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罕见百年木瓜树

——安庆古树名木
第122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市区内双井街的一处空地,有一棵百年的罕见木瓜树,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百年木瓜树
    卒子见到这棵木瓜树时,铭牌上标记已经117年了。现在,国内100多年以上的木瓜树不多见。卒子在全安庆还是首次见到百年以上的木瓜树。图二:百年木瓜树正在开花
    这棵长势较好的木瓜树在一片园林里供人欣赏。这棵木瓜树历史悠久,树干挺拔,据说某集团愿意出十万元高价购买,但都被拒绝。木瓜树多为灌木状,极少长成乔木,百年以上的木瓜树,能正常开花结果的并不多。图三:百年木瓜树
    百年木瓜树目前在全国十分罕见,在安徽目前仍是空白。安庆能有这棵罕见的百年以上木瓜树,真是安庆的荣耀。希望安庆人能够自觉保护。 据资料载,木瓜在树木分类学上属无患子科,中文名为冠果,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开花多、结果少,有“千花一果”之说。
图四:百年木瓜树铭牌
    木瓜树又名木梨、降龙木等,属于落叶乔木。木瓜树整株可入药,同时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观赏树种,产地有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木瓜树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木。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河北,江西等地。很有营养价值。图五:木瓜树旁的故事
    卒子是无意中发现这棵树龄超过百年的野生木瓜树。经业内专家鉴定这棵树龄已超过117年以上,实属罕见。树冠近二十平方米,胸径约四五公分,树高约四米。目前是春天,已经开花,不多时结了木瓜之后,再去拍摄。据了解,木瓜为我国特有植物,结的木瓜有“百果之王”美誉,是一种天然、纯绿色、有机食用果品。图六:扼虎救父
    这棵树树体高大,原产于东南亚,在明朝后期传入我国。安庆市区内这棵木瓜树,属于蔷薇科,原产于我国,只能供观赏和药用,非常珍贵。图七:芦衣顺母
    《诗经》有记载,木瓜有两大类,即属蔷薇科木瓜与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称番木瓜)。木瓜从用途上也分为食用和药用木瓜。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木瓜,是原产中国的温带木本植物,其果实可供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它们还是传统文化、诗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诗经》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番木瓜),原产东南亚,大概十七世纪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因外形与中国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样可以食用和药用,但不供观赏。图八:恣蚊饱血
(本篇完)
2017-04-1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里徐塆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22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八里村,有一幢建于清末民国初期的老屋子,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徐塆老屋
     大别山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跨越三州五县的“古皖道”,这曾经著名的官道、驿道、商道、兵道。它向南连接古徽道直通上海、苏杭并南下,交流南方;向北直达古都长安、洛阳和开封,交流北方。这条古道沿皖山、皖水、淠河延伸,连接三州(安庆府、古庐州、六安州)五县(怀宁、潜山、岳西、霍山、舒城)。古人由安庆府出发,经怀宁县三桥、小市,过潜山县水吼,响肠塔儿岭,岳西汤池畈后,分二条线,一条六潜古道线:经温泉龙井望家岭,黄羊殿,张家畈,头陀七里冲,黄尾,佛子岭,霍山县东西溪、下符桥,到六安州。另一条舒潜古道线从岳西汤池畈,经桃岭,八里矸,七里冲,姚河梯岭,经晓天,至古庐州。这段古道穿越的均是崇山峻岭,一路艰辛不难想象,古语“迤逦皖山迤逦路,皖水过尽是淠河”。图二:徐塆老屋拼图
    安庆府通往古庐州的必经之道——七里冲、八里矸的这十五里隐藏于深山溪涧而遗存至今的线段,如今只剩下一些村落的名称和地名了。卒子几年前来到这里,拍摄下这里一幢建于清末民国初期的老屋,老屋具体信息不详,从门牌上看应该是叫徐塆的老屋。八里矸位于现今岳西县主簿镇和石关乡之间,过去人烟稀少之地,过往行人白天都是结伴而行。所以,当地流传至今有:“七里冲、八里岗,鸡不鸣,狗不喊”一说,真实的反映出这段古道之凄凉、艰险。图三:徐塆老屋厢房使用了木门框
    这段古道位于现在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西部山区,即从前的潜山、舒城两县的 “界岭”以东。从界岭头分道,公路沿着北面山坡东去,古道则沿着八里岗,转入七里冲。“七里冲,八里岗”是当地人给此段道路的命名 ,由其名即知长度、地形。这段险峻的山谷,所以古道得以存留至今。图四:徐塆老屋
  走过一段平缓的山岗,道路忽而变陡,陡路上铺有石板。石板路在山间忽起忽伏,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千百年来挑夫的草鞋、军士的战靴把那青冈石或麻皮石打磨得滑滑溜溜光可鉴人。图五:徐塆老屋青砖屋脚
    徐塆老屋,准确说或许它的主人并不这样称呼它,只是因为这个塆叫徐塆。徐塆老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现代人的生活痕迹,据说其始祖某公迁此居屋而称老屋。老屋的主人不知道从哪里迁入石关徐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定居生活了也过百年。图六:徐塆老屋
    徐塆这块的地形为三方挖塘盛水,独一面是平地耕田。迁入此地的徐氏世代以读书耕地为生。从背后的山上远远望去,徐塆地形更像是一只大凤伏地。老屋使用的很多砖都是土砖,原来门前有一口水塘,淤塞的沙土,石关修路时将水塘填埋之后,也就没有了水塘了。图七:徐塆老屋大门为石门框
    徐塆背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口大钟伏在地下,据说是二祖曾经在此修行,又称“二祖山”或“大背山”。将来卒子有空将攀登上二祖山远望整个徐塆,徐塆老屋现在已经成了一片遗弃的旧村落、断墙残垣、芳草萋萋,老屋依山而筑,走进这个老屋仿佛能够穿越历史,品味一些遗落的历史时光。图八:徐塆老屋很多木门都使用了木门框
    徐塆老屋,为什么不叫徐湾老屋?一个塆与一个湾,希望网上有了解此屋背景和历史的朋友,能够一起寻访那些即将消失的老屋。图九:徐塆老屋
(本篇完)
2017-04-1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碑
——安庆碑刻
第12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桐城中学内,有一块石碑静静的躺在那里,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桐中一角
    这块石碑记载着日军侵华侵入桐城的记录。很多到访过桐城中学的朋友都会被躺在一角的刻有“勿忘国耻”的石碑留足,它记载着日军曾经侵华的罪行。图二:碑记及日军
    当卒子看到这块呈正方形桌面状的石碑刻时,被正面刻有“勿忘国耻”的字样深深震撼,虽然碑上没有再多余的文字。但正是这四个大字足够说明当年日军进犯桐城,最终走向灭亡的道路见证。图三:日军攻城
    纪念石碑上已有不少裂纹,正面、侧面、背面,痕迹累累。 据猜测,这个石碑是根据文献资料刻立的,纪念碑记录着相关的抗日历史。
图四:日军对中国百姓进行迫害
    1938年6月13日,日寇初次进犯桐城,汽车由黄柏岭、北峡关两条大路进入桐城境内。日军原来并没有占城之意,起先计划沿合安公路直驱潜、太,图谋进犯华中,与长江日舰相声援。桐城县未派出部队与来犯的日军进行有效的战斗。桐城县长潘慰农,保定军校出身,胆量小,只顾执行上级不必守城的命令,将重要物品转运到唐家湾,官绅及眷属多蜂集于深山洞天。图五:“勿忘国耻”
    就这样一座桐城县城内无兵警防卫,惨遭匪盗的肆虐和流民的哄抢。这时,大户人家上至楼阁,下及地窖,金玉宝器,书籍字画碑帖,以及衣服食品,一切竹木器物之类都洗劫一空。敌军离开桐城后,桐城县当局派兵队下乡搜查,乡民所哄抢的字画书籍,既无处出售,又不能作糊口日用,纷纷害怕一旦搜出,反招祸患,便将这些文物或埋于田园山洞,或化为灰烬。图六:“勿忘国耻”碑
    1938年7月初,日军再次由安庆进入桐城境内,这一次犯境,日军先以数辆兵车窥探虚实,不敢贸然深入城内。县常备队兵卒依城驻扎,见敌来则避于山里,不作抵抗。日军见此情形,无所畏忌,长驱直入由桐城越过舒城,直达合肥。这一次日兵作了长远计划,沿路联络紧凑,节节驻防,合安公路沿线所有车站、桥梁都留兵守护。驻扎在西山求雨顶的一队日兵,凭地理优势,窥伺城中动静,竟无官兵抗击,任意肆虐。图七:碑刻
    有人写过描述《城劫》:追溯桐城陷,五月十六日。未几自引去,踪迹殊飘忽。自七月初十,再将城攻夺。至八月十二,全数始退撤。洋桥半焚毁,电杆尽锯截。前后几何时,屈指仅两月。中间所作为,残暴乃非一。吾闻寇在城,多仅百余孽。司令设南门,城街驻骑卒。窗扉尽拆除,墙壁穿洞穴。有灶不以爨,腥膻盛晡啜。有薪不以炊,器具供燃热。毁坏南门关,内外行汽车。发枪及行人,纵火焚蓬荜,鸡猪遭搜罗,妇女肆污蔑。一妇痛饮刀,一尼惨被刜。分兵守四门,未有能逃脱……图八:碑刻局部
    日寇第二次离开桐城后,安徽省战时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暨军事长官通令各县作防御部署,拟订了三条策略:一为破坏公路以断交通,二是拆毁城垣以免资敌,三是疏散人口以备空袭。其中的二、三两条,是导致桐城城墙拆除的直接缘由。今天当我们行走在桐城这座古城时,看一看那些老屋的残砖剩瓦,再看一看停放在桐中一角的勿忘国耻碑,眼前迭现七十多年前,桐城曾经伤感之至,为桐城而殇。图九:“勿忘国耻”碑
(本篇完)
2017-04-1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姑洞与普善寺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2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有一个地下溶洞,这个溶洞既有得道成仙的麻姑故事,又有着一段红色革命历史,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道教仙女麻姑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崇山峻岭之间,为溶岩洞,当地人称“麻姑洞”。这里大小石洞相连,深不可测,无人探源。麻姑洞洞口平坦,有巨石遮挡,洞口深藏在山间,远观不易被发现。洞内蝙蝠交尾飞窜,蝎子倚壁爬行,蜘蛛作丝结网。麻姑洞以道教麻姑为名,以之名洞,意为神仙洞府,凡人不可入焉。图二:普善寺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区与怀宁县之间的百子山西南麓。据民国四年(1915)的《怀宁县志》曰: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图三:普善寺与麻姑洞
    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顶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四:普善寺与麻姑洞
    洞内有两个大的洞庭相连,旁边还有支洞,但是需要匍匐进去,里面也是洞中有洞,洞内的钙化石很漂亮,钟乳石尤为壮观。安庆溶洞主要集中在怀宁县境内。洞穴数量并不是很多,规模多在数百米之内,无大规模的洞穴。比江南地区相比,安庆的深洞开发已经远远落后。图五:普善寺内的木雕供桌
    麻姑洞道走向多受断裂影响,洞穴总体上以斜洞、水平洞为主。 洞在形态上以厅、廊道为特征,而且厅的特色占主导地位,无论其洞穴大小,基本上均发育厅,所以这一区的洞穴多为寺庙占据,第一厅寺庙开发利用,使得安庆地区溶洞开发上陷入比较落后的境地。图六:麻姑洞
    加上怀宁县地方政府对溶洞旅游开发思想认识方面的影响,总体认为怀宁地方的洞穴,洞口多展布在山顶,或半山腰部位,这一特点反映出该区洞穴所开发的部分为"较老"的洞穴,而发育的部位目前尚藏于地下,未被发掘、旅游开发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图七:麻姑洞碑刻
    怀宁县百子山周围不仅地面自然风光瑰丽,而且地下也深隐着岩溶洞穴景观,现已发现有大小各式洞穴十来处,其中著名的有雪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水晶洞、梅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麻姑洞、蝙蝠洞、龙珠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等。图八:麻姑洞一带均是石灰岩地质
    据考证,百子山洞群地质年代跨度大,有二叠纪,也有寒武纪,是长江以北罕见的溶洞群。雪山洞在百子溶洞群里以奇崛瑰丽著称。水晶洞在百子洞群中,是最新发现且最大的溶洞;据说石幔大者高达十多米,如瀑布奔泻;小者仅手掌一般,似素绢轻纱。最奇幻的景致在中层洞,细嫩嫩的白色石芽交错生长,犹如绽放的白菊悬吊洞顶;团团石晶簇色彩鲜红,悬挂洞壁,又恰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堪称一绝。图九: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环境优美
   本期卒子介绍的麻姑洞位于百子山西南麓。民国四年(1915)《怀宁县志》云: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清末民初,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十: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小溪环绕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图十一:麻姑洞洞口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图十二:普善寺与麻姑洞
