驿、卓家山铺、下梨桥铺、泉水铺、小关铺,至舒城县界止,长六十里……。
13.jpg
    《桐城县文物志·古洞崖》记载:古洞崖,居高临下,远眺“南峡戌”(小关),俯瞰“泉水铺”(大关)。泉水铺,顾名思义之称也!
14.jpg

    至于“泉水铺”是怎么来的?相传远古时代,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路过此地,见到处是泉水,捧水而饮、自言自语道,此乃何地?泉水铺。瑶池之水也!仙人命名,相传为泉水铺也!
17.jpg
    大关三面环山,地势形成盆地,两条河流顺着长长的街道两边在街尾交汇,形成水上之舟的船形地。上辈们说,相传远古时,大关街下五里地的台庄村盐店为东海稍,有盐船到此卸货,后来地壳延伸,船至尹河再到孔城镇,直至枞阳镇。
18.jpg
    泉水铺,泉水四溢。据《林则徐集》记载,清朝道光十九年元月(1839年)、己亥年,这年是农历猪年),林则徐南下禁烟途经大小关,“山路狭而泥滑”,崎岖难行,轿夫轮番担当,林则徐或下轿步行,终于翻过二道关隘。解放后,由于大小关地下水丰富,公路修建多次打下松木桩,再用山石抛填,还是溢出了泥水。
20.jpg
    大关街西马家畈六十余亩水稻田为陷荡田,全靠一眼泉水灌溉。其周边几乎家家都有水井,水井不深,水量却大,常年盈溢。不少人家锅台边一口水井,提水只用一个尺许长木柄的水挽子,随用随提,井就是水缸,十分方便。泉水透明无暇、清凉气芳、甘甜爽口的特点,创造出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大关水碗。
21.jpg
     根据《桐城县志》、《桐城县文物志》记载: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张辽南下救皖城,闻城已破,遂筑垒于南峡(今小关)。据《三国志》、《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吴黄武七年(228年),魏将曹休领兵十万人至皖城,吴大都督陆逊率部三路进击,曹休败走峡石遭吴军伏击,被斩获万众,到此称夹石。
23.jpg
    北宋以前,大关地名无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始有北峡镇。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北峡镇属全县九镇之一。明朝洪武元年(1373年),桐城县设枞阳镇、汤家沟镇、孔城镇、北峡关镇、练潭镇等五镇,大关即为之一的北峡关镇。
24.jpg
    桐城北乡人石印本《赵氏宗谱·赵忠愍公立朝居官事迹》中写道: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赵将军”遭奸臣所害,贬职来桐邑北峡关任巡检。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年)为大关镇名之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全县设五乡二十九镇。桐积乡(即北乡)辖五镇之一的大关镇。
27.jpg
    《全桐纪略》载: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仍称硖石(实为北峡关),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亦称硖石(实为北峡关)。《桐城县志》载,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二十八日(太平军)破北峡关(实为大关)。
28.jpg
    以前的大关,因泉水铺有丰富的地下水为名,以后的峡、关以地形、地势、地貌的特征为名。后地名又有“北峡”、“南峡”、“两峡雄关”、“北峡雄关”、“古峡雄关”、“古峡石山”、“峡石关”……连个“峡”字,有时也写成“峡”、“硖”、“夹”而不一。
31.jpg
    古老的大关镇二百多年镇名的历史已易址,大关老街从东边的台庄、王集等村,至西边的麻山、笃山、大平、汪墩村,南北通衢的古大道,西北为邻县舒城县,东为庐江县,旧时通往四县八乡的官员、商人、贩子、乡民往来频繁。加之三面崇山峻岭的阻隔,古镇大关成了一个峡长的三角地带,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将成为安庆地区不可多得的资料之一。
33.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12: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日军碉堡遗址
——安庆近代斗争系列
第184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秀山日军碉堡遗址。
01.jpg
    秀山日军碉堡遗址位于独秀山观音洞风景区顶部。
02.jpg
    安庆市怀宁县秀山乡位于怀宁县境中部,距安庆四十华里。是安庆通往潜山、桐城等地的交通要道。
03.jpg
    独秀山孤峰兀立,旧《怀宁县志》形容其“西看如卓笔,北望如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
04.jpg
