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22: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21-4-12 22:14 编辑

龙眠黄草寨与皇嫂寨

第2038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龙眠黄草寨与皇嫂寨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黄甲镇水岭村(原中义乡),是一处太平军遗留下来的黄草寨遗址与皇嫂寨传说。
DSC_9201.jpg
    黄草寨,位于海拔四五百米左右的山岭上,这座建在清朝咸丰年间的荒凉古寨,却有着一个与皇嫂的传说。下图是站在桐城市区的投子山看黄草寨。

DSC_9028.jpg

    卒子研究安庆古寨近百座,这些古寨多具有一定军事设施的四面筑有防卫围墙的驻军处或兵营,也有一部分是古时,最早汉末至三国时期民间贼寇或土匪因争夺资源、躲避兵灾、取夺财物的团伙建筑的、与民间相对隔绝和对立的营寨。
DSC_9038.jpg
    黄草寨就属于驻军用的兼有瞭望功能山寨,大致位置位于桐城龙眠山里的龙眠村境内和这一带多处山腰山顶。

DSC_9042.jpg

    据了解,黄草寨是太平天国主将陈玉成一支太平军散部为躲避朝廷清军中的湘军清剿而在山顶上扎起的寨子,迄今有一百多年左右的历史。
DSC_9044.jpg
    这个黄草寨建在黄草尖顶部,站在黄草尖能够看到桐城县城。因黄草与皇嫂读音相近,故后来传为“皇嫂寨”。懂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太平军中,根本没有皇嫂这种称呼,用皇嫂来称山寨绝无可能。

DSC_9048.jpg

    有撰文称:“相传太平天国后期,天王洪秀全的妾氏徐氏带领太平军散部为逃避朝廷的清剿扎寨于龙眠山黄草尖峰顶,因而被人称为皇嫂寨。依托山高路险、谷深林密、荆棘丛生的位置优势……皇嫂寨好景不长,寨子就被攻破,寨主被杀,房屋销毁,兵作鸟兽四处逃窜。”
DSC_9050.jpg
    黄草寨,桐城文物保护单位。“皇嫂”和“黄草”音近而有着完全不同的本质。当年避难的天王洪秀全的妾氏徐氏,不可能被称为“皇嫂”。历史上的天王洪秀全没有自称过皇帝,也不可能有“皇嫂”这样女人带着一帮残军流落在此,落草为寇。无独有偶,太湖县小池镇也有一个广丰寨,也是一群寡妇建起的山寨,卒子以前写过,这些都是后人编纂的,历史上毫无可能。

DSC_9052.jpg

    “皇嫂寨”是由“黄草草”,此前“荒佬尖”在一代一代以讹传讹而形成的民间故事。
DSC_9058.jpg
    上期,卒子介绍过“黄草尖”,就是因为地势高且陡峭,一侧又有大徽尖作为撤退的大本营,山腰有民居,还有百十亩良田,在这建起一处驻军的山寨,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再有,就是站立在黄草尖上,能够看到桐城县城,这才是根本所在。

DSC_9068.jpg

    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邑有一处叫做“黄草尖”的地方,位于桐舒交界黄甲镇水岭村境内,主峰海拔729米(实际约为八百多米),交通极其不便,居民生活清苦,自古就有“黄草尖”之名,且有“有女不嫁黄草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之说。
DSC_9078.jpg
    顺着山路来到黄草寨顶,这山顶没有巨大石头,只是在山顶下有几块大石壁和岩石,山顶周边已经种植了很多的茶树。山顶有不多的松树、桦树和枫树,还有一些灌木丛,山顶能够用木枝制成瞭望的制高点。
DSC_9132.jpg
    站在黄草寨顶峰,半山腰在浓密的林间有太平军建起的一排长长的寨墙,整体寨墙依山势而建,高约两米多,最矮的约有一米多,顺着山势蜿蜒逶迤消失在山顶的树林之中。那些一块一块垒砌起来的石头,大的多是原山体中的石块,小的也有几十公分重,被整齐砌成坚固的寨墙,一直建到半山腰。

DSC_9158.jpg

    黄草寨山顶,寨内与寨外,一墙之隔完全不同,地势浅了许多,不再有外墙的高大和险峻,这样的地形与便于防守和攻击,内侧便于躲藏和射击,外墙则因为高大陡峭难以攀爬和进入。及至山顶,便是寨墙尽头。

DSC_9175.jpg

    另一侧是高耸的悬崖和寨墙融为一体,成了一处天然屏障。山顶上丛林掩映,地势开阔,四围关口险要,极目望去,山下的一切尽收眼底,远处的市区和近处的颂嘉湖一览无余,山脚、山腰视野清晰,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果真是一处安营扎寨、易守难攻的适宜之地!

DSC_9178.jpg

    桐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三国时期魏将曹休败走峡石,此前卒子已经介绍过,位于今桐城小关开始,至隋朝时期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同安,到明清时期则达到了高潮,除兵燹频发、百姓生灵涂炭外,清朝晚期咸丰时期太平军攻占桐城时还给本地造成了极大损失,许多官署、民宅、寺庙、书院被破坏。

DSC_9088.jpg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兵乱早已化为历史,只留下了随处可见的战争遗迹和历史古迹,在卒子采访过的近百处不同规模的山寨。这些寨子基本上都是乱军、残军余部以及靠抢夺为生的土匪强盗之类建筑而成,他们依托山森林密、便于躲藏的特点,以保全性命或维持生活。

DSC_9181.jpg
    随着时间的演变,有的被毁于战火,有的被朝廷剿灭,有的则被招安解散,这些寨子也就无人问津了,历经朝代更替,而今的它们大都已荡然无存。
DSC_9233.jpg
    “黄草寨”仍然保留下了寨墙残迹。那些高大嵯峨的石壁和山寨遗存,经历和见证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那场农民战争。

DSC_9234.jpg

    “黄草寨”这个有着一定军事功能的山寨,从历史上看,一定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当年并非被称为“黄草寨”,或许以另一个名称在太平军中广泛流传。这个山寨一定发生过许多场来来回回拉锯式的冲杀和攻破。那些被整齐垒砌起来的石块、那些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的树根和灌木、那些堆放在寨墙后被岁月一点一点风化了的乱石告诉了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早已化成了历史烟尘的一部分。

DSC_9215.jpg

    安庆自一八五三年六月被太平军占领后,成为仅次于天京(今南京)的政治、军事中心。成为天京上游唯一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湘军便可直窥天京。也正是如此,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鄂军水陆师,自湖北大举入皖,连陷太湖、潜山、石牌,直逼安庆。

DSC_9211.jpg

    曾国荃率湘军陆师相继进扎安庆北面的集贤关,与提督杨载福部湘军水师对安庆进行长期的围城;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湘鄂军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阻击太平军援军。 杨载福水师攻陷安庆东路要地枞阳镇(今枞阳县),安庆被合围。曾国荃督军在安庆城外掘长壕两道,前壕围城,后壕拒援。

DSC_9182.jpg

    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天王洪秀全命沿长江上取湖北,迫使湘军回撤以解安庆之围。洪秀全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并进,英王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入鄂东;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入鄂东南;其他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