(本篇完)
2017-04-2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里朱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23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一带的会宫朱姓有一座宗祠,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会里朱氏渊源
    会里朱氏在原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朱氏其先人到此地逾数百年,后来这一带朱氏统称会里朱。图二:会里朱氏地处环境
    在安庆地区,朱氏是一支大姓。有这样一个故事,朱氏二十世孙来冬 ( 文炳 ) 一脉,出自二十一世孙世生 ( 龙生 ) 。上世纪初,文炳随长兄文宽离开世居桐城小河街外出谋生,曾在上海吴淞船上务工,娶方桂英为妻,育两子一女,后不幸因病于1936年病逝。自昔日祖辈文炳少小离家,至如今父辈龙生子孙满堂,百余年来从未忘却祖先,“籍贯桐城”一以贯之承传,在会里修谱建祠时曾虔诚供奉而来。图三:会里朱氏建筑
    上述故事在朱氏家族应该算是平常不能再平常的故事。自古会宫属枞阳,枞阳属安庆。会里朱氏宗祠在原宗祠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图四:朱氏宗祠
    据了解,会里朱氏属紫阳一脉,一直是枞阳县的名门望族。宋朝末期至元朝初期,会里朱氏一世祖、古徽州饱学之士万四公目睹宋朝末年社会剧烈动荡之现状,不愿为官携家眷毅然来到桐城南乡罗塘洲避官,故又号“罗塘居士”。图五:朱氏宗祠匾额
   会里朱氏二世祖祖一公祖二公祖三公又从罗塘迁椒岭;三世祖朝二公朝四公朝六公朝九公再迁会里即现在的会宫,三迁而定。也就是说,今天的会里一带朱氏,其实是朱氏第三代定居而成。图六:会里朱氏
   朱氏定居会里后,四世祖生十五子成十五房,会里朱氏一下子就成了大家族。七百年来,会里朱氏以会宫为中心,繁衍生息,如今子孙已达二十七世;主要居住地扩展到附近十数省市;朱光潜大师是会里朱氏在现代的典型代表人物!图七:会里朱氏渊源
   会宫的朱姓中有两支。一支是朱成一的孙辈中嫡传,其标志是后代的辈分以:“良、者、来、士、永、正、仁、为”反复循环。会宫的另一支朱姓是朱成一的孙辈中一女儿嫁到程姓家,后来其子女跟母姓朱。这一支的标志是名字中没有辈分。所以前不久,与安徽省电台大胡老师交流时,谈到枞阳县会宫镇又流传朱公公与朱婆婆的民间传说,看来不假。图八:会里朱氏宗祠标牌
    另据了解,枞阳会宫朱姓是紫阳堂,是朱熹后人。朱熹五世孙朱椿(详见安徽《藕塘朱氏宗谱》),七世孙成一偕三个弟弟(隆一、庆一、隆三)迁往安徽桐城枞川竹子湖。成一公后裔居住枞阳县,此公传至第五代分为九支。(据《考亭紫阳朱氏总谱》)图九:会里朱氏忠恕堂
   在清代桐城派方苞和戴氏的文字狱中差一点招灭族之灾,后来朝廷顾是朱熹嫡传后代下旨特赦,这些事在《桐城县志》中明确详细记载。会宫的朱姓后代在清朝非常庞大,但在太平天国时遭到安庆英王陈玉成的血腥镇压。图十:会里朱氏名人碑
   会宫的另一支朱姓是朱成一的孙辈中一女儿嫁到程姓家,后来其子女跟母姓朱。这一支的标志是名字中没有辈分。会宫朱氏忠恕堂字辈(自始祖万四公十四世起,万四公为婺源茶院公十五世,其五世为朱熹六代祖惟甫二弟惟则):芳绍先儒、道延来世、永正仁文、为家之式,诗书泽远、礼乐源长、祖功宗德、孙子其昌。图十一:会里朱氏水源木本
    吴汝纶《会里朱氏族谱序》(节选):会里之朱,迁自新安。其先世有曰瑰者,仕南唐李氏,官至茶院,尝以兵三千戌婺源,因家焉。子孙最为蕃衍,徽国文公其后也。徽国五世祖曰维甫,维甫兄维则。维则十一传,当宋元之际始迁桐城,仍世三迁而居会里。会里朱氏既与徽国同祖茶院,茶院后裔分散东南数行省,而徽州之后,新安、建阳皆立博士。明嘉靖中,诸博士会合四行省廿一县之朱联为一谱,是时会里朱氏尚未能别为谱。逮万历世,会里谱始具。是后朱氏长者,时时修葺。盖自始居会里,传五六百年,族姓源流,具在图牒矣。独茶院已上叙次派别,颇多疏失,今为考证,著在左方。…… 一笔写不了二个朱字,有更多消息,《卒子走遍安庆》将连续出版。图十二:与老朱一起参观朱氏宗祠
(本篇完)
2017-04-2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诰封一品方老太君与海渔公墓
——安庆古墓(名人墓)系列
第1232篇
图、文:过河卒子
金凯曲文化传媒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的陆家湾,有一座建于明朝末年的古墓,何家墓地在枞阳这一带被称陆家湾,这里有原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老龙灯会,是枞阳县枞阳镇陆家湾及周边区域的传统民俗活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何如宠相关资料
    陆家湾老龙灯会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朝末期,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相传唐末时,长江发洪水,漂来一付龙板。小湾的渔民捞得龙头,大湾的渔民捞得龙板,各自供奉家中。后小湾的龙头,被大湾村民抢得,由大湾组织掌管。成立龙灯队。但龙头确系小湾先得,经协商龙灯以小湾为娘家,每年初二出灯必先去小湾拜年。陆家湾龙灯属板龙,共十二节,由十三根顶棍串联而成。龙灯每节均点上香烛。陆家湾龙灯有诸多表演套路,大多已失传。现存套路主要有倒板、螺丝旋顶、金龙抱柱、龙舞四门、顺进反出、头招尾招和黄龙出洞等。龙架依旧供奉于龙屋,每月初一、十五均有香客慕名前来进香拜谒。陆家湾老龙灯会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和广泛的群众性。2012年11月陆家湾老龙灯会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二:陆家湾老龙会(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老龙灯会背后的小山上,安葬着明朝诰封一品夫人方老太君与海渔公墓,该墓座北朝南,封土堆用条石呈圆形修砌,高约一米,直径一米五,墓碑高一米多,宽约七十至八十公分,记载墓主人的姓名及修墓年代等。墓碑为明朝通过赐封碑,青石质,高一米,宽约七十公分,厚不详,碑面阴刻“诰封……方老太君 海渔公“等字样。何如宠的父亲何思鳌,字子极,号海愚,明嘉靖间以贡生授山东栖霞知县。其二子何如申、何如宠同年高中进士。据说何如宠成婚时,岳父许静斋以一条河——羹脍赛河作赔嫁。何如宠收到羹脍赛河后,让利百姓随意业渔。图三:何如宠父母亲墓园
    上期卒子曾介绍赑屃上背那块写满功德的高大的碑文,碑上刻有“一品诰命夫人”字样。这位在明朝末年被崇祯皇帝敕封的一品夫人是谁?原来她就是何如宠的母亲,还有何如宠的父亲海渔公。就在这一方小小的墓地,依山傍水、静处一隅。经过三百多年的沧桑,人间的繁华,过眼云烟。据了解,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岳芝,明代桐城县东乡(今枞阳县今石矶镇大青山)人。图四:墓园
    何如宠博学多才,中的是二甲第二名进士,差一点进了前三甲。成绩优异,所以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何如宠升礼部侍郎。崇祯初年,为吏部右侍郎,旋即改任礼部尚书,最后入阁成为群辅,也就是俗称的“副宰相”,作为明朝官场上最具实力的桐城派官员,何如宠的知名度却远不如阮大铖、左光斗。作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左、阮诸事教课书及报章断续有见,何宰相在桐城之外却鲜为人知。图五:墓碑局部
  官场上的何如宠,有着独特的为官风格:谦和行事低调,中庸不事张扬,单位里不做惊天动地的公事,同事间不干刻骨铭心的私事。尽管党有战斗队的属性,自卫队的功能,但他都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所有的党保持距离。在干部做梦都在踹人一脚的明朝官场,他坚持担任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始终以一个超级淡定哥的形象,游走在悬空的钢丝上。虽然是个民主人士,但东林党与魏党交火时,何如宠的龟息大法,仍然未能保全自己。杨涟、左光斗等遭陷害,魏忠贤的心腹魏广微弹劾何如宠,称其与左光斗既是同乡,又是同党,何被革职。直到崇祯即位,何如宠再被重新起用,崇祯元年十二月,他与周延儒、钱象坤俱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图六:何如宠父母亲墓园
   后来,清太宗据关外施反间计,谋害兵部尚书袁崇焕。崇祯不察,一怒之下,决定处袁磔刑,抄家灭族。何如宠知其冤,冒死为袁氏家族三百余口苦苦求生,崇祯终于收回灭族成命。按照旧例,皇族下人婚嫁,须经朝廷钦准,官吏趁机勒索,设置关卡,以致求婚奏文积压至千份以上,白发未婚者大有人在。何如宠向朝廷直言此弊,革除旧例,使皇族下人一次命名婚嫁者达六百余人。图七:何如宠父母亲墓碑
    何如宠襟怀坦荡,操行谦雅,在朝数十年,士大夫们乐于归向,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四年春,奉旨助周延儒总裁会试,事毕,请求归休,九次上书获准。回家后,想到崇祯性狭多疑,忠奸不分,滥杀大臣,深感不安,遂上疏进言:帝王治国之道在于虚心纳谏,明理乱,察忠奸,朝纲不紊,法制严明。皇帝深以为然。崇祯六年,首辅周延儒被温体仁排挤,召何如宠回京接替。何如宠素知温体仁阴险狡诈,向以阿顺帝意得宠,料不相容,赴京途中,六次上疏坚辞不就。崇祯十四年,于金陵官邸去世,年73岁。南明福王赠太傅,谥文端。著有《奏疏》3 卷,《后乐堂集》若干卷。图八:墓碑局部
(本篇完)
2017-04-2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河屏风寨西山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
第12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赵河,有一个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山寨,这个山寨有什么样的来历?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屏风寨
   屏风寨是一处遗址名,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区赵河乡,山顶有一石洞,深约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早前几年,卒子曾来到这里拜访。全国叫屏风寨的不下多处,仅大别山曾在太平军控制的山区就有二处,一处在安庆,一处在湖北蕲春。图二:太平军(长毛)
    今天卒子介绍的太湖县屏风寨,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中学,据《太湖县志》记载:屏风寨海拔约890余米,主峰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支太平军(当地人称“长毛”)余部,曾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活过多年。
据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发掘此处为太平军战斗过的遗址,屏风寨遗址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有两门。”图三:屏风寨独此一条上山路
    据《太湖县志》(1995年版)记载:“清朝咸丰九年(1859)底至十年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部与清廷总兵鲍超的‘霆字营’在太湖县小池驿激战一场,双方各伤亡千余人,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池驿之战’。”“咸丰十年(1860)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从新仓渡河,与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后佯败以诱,候选道蒋凝学伏兵于两翼,鲍超突围而出,太平军与之激战失利,伤亡甚重,退往桐城。太湖城为清兵占领。”太湖失败后,陈玉成部除主体撤退到桐城外,还有一小部分躲进了当时属于深山老林的赵河乡的屏风寨,大约二十多人,当地百姓称有三百余人,卒子猜测三百余人可信度不大,三十人左右是比较理智的估计。图四:屏风寨西山岗哨
    屏风寨的东面是芹河,南面是烟火寨,北面是老虎洞,只有西面一条上山的小路,而且山高路陡,易守难攻。今天卒子介绍的西山,就是这条必经小道上的哨所,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太平军才在此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同时依托屏风寨上肥沃的的土地,开荒种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图五:屏风寨地理环境复杂
    为了抵御清军的围剿,太平军残余部队在屏风寨上利用天然屏障,用石头搭建寨门,垒筑石墙,并利用寨上的一个深达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的石洞,坚守了多年。后来,清军纠集当地武装,对屏风寨上的太平军余部进行围剿,山上官兵凭借有利地形,用滚石垒木进行反击,虽经激烈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六七名太平军人从南悬崖口跳崖自尽。时至今天,许多老年人说起这“人骨头沟”地名的故事,还心地动容。图六:屏风寨西山岗哨
   七十年代初,当地村民因建房需要石料,拆除了寨门及石墙,本已荒废的太平天国驻军遗址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如今,屏风寨上,当年那个巨大的石洞还在,洞内曲折蛇形,石壁陡而光滑,洞顶巨石覆盖,有“一线天”奇景。洞前那块宽阔的平地已是茂密的树林,只有平地旁边的巨石上还有当年的人工遗迹,南悬崖口以及洞顶四周的巨石上那一排排插旗用的石眼。图七:屏风寨
    安庆还有很多的山寨,一部分是建于宋末元初以“抗金”为主的,一部分是建于元末明初的“抗元”为主的,也有是在清朝中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修建的;这些山寨均有石垒的寨墙,有寨门保持完好的,也有寨门寨墙已不复存在但还可辨认遗址的。不过,几乎所有的山寨,碓臼、油盐凼这些保障“寨民”生活的必须设施都还可见,也能让我们想象到当年寨民之生活是何等艰辛了。图八:屏风寨
