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杨桥镇余墩村太公洞——卒子游记
余墩太公洞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7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余墩村太公洞。

20150314 251.jpg
    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余墩村境内,离市区三十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龙山又分大龙山与小龙山。
20150314 290.jpg
   龙山四面环水,自然环境优美。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过去卒子曾多次介绍。山上多峰、多壑、多洞、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
20150314 338.jpg
   大龙山据说有92峰、82岩、72岭、62洞、36壑、108奇石,其实都是传说和编造的,但有些峰、岭、洞、石,的确非常的奇特,乌龙溪、白龙溪、黄龙溪、赤龙溪四大溪流和六条瀑布,也的确是非常的壮美。今天卒子介绍一个石洞。
20150314 340.jpg
    大龙山远望云雾缭绕,峰峦时隐时现,被誉为“龙山晓黛”,乃安庆胜景之一。山间多有巨石,有的似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这些罕见的怪石,不仅给龙山增添了神奇的景致,而且把游人带入了美妙的幻境。
20150314 341.jpg
    大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今天介绍的太公洞就是其中一个人文历史的景点。相传“大龙山有七十二庵”,古人对庙地风景的描绘县志上均有记载,古人从东端登陟龙山,巨石夹道,山腹摺叠,行至一片巨石群,在巨石群相互叠加的石棚间,有一处名为“太公洞”的大石棚。
20150314 342.jpg
    相传,乌龙溪从大龙山一条山涧流出,在峡谷间有一片巨石,谷内泉水从中流出,四季潺潺,夏季外热内凉,冬季外冷内暖。
20150314 346.jpg
    每逢雨季,山谷两岸尽是高耸入云的崖壁,这边是鹰愁崖,那边是大龙山南关一线天,登高远望,能够瞭望长江,令人心旷神怡。
20150314 347.jpg
    太公洞是一处巨石之间的石棚,是一处原始天然洞穴,在圆照寺未建寺庙前,有僧侣在此打坐修行,渐渐了有人文痕迹,再此之后才在唐朝时期建起无量塔等建筑。
20150314 348.jpg
    太公洞应是唐朝以前的人文历史遗址。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这里是整个长江沿岸一处佛教传播的圣地。清朝时期,道光丁亥年,由马香谷在太公洞不远的巨石上摩岩石刻楷书“龙山第一刹”。
20150314 349.jpg
    太公洞再向上行约一公里,就能见到宋朝的圆照庵了。
20150314 350.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5: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明朝临济宗二世海昱石塔——卒子游记
长生明朝临济宗二世海昱石塔
——安庆石塔系列
第167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明朝临济宗二世海昱石塔。

201501001 004.jpg
    岳西县云济寺原名云济庵,位于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枫树组,背倚桃园寨,东接飞旗寨,距岳西县城十二里。《潜山县志》载曰:“云济庵在清照乡县北一百二十里天堂”。
201501001 006.jpg
    云济庵背倚桃园,云济长生。据清朝乾隆版潜山县志记载:“云济庵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清照乡天堂畈”,始建于明朝末年,乃禅宗临济正宗祖庭。
201501001 008.jpg
    相传,去济庵背后山脊中央似大鹏鸟展翅,亦似一尊坐佛,二尊卧佛。登山望石,巨石如大鹏展翅,也像坐佛观景,真是气相万千。
201501001 010.jpg
    明朝末年,佛教禅宗临济正宗三十五世性凉禅师朝礼司空山二祖无相寺后,继续朝礼天柱山三祖乾元寺。途经黄沙岭休息时,见天堂畈西南边一个山坳里有一股雾气直冲云霄,在半空形成一朵祥云,酷似莲花。
201501001 012.jpg
    奇怪的是,这股雾气如白绸带一般连接着空中的白云莲花与山坳里,像有人在山坳里放一朵莲花风筝一样。性凉禅师似有所悟,急忙赶往,发现该山坳是一中间平坦数十亩的莲花宝地。
201501001 019.jpg
    宝地四周冈峦起伏如龙,又似莲瓣环绕,福地中央有清泉涌出,形成雾气,与天上莲花白云相接。性凉禅师到达泉水边后,喝了几口泉水,清冽甘醇,雾气慢慢消失。
201501001 024.jpg
    性凉禅师仔细查看周边地形,前供案似文殊菩萨所乘之大象,白虎岗似青龙;大靠山似大鹏金翅鸟展翅高飞,亦似三尊大佛高卧。性凉禅师大喜,此处风水,乃佛门龙象之地。遂在福地东南的一天然石洞(今祖师洞)内驻锡,开山建刹,修禅说法,弘扬临济正宗宗风。
201501001 025.jpg
     从此,此地称为莲云乡,此寺为云济寺。性凉禅师为云济寺开山祖师,行持精严,慈风远扬,普度众生,影响日盛,皈依日众。云济寺曾建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阁、僧寮、居士寮等,香火鼎盛时僧侣上百人、僧房上百间。
201501001 031.jpg