  
    太平军安庆主将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等部,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此后陈玉成太平辗转安庆各地,又进至桐城新安渡、横山铺、练潭一带,连营三十余里,谋与陈玉成部会师,共解安庆之围。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庆外围展开激战,后太平军败退桐城。

DSC_9208.jpg

    从文献上看,这个叫“黄草寨”的太平军山寨,距今确实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了。驻扎在这里的也许是“天京事变”中逃出来的东王杨秀清的某个分支太平军,或者是太平军天京失守后清军屠城时逃出来的李秀成的残余,又或者是逃到这里的翼王石达开或捻军的一个余部。可是,不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座山寨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被无处不在的荒草和树木所掩盖,只隐隐约约让人念及它们曾经的峥嵘,不免去怀想一回当年的历史和烟尘。
DSC_9510.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板宝华庵遗址

第2039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石板宝华庵遗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大石板村境内。
DSC_9005.jpg DSC_9015.jpg
    宝华庵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大石板村境内,距市区一里,四面青山环绕。
DSC_9018.jpg
    西与清朝光绪年间的一笠庵毗邻,北与大同禅师道场的投子寺遥遥相对。
DSC_9016.jpg DSC_9023.jpg
    宝华庵创建年限不详。清朝乾隆年间重修。
DSC_9024.jpg
    “文革”被毁,改革开放后重修。九十年代后进行改建,新建佛殿、佛堂等。
DSC_9029.jpg DSC_9030.jpg
    桐城市区也经常有居士们在初一、十五及佛欢喜日,来宝华庵进行简单的礼佛活动。
DSC_9031.jpg DSC_9032.jpg DSC_9033.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2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亭蜈蚣山

第2040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杨亭蜈蚣山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
DSC_9514.jpg
    杨亭村处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有秀才洼、杨家亭子、王桥、蜈蚣山、杨家仓屋、邱桥、张家冲、鸡冠尖、张家祠堂、杨老屋、杨家衙屋、沿山铺等。
DSC_9528.jpg
    安庆的地名,主要来源有两种:因形象或姓氏得名。因形象得名者,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如大龙山、蜈蚣山、鸡冠尖、纱帽山、象鼻马嘴、罗汉尖、马鞍山、猫儿石等等。

DSC_9532.jpg

    蜈蚣山,山上并没有什么蜈蚣,或者说没有多少蜈蚣。其实是很多朋友误解这个名字了。这个山真正的名字是吴公山。
DSC_9565.jpg

    很久以前,杨亭村山里有姓吴的人家住在山腰,再后来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个姓吴的一群人迁走了,来来往往又有很多百姓迁到这里居住,所以这座并不高的小山就以那个吴氏的姓氏命名的,这就是吴公山的由来!

DSC_9566.jpg
    吴公山高不足二百米,一条山脊走到头,背阴的一面种着少许的茶叶树。这座山的东半面大多数大树都被砍光了,只剩下西面和东面接近中部的那部分比较茂密。

DSC_9569.jpg

    五横乡杨亭过去还是非常荒凉,稀稀落落的散布着百余户人家,那时候仅有几间小茅草屋,据说神仙点化,在吴公山的一侧,有一座形貌奇特,酷似蜈蚣的山包,那便是五横乡杨亭村的蜈蚣山!

DSC_9571.jpg
   
    蜈蚣山海拔208米,山体形似蜈蚣,地质主要由赤土构成。山上松木竹林,苍翠茂盛,繁阴密布。

DSC_9573.jpg

    蜈蚣山,山如其名,蜈蚣山如一条硕大无比的蜈蚣,盘踞在杨亭,似乎在守护着五横乡的东南门户。山峦主脉弯曲扭动,主脉左右两侧,分别伸展出条条小山脊,如蜈蚣须脚爬动。
DSC_9576.jpg DSC_9582.jpg
    从吴公山上流来的水,弯弯曲曲的绕过蜈蚣山脚下。不管是站在蜈蚣山脉上,或隔山远望,或从他山高处俯看,皆形如蜈蚣,惟妙惟肖,堪称大自然造化神功的奇迹!

DSC_9584.jpg DSC_9740.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曰公林场百年冬青树与陈屋百年枫树

第2041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曰公林场百年冬青树与陈屋百年枫树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曰公林场和陈屋组。
DSC_9650.jpg
    曰公林场位于曰公社区山区,前身为怀宁县五横乡曰公村,2005年规划调整为宜秀区五横乡曰公村,后改村为社区。

DSC_9654.jpg

    曰公林场地处五横西南部东与五横社区毗邻,南接安庆铜矿,西北与怀宁凉亭乡接壤。

DSC_9663.jpg
    曰公林场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景色宜人。

DSC_9658.jpg

    百年五指冬青已列入市名贵树种。

DSC_9661.jpg

    陈屋百年枫树宜秀区五横乡严冲陈屋。
DSC_9705.jpg
    陈屋陈氏宗祠位于五横乡严冲陈屋,始建于清朝初期,当时规模比较小,是陈氏子孙商议大事,祭祖及举办民间风俗仪式的地方。

DSC_9709.jpg

    陈氏宗祠在清朝初期由陈氏后人出资重建,建有两进,还有偏厅等。

DSC_9714.jpg

    到了民国初期,由于日本侵略者入村抢夺,陈氏宗祠一度被损坏严重,现在陈氏宗祠是砖木结构,两进,结构完好,作为陈屋主要文物保护。
DSC_9718.jpg
    陈氏宗祠门前有一口水塘,水塘边有一颗二百年枫树。

DSC_9719.jpg
    二百岁的古枫树,或许是陈氏宗祠建设初期,由陈氏种下的枫树。经过二百年的历史,成为如今的模样。

DSC_9722.jpg DSC_9723.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2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林场壕沟遗址

第2042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龙山林场壕沟遗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大龙山林场中。
DSC_9753.jpg
    大龙山林场,距离市区约二十余里路,却是通往怀宁、潜山、桐城等地的必经之路,在高约五百米的大龙山一个山包一侧,卒子找到这个战壕遗址,就位于大龙山林场一个山包的一侧山坡背面,站在这个山坡,能够看到大龙山一条山脊。

DSC_9773.jpg

    从龙角峰下山脊,路过一个脊背岭,这条脊背岭一侧同样也深挖了约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
DSC_9785.jpg
    这条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分成二段,一段呈弧形,从一个山包背面绕到山腰。

DSC_9788.jpg

    另一条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长约十米。站在山顶,下方有几个巨大的巨石,其中一个就是安庆著名的弥勒石,站在这里能够看到安庆市北部新城西南一整片区域,与安庆大学隔街相望,是一处全新发现的古战壕。
DSC_9790.jpg

    安庆大龙山与周边山体间,有多个战壕遗址,过去卒子曾介绍多处,今天介绍的战壕是安庆市区海拔最高的战壕,这条战壕可能是百年前清军或是太平军所构建,抗战时又重新修建了。
DSC_9794.jpg
    经过一百多年也没有毁坏,可能因为土质较硬,沟里长出的松树也有二三十年之久。为什么安庆会在这么高的山顶上修建这样一条长长的壕沟呢?