    观音洞水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属中型水库,始建于解放后的一九五八年,水库未修建前,这里是层山秀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独秀山脚下,秀山是喀斯特地形,地表有大小溶洞数个,有下天洞、私语洞、观音洞、观音岩、老爷岩等奇石怪洞。
05.jpg
    秀山日军碉堡遗址就修建在秀山山顶部队。原碉堡由山下拆除的老屋和祠堂的青砖构成。毛石基础,四方形,存高约五、六米,墙厚约近一米,上下二层。
06.jpg
    经过安庆有关部门考察发现,位于秀山的顶部遗址为侵华日军碉堡,它修建在秀山山包的顶部,为日寇侵占安庆的史实提供了证据。
07.jpg
    秀山日军碉堡遗址位于秀山岭岭头上,是通往安庆的重要路段,日军扼守在此。
08.jpg
    据村里老人回忆,该碉堡修建于一九三九年底到一九四零年左右,部分建材源于拆掉的山下的宗祠和老屋,碉堡场基约一至二亩左右,经过有关部门修建,重建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军碉堡已经完工,卒子在四年前到访此地。
09.jpg
    人因山而得名,山因人而彰显。独秀山又名独山、卓笔山,俗名土山。清朝光绪五年生于怀宁县渌水乡的陈仲甫先生,一生用过很多笔名。但他最为得意最为钟情最终流传青史的笔名却是“独秀”。名见经传的独秀山,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庆府志》、民国初年《怀宁县志》上便有“潜岳绵亘,落平冈百里,顿起此峰,形势突兀,条干所为,明析可数”“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无所依附”的记载。
10.jpg
    取家乡山名为笔名的陈仲甫先生,此后真的“一枝独秀”起来,且和山存在着某种渊源,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树,似一袭绿色的围裙。
11.jpg
    独秀山周边有数个大小山岭,秀山碉堡就修建在一个山顶上,耸立在青松之巅,能够一览周边动态。
12.jpg
  这是一座碉堡基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一批日本鬼子驻扎在了这山顶上,他们下山强占民夫,烧杀淫掠,无所不做,周边乡亲们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14.jpg
    日本鬼子下乡扫荡的那阵子,秀山乡附近的百姓吓得四处奔走,二零零六年怀宁县委县政府树立的一块水泥碑记,上面阴刻有“侵华日军独秀山碉堡遗址一九四一年,日军一一六师团,强占民夫,掠夺财物,军事占领……”等字样。落后就要挨打上升成了血的教训,而日军的暴行,怕是罄竹难书的。
15.jpg
  秀山日军碉堡遗址是一座抗战时期日军修建的碉堡。这座碉堡当时用于封锁安庆至周边主要县市的道路,原碉堡的圆弧形射击口,宽度约二十至三十公分。
16.jpg
    堡体通高五至六米左右,为方形,边约七米,碉堡顶部已经毁损,新建的碉堡只是按照当时的式样进行重建。据当地居民讲,碉堡墙体厚度近半米,堡体能容十几人同时战斗,战斗姿态可立可卧。
17.jpg
    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原碉堡早已不存,现在重建的碉堡静静伫立在山顶,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18.jpg
    日本侵略安庆留下很多罪证。这座碉堡作为日本侵略安庆的铁证,以教育下一代不忘历史。
19.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2: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02.jpg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小池镇海会村,位于太湖县东北十二里的白云山南麓。
03.jpg
    进入海会村,两边有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进入山里,四山夹路,两两对峙,人称双狮双象把口。
04.jpg
  海会寺背依白云山。山上松柏森森,阴翳蔽日;山下凉风习习,云缠雾绕。右边的响水崖瀑布如白练悬空,对面的玉带河流水若明珠泻地。
05.jpg
  海会寺内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枝作龙势,叶呈剑状,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铁画”。
06.jpg
  据《舆地纪胜》卷四载:“白云山在太湖县东三十里,有海会寺,其寺至今存焉。”宋朝诗人王之道(宜和六年进士,有《相山集》传世)有《游白云山诲会寺》纪胜: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清玉琢。飞泉何处来?其势白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田家承下流,伐石竞耕凿。摇风麦初齐,泛水秋尚弱。恍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红丹扩。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柬孟夏初,征衫汗如灌。消除爱欲恼,澡洗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薄。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07.jpg