    云济庵址后边尚存三僧塔,墓碑上刻有“ 临济正宗云济庵开山始祖性凉、二世祖海昱、三世祖寂培”之墓等。真是古道蜿蜒藏净土,庵堂素洁焕清晖。司春永驻长生地,空谷终回百衲衣。一念虔心融日月,脉连祖刹运同辉。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三座石塔中间的海昱石塔。
201501001 035.jpg
    云济寺自明末至清中晚期,佛法兴盛,据当地耄耋相传,解放前云济庵有僧众上百人,僧房上百间,田地百亩,还有大片山场,是天堂畈著名的寺院。清末至民国时期,因战火动乱,云济庵日渐萧条。1939年,云济庵大殿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寺庙三百多斤重的铜钟毁于大炼钢铁时期,所剩僧寮和一些僧塔毁于“文革”期间。
201501001 036.jpg
    禅宗一祖达摩在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二祖慧可在安徽省安庆司空山二祖无相寺,三祖僧璨在安徽省安庆天柱山三祖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在湖北省黄梅五祖寺,六祖惠能在广东南华寺。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寺卒子均已介绍。
201501001 066.jpg

    云济寺临济宗二世祖海昱石塔,为麻石制地,高约二米五左右,分三层雕刻而成,顶部宝葫芦,为安庆地区临济宗石塔精品之一。石塔雕刻于明朝晚期,距今已经四百余年。
201501001 068.jpg
    临济宗为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始于临济义玄(?-867年)大师从黄蘖希运禅师学法三十三年,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正定临济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201501001 070.jpg
    禅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于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后世称为临济宗。义玄是惠能的六世法孙。又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以后分杨岐派、黄龙派。
201501001 072.jpg
    临济庵是安庆地区临济宗的祖庭。明朝开期始祖禅师圆寂。遗体火化后,其弟子将舍利建一塔藏之。其二世海昱禅师圆寂后,效仿始祖建石塔,为本文介绍的二世海昱石塔。
201501001 082.jpg
    日本临济宗联合曾朝拜临济海昱禅师塔,近年云济寺得到修缮,负有传奇色彩的临济宗二世海昱石塔,是安庆地区传播佛教文史的重要证见。
201501001 092.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龙山镇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革命遗址——卒子游记
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革命遗址
——安庆近代斗争系列
第167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革命遗址。

20150815 461.jpg
    安庆居于武汉与南京之间,战略位置举足轻重。南京被攻占,要再侵略武汉,又必须先行强占安庆,再利用安庆飞机场等设施,对武汉发动攻击。一时间,安庆成为华东战场重要的一个战略支撑。
20150815 462.jpg
    1938年6月12日,安庆沦陷。安庆就是日军攻占武汉的大跳板。本图为解放期间的地方革命武装。
20150815 469.jpg
    日军下达命令“华中派遣军以一部部队占领安庆附近”,又命令“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协助陆军占领安庆附近”。至此,“安庆攻略战”全面拉开。
20150912 000.jpg
  实际安庆这时已经是一座空城。以前,安徽省政府已经由安庆外迁至六安。安庆城内的大多机关已经外撤,城内学校也先后停办和疏散。百姓纷纷逃离城区。
20150912 002.jpg
  安庆沦陷期间,城区举行了最后一次浩浩荡荡的抗日肃奸宣传大运动,其主题,就是“反日肃奸”。日军攻占安庆后,随军的东京朝日新闻社、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拍下了还没有来得及擦去的标语墙。
20150912 004.jpg
  安庆沦陷期间,正面战场是由国民党桂系一七六师五二六旅及第九游击纵队等。而在非正面战场上,有一支名叫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的革命武装,活跃在大龙山、小龙山周边,经过几十年的岁月,这些遗址被挖掘出来。
20150912 005.jpg
    这支活跃在大龙山、小龙山周边山区的地方游击队,人数至今仍是个迷,这些出生入死的地方武装队伍,利用有利地形,向驻守在安庆周边的日军兵团,发起抗日活动。
20150926 038.jpg
  抗战爆发后,安庆的热血男儿们,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上。其中,由地方革命武装队伍取得的战场成果有:焚烧老安徽省政府内的日军弹药库。炸毁安庆机场地面日机数架。摧毁日军电台等等。
20150926 040.jpg
  在安庆, 关于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的革命武装历史记载极少,虽然这支队伍组建时间不长,但战果辉煌。