DSC_9798.jpg

    据了解,清军中的湘军曾国荃在驻扎安庆期间,就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毕业于湘乡私塾,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DSC_9808.jpg
    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筹建湘军,并带领招募兵勇数千人,对太平军作战,后组建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一八六零年围攻安庆,屡次击退英王陈玉成的援军。
DSC_9816.jpg
    这些早已被废弃的战壕遗址内杂草丛生,相传湘军曾国荃当年在安庆统领膘悍、骁勇善战的湘勇,南征北战、平乱安邦,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替清廷效劳,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无湘不成军”之说,使湘军名声日振。

DSC_9824.jpg

    在1860年至1861年9月攻陷安庆期间,多次以寡敌众,常常力战几天至几十个昼夜,屡次击退太平军。
DSC_9839.jpg
    大龙山战壕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抗日战争时期重修,大龙山战壕呈条带状布局,每处环形战壕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可通过中间相互连通的掩体彼此相连,互为依托,在战斗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处战壕在战争时期发挥瞭望和运兵运粮作用。
DSC_9872.jpg
    在当今的大龙山战壕遗址中,作为交通性质的战壕最深处约二米米、宽约半米至一米,根据山体走势依山挖掘,其中处于道路交叉位置的战壕,体轮廓依然清晰。

DSC_9928.jpg

    就在大龙山战壕遗址不远处,就是安庆著名的大龙山弥勒石。大龙山有很多传说,数百年来游人从东端登陟龙山,巨石夹道,从山腹一直向山上行至山顶,气象万千。

DSC_9932.jpg

    大龙山山顶一角,有一个巨大的巨石,高约三十余米,宽约十多米,上下三层,这就是大龙山著名的弥勒石。相传奉化雪窦寺有个和尚,名叫契此。他笑口常开,肚皮凸出,长得很胖很胖。他四处游学化缘,身边总带着一只布袋。所以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这个胖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DSC_9935.jpg
    千年前,地藏王菩萨云游安庆时,见此地风水极好,山间一巨石酷似弥勒佛,并决心在此建道场,可惜后来种种原因去了池州九华山。大龙山主峰之巅的一座象形巨石“弥勒石”,是安庆一处著名的弥勒石。

DSC_9889.jpg
   “弥勒石”海拔约五百米左右,由多块花岗岩巨石自然堆砌而成,佛像高约三十米,宽约十多米,佛身周长约五十多米,整体形象为坐姿。在山腰远眺,巨石高大,光头大肚,威严又慈祥,端坐山顶,自成一景,形象酷似大众喜欢的弥勒坐佛。

DSC_9869.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1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塘犁头尖

第2043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范塘犁头尖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范塘村。
DSC_0002.jpg
    犁头尖,海拔295米,是怀宁县茶岭镇一座如同锅底的山丘。

DSC_0020.jpg
    犁头尖是茶岭一山脉的延伸部,地处怀宁县茶岭境内,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山,绵延约十多座小山丘。

DSC_9979.jpg

    犁头尖,是因形状类似过去农家的犁田的犁头而名。

    犁头,这种农用工具,不仅在城市很少见,即使在今日农村,也渐渐淡出视线。小时候卒子曾到小佬家看过这种弯弯的木头做成的犁头,使用久了之后,内弯处光滑透亮。

DSC_9969.jpg

    现在大多城里人、乡下人,大多在农家乐中偶尔一见。这或许也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
DSC_9988.jpg
    犁头尖,南起范塘村吴家冲口,一个很不起眼的入口,往北偏东方向,尽头一个山包就是犁头尖。



    安庆叫尖的山丘,真不是少数。著名的有三县尖、笋子尖、黄茅尖、荒佬尖等等等等。而这个犁头尖的小山丘则不足三百米。
DSC_9989.jpg
    安庆不止一处叫犁头尖,安庆宜秀区五横乡也有一个山头也叫犁头尖。



    顺着村民民房进山,一条由山上流下的小溪顺溪而上,再向犁头尖的山包顶斜插进山,不多一会儿就能登顶。

DSC_9993.jpg

    犁头尖因峰顶壮如犁头,故名犁头尖,古山从清朝初期名沿用至今。

    犁头尖在怀宁县境内不算最高峰,却是沟通县内县外的重要一座山峰,也是怀宁县与周边县的界山。

DSC_9992.jpg

    犁头尖与旁边一座小山丘隔一条长长的山沟对望。
DSC_9994.jpg
    这条长长的山沟大约从清朝初期开始有移民入境生活,久而久之,被大姓氏吴姓渐渐取代,到了清朝中晚期这个地方就开始叫吴家冲。

DSC_9998.jpg

    犁头尖山体被厚厚的土壤包裹,土质松软,山势南陡北缓,一条长长的山谷很深,有小溪,顺溪而上,至犁头尖顶,一望无边。

DSC_0018.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17: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岭吴家冲百年枫扬树

第2044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茶岭吴家冲百年枫扬树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范塘村。
DSC_0017.jpg

    这棵枫杨树,矗立在村头。村口立着维修这条水泥路的吴姓,和这个吴家冲的历史。

DSC_0018.jpg


    村里老百姓说这棵树有二千年,卒子不信,与他们辨析,他们不信。实际上,这棵百年枫杨树仅算三级古树,不到三百年树龄。与工农街第二桥老桥头的枫杨树相似。

DSC_0019.jpg

    在吴家冲这个典型南方小村,就是一段古人迁徙移民的历史,它的传统和文化积淀就是因为清朝初期或个时候由吴氏迁入此地而来。

DSC_0020.jpg


    与安庆众多小村一样,居住在这里的吴氏后裔过着世世代代与他们的祖先一样原始的生活,村子里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最原始的先民是相同的。在与卒子交流中,已经常常感受到这点。
DSC_0021.jpg

    他们并不知道这棵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枫扬树给他们带来什么祈祷,只是给这棵古树披挂上厚厚的绸缎。

DSC_0024.jpg


    这棵耸立着的高高的枫杨树,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
DSC_0028.jpg

    苍劲的枝杆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牵引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历经风霜雪雨,见证了吴家冲的兴衰和变迁。

DSC_0029.jpg


    清朝初期,匪劫众多,一股吴氏后裔迁入这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小冲里。渐渐繁衍出十几代人。迁入此地时,有人在冲口种上了这棵枫杨树,给这个古老的山冲增添了勃勃生机。

DSC_0037.jpg

    这棵有着二百多年树龄的枫杨树伴随着吴家冲这这百年山冲,焕发新的生机。

DSC_003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陡岭巍石

第2045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陡岭巍石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大陡岭一个山坡上。

DSC_0049.jpg
    《巍石》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位叫徐颖的留下的一首诗。

DSC_0053.jpg

    玉篆中分斧劈痕,人言雷火掣天门。石莲亦解风开落,千丈今无一瓣存。

DSC_0012.jpg

    徐颖,字渭友,一字巢父,海盐人。

DSC_0054.jpg DSC_0059.jpg


    据《槜李诗系·卷十九》记载,颖字渭友,一字巢友,海盐人。
DSC_0067.jpg DSC_0072.jpg

    年轻时为诸生,大致为当时的府、州、县各级生员。以诖误逃于僧。

DSC_0086.jpg
    自楚归入茅山为道士,往来句曲道上,双髻道服,骑紫牛导以孔翠道路,喧哗传神仙来,儿女罗拥不得前,且以为天上人携将怪异物落人间,矣久之复出游江南。