(本篇完)
2017-04-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14: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古城、山水如墨
——安庆风景
第12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的大龙山森林公园,山水如墨,风景优美,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一处小景。图一:巨石林立
    安庆之所以被称安庆,是源自己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的“同安郡”和北宋政和五年始置,今潜山县梅城“德庆军”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寓意。图二:风景如画
    今天安庆城之驻地叫宜城渡。登云坡一带地名叫盛唐山,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城别名“宜城”。图三:山水如墨
    相关历史资料均认为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档案文献资料认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废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为新安庆府”(治址在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此地濒临长江,易守难攻。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图四:千年古城
    安庆研究历史的朋友有人认为,安庆建城早于南宋时期,建城已有一千八百年。而安庆被称为盛唐山的也并不是大南山登云坡一带,而是指安庆大龙山。安庆老城过去多山,如盛唐山、枸杞山、黄甲山等,坡多便是自然,有高井头、卫山头、拐角头等,又有朱家坡、任家坡、登云坡等,俗称“九头十三坡”。此为安庆老城街巷最大特色。喜欢安庆的朋友都知道,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图五:古宜城渡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古人称大龙山为何山,无法考证,有人认为古人称大龙山为盛唐山,大龙山的名称是元朝以后文人见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图六:山势雄伟
    大龙山圆照寺一侧的全是起伏的山峰,风光如画。朝霞初升或雨后乍晴,远望云雾缭绕,峰峦时隐时现,被誉为“山水如墨”,大龙山就是巨石多,这些散布在山壑之间,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的巨石就是大龙山的象征。 图七:盛唐山下
   大龙山见证了安庆这个城市历史沧桑变幻的过程。当年汉武帝刘彻南下巡狩登临盛唐山,想必也到访过大龙山。1645年左梦庚领兵自九江顺流而下,攻占安庆,有将士登顶大龙山环顾安庆城。1853年初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攻克安庆,并在随后与湘军在此反复焦灼战斗。太平军主将叶芸所率两万将士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著名的“安庆保卫战”,在此期间,大龙山各条山脉全是两军对垒的岗哨。图八:军事重镇
    走上大龙山一侧的小山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红;满山松树、阵阵涛声,山川竞秀、郁郁葱葱。观山赏景,听着鸟鸣,真似神仙。安庆实属风水宝地。图九:风水宝地
(本篇完)
2017-04-2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锡麟基督教会126年罗汉松
——安庆古树名木
第12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迎江区锡麟街的基督教会楼边,有两棵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树,今天卒子介绍这里的一棵三级古树罗汉松。图一:远看古罗汉松
    安庆基督教会由原圣公会和内地会两大宗教派组成,发展至今已有140年历史。1869年,英籍内地会传教士密道生、卫养生到安庆,在司下坡租房传教,同年四月在城内北正街西右坊租赁民房十五间,挂牌“圣爱堂”(后改名“福音堂”),在桐城、石牌、潜山等地设立堂点。图二:罗汉松背后为基督教会办公楼
    安庆基督教的另一分支为圣公会。1894年,美国圣公会自芜湖派中国籍教士黄朗斋来安庆传教并负责筹建教堂。黄朗斋来安庆初,在城内双井街租赁何姓之屋传教。1900年,美籍教士林学汝奉派来安庆。得到当地豪绅路琪光等人捐助,在城内大二郎巷一带购买民房。次年,始建当时全国圣公会十大教堂之一哥特式建筑圣救主座堂,并设立医院,开办学校。美籍教士华礼门、李橘声和医生戴世璜被调派来安庆,分任会长、校长和院长之职。图三:古罗汉松并不粗壮
   1910年,美国圣公会将湘鄂皖赣教区划为两个教区,美籍教士韩仁敦首任皖赣教区主教,安庆圣救主堂为主教座堂,设办事处于百花亭。同时教会在安庆铁佛庵建天恩堂,后营百花亭建成仁堂(1945年底改名圣诞堂)。今天卒子介绍的位于安庆市锡麟街一座教堂,这座教堂就是安庆基督教新教的“圣诞堂”。“圣诞堂”始建于1912年春,原名“成仁堂”,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教堂旁边的基督教会办公楼边,当时教会种植了这两棵古树,其中一棵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古罗汉松。图四:古罗汉松叶
    据了解,清朝末年以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大量国外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士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布道。安庆地处长江北岸,皖河入江处,皖西南的中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了安徽省最早的省会。传教士在此大修教堂,兴办学校和医院。圣诞堂即建于那个时候。图五:古罗汉松保护牌
    “圣诞堂”建筑为砖瓦结构平房,墙壁全是由青砖垒成,石灰勾缝。东西方向共开四面朱红色木门,留有12个朱红色窗框的玻璃窗,其中正门上方刻有“聖誕堂”三字。安庆的基督教堂没有明显的外国教堂那样的钟楼、有尖顶的哥特式建筑,而安庆的圣诞堂的教堂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是一座中式风格浓重的教堂,非常少见。图六:古罗汉松
    在基督教会办公楼门前,生长着两棵距今有120-130年的罗汉松和柏树。这棵罗汉松高约三米多,冠幅约八平方米,在经历了无数的自然灾害和战火洗礼后仍然屹立不倒,至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旺盛生长。图七:古罗汉松成为教会的景点
    百余年来,安庆基督教会与这棵古罗汉松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这棵罗汉松依然青翠,成为教会的一个景观,鼓励群众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也要健康成长。经历了百余年风雨,依然是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据了解,罗汉松生长缓慢,是我国南方稀有珍贵树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这棵百年罗汉松地处闹市,已挂了古树牌,对市区比较罕见的百年罗汉松进行重点保护。图八:古罗汉松
(本篇完)
2017-04-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15: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畈柳家大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2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境内多山,河流密布,现保存有大量的乡土古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注重风水选址,大到山形水势,小到池塘竹木,体现出建筑选址的科学实用性,今天卒子介绍田头乡柳家大老屋。图一:远望柳家大老屋
  岳西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境内多山,河流纵横。因历史上交通不便,相对封闭,大多古建筑保持着原生态风貌。岳西县普查登记古建筑283处,其中,古祠50处,古民居157处,这些珍贵的乡土古建筑点缀在岳西的山山水水之间,每一处建筑都包含有风水学的印迹,这些地方大多数卒子已经到访,今后将陆续向大家介绍。图二:柳家大老屋砖雕
  风水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乃至传统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风水理论中虽然不乏封建迷信内容,但却直白反映了老百姓在自然面前一种美好的祈盼和追求。岳西村庄星罗棋布,最低点或出口处在风水学上被称为水口,是村落兴衰与安危的精神主宰,现代建筑理论家诺伯格斯卡尔兹曾说:“我们将景观比之为住宅,而山岳是墙壁;……而山区的最低点则为门。” 由此可见出水口作为门户的重要,一村之水从此蜿蜒而去,一村之人从此出入,水口是村落内外的连接点,村民到此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图三:柳家大老屋
    岳西水口较多,受传统“障空补缺”理论的影响,强调“逢口必镇”,在水口处栽树、修桥、建庙,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保佑一方平安”之意。今天卒子介绍的柳畈村,就有一处口水,顺口水而上就是柳家大老屋。图四:柳家大老屋多数为土坯墙
  岳西县店前镇徐良村水口有一座乾隆二十四年的石板桥,旁有古树、小庙,庙联曰“龙蟠水口镇山河,马踞桥头扶社稷”,民众的美好心愿一目了然。岳西水口最有名的当属包家乡的锁口山,为包家河第一道关口,民间传语“锁口山,山锁口,锁住鲤鱼朝北斗”,其实就是“砥柱河流,观阑水口” 之意,将水口紧锁,一方居民才会风调雨顺、财聚人旺。卒子将在后期向大家介绍。图五:柳家大老屋二进
  岳西乡土古建筑所在之地,多为某一姓氏的发祥地,像岳西的“储、刘、王”三大姓,都有老宅,其人丁兴旺,家族显耀,往往会将功劳归于老屋的风水,认为老屋是块宝地,是老屋的宅基好。岳西百姓一直世代遵循“背山来龙”要发旺的观念,脚下秀水相环绕,面朝青山有名堂,“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回头望”的说法,这些虽然不排除有迷信的成分,却也显现建筑往往赋予一定寓意、一脉相承。图六:柳家大老屋特色砖雕
  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水口,有一座土地庙,其上有一副对联:“青山环一庙,绿水绕三桥”,小庙健在,三桥尚存,附近不远就是柳家大老屋,这里自然与人文在此相得益彰,和谐共生。图七:柳家大老屋
  柳家大老屋属岳西乡土古建筑的精品,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青砖黛瓦马头墙,建筑本体和四周环境有机融合,不可分割,建筑成为自然环境的点缀,自然环境成为建筑的天然底色,柔和流畅而又生机勃勃。老屋规整对称,封建家族权威气势得以彰显。图八:柳家大老屋清中晚期的大方砖
  岳西百姓大多是外来移民,许多姓氏族谱中都有记载,岳西先民多为乱世避难,从江西瓦屑坝辗转迁徙来到岳西,当然要寻一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岳西山川俊秀,“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既是最佳选择,也成为可能,这既是受风水宝地家兴人旺的思想所支配,也是满足人居住生存的需要。这些移民相信风水理论,因山势的藏纳,土壤的坚厚,林木的茂密,可以遮挡寒流,免受四面狂风侵袭,山上良好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还能满足柴薪之用。图九:柳家大老屋清朝中晚期的砖雕
    岳西古建筑的风水选址,使境内许多的自然村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以农耕为主、林业、副业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过着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图十:柳家大老屋的小巷
  岳西的古建筑因受到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历史机缘的影响,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被专家称之为“皖西南特色古建筑”,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博大精深,在此,卒子一直去关注、去挖掘、去研究包括岳西在内的全安庆地区的古建筑。图十一:柳家大老屋的木窗
    岳西县柳畈出了一位名人,名叫柳升(?-1427年),字子渐,怀宁人,出生于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原柳畈乡)。早期因承袭父职成为一名武将,永乐年间,跟随明成祖朱棣五次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官至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多有战功,有勇有谋,但不幸的是,他在宣德元年(1426年)与王通等征讨交趾黎利(今属越南)时,由于不熟地形等多种缘故,在进军途中中伏而死。英宗朱祁镇追赠其为融国公,谥襄愍。柳升曾统领神机营,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死后安葬在现在的怀宁县清河乡清河。因为当年的一句承诺,世代居住这里的李姓族人担起了看护柳升墓的重任,这一守就是580多年。图十二:柳升画像
(本篇完)
2017-04-2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97