    据寺内《永明灯碑》记载:“自唐宋以后灯传不绝,昔日殿角轩昂,神灵赫濯。”海会寺面临玉带河,背靠凤凰峰,右有响水崖,清泉飞瀑,盘旋湍急,喷珠溅玉。其他境幽景奇,自古有狮象交吻、东山古境、西日晚霞、石狮啸吼、孤塔云霄、仙泉飞练、赂岩瀑布、仙人捧杯、玉带拱桥、仙人打坐等十景。佛殿周围峰崎径曲,云绕溪环,百妍干态,真乃灵秀一在成,堪称佛家胜地。清朝慈禧太后赠额“真如自在”。
10.jpg
    传说建寺之初,曾有四位祖师先后驾至,白云守端祖师来时,一朵白云飘然而至;梅仙祖师临时花开洒落,五彩缤纷;灵济祖师来时有青鸟盘旋;杨公祖师拜灵济为师而后成半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内最盛期有和尚三千,道士八百。最早时山门是距佛殿五里之遥的太子山,僧人每晚关山门时不得不骑马来往,因而又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历代以来,或由官府,或由名士,捐款修建,增殿设廊。
11.jpg
    海会寺千年古罗汉松是太湖县珍贵的古树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海会寺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12.jpg
    当时的白云山海会寺是古树苍藤,遮天蔽日,飞泉瀑布,似雪雹纷飞,狮吼雷鸣。碧瓦红墙被烟霞萦绕,松杉丛中猿鹤相亲,百鸟和鸣,诗人恍如置身桃源胜境,身心为之净化舒畅。这就是宋代白云山海会寺的画卷,宋人尚称之为古寺,那也就是唐代海会寺的旧观了。
15.jpg
  
    海会寺院内有一株生长了一千多年的罗汉松,高约十米,粗约四米,冠幅约一百五十平方米,枝叶繁茂,游者观,无不惊奇。
17.jpg
    此树据传是苻坚请印度佛图澄法师来中国传戒弘法,佛图澄从印度带来树苗,亲手栽于海会寺内。千百年以来,人世间遭多少兵戈战祸,大自然遣多少雷劈电击,然而此树却历尽千年艰险而枝青叶茂,实在令人感叹不已。寺院后有一眼清泉,终年汨汨涌流,甘醇清冽,滋润着古松。
19.jpg
    传说钦此泉水能使人聪明敏捷,故曰“聪明泉”,游人到此都要去钦。海会寺西山下有一池塘,乃唐宋时期众僧的放生池,池中遍植莲藕,随风起舞,婀娜多姿。
20.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22: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凤皖桐野庙王氏一世祖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8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安凤皖桐野庙王氏一世祖墓,因枞阳划入铜陵之后,连祖上的迁入地也改成皖枞野庙了。
DSC_0355.jpg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解放前包括现枞阳县,解放后分设为桐、枞两县)一带,流传着“九里十三王”之说。今天卒子介绍的皖枞野庙王氏一世祖位于枞阳县会宫镇安凤村路边的房屋中间一片土坡上。
DSC_0364.jpg
  王氏在安庆地区有很多其中有太原王氏,这支王氏是由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五百四十九年,本姓姬。”
DSC_0400.jpg
  
  王氏另一支是琅邪王氏,这支王氏是由王元为避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 ,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
DSC_0401.jpg
  王氏还有一支是三槐王氏,也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王姓太子晋系一分支,属太原王氏的分支。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四成左右。
DSC_0404.jpg
  枞阳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隶属桐城,桐城王氏主要有以下几支:
DSC_0405.jpg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DSC_0406.jpg
  《皖桐太原王氏谱》: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
DSC_0407.jpg
  另有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同属太原王氏支派;
DSC_0408.jpg
  这支王氏源于姬姓,其始祖为周灵王太子晋,传十八世至元公,因避秦乱迁居琅琊,后称琅琊王氏。
DSC_0409.jpg