DSC_0089.jpg


    燕雒间,好谈兵以徐鸿客姚荣靖,自许兵后入闽粤,不知所终尝自言欲作三十六洞天游。
DSC_0095.jpg DSC_0091.jpg
    以故瓢笠所至几遍天下,葛震甫序其诗有九合,曰有閒情、曰遇佳山水便住,曰中年以前能好学,曰弃家入山,曰无长物,曰不交流俗人,曰无应酬语,曰苦吟,曰不多作有玄洲集。

DSC_0052.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4 2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氏武士宅第门楼旧址

第2046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杨氏武士宅第门楼旧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双岭村。
DSC_0153.jpg
    在怀宁县凉亭乡双岭村境内保存有一处清朝初期武士私宅旧址,现仅存二进门楼与四进门楼,其余屋楼不存。

DSC_0159.jpg
    在怀宁县,杨氏一门在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涌现出很多人才,大名鼎鼎的杨汝穀就是一位。杨汝谷(1665年—1740年)字令贻,直隶江南安庆府怀宁县人,清朝官吏。清朝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授浙江浦江县知县。行取,授礼部主事。三迁监察御史。
DSC_0160.jpg DSC_0165.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杨氏武士宅第门楼旧址,屋主人身世非凡,仅凭一块名为“清白流风”的牌匾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石雕工艺“清白流风”四个大字俊洒飘逸,“龙眠张英题”及张英的印章石刻清晰可辨。

DSC_0169.jpg
    经过近四百年风雨历史,门楼早已是屋颓墙倾,但从门楼的磨砂青砖、石门框、上下马踏石仍然可见当年的门第显赫及繁华形迹。

DSC_0171.jpg DSC_0174.jpg
    三百多年来,杨氏后裔继承先祖“清白流风”的德行,“清白”、“谦让”、“礼让”作为杨氏家风世代薪火相传,优良的家风延续至今。

DSC_0175.jpg

  杨氏武士宅第如今仅存二个门楼、一个是中门楼、另一个是堂门楼。二个门楼因为是白石青砖建筑,虽历风雨,故貌依旧。

DSC_0193.jpg DSC_0195.jpg
    据了解,现门楼上有门楣匾额,匾上刻有清朝康熙初年进士,后来官至文化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安庆府桐城县张英题字。

DSC_0199.jpg
    近年来,杨氏族人对门楼檐面瓦进行了修葺,重修后的中门楼门楣匾额上张英所题的“清白流风”这四个大字。双岭村也在路标上标有“清白流风”遗址。

DSC_0202.jpg
  据了解,此处旧址是清朝初期姓杨的武士所建,传说他是皇帝身边的一个保镖,多次出生入死为康熙保驾护航,因此深得皇上的赏识,故宅门前上下马踏石和门轴石石质就是有力佐证。

DSC_0203.jpg DSC_0206.jpg
    卒子认为,这种传说基本不靠谱。要知道,从现在仅存的二进门楼可以看出,清朝的杨氏非富即贵,应该是一位朝廷命官,与同朝为官的张英、张廷玉同为安庆府同乡友人。
DSC_0207.jpg
    在清廷,能有同乡友人,自然这位杨姓官员能够得到众多支持。后建起这幢宅子,由友人张英题字,足见不仅仅是一般的幕僚那么单纯。
DSC_0282.jpg
    张英,作为安庆府桐城朝廷官员,能够为同乡杨姓武士题字“清白流风”,可见当时同乡情义深厚。

DSC_0285.jpg DSC_0287.jpg

    在屋角,有一块清朝同治年间的“乐输碑”,由当时怀宁县上青保百姓捐款的一块碑刻。

DSC_0288.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6 2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横三山

第2047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五横三山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境内。
DSC_9538.jpg
    五横三山是指五横乡境内以永安村附近的三个相邻山头的总称。

DSC_9588.jpg

    五横三山三个相连的山头,一个是乌兔岭,中间一个是高岭,后面一个是犁头尖。
DSC_9592.jpg
    宜秀区位于安庆市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DSC_9600.jpg
    宜秀区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小龙山,以“独不类他山”之誉。
DSC_9601.jpg
    与大龙山山脉一脉相承的就是五横乡的三山。三山满山在三四月份都开满映山红,很美。
DSC_9606.jpg
    这三个既独立,又相连相通的山头,去过的朋友肯定不多。
DSC_9608.jpg
    民国时期,新四军游击队队员在五横乡山区一带活动。日本敌寇曾在这一带设卡哨,并且经常来搜山。

DSC_9610.jpg

    当时,日本敌寇在麻峪修碉堡,游击队曾与日本敌寇周旋在山区。期间也发生了不少抗战小故事。

DSC_9613.jpg
    在杨亭村陈老屋山包上,曾有两个碉堡,有日本敌寇兵站岗放哨,日本敌寇在其既有武装驻防。

DSC_9625.jpg

    五横乡山高林密,加上前后左右连接大龙山和周边数个山头,三山就是当年的游击队员藏匿的好地方。
DSC_9628.jpg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爬到三山之间,山顶上依然平坦,可坐可靠,前后左右四通八达,是非常不错的好地方。

DSC_9605.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操冲李公山

第2048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龙山操冲李公山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园村。

IMG_20210515_102106.jpg

    大龙山镇桃园村有一条上大龙山的山路,这条山路一直顺溪而上,沿着操家冲上山,最高处就是三县尖。

IMG_20210515_102112.jpg

    大龙山北坡操冲,是一条被驴友称为上大龙山的升降大路,这条山路现在已经被开发的很好,很多险要路段都已经修建了扶手。

IMG_20210515_102149.jpg
    要想进操冲,需要沿着一条很宽的溪流走很长一段路,再二渡这条山溪。

IMG_20210515_102649.jpg

    整个操冲深约六七里地,一条溪流从冲里流出,顺着溪流一直向山上行。

IMG_20210515_105424.jpg
    大龙山是安庆后花园,很多朋友常常登顶大龙山。

IMG_20210515_111447.jpg

    山间有字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是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出处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天道》: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IMG_20210515_112924.jpg

    明朝时期《增广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大致意思是: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不去计较眼前的得失。对以后的事不要太高期待,做好自己。

IMG_20210515_121700.jpg

    今天,卒子再次介绍一条北坡登上大龙山的山路。

IMG_20210515_113557.jpg

    从桃园村进山,一路顺溪而入,过溪进山,此山有山界,称合肥李氏。这个合肥李氏,是否是百年前李鸿章家族,也不得而知。

IMG_20210515_113858.jpg

    合肥李氏有上、下两块介碑,一块在溪水边,一块在山腰。
IMG_20210515_115049.jpg
    跨两介,就是操冲。一条长长的溪水,时陡时缓。人工路基将原有的小山路填平。

IMG_20210515_115053.jpg

    操冲最陡的要算是百步梯,这条直上直下的有一百多个台阶的百步梯,走上去真的需要一定的体力。
IMG_20210515_121438.jpg
    再向上行,就是一片茶园,操冲的茶,是大龙山林场的主要经济作物。