帖子

E粉新人

注册时间
2014-1-27
精华
0
发表于 2017-4-3 22: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卒子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点评

过奖,希望继续关注安庆本土栏目。  发表于 2017-4-5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意桥古道及圆形方孔石
——安庆古道与石刻
第12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村,是安庆市太湖县一个风景美丽的乡镇。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二处石刻、一条古道和一处古人人工大圆方孔石的残件。图一:天生塔与如意桥古道
    寺前镇位于太湖县城北十五公里处,一侧位于花亭湖水库之滨,东边靠太湖县的原罗溪乡(现罗溪村),北连潜山县的五庙乡,西接太湖县的原黄冈乡和赵和乡(现均并入汤泉乡),南濒与花亭湖水库。这里是大别山腹地,与外界过去受交通和通讯的限制,相对比较闭塞。
图二:如意桥石刻
    今天卒子介绍的这条如意桥古道,其实在历史上是没有这个称呼的,是因为这条古道石壁上写有“如意桥”三个字,所以为便于称呼故称“如意桥古道”。之所以被称为古道,据了解,唐朝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六祖禅师慧能云游到此,酷爱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在此建庙,庙曰“廨元寺”,该寺门前有条大河,亦被人称为“寺前河” ,后一千三百余年来,一直沿用“寺前河”。“寺前”二字由此而来。
图三:如意桥古道与如意桥石刻
   寺前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域内花亭湖水中有山,山里有水,山水交融,相映成辉,美不胜收;山中多古木苍松,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奇花芳草。“骆驼峰”、“天柱塔”、“香炉石”等奇峰怪石鬼斧神工,叹为观止。佛图古寺有著名的“寺中八景”,闻名遐迩,令人流连忘返。寺前镇又是著名的佛教名乡,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以佛图寺、廨完寺、秋潭寺、朝阳庵、西云庵等为代表的古寺名刹十余座,历代以来,香客络绎不绝,盛极一时。这条古道或许也是那个时代上山进香朝拜的古道。图四:天生塔下大圆方孔石残件
    如意桥是在天柱塔下石壁上的一处石刻,纵向三个“如意桥”字,每字约十五公分见方,据卒子猜测,因古时这条路险峻,绝壁之间有人用木或石架桥,之后便了有“如意桥”的名称,也有可能是一种祝愿“如意桥”意义。在天生塔下,卒子见到已经开裂成二半的大圆方孔石,卒子猜想是不是山下原寺庙里的器物,具体作用不详。这样大的石料从山下抬到如意桥上,具体何意也不了解。图五:圆形方孔石残件
    这条如意桥古道,通长约近一公里,上坡全部使用了麻石铺设,平地使用麻石坚向铺设,始建于何时不详,可能在明、清两朝多次大修,如意桥并不是一座真的桥,而成了一处景点。图六:天生塔下圆形方孔石残件
    有古人在如意桥石刻不远光壁上写有诗句,其意大概也是赞美佛图寺的意思,很容易让人理解。远的不说,据今一百多年前的咸丰时期,太平军曾据此和深山里的二个山寨,相距为犄角之势,抵御前来围剿的湘军。太平军使用了扎硬 寨、用奇兵的思路,化险境为平坦,依靠山势的险峻和军民的智慧在此生存很久。图七:天生塔下石刻
   登上佛图寺的登如意桥古道,从一路的石刻到远眺风景,天气明朗可看到一弯长虹、无限秀丽。前往佛图寺和这里几座古寺的进香者,络绎不绝。如意桥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一处地名,已经不再重要。它体现出寺前镇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图八:圆形方孔石残件
    安庆像寺前古镇为数不多,有着上千年的古镇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发展观念,以旅游开发为核心,整合湖泊、田园资源,打造佛教禅宗文化和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游憩娱乐、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展现安庆历史文化和旅居小镇、长三角古镇旅游目的地、宜居宜游度假胜地。图三:如意桥石刻
(本篇完)
2017-04-2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176师528团部驻地旧址
——安庆近代军事系列
第12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孔城镇孔城老街四甲,有一幢清末民国初期的张恒丰布庄颜料店,这个老店近代有着什么辉煌的历史?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国军相关资料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占领南京后,计划攻克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推向华南,侵华战争进入白热化。日军调动其主力,改由安徽省安庆、潜山县、太湖县一线向武汉进犯。图二:团部旧址大门
  桐城为大别山东部,是江淮分水岭。地势极为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楚相争;三国孙吴曹魏政权更迭;宋末元初的农民义军抗争;明清时期的张献忠、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张宗禹等农民义军都曾在此与官府抗拒几年十几年不等。日军认为,只有控制桐城和潜山、太湖一线,方可确保夺取武汉而无后顾之忧。图三:团部旧址门前屋内
  日军调集淮河南岸及芜湖两地华东派遣军,从芜湖、合肥水陆两路向安庆进发。驻守的国民党杨森部因赴上海抗战多次遭受重创,退守安庆一带时,原本装备齐全的20军、21军仅剩下20军的133师。为防水陆两路夹击,陷身重围,不战而退向潜山所在的天柱山地带,其中一部驻守桐城孔城镇。图四:团部旧址拼图
  国军176师,为桂系国军在石牌镇重创日军致敌伤亡一千多人后转移潜山东部源潭铺山区。川军杨森部调访岳西,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所辖40军、48军、199师由霍山陆续赶来接替防务。41师丁治磐部驻守城西王家牌楼,48师徐继武师驻守城西北白水湾。他们在公路沿线侧击敌军。图五:团部旧址
  桂系第48军的176师在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先后驻防宝山、嘉定、常熟、合肥、涡阳、蒙城等地。为阻击日寇侵犯武汉,又赴鄂东,移师蕲春,转战英山、霍山一带。其间该师一直在前线浴血奋战,嘉定的谭家头之战、常熟之塘和谢家桥两场战役,战况惨烈。团长谢鼎新、代团长蔡朝煜均于巷战中殉职。图六:鼎丰复三个大字
  176师在莫敌师长带领下由湖北调往安徽,布防江北天柱山一带的桐城、怀宁、潜山、宿松、太湖、望江六县,莫敌兼任军事指挥长,指挥部设在潜山(梅城)圣公会。莫敌,号天纵,广西桂林人。与众多爱国军人一样,时刻不忘国耻,不断袭击日寇。图七:部分农具展示
  176师“越时六年,转战数省,大小百战,歼敌数千”,自损“中级军官6员,下级军官89员,士兵3618名”。为表彰176师阵亡将士,光大其为国捐躯精神,所在战区的安徽桐城、怀宁、太湖、宿松、望江、潜山、霍山、无为、庐江及湖北英山、黄梅、广济、蕲春等十三县民众士绅自动捐资修建公墓。图八:蓝色对联经过七十多年仍然没有退色
   176师528团部旧址驻守孔城镇老街张恒丰布庄颜料店,后被设中国人民银行旧址,为一幢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坐东朝西,前后两进,面阔三间,最早为张恒丰布庄颜料店,抗战期间为国民党176师528团团部,解放后房屋产权归政府所有,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孔城营业所。图九:鼎丰复三个大字
   桐城市孔城老街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图十:部分农具展示
   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兼具江淮水乡及皖南徽派建筑特色。图十一:部分家具
   现位于老街四甲的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张恒丰布庄颜料店,仍然从最后一进的墙壁上看到“鼎丰复”三个黑色大字,另有一幅蓝色对联。麻石门框现早已被砖砌封死。从整个颜料店格局看,是这一带非常庞大的建筑体,它坐东朝西,前后两进,面阔三间,在抗战时期能够作为国民党176师528团团部,指挥着整个528团的对敌作战,是安庆地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图十二:国军176师528团部驻地旧址
(本篇完)
2017-04-2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甲冲云峰洞与云峰禅寺
——安庆寺庙道观与安庆风景系列
第12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科甲冲,是群山之间的一个小山冲,因地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这里的山里有一处名为云峰洞的风景点,古人在此修庙祈福,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科甲冲
    山口乡隶属于安庆市大观区,以境内山口镇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有城隍庙、御葬、古井、古城墙遗址,圆寂塔、官债渡古桥遗迹、皖口老街、古战壕址等;还有中共柏子山区委旧址“杀尽(汗)奸”石刻、柏子晴览景点、游水可观“石门秋泛”、“雁叉鱼灯”、龙舟观赏、画舫游船、桃源里景点、七里亭遗迹等,是安庆周边不可多得的旅游和文化圣地。图二:科甲冲云峰禅寺
    山口乡在宋朝,就有大文豪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朝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才。图三:科甲冲
    山口乡的科甲冲自唐朝、宋朝直至清朝,就出过多位进士、举人,这些人后来成为朝廷中的丞相、尚书等要职,仅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就有数位。所以科甲冲以科举中甲而得名。图四:云峰禅寺
    现位于科甲冲的云峰寺,因山间有一名为云峰洞而得名。现云峰洞早已被填,仅留洞名,云峰寺修建在海拔约三百米的山腰间。古刹在清朝被毁,清末民国期间又重修了云峰寺。图五:云峰禅寺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之后,卒子了解到,云峰禅寺原名云峰洞,旧址座落于山口云峰山,据说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扩建大雄宝殿初具规模。几经岁月沧桑,云峰禅寺多次兵焚重建。现云峰禅寺占地五百三十平米。图六:科甲冲云峰禅寺介绍
    云峰寺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古称云峰山,原古建筑群据说磅礴轩昂、气势恢宏,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山口历史悠久,比怀宁县还早185年,比安庆建城早1035年。唐宋时期,皖口两度成为怀宁县治之地。其枕柏子山,挟皖河,濒长江,拥石门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图七:科甲冲云峰禅寺
   山口乡的科甲冲山川秀美、景色迷人。附近还有纱帽山,山势奇特。登极远眺,如虹大江,烟波浩渺;近望宜城,似海市蜃楼。春暖满山杜鹃红似火,夏凉鸟鸣蝉噪山林静,秋色红叶染西山,冬令风轻暖朝阳。石门湖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少鸥翔集。“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是怀宁县十二景的三景。图八:科甲冲云峰禅寺
     独特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迷恋往返。留下古人在此作诗多首,其中唐朝诗人李涉的《井栏沙、夜遇客》、宋王安石的《过皖口》、《至皖口》、《别皖口》,黄庭坚的《向皖口》、明刘基的《江行》、清方都镐的《石门秋泛》,均成为令人击节称叹的千古绝唱。图九:科甲冲云峰禅寺
    明末戏剧家阮大铖独慕柏子山,自号“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图十:科甲冲云峰洞
(本篇完)
2017-04-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0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岗陈家岭陈氏祠堂及民国建筑群
——安庆宗祠与古村落系列
第124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的黄岗村,九十年代前是黄岗乡,这里有一个叫陈家岭的地方,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陈家岭
    原以为汤泉乡的龙潭寨古村落和蔡家畈古村落是太湖的二个国家级古村落,后来在卒子的发现下,才知道原来现在的汤泉乡合并前的几个乡镇,均有大小不同的清末民国初期的古村落,有些根本没有列为古村落的序列。今天卒子介绍的黄岗乡的陈家岭,在就今太湖县汤泉乡境内。图二:航拍陈家岭陈氏祠堂
     据《太湖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太湖县设十区七十五保十四镇,陈家岭属于北前区陈家岭保。又记载:民国三十三年八月,陈家岭保又细分,陈家岭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据陈家岭近八十岁陈老爷回忆说:“陈家岭一带,在清末出过大官,至于何官不详,民国期间陈家岭有多人在上海一带做事,回乡之后建起多幢宅院。”图三:陈家岭民国期间的建筑
     今天当卒子走过这片土地时,以当地盛产的黄土制坯的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时,感叹为何这样的古村落落选安庆古村落名录。陈家岭土地平旷、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文人辈出、人文底蕴深厚。陈家岭之所以叫岭,其实是山间的一处凹地,最凹处积水成潭,沿坡建有多幢古建筑,多数是民国期间建筑的,有少量清朝末期建筑的古建筑,村头还有一座小土地庙,村民外出经商、务工时的祈祷。图四:陈家岭地处大别山腹地
    抗日战争时期,据汪礼俊撰写文史稿介绍,声名远扬的“太湖县黄牸乡抗日游击队”也曾经在这里活动,这是抗战时期太湖县唯一一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游击队队长李甸民(又名李甸明,今汤泉乡黄下村人),是民国时期太湖县名人李西溟(又名李熙民)的第六个弟弟,称“七弟”,当地人习惯称“李老七”。图五:陈家岭建筑、古墓葬、祠堂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1938年5月,太湖县国民政府成立“安徽省太湖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县动委会”)。熊本旭(县长)、李楣(又名李菀民,李甸民之五兄)、赵纶士(六邑联中校长)、李西溟(又名李熙民,六邑联中教师,李甸民之长兄)、韦格六(县参议长)等为县动委会主要领导成员。图六:陈家岭民国期间的建筑非常精美
    1938年7月1日,日军清水师团从安庆经太湖县小池一条、从怀宁县石牌经太湖县新仓、从望江经徐桥分三路进攻太湖,1938年7月,太湖县城沦陷,县动委会机关先后搬迁到山区牛凸岭、薛义河等地。据李朴民在1982年11月18日写的回忆录《岳西革命斗争大事记》记载:“1940年3月,国民党第四十八军所属第九游击总队司令云应霖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反对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行为。国民党为防范云投奔共产党,将第九总队改编为四十八军补充团,调防于抗日大后方的岳潜边境。云识破国民党意图,决定起义。将由共产党为骨干的第七连和突击队,进驻岳西撞钟河、菖蒲地区以策应起义。”图七:陈家岭的建筑
    据了解,1960年7月22日李楣(李菀民)、霍振、方琦德、石鹏之口述,阮来安记录的《太湖县黄岗游击队的成立及活动情况》一文记载:“共产党员陈久亭、李甸民(因排行第七,俗称“七弟”,当地人称“李老七”)等人就是云的部下,也参加了云团起义”。图八:陈家岭陈氏祠堂局部
    后来,因“国民党四十八军三个团的兵力围剿,云团起义失败。云团起义失败后,团长云应霖受伤被捕,连长陈久亭牺牲,突围出来的同志大部分赴皖中地区,李甸民突围后找到中共党组织回到了家乡,继续组织武装革命。”图九:陈家岭古建筑
    1983年7月16日,原安庆市工会主席李菀民(原名李楣,李甸民之五兄)在《关于一九四一年太湖黄牸乡游击队的筹建和活动情况》中是这样回忆的:“我有一个七弟李甸民,因自幼不能读书,无文化,粗鲁无知。一九三九年我在潜山县政府工作时,他因害怕国民党征兵,也来到潜山。到潜山后,我将他派到陈久亭自卫队分队里(陈久亭原是太湖三区自卫队副队长、三区中共党的组织部门负责人)。因为他是我的弟弟,陈久亭就将他编为列兵,并发展为中共党员。这年七月,我因病回家。这年冬天,陈久亭的分队整个参加了岳西云团(国民党正规军编制团,团长云应霖,系中共同情分子。团中有部分中共党员和‘民先’队员,基本上是中共党的领导。云现在广州市政协工作)。大概是一九四零春初,云在岳西菖蒲起义,被国民党三个团包围打垮,陈久亭牺牲,李甸民逃回家中……”图十:陈家岭古建筑
    据1960年10月7日李甸民口述、占协良访问记录《李甸民口述材料·第四游击队情况》记载:“游击队共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二十多人是八士畈一带的。游击队下设三个班,第一班长李时文,主要负责军事;第二班长汪毛海,主要负责交通;第三班长汪胡武主要负责侦察敌情。每班均有十七八人左右。游击队活动中心主要在黄下八士畈、黄岗陈家岭、佛图的乔木寨、银河寨等地。”图十一:陈家岭古建筑
    黄岗的陈家岭,是一处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古村落,当卒子走进这里时,仿佛时光已经停止。从目前现状看,陈家岭陈了几幢规模较大的民国建筑之外,其它清朝建筑基本全部倒塌。走在屋前屋后,还有很多清朝中晚期的古墓葬。当地陈老爷介绍,这里有一座明朝的古墓,具体姓氏不详。图十二:陈家岭古建筑
     来到坡岭,卒子看到陈氏祠堂,目前已经几乎全部倒塌,只剩下主体的两侧封火墙,一面墙体使用木棍支撑,未来不久就全部倒塌,这是卒子在走遍安庆过程中看到不止一处的即将消失的古村落和古建筑。航拍作品,请大家浏览之后将本文转发,感谢你的阅读。图十三:陈家岭古建筑群
(本篇完)
2017-04-3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代宰相祖上墓,风水最好落凤窝
张氏祖茔——“落凤窝
——安庆古墓系列
第12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嬉子湖镇的落凤窝,有这样一座古墓,老人后代共出七代进士,后代发达成为安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家族,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航拍整个落凤窝地貌
14-1.jpg
    位于嬉子湖镇胜利村有個名叫落凤窝的地方,相传是张英家的祖坟地,是明朝一个有名的风水先生史仲宏相中的。史曾经受城里魏姓大财主重托,跑遍全县都没找到好地。一日来到菜子湖畔,忽见一双五彩缤纷的大鸟落到山岗树林里。经打听,其地名叫燕窝地,史说不如就叫“落凤窝”好。谁知那魏姓财主嫌地不好而放弃。其时张铁匠(据传是张英之父)也在找地葬母,史见张铁匠为人忠厚老实,便劝其将老母葬于“落凤窝”。下葬时按史指定位置挖穴,当挖到半人深时,竟挖出一块大石板,上有“前葬出司马,后葬出翰林,只准棺上加棺,不准移棺再葬”刻文。史仲宏一看高兴地说:果不出所料,将相之地也。“落凤窝”地处菜子湖滨,白天渔船舟楫往来,如同打躬作揖,夜晚渔火闪烁,星罗棋布,犹如万盏明灯,有“日有千人唱喏,夜有万盏明灯”之胜。图二:张英像及张英落款新石碑碑文
15-1.jpg
    清朝桐城父宰相张英、张廷玉的祖茔地,坐落于桐城市嬉子湖镇境内,名之“落凤窝”。张氏祖茔海拔为二十米,墓地长十八米,宽约十米,面积为一百七十多平方米,大坟隆起,高达一米。图三:落凤窝地貌