20150926 049.jpg
    他们曾多次对安庆地方日军实施沉重打击,为沿江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清除了障碍;
20150926 061.jpg
    大龙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二十里处。整个大龙山和石塘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一百三十多平方公里。
20150926 075.jpg
    其中大龙山面积约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石塘湖水面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大龙山又分大龙山与小龙山,范围很大,大龙山呈南北走向,绵亘起伏、层峦迭峰、蜿蜒如龙,故称“大龙山”,主峰日照峰海拔690米。
20150926 089.jpg
    大龙山游击分队在大龙山与小龙山及其周边的山山岭岭结下不解之缘。大龙山游击分队人数少、活动自如,他们比体力、比耐力、比意志的艰苦任务。
20150926 101.jpg
     大龙山游击分队行军路线、人员组成、武器装备均不固定,大龙山游击分队据了解又分成不固定的几组,有在前边探路的小组,有在后面殿后的小组,在在中间的小组。
20150926 104.jpg
     大龙山游击分队像一把利剑,时而爬山,时而过河。他们活跃在安庆周边,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补充弹药,还要收集干粮。什么炒黑豆、炒粉等,装在口袋里,成为他们作战中粮食。
20150926 112.jpg
    他们为安庆发展及各县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保留着与安庆地方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革命事业在这块土地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50926 113.jpg
    卒子建议,应该在安庆大龙山、小龙山、巨石山等地立碑,上刻“大别山游击队大龙山分队的革命武装斗争遗址”纪念碑,以志纪念。为使当年的革命遗址不致埋没,激发起更多新生代朋友热爱安庆这块土地。
20150926 124.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5: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县级市)龙眠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张英墓——卒子游记
双溪村金鸡地张英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67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龙眠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张英墓。

101.jpg
    张英墓,位于桐城市城西北十五里的龙眠乡双溪村的“金鸡地”,取“金鸡报晓,勤勉侍朝”之意。其地背枕金鸡山,面对“赐金园”,两侧小冲相峙,环境幽丽。
102.jpg
    张英墓座面积二千平方米,原墓前设九级石阶,上为拜台,台下置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等整套祭具。台下立石雕翁仲两对,石狮、石兽、石羊、石龟各一对,对称排列,布局规整。
103.jpg
    张英墓前沿有四柱石牌坊一座,高五米,宽八米,阳文镌刻“恩荣”二字。清朝康熙四十八年、乾隆元年御赐碑二方,均为龟座,分立碑坊后。
104.jpg
    张英墓庄重肃穆,气势宏伟,加之风光绮丽,为后人游览、凭吊之境。邑人姚鼐有诗云:“千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圆堤松响交山阁,山崦花光照涧扉。青草已埋黄阁局,绛霄还振素流衣。衰赢幸与年年会,昏黑犹嫌早命归。”
105.jpg
    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号圃翁,安庆府桐城人。清朝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著有《笃素堂文集》、《周易衷论》等书。
106.jpg
    卒谥文端,清朝雍正即位赠太傅,后与其妻归葬于此。墓建成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二月,乾隆元年(1736)九月,两次御赐碑文;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二十四遣布政使马逸姿、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初九日遣右副都御史徐本、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二十日遣按察使司副使范灿先后临墓地御祭。
107.jpg
    “文革”期间,墓冢两次被炸,墓地装饰物遭摧毁,断碑碎石流散全村,拟修复再现原貌。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8.jpg