IMG_20210515_121701.jpg

    整个操冲,从上而下,大约六、七里路,走起来大约一万四千多步。
IMG_20210515_122104.jpg
    操冲,大龙山一条非常不错的徒步路线。

IMG_20210515_123003.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2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闵山古石像

第2049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闵山古石像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闵山村。
DSC_4900.jpg
    数年前,路过岳西县田头乡,在一片玉米地里,卒子见到传说中的古石像。

DSC_4901.jpg

    田头乡,古时有很多庵寺。

DSC_4902.jpg
  闵山村在田头乡北部,为纯山区,早在清朝初期就有一座的古庵名叫雪山庵,庵前有一片茶园。走在茶地,脚底弹性十足,抓一把泥土在手,松软而芬芳。

DSC_4903.jpg

    站在茶场高处,俯仰之间,见青山抹黛,天宇澄明,采茶工红衣数点,远山近岚,如潮水奔涌,天风吹树,似丝竹萦耳。

DSC_4921.jpg
  闵山,有岳西人都引以为傲的茶叶历史。这里茶叶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三百多年前闵山茶就列为贡品,则是千真万确。

DSC_4922.jpg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4年)《潜山县志》的记载“闵山,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其山多茶,其茶佳”;
DSC_4925.jpg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安庆府志》:“茶。六邑俱有,以桐之龙山,潜之闵山为最”;“闵山,芽茶,岁派供应库二百九十斤,谷雨前者,岁派供应库二百八十五斤”。这里的“潜之闵山”,就在田头乡闵山村,从林湾、方边方向去雪山庵,果老岭是必经之地。

DSC_4926.jpg

  田头乡民风古朴,空气清新,植被良好、生态完美。
DSC_4928.jpg
    四望山钟奇俊秀,聚浓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峻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岳西县内名山之一。

DSC_4904.jpg

    四望山主峰海拔1097米,东可见潜山梅城古塔,南可观太湖晋熙沙滩,西眺湖北省英山县之英山古寨,北可望霍山县之三天门,四望山因此而得名。
DSC_4907.jpg
    山有古寺五龙寺,有近七百年的历史。

DSC_4909.jpg

    山中景点众多,以川心庵遗迹为中心有处之多明、清两朝佛塔、墓志、碑铭,寺庙遗址1,古梁两架,石雕,木雕塑像六尊。

DSC_4910.jpg
    自元朝起即为佛教禅宗“临济法派”卓锡之地。今天卒子介绍的二尊古石像,距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这二尊石像具体是什么时代,又是什么寺庙供奉的石像,这里不得而知。

DSC_4911.jpg

    这二尊古石像,造型优美,为当地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经过数百年风雨,成如今模样。
DSC_4912.jpg
    龙王井、神仙坟、金盆架、罗汉石、笔架峰、宝珠岗等景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流连,六合寨、牵马寨、朱令寨、张山寨、葫芦寨等诸多山寨,自宋末刘源与张德兴抗元至太平天国陈玉成部抗清,都是农民起义队伍的大本营。

DSC_4913.jpg

    东山河峡谷幽静深长,凸处蛟腾凤舞、凹处蜿蜒曲折,深潭连深潭,瀑布接瀑布,终年水声如雷,岩间古木参天,令人乐不思归。
DSC_4936.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1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凉亭朱氏宗祠清朝石鼓与门墩石

第2050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朱氏宗祠清朝石鼓与门墩石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凉亭社居委。
DSC_0210.jpg
    怀宁县凉亭乡政府所在地一带,旧时,当地百姓称这里为“朱家凉亭”。

DSC_0213.jpg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朱姓始祖福七公,在明朝洪武年间由江西鄱阳迁来此地繁衍生息。而在此聚族而居的蒋姓已经历多年,从地名“蒋家塘”、“蒋家冲”,还有气势轩昂的“蒋家凉亭”,便可见蒋氏家族之盛。
DSC_0214.jpg
    朱氏经过繁衍,到了明朝宪宗成化年间,朱福七后裔兴旺,其六世孙朱钊,为“郡廪生”,朱钊有八子二十三孙,可谓“钟鸣鼎食”之家,已远在蒋姓之上。

DSC_0215.jpg

    朱钊虽年近八十,他对“蒋家凉亭”的地名心存不悦,想要超过蒋姓。

DSC_0218.jpg
  一日,朱钊将他的八个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从明天起,你兄弟八人各挑一担箩筐,我在桐城练潭糕饼坊定做了四千斤大麻饼,你们每人挑五十斤,十天挑完,从家里出发到集贤关口(今安庆市集贤关),一路吆喝:“来吃大麻饼啰!”见人就发,每人两个。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给他们发饼?你们则齐声回答:“我们是从五横桥前朱家凉亭来的,老父八十大寿,遵嘱如此,算是与父老乡亲同欢同庆。”一时间,从居住地到宜城(安庆)北门外,“朱家凉亭”声名大振,妇孺老幼,无人不知。

DSC_0220.jpg

  又一天,蒋姓发现宅前凉亭上的“蒋”字被剜去了,换成了“朱”字,众人面面相觑,气得七窍冒烟,便挥拳捋袖到朱姓门前理论。没想到这朱钊却掀髯一笑:“这里本就是‘朱家凉亭’嘛,汝等着恼何为!”蒋姓闻听此言更是火冒三丈,有为首者指着朱钊说:“好……好,你如此胆大妄为,我到官司府告你。”“奉陪!”朱钊抱拳一揖。

DSC_0221.jpg
  很快,蒋姓为原告,将诉状呈递到了官府。当时的怀宁知县韩明(浙江余姚人、进士)阅过诉状,心想:此案当实地查访,方明究竟。

DSC_0222.jpg

    一日,他带着几名衙役,坐着小轿出了安庆城,吩咐衙役一路询问:“五横桥前为何处?”这一问,从北门外集贤关口到三十里铺,无论妇孺老幼皆齐声回答:“朱家凉亭。”过了三十里铺,来到“分水岭”(卒子注:现为枫树岭,在岭头上建有枫树岭农庄)。这里山路崎岖,衙役汗流浃背,韩知县坐在轿中摇摇晃晃也很不舒服,咀嚼着一路所闻皆为“朱家凉亭”,便命令衙役回衙。

DSC_0226.jpg
  次日,知县发出传票,将原告、被告带上公堂,未等原告开口,他将惊堂木一拍:“此案由本县查访得清楚明白,尔等听判:朱家凉亭,声名远播;本县察访,明白无讹;蒋姓兴讼,大错特错;罚银三百,具结悔过。退堂!”一桩公案就此了结。这场官司,蒋家输得很惨。自此之后,蒋姓在这片土地上便一蹶不振,纷纷外迁。

DSC_0229.jpg

  后来朱氏宗族真的便在蒋家冲一口水塘中建立了四角凉亭(在现在的凉亭居委会凉亭组),葬始祖福七公于现在的凉亭国土所旁边。
DSC_0230.jpg
    现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潜山、枞阳等地的朱氏后代乘几十部大巴车来坟地祭拜祖先,坟地向北不足五十米处便是原朱氏宗祠(现为中心学校)。

DSC_0231.jpg

    现朱氏宗祠为迁移别处新建的朱氏宗祠,宗祠前有四只大石鼓,青石制地,时代为清朝中期。二只石鼓上雕刻有龙纹,直径约为一米一,高约八十公分,中间插旗杆的孔径为三十公分。
DSC_0234.jpg
    朱氏宗祠门前为二只石制门墩石,其中一只是清朝时期制,白石制地,双面回形纹,圆形。