    该墓为张英母亲胡老夫人的墓葬,原明朝石碑高约四十公分在后,后清朝石碑高约立出土高为一米余,宽约五十公分米,厚约二十公分。原明朝石碑碑文无法见识,清朝石碑正中阴刻大字云:“明张氏四世妣慈寿胡太君之墓”,上款阴刻“陕西布政司参政孙淳立”,下款阴刻“保和殿大学士十世孙张廷玉重修”。图四:胡太夫人墓

    张氏祖茔,背依雄山,形似凤凰;近旁两山相峙,状若凤翼,故名“落凤窝”。面临松湖,松山为“笔架”,松湖作“砚池”,湖中左有一大一小水岛,称之为“印墩”。湖上则小船来来往往,夜则渔火星星点点,张氏祖茔因之拥有“日有千人唱喏(作揖,指双手划桨),夜有万盏明灯(指渔火)”之胜景,游人来此揽胜,络绎不绝。图五:原明朝墓碑在后清朝墓碑在前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著名的桐城六尺巷就是出自张英的那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图六:巨大的胡太夫人墓石碑
28-1.jpg
     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族。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张廷玉(1672-1755)为清朝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的重臣,是唯一享受太庙的汉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祖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安庆著名历史人物,也是全国著名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图七:明朝张氏四世祖墓

    张英、张廷玉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在张家官运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他们是清代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雍正皇帝,为政不长,却厉行政改,一生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在张家高官的背后,是威严自律的帝国皇帝。张家人低调屈身,也成自然,据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因为张家已太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了。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可见张家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才俊满门,声誉九州-张英一门七代十三进士(许谦)。 图八:陕西布政司参政

    据康熙《潜山县志》卷十四记载,张英祖籍江西鄱阳,他曾自叙道:“吾桐与潜同郡而接壤,相距百里许。余之先自鄱阳瓦屑坝徙于桐,始祖为贵四公。潜亦同时同地并来鄱阳,始祖为贵七公,徙居于潜之青山焉。”。据《桐城耆旧传》二十七记载,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也考证:张英“其先洪永间自鄱阳来迁”。经过二百余年的繁衍,至明末清初已成为当地的大户望族。嗣后,逐步入鼎盛时期,被誉为“缙绅发迹,文物蔚兴”之门。寻因探底,其重要方面还得益于张氏子孙深受儒学影响,以及桐城丰厚的地域文化的薰陶哺育,发奋攻读刻苦磨励,通过科举取士而跻入仕途。图九: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20-1.jpg
    在胡老夫人的墓碑上,留有这样的字刻,“陕西布政司参政”卒子原以为是好友给张英母亲写的,后来经考证原来张英的曾祖父张淳,是明朝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永康知县、礼部主事、建宁知府、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副使、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祖父张士维,字立甫,号恂所,县学生,“敦庞浑厚,嶷然如山岳,挹其风度,可以挽浇振靡也”(张英语)。父张秉彝,字孩之,号拙庵,县学生,平生泊然无好,兄张秉文任山东布政使守济南城与清军鏖战城破殉难,秉彝携秉文二子北上济南,泣走数千里扶榇归乡葬牌坊山麓(桐城黄铺乡汪河村)过去卒子曾介绍过。张英一门七代十三进士,实为安庆四大家族之首。图十:落凤窝

(本篇完)
2017-05-01

(本文只上传四张照片,如想参看更多航拍及相关照片,请关注《卒子走遍安庆》三个渠道,一:“今日头条”——《卒子游记》、二:“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三:过河卒子QQ空间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0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嘉靖年间一间石窟,里面竟然刻着神秘字符
——安庆石窟
第12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白云洞前,有一个大石头,千百年来,这里修行的人将大巨石刻成一个石龛,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铁笛龛风景
04.jpg
    位于安徽天柱山白云洞前,由一块巨大的圆石凿成,石宽二米四,进深二米三,高二米余。正面洞壁有明李元阳题“铁笛龛”三字;东西二面石壁各有明代诗刻。图二:游客进入铁笛龛观赏
06.jpg
    李元阳(1497年-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白族,云南大理人。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嘉靖五年中进士。李元阳自幼沉默寡言,但聪明过人,勤读诗书,尤好文史。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取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由于参加议论为嘉靖皇帝生父封号的所谓“大礼议”而被贬江西分宜县,后改授江苏江阴知县。图三:铁笛龛字刻

    李元阳在任职期间,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载其种种善举。晋京任户部主事后不久,改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官吏、整肃政纪。他刚正不阿,曾直言嘉靖皇帝:“陛下之始即位,以爵禄得君子,近年来以爵禄畜小人。”被同僚称为“真御史”。图四:铁笛龛石壁字刻一

    李元阳清正耿直,对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极为不满,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年),借奔父丧,弃官回乡,从此隐居大理四十年未再出仕。李元阳寄情于苍山洱水之间,他与杨士云、杨慎、张含、李挚等文化名流诗文唱和,又勤于著述,其诗文集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理学著作有《心性图说》,并在晚年编纂了嘉靖《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图五:铁笛龛石壁字刻二
11-1.jpg
    位于安庆潜山县天柱山的虎头崖的铁笛龛,就是这位明朝敢于直言、进谏真言的言官在安庆潜山县留下的石刻,虽经过数百年风雨,摸着石窟石壁上的字迹一下子就能把当今的人们拉回到明朝那个时代。目前据卒子考证,有不下五位明朝的言官分别散落在安庆各县各乡镇,将来卒子一一介绍给大家。图六:铁笛龛石壁字刻孙儆刻石

    据了解,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被称为“大汉南岳”、“千古南岳”。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西汉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并率领浩浩荡荡的皇家船队前来祭拜。因此,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在天柱山脚下的谷口中,汉武帝拜山的"祭台"遗址犹存。图七:铁笛龛石壁字刻四
13-1.jpg
  天柱山自古就是洞天福地。在天柱山东面的虎头崖周边,这里有“圆缘湖”、“和合亭”、“生升阁”、“葫芦膳坊”、“黄金屋”、“八仙亭”、“福元台”等景观,还有两千多年前古人修身炼丹时在巨大的花岗岩石体上凿出的“仙人洞房”,还有今天卒子介绍的以棋会友的“铁笛龛”等,蔚为壮观。图八:铁笛龛石壁字刻五