  这支王氏传到第四十八世至唐朝璧公,定居祁门称祁门王氏。
DSC_0411.jpg
  自璧公次子思联公始,再传十二世至明二公,
DSC_0412.jpg
  于元朝至元年间迁居桐东野庙嘴(现为枞阳县会宫镇安凤村),世称野庙王氏,明二公为野庙王一世,
DSC_0415.jpg
  卒后葬于会宫拔茅山东南泥头山下。以上代世传承,脉络分明,有史书、宗谱可考。
DSC_0416.jpg
  皖桐野庙王氏自一世明二公始,人丁渐兴,迁居各地,遂分为东南西北四股,东股又分为五房,西股分为四房,南股分为三房,北股未分。
DSC_0421.jpg
  野庙王氏自十三世起立有字辈,其辈序为“廷、选、崇、忠、直,龙、光、庆、盛、时,诗、书、延、世、泽,德、业、裕、鸿、禧”。
DSC_0422.jpg
  野庙王氏在历史上曾于清朝顺治已亥年(1660年)、乾隆丙子年(1756年)、嘉庆戊寅年(1800年)、同治丁卯年(1867年)、民国14年(1925年)五次修纂宗谱,当时名人贤士何如宠、张廷玉、吴汝纶等曾为谱谍作序,盛赞野庙王氏诗书传家,贤才辈出。
DSC_0430.jpg

  皖桐野庙王氏涌现出很多佼佼者,人口繁茂。
DSC_0491.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7: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胡氏老屋
——安庆古树名木与古宅系列
第184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
2014100106 735.jpg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西南面罗铺村,这里古时属于两省三县结合部,距冶溪镇十华里,距太湖县城约一百八十多华里。
2014100106 762.jpg
  岳西县地域明清时期属于潜山县、太湖县、霍山县、舒城县。绝大部分属潜山、太湖两县。
2014100106 763.jpg
  据《皖志综述·岳西县》中这样记载:“岳西城关天堂镇,在天堂山间,原属潜山县”。据清朝康熙《安庆府志》:“天堂山在潜山城北一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其平可数万步,昔周枢密屯兵于此。”。《安庆府志》载:“太湖县,县治北百里有司空山,唐诗人李白曾避处于此,写有《避地司空山言怀》、《司空山瀑布》等。”
2014100106 764.jpg
  罗铺村原属后北乡,这一带地域广大,四面高山,人口众多。据《太湖县志》载:“太湖县属安庆府。是大别山纵深处之县邑。白沙巡检司位于司空山与横河峙之间。地名源于白沙河,行政中心在赵家铺岭”,即今天卒子介绍的岳西县冶溪镇罗铺村。
2014100106 766.jpg
  罗铺村因历史文献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朝廷为了对地处偏远的司空山地区的统治,是依靠“巡检司”来实施的。
关于巡检司的职能,有资料解释:“巡检:朝廷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
2014100106 768.jpg
  卒子理解为巡检司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朝廷难以控制的地方,特设巡检司加强管理。巡检司是一种政府派出机构,有巡检一名,胥吏若干名。巡检是县令的属官,为从九品官;巡检的年薪为三十一两五钱, 养廉银六十两五钱。巡检司在基层社会控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4100106 769.jpg
  到了清朝晚期,巡检司的职能有所扩大,承担了对基层社会实行乡、里、甲控制和地方防卫的任务;并履行其它社会职能,诸如经理社仓、义仓,兴立乡校、义学等事务。甚至包括“抚恤难民,催收兵谷,收瘗暴骸,清查掳掠,弥补公项,布置边防”等事项。晚清的巡检司相当于基层的乡政府。
2014100106 770.jpg
  太湖县白沙巡检司公署在白沙河畔的赵家铺街。昔年赵家铺街起自老虎石,下至黄家咀,长约四华里,店铺林立。今天卒子介绍的罗铺胡氏老屋就在这条长长的铺街上。
2014100106 771.jpg
  罗铺胡氏老屋为清朝时期建筑,建筑面积约为三百平方米左右。为青砖小瓦马头墙建筑,门楼外八字开,其主体建筑均为黄土砖建筑而成,仅外墙和后墙为青砖。
2014100106 773.jpg
  罗铺胡氏老屋门楼内为主体建筑,石门框上雕刻有三花,高高挑起的马头墙,屋檐下有一排砖雕。
2014100106 774.jpg
  晚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入境,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民变四起,大别山区山寨众多,这些山寨成了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争夺的阵地,因此岳西地区战争频仍。此时白沙巡检司则完全撤除,其职能由司空山团练所取代。
2014100106 856.jpg
  冶溪镇地处皖鄂交界,背靠“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被称为“小江南”。在罗铺胡氏老屋边有一棵百年以上古树,这棵古树参天、乡音乡土浓郁。远望司空名山,近看百年古树,走一走秀美乡村,感受一下田园风光,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