DSC_0236.jpg

    曾经的灰瓦白墙、庭院天井的朱氏宗祠已经不存,在村中一处宽阔的地方,新建的朱氏宗祠雄伟壮丽。如今,宗祠不断修缮,每年还要举办盛大祭祖活动,激励后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

DSC_0237.jpg
    岁月沧桑,五百余年过去了,当年的“凉亭”已无处可觅,但“朱家凉亭”作为地域名使用却相沿至今。

DSC_0239.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2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帽石岩

第2051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帽石岩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水吼镇和平村境内。
20190803_145251.jpg

     天柱山北麓余脉中,有一块上下十多米,最上一块有四米见方的石头,人们称它“帽石岩”;安庆境内有四处纱帽石,一处在大龙山花山、一处在大观区柏子山、一处在岳西县石关乡、另一处就是今天介绍的水吼镇。

20190803_145255.jpg


    在其山坡的石壁山上,突兀着一座百余吨形似一顶明朝官员帽子,人们叫它“帽石岩”。

20190803_181046.jpg

    和平村位于潜山市水吼镇东北部,毗邻天柱山主景区,北与岳西县接壤。
20190803_181602.jpg

    潜山县水吼镇的和平村因其“太平天国古战场”、皖西抗战游击区、鄂豫皖边区“和平修械所”等人文元素以及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特色的民居老屋、古树名木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成为皖西南安庆地区知名的“红色村落”、民俗山寨、生态明珠、避暑天堂。

20190803_181605.jpg


    和平村原来叫河坪村,山区平地,当地人叫“坪”,这里四面环山,有河有坪,所以叫“河坪”,从明朝至民国时期都这样叫,一直叫了几百年。这个地方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不断,解放后,人们感到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于是便有了“和平”这个新名字。

20190803_181610.jpg

    河坪村地处大山深处,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处小盆地,在这个小盆地一角,有一处名为“帽石岩”的石头群,石头自然堆砌成高约十米,宽约十多米的巨石群。

20190803_181616.jpg


    巨石群自然开裂,形成上中下三层,最高层是不规则的石体,一侧看来像个古时官帽,当地人称“帽石岩”。

20190803_181633.jpg

    相传,清朝年间,明朝此地出了一名武将,这名武将为朝廷捐躯后,其子接到朝廷旨意,与叔父骑驴运回父亲的遗骸。

DSC_0222.jpg


    按照父亲生前的心愿,将他安葬在河坪村一侧朝东的半山坡上。

DSC_0225.jpg
    这位武将世代生活在河坪这块小盆地上,祖上曾有老人说对面小山上有那块石头就是“帽石岩”。
DSC_0246.jpg

    站在河坪这块小盆地上,可以清楚看到巨石上形同帽子的巨石是他的“帽石岩”。后来“帽石岩”就传开了,叫出来了。

DSC_0259.jpg


    世事苍桑,乡村巨变。百余年后,乡村发生了苍桑巨变,“帽石岩”的传说在村里仍然还在流传着。

DSC_0264.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2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铺夫子岭

第2052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夫子岭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总铺社区。

DSC_0320.jpg

    全国叫夫子岭的地方真不少,安庆也有一处。夫子岭是指总铺靠水库一侧的大小二座山头的总称。

DSC_0329.jpg

    至于这里为什么叫夫子岭,当地百姓也无法说清楚。查来查去,有一个故事有点意思,不过可信度值得商榷。

DSC_0339.jpg


    据传说,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夫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访过此地。
DSC_0347.jpg

    二千多年前,孔夫子刚刚走到安庆一处山脉的半山腰,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孔子急忙吩咐弟子找一处避雨之地,正巧山间半腰处有个岩洞,师徒们紧忙进入岩洞,暂避风雨。
DSC_0348.jpg

    不会儿,雨过天晴,孔夫子一行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大龙山群山俯首,峰峦竞秀。久而久之此地也叫夫子岭。

DSC_0349.jpg

    登上夫子岭,站在岭头高处,即可观赏宜秀区风光,天气晴朗时,大龙山山川尽收眼底,总铺岭、舒家大排、斯家大排历历在目。
DSC_0350.jpg

    登上夫子岭,彩云飞舞、霞光万道,好个红满天壮丽美景。

DSC_5885.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5-31 20: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新乌兔岭

第2053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乌兔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新新社区。
DSC_6716.jpg

    乌兔岭位于宜秀区丁家山北部的一座山,是北部的最高处犁头尖的一条山岭。

DSC_6771.jpg


    因为形状形似兔子,所以叫乌兔岭,山上树木茂盛,据称抗日战争时期曾有游击队在此活动过!

DSC_6789.jpg

    乌兔岭之所以被称为乌兔,是因为山上的石头多呈赤红色,远远望去如乌石一般。

DSC_6796.jpg

    乌兔岭是五横几处山中的一处风水宝地是有原由的!

DSC_6797.jpg


    乌兔岭,山不高,但其见证了历史。
DSC_6799.jpg

    五横乡十里有座乌兔岭。这座山的主峰叫犁头尖,犁头尖下一条长长的山脉被称为乌兔岭。

DSC_6801.jpg


    形势陡峭,远远看去,就像一只觅食的兔子。因此,人们叫它乌兔岭。

DSC_6802.jpg

    其实,乌兔岭的真正来历,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话说嫦娥常年生活在月宫,因为月宫清冷寂寞,嫦娥就常向捣药的玉兔讲起人间的繁华。

DSC_6805.jpg


    让嫦娥这么一讲,一来二去的,玉兔就起了凡心。一天,玉兔趁着嫦娥不注意,拿着捣药的玉杵,偷偷溜出了月宝宫。
DSC_6810.jpg

    玉兔驾着祥云来到安庆府城北时,看到大龙山气势磅礴,就在大龙山一条小山脉点化为仙窟,在那里住了下来。
DSC_6811.jpg

    玉兔住下来后,每日东游西逛,看农夫耕地,瞧渔夫打鱼,自由自在,快活无比。

DSC_6812.jpg


    后来玉兔被嫦娥施法术,渐渐变成了一只玉兔石,就在乌兔岭上。

DSC_6813.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2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孚玉山麒麟庵

第2054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麒麟庵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孚玉镇孚玉山半山腰。
DSC_0005.jpg
    孚玉青峰是古宿松十景之一。“宿松十景”是古时宿松名片。这十景在县城有一山一水,山就是“孚玉青峰”。

DSC_0020.jpg

    孚玉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城境内,山上有麒麟庵、聪明泉、烈士陵园、电视塔等景点。

DSC_0021.jpg
    孚玉青峰就是孚玉山,在县城东北,是宿松县城最高点。登高眺远,全城一览无余,远至匡庐皖岳,近至雷水龙湖,尽收眼底,蔚为大观。
DSC_0025.jpg
    “孚玉青峰”是古代宿松县城的著名景观,古人是这样描写孚玉青峰的。石思琳写的一篇《孚玉山记》说“古松流水间,红寺清池,绮丽掩映。”