    安庆在中国历史长河里,官员无数。明朝进士潜山县事江西罗文博,大书“元气磅礴”四字刻于船舱上(前期卒子已经介绍过);据潜山旧志称:“远古鲁道人玄辔也”,道人“常坐其中吹弄铁笛,百怪恭候,众仙聆听。声随风传,百里皆闻。”“内似帷屋,外皆肖仙家用物”。图九:铁笛龛石壁字刻六

    明朝嘉靖御史大人李元阳楷书“铁笛龛”三字于龛内后壁,并在左侧壁题刻曰:“兹龛何代凿?灵壑含幽光。讵意空岩里,仙人有盖藏。……”右侧壁也满凿明人诗章。人坐龛内,说话便生回音。龛外有“捣药臼”、“晒药台”,传为鲁道人炼丹用物。明朝余珊(安庆另一位明朝言官,下期卒子再向大家介绍)称此为石屋,有诗咏曰:“万山含翠著云烟,与客携壶醉洞天。长笛一声青鸟外,却嫌金屋贮婵娟”。图十:虎头崖风景

(本篇完)
2017-05-02

      若想收看本文,请到本网《今日安庆》栏,或通过“今日头条”——《卒子游记》、“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过河卒子QQ空间收看本文详细解说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0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7-4-12 09:31 编辑

普陀寺一块碑刻记载着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卒子走遍安庆
普陀寺碑刻
——安庆古碑刻

第124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上次卒子介绍了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的长安岭,有一座百年古寺庙,寺庙里有着十九块从明朝至清朝的碑刻,其历史传承是用故事堆积起来的,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十九块碑刻其中一块碑刻中的故事原型。
11-1.jpg
图一:远看洪铺镇长安岭
    百子山自然风光瑰丽,地下岩溶洞穴景观佳境,却没有被开发利用,之前卒子曾介绍一些,现已发现有大小各式洞穴十来处。
24-1.jpg
图二:雪山洞普陀寺
    据考证,百子山洞群地质年代跨度大,有一部分是二叠纪,也有一部分是寒武纪,是长江以北罕见的溶洞群。雪山洞在这个溶洞群里以奇秀瑰丽著称。
26-1.jpg
图三:寺庙里的古石墩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怀宁县志》记载:“雪山洞在长安岭,有寺。洞深约六七里,曲折幽邃,入者懔然”;其“莫测深广,上有泉窦,滴溜成钟乳。倚洞结蓝,为土人游观之所”。
39-1.jpg
图四:寺庙外的石灰岩
    雪山洞属寒武纪石灰岩洞,入口处大厅可容纳百余人,洞厅以下是宽窄不一的洞道,钟乳倒垂,蝙蝠翻飞,乱石夹道,泉水叮咚。这里炎夏时清凉解暑、严冬时温暖如春,其间有天然的石凳、石床、石桌,置身其中,宛若进入了神仙洞府。
41-1.jpg
图五:寺内的石灰岩
    传说此洞尽处通江,但是由于洞隙太狭,从未有人能探其究竟,一般只能达百余米之深,与旧志记载的“洞深约六七里”相离甚远。洞内现开发有二十多处的自然景点,如仙女漫步、大鹏听经、金鸡报晓、睡佛卧天、济公显圣、三仙聚首、神龟指路等等,各具神态,栩栩如生。现存于洞内的一块明朝崇祯年间的碑刻为普陀寺雪山洞最早的碑刻,一般人很难发现,加上此碑刻一共十九块。
75-1.jpg
图六:寺内的碑刻
  雪山洞前的普陀寺是怀宁县著名的寺院之一,始建于明代,现为该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刹。站在普陀寺大殿前宽敞的平台上,可远眺青山连绵,沃野百里,村舍农田、错落有致;俯视山下,冶塘湖入皖河奔长江,则是云霓变幻、气象万千、景致奇异、四季如画;加上女儿峰等各种神奇的民间传说,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77-1.jpg
图七:寺庙内的碑记
    雪山、冶山、东山三山并列,逶迤起伏,其中“冶峰青霭”为昔怀宁十二景之一,因山没被人为破坏,此景四季变换如常。远看雪山,青霭飘飘缈缈,使山峰或隐或现,或明或暗。现存的普陀寺和雪山洞多半是八九十年代建造,部分残存是民国期间建造,极少部分有清朝中晚期的青砖和碑刻。
97-1.jpg
图八:冶湖风景
    普陀寺是一座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寺,自然就留下了不少可观赏、可研究、可让人产生联想的遗迹,明、清十九块碑刻,还有清乾隆、道光、同治等年代的牌匾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些碑记文体,大概知晓普陀寺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清朝香火特别旺盛,而雪山景色美丽,洞内冬暖夏凉,洞形奇怪,以致雪山洞与普陀寺几近同名,一度香客与游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79-1.jpg
图九:碑刻
    在已发现的碑刻中,最早为洞内靠壁的一块明朝崇祯年间石碑,另一块碑刻有“雍正八年”字样。清朝乾隆二十五年残碑上有“建洞门以建石楼”之句,寺内和门前壁上嵌的十余块重修碑记,最早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最迟为同治四年(1865年)。当年雪山洞还建有牌楼与普陀寺,后曾屡经重修,民国年间也进行过修整,并在东侧新建佛殿一座,已毁。
85-1.jpg
图十:多数碑刻均镶嵌在墙壁上
    清朝普陀寺香火旺盛,百里香客云集。以下故事由卒子独立编纂,非经许可不得引用。有这样一块碑记上记载,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岁在丙戌仲秋月,冶湖弟子李晏超敬立。据了解,丙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二十三。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丙属阳之火,地支之戌属阳之土,是火生土相生。就是这年的仲秋时期,冶湖一位名叫李晏超的弟子向普陀寺捐白银三十五两,按当时清朝人的收入,根据清朝《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记载,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一百八十两,二品一百五十五两,三品一百三十两,四品一百零五两,五品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四十五两,八品四十两,正九品三十三两一,从九品三十一两五,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大约在二到三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位冶湖的李晏超如果是位九品官员要用一年的工资、如果是位普通百姓要用一年多的打工、劳作的收入朝拜寺庙。据记载,清朝康乾年间,一升米的价格在十文钱左右,而清朝的一升相当于现在的一斤半,也就是说,康乾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150斤的米。按现在超市大米2.5元计算,大概为13125元。那么,是什么事,让这位冶湖弟子李晏超为普陀寺捐银三十五两呢?原来,这位李晏超的弟子长期皈依信仰佛教,在普陀寺长期朝拜,见普陀寺长久失修,特捐白银修补寺庙,此外这位李晏超还捐银六两作为茶水费,真是一位仁人长者,向普陀寺捐给锱铢補助,加上冶湖地区百姓长期的捐赠,普陀寺貌自此巍峨,五方士庑共颂雨顺风调。
42.jpg
图十一:寺内壁上镶嵌的清朝乾隆年间的碑记
(本篇完)
2017-05-0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09: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嬉子仙岛风水好、一则故事动人心——卒子走遍安庆
嬉子仙岛
——安庆风景