    清朝康熙年间,张英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安庆府桐城邑的老宅张府与吴府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府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府不同意。张府与吴府在朝廷都有任官的人,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将官司打到了县衙。
109.jpg
     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哪敢轻易了断。在这期间,张府人写了一封信给时任朝廷官员张英,请张英出面摆平此事。张英于是给家人回了一封信,回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12.jpg
    家人看了信,明白了张英的意思,受到很大触动,不仅不再争地,还主动退让了三尺地出来。吴府家人见状,大为惭愧,也出动将墙基后移三尺,两家从此交好。那空出来的六尺地,从此成了一条公用的小巷,就是日后闻名遐迩的“六尺巷”,朝廷得知之后,特命修建了一座牌坊,写上了“礼让”二字。
123.jpg
    张英,1663年(康熙二年)二十七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列第十二名。1667年(康熙六年,丁未年)中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大学士李霨见张英卷,“激赏不置,有国士之目”。改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进入庶常馆学习满、汉课程,教习师公颜保、范承谟。十一月,父张秉彝离世,离馆回乡丧居。
126.jpg
    1673年(康熙十二年),掌院学士傅达礼、熊赐履推举张英、李光地等四人,圣祖钦定张英。五月,充《孝经衍义》纂修官。七月,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十一月,命同学士熊赐履、编修叶方蔼、修撰韩炎等各撰《太极图论》一篇。圣祖康熙每幸南苑,张英必从,久在左右,是以,圣祖深识其人。
129.jpg
    1677年(康熙十六年)十月张英与高士其入职南书房。在任职期间,张英还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1680年四月,康熙以张英“勤慎可嘉”,命吏部从优议叙。张英遂又得授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康熙谕示吏部:“张英和内阁学士徐乾学学问淹通,宜留在朝中办理文章之事,嗣后不要将他们列为巡抚人选。”
131.jpg
    1689年张英升任工部尚书,仍兼管詹事府。1690年六月,张英奉旨兼管詹事府外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七月,张英调任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三个月后,康熙斥一等公佟国纲所写的祭文为“极为悖谬”,张英则因未能详审祭文而被免去了礼部尚书职务。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佟国维原型就是历史上的佟国纲,剧中张廷玉实为张英。
135.jpg
    1692年十月,康熙恢复了张英礼部尚书的职务,命其仍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康熙还先后让张英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1699年,康熙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张英以衰病再次乞休致,被允准以原官致仕。1708(康熙四十七年农历九月十七)年,张英在家中病逝,享年72岁。
136.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吴冲组刘家大屋——卒子游记
团林吴冲刘家大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67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吴冲组刘家大屋。

20140501 502.jpg
  从远处望去,刘家大屋坐落在狮子山脚下,屋前流淌着缓缓的小河。有一首诗这样来形容它: “狮潜山麓伴龙眠,桂馥兰芳满院妍。 ”可见刘家大屋在选址建筑上的独具匠心,整个建筑设计精巧,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点。
20140501 503.jpg
    刘家大屋位于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吴冲组,这里又称刘庄,距今有几百历史。全部刘姓子孙居住,刘家大屋整体以青砖、石板,木质结构的古代衙门建造。
20140501 505.jpg
    传说为当时刘家祖先为官回乡建造。数百年后的至今依然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群以南北而建,依托以群山下,大门朝南。南大门到北中轴线有七重大堂,最里面一重为祖宗祭祀祠堂。两边厢房为刘家子孙居住场所,西北角,东北角,西南角,东南角,中间皆有出口。
20140501 506.jpg
    刘家大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现位于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吴冲组的一处半山腰。刘庄里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盛满了故事,又成为了安庆宿松县古老历史的缩影。