2014100106 858.jpg
  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树为近四百年的古枫树。百年古树背后,有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兴起,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枫树,是当初胡家老屋建造时种植下来的,如今要几个人才能合围,差点就要被砍掉。后来是因为胡家老屋的屋主人极力反对才免于砍伐,一棵棵百年古树,是一个家族的回忆。
2014100106 859.jpg
  这棵树树龄均在三百九十年左右的古枫树,树干粗约四米,树高十多米,冠幅二十平方米左右,需几个人才能合围。
2014100106 860.jpg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树成荫的冶溪,罗铺胡氏老屋与屋边的古枫树成为这一带百姓夏季乘凉的天堂。
2014100106 861.jpg

(本篇完)

广告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1: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山纱帽石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4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花山纱帽石。
1.jpg
    花山纱帽石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飞鹅头。目前是安庆市区与铜陵市枞阳县交界地。
2.jpg

    花山纱帽石是目前《卒子走遍安庆》发现的全安庆地区四处以纱帽为想像的石头群。安庆市区花山纱帽石为宋朝乌纱帽的侧面,惟妙惟肖有几份神似。
3.jpg
    据《怀宁县志》记载,“枞阳界有似乌纱帽石,立于顶。”当地老百姓俗呼纱帽石。数年前,卒子曾到访此处,此处山体并不高,高程我为一百余米,但杂草丛生、不易攀登。其主体巨石高约七十至八十米,为安庆市区单体最大的巨石之一。
20160109 006.jpg
    据了解,此地原属桐城邑,此巨石自明朝时期就有桐城人看似神态,取名纱帽石,它面河而立,沧桑神秘。
20160109 009.jpg
    从枞阳县至安庆时,很多人从这里经过,远远看到山腰间这块巨石,却不知道这块石头叫纱帽石,这块石头曾见证了多少故事。     
20160109 085.jpg
    花山纱帽石高约七十米至八十米,宽约二十至三十余米,因外观酷似中国宋朝乌纱帽而得名。
20160109 089.jpg
    安庆风景区很多,花山纱帽石为代表的石头群,风景极美。
20160109 090.jpg
    在安庆大龙山、小龙山上,有无数巨大的石头,飞鹅头这处纱帽石兀突耸立在长河边上。这么巨大的石头是怎么立在此处呢?
20160109 093.jpg
    小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约二十余华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横跨市区和怀宁、桐城二县。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
20160109 101.jpg
    纱帽石地处菜子湖边,菜子湖一条长长的长河流入长江。纱帽石为大龙山、小龙山奇石之一,与猴子石、蓬莱三仙石等并称为大龙山、小龙山奇石之一。
20160109 104.jpg
    当地百姓一直口口相传的,称之为“纱帽石”,这块巨石立在花山山边的半山腰间,全身露出,站立在长河边,远远望去如巨大的旧时官员戴的乌纱帽、官帽。所以叫纱帽石。
20160109 110.jpg
    纱帽石,其实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风景。纱帽石以洞景、石景为主要特色。
20160109 111.jpg
    纱帽石下有很多石洞,景起于纱帽石底部。山脚有数个石洞。进入此洞,宽敞明亮,山外石塘湖与菜子湖忽隐忽现,常年不涸。
20160109 136.jpg
    沿洞深入,洞内错落曲折,或豁然开朗,或狭窄低矮。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近几十个洞室或高或低,忽明忽暗,小者仅容一人,大者可纳百客。
20160109 137.jpg
    上行约十多米,不知不觉已达山顶。高处有一立卧巨石,凌空峭立,就是纱帽石。周围怪石林立,形态各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或像仙人对弈,或像情人夜话,各尽其妙。
20160109 139.jpg
(本篇完)

合成广告-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7-26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