第124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县级桐城市嬉子湖镇,地处桐城的东南,是个长长的锥形半岛,三面环水,东邻菜子湖、白兔湖,西邻嬉子湖,总面积一百三十多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捷。
08.jpg
    嬉子湖孕育出灿烂的安庆文化,古时水路交通远比陆路交通发达,在这片广袤的水域,古人在嬉子湖、菜子湖边打渔生活。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拥有“春晴草色如酥,夏汛水天浩渺,秋日白鹭祥云,冬雪平冰千里”之喻,三水融合汇集,奔流于滔滔不息的长江,它流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也流出了亘古不灭的灿烂文化。
09-1.jpg
    嬉子湖湖畔的嬉子湖镇就因嬉子湖而得名,是一个新设的乡镇。陆地上的嬉子湖镇是湖中的长型半岛,嬉子湖、菜子湖、白兔湖,象条巨大的项链,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快捷的江湖航运,使这儿成为上溯湖广、下达苏杭的“九省通衢”之地。
11-1.jpg
    嬉子湖镇是桐城首屈一指水上重镇,恰似一块璀璨夺目的镤玉,曾引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趋之若鹜。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酣畅淳朴的风土民情,丰饶富足的水陆物产,处处沉淀着丰厚的旅游文化,正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历史久远而又活力四射的文都大地。
13-1.jpg
     嬉子湖农业基础历史悠久,盛产水稻、油菜、瓜果等农作物,嬉子湖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明清时期就是盛名的“鱼米之乡”。在湖畔还存有古漕运八大码头、今天卒子介绍的“嬉子仙岛”就是嬉子湖中的一个名为“嬉子墩”的小岛屿。
15-1.jpg
    嬉子湖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人所仰叹,如桐城古八景之一的“松湖落雁”、堪称一绝的“嬉子夕照”、风景各异的湖中岛屿,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清新感觉。
17-1.jpg
    泛舟湖上,碧波白浪,似一匹波光潋滟的丝绸。嬉子湖恰似有声的画,无字的诗,使人遐想,回味绵长。嬉子湖一处弯角有一个树木葱笼、鹭鹤千群的仙岛,无论湖水涨落终不被淹没,远看似出水芙蓉,近观若睡猫卧于湖中。名曰“嬉子墩”,因嬉子湖而得名。此墩四周环水,茂林笼翠,水天相接,清丽出尘。丰水季节,浩淼无垠,游人乘舟艇在游途中上岛漫步、小憩,别有一番情趣。墩上有明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的余珊墓地,登临观瞻者不绝。
19-1.jpg
    嬉子湖中的嬉子墩和它的石人石马还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从前这墩上住着户打鱼人家,家里豢养只黑狗,据说那黑狗乃是嬉子墩的守护神,它象团黑云将嬉子墩遮罩了起来,什么样的敌人也发现不了这块宝地。那一年冬天,嬉子墩上来了位地师爷,这人过于迂腐、谨慎多疑,倒是这家男女主人热情、豁达善良,每天鸡鸭鱼肉、杯茶碗酒地象自家亲人似的盛情款待。再说那狗下了屋顶,只要见到那地师爷就不住狂叫,弄得这位异客自觉窝囊尴尬,心里气愤不已,就本能地对狗充满了恶感。
21-1.jpg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转眼,水暖花开,古怪的地师爷也自觉得该要离开这人好水甜的地方了。可他心里一直在嘀咕,这几天吃的鸡怎不见鸡肫,八成是人家留着自己吃了,哪有真心待他的呢?越想越不是滋味。临走一番惜别之际,猛然那黑狗从屋顶上跳下,不住的狂咬乱叫,弄得这位地师爷老羞成怒,便对两主人吩咐道:“这孽畜非除不可,不然日后要有灾难啊!”他心里却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神狗,万杀不得。
23-1.jpg
    善良的主人一边听着一边塞给他一只沉甸甸的盛菜的竹筒,嘱咐路上好用。走了几里路,地师爷自然打开竹筒盖瞧瞧里面是甚,一看是一只只卤得红香发亮的鸡肫。他良心发现,觉得幸遇这对恩人,却骗人家除掉那条神犬。不行,得赶紧回去改口。等这位地师爷三步两步折回,见门前摊着一张血淋淋的狗皮,顿觉晚了,急得心脏病发作就倒了下去。那竹筒里的鸡肫散落一地。
25-1.jpg
    刹时,乌云翻卷,雷声隆隆。原来嬉子墩失出“狗影”的遮护暴露了一方宝地,朝廷发兵前来掠夺,刀光剑影之处,鸡鸣鹤唳,树倒花落。令人惊奇的是,嬉子墩上那一片片竹林,血流成河,原被刀剑砍倒的竹节里都有三个人形模样的生命,未被砍倒的竹杆全部爆裂,里面都是如此。
29-1.jpg
    统军的将领惊骇万状,他用刀指着一个个血淋淋的小人对手下的士兵说,那红脸的是未登基的皇上,而黑白两脸的分别是武将和文臣,他们惊呼,灭了整整一个即将产生的朝廷和军队。忽然一阵狂风暴雨,碧浪滔天,那班耀武扬威的军队被湖水卷得无影无踪,一切都恢复了宁静。那一层层竹节里爆出来二个小人,化作二对石人石马永远立在嬉子墩上,如今忠实地守卫在余珊墓前两侧。
31-1.jpg
(本篇完)
2017-05-0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10: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店前窑形凸殷商古文化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店前窑形凸殷商古文化遗址
——安庆古遗址
第124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司空山南部的店前镇,有一处殷商古文化遗址,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这里。
05-1.jpg
    岳西县店前镇是皖西南历史文化名镇,现存窑形凸、当地人称为窑形包三个新石器古文化遗址,这里散落着各样古民居、古村落、古寨址、古渡口多处,古壁画、石刻、碑刻遍布各村。卒子来到这里多次,向大家介绍安庆地区的殷商古文化遗址不多。
07-1.jpg
    店前一带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现存窑形凸(包)、徐良水口(之前卒子已经介绍)两处古文化遗址,还有程家老屋、店前老街等多处古建筑群;境内的司空山,因禅宗二祖慧可在此弘扬佛法,而成为中华佛教禅宗第一山。相传,店前以前仅有几家茅屋小店,前面是条大河,因此人们称之为店前河,店前这个地名因此而来。历史上,店前因为地处皖西南山区水陆交通要塞而成为闻名于皖鄂两省三县的边贸集散地。
09-1.jpg
  相传战国时期,官居司空的淳于氏在此归隐,司空山因此得名。该山为历代佛、道、儒三家所钟爱,名人雅士所流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宗教、兵事和人文景观著称,尤以中华佛教禅宗第一山而名扬海内外。其渊源于周,开发于汉,盛极于唐。西汉末,梅福炼丹于司空赤壁之下,东汉末鬼谷子得意门徒左慈在此建“玄妙观”归隐;南北朝时二祖慧可开山建刹,传禅宗一脉;唐朝李白曾避居司空山,留下《卜居司空原》、《瀑布》等诗篇;南宋末年张德兴将军聚兵抗元,壁垒司空;太平天国时,陈玉成曾率部在此安营、练兵。可以说店前这一带历史非常的厚重。
11-1.jpg
    在店前上畈龚家屋后,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记录。窑形凸殷商古文化遗址目前在百度上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到访这里结合当地的百姓才了解,原来所谓窑形凸就是窑形包古文化遗址,方面数平方公里,只有三个土包高高拱起,文化层深约三米。采
13-1.jpg
    据说,是当地农民取土时,发现了土层里有鼎足、鬲足陶片等。据卒子实地考察,走在任何一个窑形凸殷商古文化遗址包上,随地都是陶片,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属安庆地区极不多见的,散落在地面上的陶片质地多系夹沙红陶、夹沙灰陶。纹面有素面、绳面、篮纹、弦纹、刻印纹、压印纹、附加堆纹等。
15-1.jpg
    据带领卒子考察的当地百姓采集遗物考证,证实为商殷时代文化遗址。曾发现过大量的陶器残片,为商殷时代文化遗址。殷商文化起源于中原文化,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就是从殷商开始的。3300多年前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领部族从今天山东的曲阜一带西渡黄河来到这里。从此,商王朝兴旺发达,在这里定都达254年之久,传了八代十二王,直到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
17-1.jpg
    同时期,安庆地区也出现了人类的活动,他们定居在司空山南部水源地一带,他们利用这里的黏土、制坯、烧陶,形成了今天周围分布着较为稠密的殷商古遗址群,从而奠定了安庆地区殷商的考古基础。司空山南麓,一条河两岸,一个规模较大并且很密集的窑形凸殷商古文化遗址就散落在这里。安庆店前殷商古遗址的规模和分布特点主要是依山势取土、层层取土,经过数千年的挖掘,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梯田。目前这种遗存在安庆古老的乡镇还有分布,将来卒子将继续向大家介绍。
19-1.jpg
    店前殷商古遗址的分为上、中、下层文化层,据了解曾出土鬲、罐、瓮、盆、盂、盘、弹丸等为代表器。这些器物多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条纹、弦纹、方格纹、回纹、凤纹、兽面纹、篦纹、几何形纹,个别器型上还饰有殷代符号。据了解,店前曾出土宋朝官窑白瓷枕,估计一亿元。店前殷商古文化遗址中最主要的几种陶器,如鬲、盆、罐等,在遗址土层下比较常见。
21-1.jpg
   店前的窑形,主要是以陶窑为主,以制陶坯和制陶用的陶模,三个遗址包相距百米。遗址面积很大,发掘时只在该遗址的东南开了一条长5米、宽2米的探沟,后又使用碎石封堵起来。目前遗址土层上的陶片基本是鬲片,可见这里也是一处以制造陶鬲为主的作坊。
23-1.jpg
    陶鬲是殷代古人常用的一种炊煮器,是普通人家皆必需且用得起的一种用器。但是制造陶器自古及今都是一种专门技术,不是任何家庭都能自己烧制的,所以它很早就具有商品的性格。安庆地区窑场很多,说明安庆地区早在远古时期已经集聚了大量的古人在此生活,但像店前这样以单一地以烧制鬲为主,这样的生产规模和品种,很有可能是通过水陆运到外地与其它地区的古人进行物品交换的。
25-1.jpg
(本篇完)
2017-05-0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09: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禹王宫——卒子走遍安庆
禹王宫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2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昨天出差到芜湖市,走在商业街上,有一处名为禹王宫的遗址,它使卒子不经意间想起安庆的禹王宫,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安庆的禹王宫。图一:禹王宫一角
05.jpg
   安庆的禹王宫位于安庆市大二郎巷中段,两边高高的青砖墙内,有一幢建于清朝早期的老屋子,这是大名鼎鼎的禹王宫,当年清军的曾国藩的湘军众头领齐聚禹王宫,是何等的壮观。在安庆市区,原大二郎巷至胜利电影院有一大片房产,从空中航拍约有近万平方米,东西长约百米,南北长约二百米,这就是安庆湖南会馆旧址。图二:航拍禹王宫
07-1.jpg
   走近安庆市原胜利剧院后的胜利大舞台的旧址,这就是禹王宫。它曾是湖南会馆的一个部分。安庆临长江,百姓为纪念禹而建禹王庙,成为道教传播的一支,后改为禹王宫。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安徽很多地方都建的这样的庙,安庆的禹王宫现在是胜利电影院后的剧院,传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经涂山巡视大禹遗迹,令刘长在山顶建禹庙,使后人永怀大禹治水之功德。其后汉武帝刘彻、三国时曹操父子先后到此。图三:黄色建筑为安庆禹王宫一间宫殿
09-1.jpg
   走在芜湖的商业街上,完全商业化的高楼,远处寻觅当年的禹王宫。据了解,芜湖在改革开放之后将大部分的古建筑古商铺拆除之后,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住宅楼。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遗产烟消云散。相比而言,安庆是幸运的,当年的禹王宫什么规模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但当年安庆的禹王宫的一间大殿给建成了胜利影剧院保留至今,能够让我们回想当年禹王宫的气魄。图四:曾国藩与禹王宫
11-1.jpg
   曾国藩率领的清军湘勇攻克安庆后,老城成为湖南人天下。据了解,湖南会馆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位于安庆市大二郎巷,今仅存相距百米的两面高墙。曾国藩曾写过诗句: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澧兰沅芷,招邀贤俊,共话乡关。此联题会馆正门。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此联题会馆戏台。图五:航航禹王宫位置
12.jpg
   安庆旧时老省会,当时会馆、堂、所云集。湖南会馆当数第一,湖南会馆据猜测,不仅仅是一幢建筑,它应该是很多的建筑群,从数万平方米的空地规模看,当年湘军的众将领应该常常聚齐于此,多有自己的行宫,至今仍然保存较完整之徽派建筑的两面砖墙就是印证。图六:安庆籍著名主持人大胡到禹王宫参观
13-1.jpg
   据相关资料记载,湖南会馆是安庆建占地面积多,原建楼宇最多的建筑群,禹王宫应该是这些建筑群中的观戏、聚会、祈祷的宫观,现存的禹王宫可能是后进,或为主殿。这些后殿也有可能是偏殿。禹王宫位居安庆繁华之地,南临长江,北倚钱牌楼,可谓得天独厚。民国期间,由于连年军阀混战,经济陷入危机,民族资本主义濒于绝望窒息境地,此时安庆各家会馆虽然尚有房屋地租,但难以为继,不得不将其旧址改为戏院和学校,湖南会馆曾改为华林大戏院和三湘小学。图七:各地禹王宫与安庆禹王宫对比
15-1.jpg
   湖南会馆当年应该是修建得相当规模。民国之后,才渐渐衰退,湖南会馆也在随后的一百年间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先改建为华林大戏院,后又在此基础上改名胜利剧院、联胜大戏院、安庆剧场等。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又变更为胜利影剧院。禹王宫也就成为胜利影剧院的一间大舞台。图八:航拍禹王宫各位置
17-1.jpg
(本篇完)
2017-05-0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冲丰家寨(太平军诗人酆谋故乡)
张冲丰家寨(太平军诗人酆谋故乡)
——安庆清军太平军系列
第124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青草镇的一个小山冲里,其位置在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怀、潜县(市)交界,旧称“青草塥”,为里原有一个山寨,其名气当属安庆山寨中较大的一座,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07-1.jpg
图一:丰家寨是一处小平原

    现在的青草镇,旧称“青草塥”,是一个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几百年来一直是桐、怀、潜三县(市)边境经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镇内交通便捷。桐城是拱卫安庆的重要据点,清军方面有人称它为“安庆第一门户”,太平首领石达开对桐城非常重视,天京事变前后清方奏报中数次提到他命安徽太平军增援桐城,《李秀成自述》中提到桐城多达,清方史料提到对桐城的争夺时多次出现这两个地名,当地口碑说,石达开曾在陶冲驿“军屯河”一带屯军,也就是青草塥,后来被太平军任命为西乡军帅的酆谟曾经在陶冲驿练兵,遗址今存。相传军屯河,地名来自三国时名将陆逊曾在此屯军,但现在许多介绍会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屯过军”。
08-1.jpg
图二:航拍整个丰家寨

    在《桐城县志》上看到描述桐城名人酆谋的诗句“霜叶酿成红一片,料将他乡作知音”,这位叫酆谋的原是一名反清的义士,在太平天国时期,他的豪情壮志一直激励着后人。卒子来到这位传奇人物原来就在青草镇界牌村有个叫丰家寨的小村庄,这里原来全村人都姓丰,提起酆谋,知晓得并不是很多。
09-1.jpg
图三:丰家寨并非设立在山间的山寨

    这位叫酆谋的义士,(1812一1858),字羽之,号啸岩,桐城沙铺乡(丰家寨)人,因擅于诗,后人称为“天朝诗人”。清朝咸丰四年(1854) 酆奉天朝之令,任桐西青草塥军帅。任上禀承天朝国策,勤于政事、严惩劣绅、解困济贫、发展农耕。现找寻到一份太平天国时期门牌照片,里面较为系统的记录了当时的管理、人口、军事等情况,酆谋在安庆桐城青草就推行这样的门牌管理制度。
06.jpg
图四:酆谋在安庆桐城青草就推行这样的门牌管理制度。

    不久,营日盗贼纷起,萧条荒凉的青草塥,变得欣欣向荣。有民谣道:“青草塥,沙河铺,赶走妖头不纳租,不再忍受皮鞭苦, 酆谋给了护身符。”酆谋在青草塥铲富济贫之举,桐城一些士绅闻之丧胆,于是派人前往清营,乞师前来剿灭。为保土安民, 酆谋火速赶至安庆,向
10-1.jpg
图五:航拍丰家寨遗址

    太平军万余兵马挥师北上,与清军在新安渡展开激战,清军死伤甚众,余者败溃而逃。清朝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在皖局势急剧恶化。9月,湖北巡抚胡林翼、浙江布政使李续宾率清军攻陷桐城,继而扑向青草塥,酆谋不幸陷于敌手。10月4日,清军将酆谋缚于青草塥一大树上,以乱箭射死。后乡民葬其遗体于陶冲驿伏虎山麓,墓址今存。这是太平军安庆本土一位反清的有文化的诗人,他的诗句慷慨豪迈,丰家寨也是安庆本土一处研究太平军历史的重要平台。
11-1.jpg
图六:丰家寨遗址