DSC_0101.jpg
    宿松县最早的县志一八二八年出版的道光《宿松县志》是这样介绍的。“孚玉青峰,即东郭外面福昌寺后孚玉山。刹古峰青,游人挈榼登啸,率在于此。”

DSC_0104.jpg

    道光《宿松县志》介绍了聪明泉。位于福昌寺后,寺僧以枧承之,可达于厨。每作翰墨,邑中科名必盛。石壁上有“聪明泉”三字并题句。

DSC_0116.jpg
    孚玉青峰民间又叫鲤鱼山。孚玉山又叫鲤鱼山,因为整个山形酷似一条横卧的鲤鱼。

DSC_0129.jpg
    传说鲤鱼山是一座风水宝地。县城墙要围绕鲤鱼山而建,是一个难得的胜境,如把山围在城内,等于是“金盆养鲤”。

DSC_6936.jpg
    麒麟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它位于孚玉山上,周围山峦起伏跌宕,松茂林丰,春则花草满径,夏则百鸟和鸣,秋日红叶烂漫,冬来清幽肃穆。

DSC_6941.jpg

    据麒麟庵碑刻记载:蒙元扩张,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祈求国泰民安,便在孚玉山上建起了麒麟庵。

DSC_0142.jpg
    相传,麒麟庵建成后,诸神显灵,传遍乡里,庙堂香火更加旺盛。奇闻遍传,为麒麟庵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DSC_6946.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2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河马其昶墓

第2055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马其昶墓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黄甲镇汪河村三松组。
DSC_0525.jpg

    在吴氏宗祠“挂车山历史文化馆”吴总和六尺巷文化主编舒老师带领下,卒子来到位于挂车山半山腰的马其昶墓。

DSC_0528.jpg


    马其昶墓坐北朝南,墓区以墓冢为中心,墓圹呈半圆形,圹中立碑,墓碑破损严重,其碑文阴刻马通伯之墓。墓前设拜台。

DSC_0532.jpg

    马其昶(1855—1930年),字通伯,桐城扶风马氏。晚年号抱润翁,桐城人,桐城派代表作家,安徽高等学堂校长、桐城中学校长。

DSC_0533.jpg


    民国元年(1911年)马其昶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受聘清史馆总篡。著有《抱润翁集》、《桐城耆旧传》。

DSC_0534.jpg

    马其昶墓位于汪河村三松组,系马其昶及妻子(姚永概大姐)、长子马根硕(字伯固)三人合葬墓。墓碑自左向右阴镌刻:“马通伯先生、母姚恭人墓”“马君伯固之墓”。

DSC_0535.jpg


    马其昶墓左前方为马氏祖坟,墓主系明太仆寺卿马孟祯的父母。一九九七年,桐城市政府公布该墓为桐城市文保单位。

DSC_0537.jpg

    马其昶出身翰墨世家,其祖父马树章,任太常寺典簿。其父,讳起升,议叙同知。马其昶少时从学于吴山、姚思赞等先生。后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作家方宗诚、吴汝纶。

DSC_0538.jpg


    马其昶早年数应乡试不第,名声日起后淡于仕进。山东巡抚周馥力举马其昶为经济特科,安徽巡抚冯煦以马其昶博览覃思,文修学粹,上疏请得破格录用。马其昶热心于教育事业,长期教习乡里。
DSC_0539.jpg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马其昶授经安庆藩司署中。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授经合肥李仲仙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力襄吴汝纶办学,出任桐城中学堂堂长,秉承学校创始人吴汝纶先生办学宗旨,以“培养济世人才”为己任。

DSC_0541.jpg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马其昶赴京编《礼记节本》,后以学部主事用,旋补总务司主事。
DSC_0542.jpg

    民国元年(1912年)桐城邑人举为县议会会长,次年马其昶被聘为安徽高等学校校长。民国三年(1914年)入都,法政学校聘先生为教务主任,简任参政院参政。民国五年(1916年),清史馆聘为总纂,主修儒林、文苑及光宣大臣传。

DSC_0543.jpg

    马其昶晚年病痹,鬓发尽白,然治学仍一丝不苟。卒后葬于汪河山麓。站在山麓间,远远望见挂车山层层叠叠,马其昶用尽后半生编纂成《清史稿·儒林·文苑》若干卷,成为清朝后期的重要文献。
DSC_0548.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石屋寺石刻

第2056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青山石屋寺石刻位于与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郭桥村。




    青山石屋寺位于枞阳县城东三十里开外处的枞阳镇郭桥村东南麓半山腰,东南距桥弯大畈百余米,东距马步山小三里。独特的位置造就了青山。


20150328 209.jpg


    青山,因山色常年翠绿如黛得名。石屋寺,即在青山山腰。石屋寺是一座天造而成的寺庙。


20150328 215.jpg

                       
    诸景之中,以 “石屋胜境” 名声最盛。山南峰下,一块巨石如从天而降,高数丈,广十余米,似巨掌前伸,石下一根天然石柱,自然承接。


20150328 216.jpg


    巨石下近百平方米,空如屋宇,故称“石屋”。人居屋内,冬暖夏凉,宽敞明亮。石壁敲击成韵,东作皮鼓之响,西发铜锣之音,音色各不相同。屋顶平坦,上有一只巨型脚印,印迹清晰,即青山十六景之一的“菩萨印掌”。

20150328 217.jpg

    传说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驾云过访时,因为其山承受不住其重力,地藏王只得将另一只脚搭在青山上,不想竟将这块巨石踩动滚落,压在下方的石柱上,形成“石屋”。


20150328 219.jpg


    东晋建元初年,高僧清供禅师云游至石屋,遂以为隐居之所,凿佛像于壁,潜心研究佛理。后来他四处募化,在石屋外侧扩建佛殿三重,取名“石屋寺”。


20150328 221.jpg

    元朝至正年间,裴仙道人居此修炼,颇得修炼的法门。相传有乌鹊为其扫地,白驴为其化米。裴仙经常会集仙侣道友讲论丹术,因名其地为“会公岭”。裴仙化升的早晨,山下数百家门前都有裴仙骑白驴,上门辞别。如今裴仙丹炉遗迹犹存。


20150328 226.jpg


    明朝正统初年,西蜀圆态和尚重建石屋寺。当时香火旺盛,有“小九华”之称。清朝初期再次扩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佛缘和尚扩建该寺,在寺前建有香亭。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殿宇改作林场职工居室。


20150328 228.jpg


    相传明代中晚期,家住青山脚下的何如宠即在此读书。何如宠后来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如今的石屋巨石上还存有其手书的摩崖石刻诗一首,诗曰:“坚云堕地阁山椒,仙隐禅栖万古遥。为向悬崖磨数字,与他后代认前朝。”以“相国诗篇”而成十六景之一。


20150328 229.png


    此外,在石屋读书游览的士人,尚有左都御史左光斗、学者钱澄之、诗人王灼等;清末方守敦、殷希声等人,也在此留下了诗文题刻。


20150328 231.jpg


    石屋寺历代住持皆博学多才,精通佛理。民国年间,石屋寺住持释真达。寺左厢房后有一眼“龙隐灵泉”,据说即是真达法师亲手掘得,解决了附近群众干旱季节吃水困难的问题。泉水常年汩汩不断,味极甘美。此即十六景中之“龙隐灵泉”。