20140501 509.jpg
    这老宅里出过进士,又出过英勇壮烈、赫赫功勋的人才。刘庄的刘家大屋的院墙和门楼上都长着类似蕨类的植物,这是一种古老的物种,还有天井四周和院子墙角布满了的青苔,这些都给老屋增添了几分沧桑。
20140501 515.jpg
    刘庄刘家大屋周围有群山环绕,老屋基于清代乾隆形成规模,这座老宅与老宅旁边的石桥均为清朝乾隆年间同期建立。老宅的屋角院边不知名的花花草草,离老屋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青石板的小路,这条路的中段有一座石质的石拱桥,卒子前期已经介绍过。
20140501 517.jpg
    刘家大屋的建筑水准颇高,深院大宅,白石砌基,青砖白缝。门窗、墙壁、柱头、房梁等处采用传统的雕刻技法,浮透相间,细腻传神,将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话故事、人物传说等等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尽显当时南丰人对建筑和文化艺术的崇尚和追求,让人赞叹不已。
DSC_8420.jpg

    安庆宿松县趾凤乡西部,群山环绕中,有这样一个小山村,村子环境古朴幽雅,生态得天独厚。百余年来,任凭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这个小村落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村里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当属刘家大屋。
DSC_8428.jpg
    走进老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细细品味却是惊喜连连。正在修缮的雕花木窗,从色泽看,一新一旧区别明显,可上头的木雕画竟然画风统一,相互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而类似情形,在一些梁柱的修补上均有体现。
DSC_8430.jpg
    刘家大屋建于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这年是农历乙酉年、鸡年,整个建筑总面积为四千五百多平方米。在团林村十六个村民组中,刘家大屋横跨了刘东、刘西、吴冲三个村民组。刘家大屋的建筑群约占整个团林村建筑总面积的40%左右,世代由刘姓子孙居住。
DSC_8432.jpg
    刘家大屋虽为清朝早期建筑,但其梁架结构保留着明显的明朝建筑特征。大屋在抗战时期因为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火烧而被破坏掉一部分,但主体建筑幸存下来。
DSC_8452.jpg
    刘家大屋依山傍水,大门门楼呈八字型,室内为砖木结构,每一进都有一条青石铺成的小巷,内外相通。从南大门到北中轴线有七重大堂、五个大厅、十五开间。最里面一重为祖宗祭祀祠堂,两边为刘家子孙居住的场所。
DSC_8456.jpg
    整个建筑,以厅堂为主轴,以弄道连接所有房间,以青砖围墙为闭合线,呈现出典型徽派建筑的特点。即使是暴雨,室内也无积水与内涝。
DSC_8457.jpg
    据老一辈介绍,兴建大屋的刘氏祖先年轻时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仆人,因为忠诚可靠,户主将宅基地赠送给他。刘氏祖先发家致富后,开始在宅基地筹建房屋,开始建筑并没有这么多,后来慢慢人丁兴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如今从屋内留存的古牌匾、题字等等可以看到历史的荣光。
DSC_8458.jpg
  刘家大屋在选址和建造时,遵循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建筑融于山水之间,非常协调。该建筑群坐南朝北,门楼呈八字,与古代衙门相似,一种气势油然而生。从外型上看,大屋的墙面和马头檐高低进退、错落有致;从色彩上看,整个大屋白墙黛瓦,古朴中透着清秀,颇具皖南徽建的风格。
DSC_8478.jpg
    古宅的每一进各有一条青石铺成的小巷,可以内外相通;古时因聚族而居,人丁兴旺,防火尤为重要,因此进与进之间设有 “封火墙”。整个建筑中有七道门,五个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可通风透光,亦有 “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DSC_8481.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商业巨挚”胡叶吉故居——卒子游记
千佛塔“商业巨挚”胡叶吉故居
——安庆近代商业系列
第167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商业巨挚”胡叶吉故居。

2014100106 1861.jpg
    胡叶吉故居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的一个平畈间。千佛塔村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宽阔的平畈,这片平畈两边都是山谷,天然的小气候,适应于农作物的生长。
2014100106 1863.jpg
    胡叶吉,字润山,号正埙,出生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于民国九年(1920年)逝世。晚清秀才出身。
2014100106 1864.jpg
    胡叶吉故居是目前安庆市岳西县规格最高的一座古民居。它是由长期在外经商的胡叶吉晚年创业成功后,回家乡花巨资兴建的府邸。
2014100106 1867.jpg