   关于酆谋的轶事很多,酆谋是有名的太平天国诗人,其所作诗文,多遭禁焚,存世不多。他撰写的几副对联,因嘻笑怒骂、发民心声、而流传甚广,传诵至今。如今,当卒子走在丰家寨遗址上,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风采,当年这里太平军建起四面壕沟的寨所,寨子并非建在高山之上,而是选择在平原上,自然有石达开的想法。这也是安庆地区太平军建在非山区的山寨极少代表。1c5e000053409fc5816b
17-1.jpg
图七:丰家寨位置

    相传咸丰年间,青草小河沿新建一座阎王殿,外看气势不凡、内则阴气森森,凡想像中地狱应有的摆设与景象,尽皆有之。特别是那些泥塑木雕、油漆一新的妖魔鬼怪,一个个穷凶极恶,杀气腾腾,与人间那些役民如奴者神情逼肖。酆谋一次路过该殿,看到这般情景,想到清朝内忧外患交相煎迫,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官贪吏酷民不聊生,所呈现的景象与地狱毫无二致,便愤然连撰三联,直抒胸臆。
21-1.jpg
图八:丰家寨古墓

   酆谋一说:“滚油锅里捞钱,颇称好手;明火炉中取粟,何其贪心。”其二说:“人间那班官吏,狼心狗肺;阴曹这些鬼怪,青面撩牙。”其三说:“做鬼也得要文质彬彬,何必装牛头马面;当官不光靠威风凛凛,还须有苦口婆心。”这三副对联一气呵成,言辞犀利,恰似匕首投枪,直刺贪官污吏,令人痛快淋漓。
23-1.jpg
图九:丰家寨古墓判断古时此地已有人烟

   青草塥,人称“山水青草,梦中江南”,旧时有“古驿陶冲,往事依依”之称。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留存至今。据老版县志记载,自清朝乾隆年间桐城县改设五乡、二十九镇、一百六十八保。其中西乡辖练潭、青草塥、新安渡、挂车河、陶冲驿、天林庄、金神墩七镇及双港铺、松山、香铺等四十保。由于青草塥、陶冲驿一直隶属桐城西乡且大多西乡的文人都生于此地,所以民间一直以此为西乡文脉源头也不为过。
24-1.jpg
图十:丰家寨鸟瞰

    据了解,流淌不息的大沙河与峰回路转的陶冲驿,它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尚存的西乡美丽自然风光,或许还能让拥有老桐城文化情结的人们,能将一份怀旧的感叹与奋进的渴望永久地珍藏在心底。有人说,大沙河是老桐城西乡人民的母亲河,她灌溉了桐怀潜三县两岸几十万亩肥沃的平川大畈,养育了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的勤劳儿女。青草塥却依在这条河的钟灵之气,毓秀了一方水土。
25-1.jpg
图十一:丰家寨老屋的石门墩

    据史料记载:陶冲驿早于元代就是官道,有驿丞一员,吏一名,上中下驿马十六匹,马夫十六名,库子与馆夫各四名,斗级一名。清朝以后,驿站扩大,人员增多,有额马五十二匹,马夫三十四名,差夫二十四名。桐城西乡人文历史,正如那马帮的长途跋涉中体现出来。当年,赶马人的首领应该叫做“马锅头”,他手下有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伙计。在这条崎岖不平通往京城的古驿道上,何等壮观。
27-1.jpg
图十二:丰家寨

    太平天国时期,陶冲义士酆谋,他的豪情壮志一直激励着后人。卒子在丰家寨考察发现这里多处古寨遗址。经初步考证,原寨门多少不详,但基本判断寨门四周皆为壕沟和花篱,接受绝非易事。清军来剿时,当地百姓就躲到这里,组织青壮年搬石块、丢长矛对抗清军。太平军在安庆多地曾驻扎,据史料分析,当地人对于丰家寨描述是有依据的。清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入皖后选择在此扎营,原因在于黄岗一带地处低洼和平坦的地带,可以种粮以便长期居住。
DJI_0048.jpg
图十三:丰家寨背山面水

(本篇完)
2017-05-0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6: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树峡谷——卒子走遍安庆
石树峡谷
——安庆风景系列
第12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的石树风景区,有很多的各样峡谷,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峡谷。图一:巨石林立
15-1.jpg
    一条小溪从嶙峋怪石的缝隙中流淌过来,在这条峡谷中巨石林立,有晒谷石、天鹅石、佛掌石等各样奇石。有些巨石因为形状巨大,石面平整,据说过去村民经常在石头上晾晒稻谷。图二:脚印石
17-1.jpg
    这块名为晒谷石的其实是一块巨石,在这上面可晒千斤稻谷。图三:晒谷石
19-1.jpg
    在石树峡谷中,有几条小溪分别在几处不同的源头流下,最后汇合成一、二条小溪涧,流贯石树全境。最后流到石塘湖中。图四:巨大的石头
21-1.jpg
     杨桥的石树风景区哺育了勤劳的杨桥人,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当安庆的游客来到了石树风景区游玩时,身边山峦起伏,云雾或远或近,如同置身仙境。图五:巨石间的缝隙能容一个人行走
22-1.jpg
    如顺着小溪一路前行,在郁郁葱葱树木上行,在石树的峡谷中游玩,就会发现这里的巨石如磐石突现,或垒叠于山谷或卧于山巅、或置身于山坡,甚是奇特。图六:天鹅石
24-1.jpg
    过去,杨桥因为地势险要,也曾是强盗频繁出没的地方。在一处峡谷旁,一块大型花岗岩上印着一个仿佛脚掌的印记。花岗岩呈椭圆状,高约三米,上面长满了绿色青苔。走近细看,才知是风化的结果。图七:石塘湖
26-1.jpg
    走过泥泞的山路,拨开路边的杂草,山谷中,形态各异的巨石不断显现,有的独自直立、有的相互间架空、有的上下叠置,形成了如牛俯卧、如龟觅食、如鱼出海等各异造型。图八:巨石之间的缝隙能容人行走
28-1.jpg
    在峡谷中一块巨大的石头出现在眼前,顶端平整,下端笔直粗壮,如同一个敦实的大柱子直插地下。每到水稻收割季节,村民们便会手扶楼梯,将稻谷挑上晒谷石,可晒千斤稻谷。图九:巨石林立
30-1.jpg
    石树景区有很多的风景点,目前石树开发了一些,还有一些景观为原生态峡谷地貌、巨石景观为主,信原始植被、峰峦绝壁、溪流奇石为一体,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给人以壮丽、秀美之感。图十:石树巨石
32-1.jpg
(本篇完)
2017-05-0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儿岭古道与光绪秀才白能达墓
鸟儿岭古道与光绪秀才白能达墓
——安庆古道古墓系列
第12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鸟儿岭一带,过去依山畔水、有山有水、人口繁衍较多,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条古山道和一座清晚期的秀才古墓。图一:鸟儿岭地处群山之间
11.jpg
    鸟儿岭古道位于杨桥镇群山之间,起于杨桥加油站,途经半山的一个古村落,止于鹿山村,全长约五、六公里,宽约一米至二米,呈东西走向,最高处海拨约三百米。图二:鸟儿岭古道
15-1.jpg
    鸟儿岭古道是安庆杨桥通向花山一带的必经之地,曾有过非凡的繁荣与喧嚣。杨桥的先人将柴米肩挑出山,进入千家万户。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曾是军事要道,曾在皖西南军事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图三:鸟儿岭古道碎石铺路
16.jpg
   鸟儿岭古道渊远流长、美伦美奂、历尽沧桑的重要古道,已被现代公路取代,还有一截依然地处人迹罕至的群山之间,渐渐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图四:鸟儿岭古道
17-1.jpg
    鸟儿岭古道坐落于东西走向的小龙山山脉的群山之间,古道始建于何朝不详,在清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路面由乱石铺筑。古道两旁设有供旅人避雨休息的驿站。古道形势险要,在冷兵器时代,也是战略重地,据说这条古道通过通到宝基塔,之后太平军长毛将塔拆毁,并与清军激战于此。图五:鸟儿岭光绪秀才白能达墓
18.jpg
    清朝安庆府所需的木头和石料依靠在古道边地砍上,那时山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深山成为闹市。“鸟儿岭,位于小龙山北,是安庆与桐城驿道的咽喉地段之一。”图六:鸟儿岭古道与秀才古墓
19-1.jpg
    古时鸟儿岭过岭者甚众,鸟儿岭岭路坡缓,基本满足当年行人挑重担、搬大件货物时换肩的需要。以前各方乡民背树,就常翻鸟儿岭岭。携着挡柱,扛着一根长木头,鸟儿岭缓和的弯道,也让背夫们省力了许多。尤其千百年来,鸟儿岭给这一带的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便利,两侧民间来往颇为频繁。图七:鸟儿岭古道与秀才古墓
21-1.jpg
    鸟儿岭古道之间有一座建于光绪年间的古墓。墓主人叫白能达,安庆白姓起源于嬴姓、芈姓。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噤县一带),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图八:鸟儿岭古道
22.jpg
    秦朝时,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由于人多地少,从明朝末年就有白氏支脉迁往外地,据了解,白氏定居西华以后,传至七世白丹忠。在安庆杨桥鸟儿岭的白能达就是桐城庠生(秀才),这足以说明安庆周边的文化厚重。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如今鸟儿岭古道与古道边的秀才墓,留给后人探颐索隐,在断壁残垣间,昔日繁华依稀往梦似曾见。图九:鸟儿岭风光
23-1.jpg
(本篇完)
2017-05-0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西南岭
大龙山西南岭
——安庆风景系列
第12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与怀宁县、桐城县、原安庆的枞阳县交界的大龙山及小龙山,山山相连。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大龙山主峰西南岭的一处风景点。图一:大龙山登奇石
09-1.jpg
    无论是网上,还是书籍上,记载安庆大龙山的资料并不是非常多,长江中下游的北岸的大龙山,孕育了张四墩文化遗址,安庆的先人最早起源就在这里。图二:大龙山多峰、多岭、多奇石
11-1.jpg
    大龙山位于宜秀区,山脉呈南北走向,有很多山峰、山间的岩石众多、山岭、沟壑、奇石众多。今天卒子介绍的大龙山西南岭均地处海拔高度六百米以上。大龙山群峰逶迤、岩嶂深秀,其山多石并常露峥嵘,多洞而别有天地。图三:大龙山多峰
13-1.jpg
    据《安庆府志-山川》(康熙六十年刊本)记载:“……其上多石,石多露,有峰,峰多隐,东数峰欲出,西数峰欲敛,朝夕多青碧色,雨霁望之,其色莹然,独不类他山”。图四:大龙山多岭
15-1.jpg
    大龙山西南岭地处大龙山脉中段,是大龙山的主峰一带,在此可俯瞰怀宁县,这里奇峰险崖、怪石嶙峋、香花奇木,大龙山主要的风景点多集中在此。图五:大龙山怪石林立
17-1.jpg
    卒子曾介绍过大龙山的日照峰、古城堡峰、含珠峰、莲花峰、将军峰等,它们多峰峰相连、或独立成峰,突兀耸峙、峰峦起伏。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安庆府不足三十里地,为城廓之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一直为安庆的重要关隘。图六:大龙山风景优美
19-1.jpg
    大龙山石壁高耸,山间常有云雾缭绕,云海变幻、山峦沉浮、松石隐现。大龙山三面临水,东有石塘湖、破罡湖,北有菜子湖,南有石门湖,大龙山如巨龙卧波。图七:贤者乐山
21-1.jpg
    大龙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五十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在大龙山山腰与山顶四周,均有长度不一的战壕分布,主要为清军在咸丰年间与太平军战斗期间所筑,部分战壕一直使用到抗日战争时期。图八:大龙山清军战壕
23-1.jpg
    大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龙山四季风光如画。春季繁花似锦,漫山飘香,夏天峰峦滴翠,泉瀑欢鸣;秋时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大龙山的战壕很多、很长。图九:大龙山战壕很多
25-1.jpg
    大龙山由“冰石流”形成的巨石散布在山壑之间,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这些罕见的怪石,不仅给龙山增添了神奇的景致,而且把游人带入了美妙的幻境。图十:大龙山
20170114 001.jpg
(本篇完)
2017-05-1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7-27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