20150328 235.jpg

    青山石屋寺几经兴衰,延续至今。寺由前、中、后三重佛殿组成,前、中殿相连,中、后进之间有天井。大殿壁间遗存碑刻六块,记述了石屋寺的兴建始末。石屋寺古朴素雅,不事雕饰,实是修行的好场所。

20150328 315.jpg


    山上景点很多,比较有名的十六处,名“青山十六景”,即石屋胜境、菩萨印掌、玉洞藏春、龙隐灵泉、乌鸦候客、白驴化米、相国诗篇、仙人棋局、石鼓轰雷、金鸡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题、狮子卧云、丹池日暖、白云送接、凤栖梧竹等。

20150328 319.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图寺牛鼻尖

第2057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佛图寺牛鼻尖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村山顶处。
DSC_7952.jpg


    牛鼻尖是佛图寺村仁和寨山顶处的一个山顶。
DSC_7955.jpg

    这条山脉位于潜山和太湖两县交界处,古时是两县和周边几个乡镇山区人员往来一条必经之路。现在这一片山系属于太湖县寺前镇。

DSC_7961.jpg


    数年前,卒子一人骑着摩托车经太湖县寺前镇到仁和寨,路过牛鼻尖。

DSC_7451.jpg

    牛鼻尖是仁和寨下方的一个山岗,远山葱茏,起伏绵绵,近处松林茂密,各自成趣。

DSC_7962.jpg


    沿着一条小山路,据说这里过去曾是潜山和太湖两县周边乡镇村民通行的要道,小路会从牛鼻尖半腰经过,如果在牛鼻尖设卡,会拦住两面去路。
DSC_7965.jpg

    传说明清时期,潜山和太湖两县村民往来、伐木、商贩都要经过此道,常常有相互争斗之事,官府便在要冲处设置关卡,加以管控,后来山这面的潜山县在小路中部建有一石亭,就地取村使用长约二米的石条堆砌而成。基脚是石条、立柱是石条、顶盖也还是石条,可供往来行人休息。

DSC_7967.jpg


    仁和寨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峰,此前卒子已经写过相关的文章。仁和寨有小庙求有子嗣甚是灵验。相传善男信女坐歇石亭,以石子抛向亭顶,看能否落下,已验证生男生女。
DSC_7970.jpg

    远远望上山,有一个很独立的小山包,那便是牛鼻尖,行进的山路,愈发狭窄,山道之下,悬崖深谷,虽被树木掩映,但远望下去,深豁悠远,不可测其深度。

DSC_7972.jpg

    远远望去,牛鼻尖更像是一顶倒扣的大锅。清朝时候太湖县曾有记载,牛鼻尖,山不高路不远。牛鼻尖算不上最高山峰,去有牛鼻尖的俗称。

DSC_7982.jpg


  牛鼻尖山顶祼露的很大的巨石似牛鼻,此山就是“牛鼻尖”了。以形取名是人们的习惯,好听直观。
DSC_7983.jpg

    牛鼻尖只是一座山峰,离仁和寨并不太远,山看上去并不很高,也就在前面,但走起来却需要很长时间。

DSC_7987.jpg


    转过一个山嘴,这就是牛鼻尖了,巨石姿态各异,常有云雾缭绕峰顶。整个山体犹如一只很大的牛鼻子,巨崖如壁,宛如狮背高隆。
DSC_7992.jpg

    南端呈东西走向,略现高昂;北端呈东北走向,整个牛鼻尖如巨牛凝视山谷,注视仁和寨。

DSC_8021.jpg

(本篇完)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1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源宫白鹤泉

第2058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真源宫白鹤泉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天柱山镇风景村新桥组的真源宫遗址附近。
20170121 057.jpg
    白鹤泉位于安徽天柱山三祖寺东两里真源宫遗址前。

20170121 058.jpg

    白鹤泉因年久失修,泉被淹没无存。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大旱,潜山县农桑职业学校师生于一个干涸塘中觅扩水源。深掘丈余,始见砖石叠砌的残井一口,四周清泉辄涌,色味俱佳,取之不尽。但井墙剥落,石块零乱,学校资工重修,毕乃玄为此撰记今泉、井具淤,白鹤泉碑记存三祖寺内。

20170121 060.jpg
    天柱山白鹤观,位于安徽省潜山市城北天柱山中,亦名真源宫。相传为梁武帝时白鹤道人创建,又称“白鹤观”、“白鹤宫”。自唐朝至清朝道光时均有道士居观修炼,后渐被毁,今仅留遗迹及原观鹤鸣泉。

20170121 061.jpg

  白鹤观始建于宋代,有近千年的历史,曾为宾州本埠佛道香火最旺处。但由于天灾兵燹,虽然明朝轶有续建,清朝康熙后更时有重建,可惜年深日久,旧道观几乎被毁损,年来仅剩下后半座宫观了。
   
20170121 062.jpg
    真源宫、真源宫,为南朝梁武帝时的寺庙遗址,因道人白鹤所建,现存阶梯状建筑基址五层,总面积约五千平方米,相对地面高度约五十米,遗址内尚存应梦井、白鹤泉等遗迹。真源宫遗址是天柱山风景区南大门入口地段的重要景点之一。

20170121 063.jpg

    白鹤泉为白鹤道人开凿使用,原井壁用砖石砌成圆形,井圈为石质,井口直径达半米;民国三十四年重修时立记事碑一通,存放于山谷寺内。由于地壳运动关系,井址沉陷,形成了一口浅水塘。
20170121 065.jpg
    白鹤观胜地群峰叠翠,山体环状起伏,前列龟象形胜,后叠鹤岭梅岗,幽谷泉鸣,溪流飞瀑,鸟语花香,自古是道徒修身养性、炼丹辟谷的风水宝地,也是历代文人骚客、达官贵人游玩的旅游胜地。

20170121 066.jpg

    白鹤观旧所历经风雨飘摇,拆旧重建后的白鹤观殿堂宏伟,气势壮观,实为祈福纳祥、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20170121 067.jpg
    据说千年以来,白鹤观的道人和附近乡民都喝这白鹤泉泉水,用这白鹤泉泉水泡茶,沏茶,其茶不起泡沫,是上好的烹茶水品和极好的天然饮用水。

20170121 06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1997年,《卒子走遍安庆》孕育而生。

      二十余年来,卒子走遍安庆市所有乡镇及一千多个村居,以及原安庆市代管部分县、乡、村,逐步整理形成“卒子游记”系列,为安庆地方文史填补空白。

请关注,点击下方公众号!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9: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姥山双最亭

2068篇


图、文:过河卒子



psc.jpg

  卒子游记:姥山双最亭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居委。


DSC_0711.jpg


更多内容,请点击《卒子走遍安庆》系列游记!



224807r1jbhjqqk0b2hlhb.pn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22: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尾河暴动纪念亭


206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黄尾河暴动纪念亭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
psc.jpg



更多内容,请点击《卒子走遍安庆》系列游记!



_export1626678188880.jpg.png




_export1626678188880.jpg.png
psc.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大街古建筑群


207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东大街古建筑群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太平办事处境内。




更多内容,请关注《卒子走遍安庆》系列游记!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7-26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