    胡叶吉故居采用三进四厢式四合院,中间两座天井,天井采用“回”字形,全部采用青石条铺设而成。
2014100106 1873.jpg
    胡叶吉故居两侧有左右披屋、厢房,共计三十七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二百五十九平方米。
2014100106 1878.jpg
    胡叶吉在清朝晚期,长期在外经商,主要出售安庆府潜山县后北乡一带的伏苓等中药材生意,在武汉等地威望很高。后被推任为皖鄂六县(英山县、霍山县、潜山县、太湖县、罗田县、黄麻县)商界“安苓公所”总领事。
2014100106 1879.jpg
    胡叶吉在经商时,常与官府要员来往,有些关系密切。据了解,胡叶吉来往较为频繁的主要有潮州府知府李士彬,李士彬、生于清朝道光乙未年(1835年),原安徽英山南河鸡鸣河人(今属湖北);另与晚清重臣李鸿章。
2014100106 1881.jpg
    胡叶吉,曾受朝廷封领邑文庠中书官衔,兼管长江航运。其一生为官秉正,不徇私枉法。晚年,回家乡潜山县后北乡安度余生。
2014100106 1883.jpg
    胡叶吉故居布局严谨,建造规整,做工精细。所有的小瓦在烧造时,均掺入铁砂,使得小瓦制造极为坚硬。
2014100106 1890.jpg
    胡叶吉故居根基条石均采用九寸方条石,且打磨较为平整,经过百年的风雨,其根基毫无开裂。
2014100106 1892.jpg
    胡叶吉故居大门和两侧小门均使用铁门包蒙,门石开凿榫卯,安放插销。主梁梁架,椽子、门窗使用了上等木材,精雕细刻而成。
2014100106 1893.jpg
    胡叶吉故居大门深红阳刻匾额“苏湖世第”,出自胡瑗事迹。胡瑗(公元993-1059),字翼之。宋朝泰州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是宋朝著名的教育家,被奉为宋朝理学先驱。
2014100106 1894.jpg
    据胡叶吉后裔介绍,胡叶吉故居当年建造使用了八担银元,以每担二千枚银元计算,就是一万六千枚银元。在晚清,这是一笔巨资。
2014100106 1913.jpg
    胡叶吉故居仅大门落成,当天杀肥猪一只,三缸冰糖水犒劳工匠,其工匠最高峰时,达二百多人同时开工,场面极其宏大。
2014100106 1914.jpg
    胡叶吉故居中厅悬挂“广厦腾欢”、“竹松式好”等官员和乡邻友好送来的匾额,在房屋落成时高县堂上。
2014100106 1915.jpg
    胡叶吉故居是典型的江西“厝包”式建筑格局,正堂两包建包屋,并且向各自方向延伸一间。拱正屋各向外开一间侧门,这种建筑格局又称“厢爪子”,又称“下山虎”式格局,有喻老虎下山捕食两爪向前的式样。
2014100106 1919.jpg
    如今,一侧的厢房已经毁损,包屋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有格局。但其余皆保存完整,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4100106 1929.jpg
     胡叶吉生于乱世之间,其幼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浩浩荡荡在安庆地区与清军反复厮杀,在幼年的胡叶吉感知上,动荡的岁月让他深深缺乏安全感。
2014100106 1934.jpg
     故居建成后,成为后北乡一部深宅大院、铜墙铁臂,成为那个时代坚不可摧的安全府邸。
2014100106 193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五河镇河南村蒋氏祠堂——卒子游记
河南蒋氏祠堂
——安庆祠堂系列
第16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河南村蒋氏祠堂。

2014100106 1630.jpg
  河南村又称小河南,是岳西县一处相对比较闭塞的古村落。之前卒子已经“蒋氏支祠”又称“六行堂”,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一处同为蒋氏祠堂的古建筑。
2014100106 1631.jpg
  相比“蒋氏支祠”,卒子今天介绍的蒋氏祠堂更久远。是当地的两所古建筑。今天卒子再次近距离介绍这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古建筑,得知“蒋氏祠堂”。
2014100106 1633.jpg
  祠堂是一种文化,是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蒋氏先辈将祠堂取名为“六行堂”,无论是大祠堂或是支祠都以先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九族、亲爱姻戚、信任朋友、救济贫穷为荣。
2014100106 1635.jpg
  蒋氏祠堂比起不远处的蒋氏六行堂来说,显得比较矮小,它的一片重建的新建筑之间。如果不是细细考量,很难发现这幢藏于众多新房之间的这座老祠堂。这座蒋氏祠堂建筑较为低矮。在历经了二百年的风雨之后,石雕、廊柱、檐角、窗棂都有不同适度的毁损,穿越老屋的马头墙在小青瓦掩映下透着古朴沧桑,令建筑整体更加宁静壮美。
2014100106 1638.jpg

  当年,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在鄂豫皖地区进行游击战争时,曾多次在小河南活动,在此期间,除了在蒋氏六行堂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同时也在附近很多古建筑里进行研讨部署有关工作。
2014100106 1640.jpg
  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河南村蒋氏祠堂与蒋氏支祠同为蒋氏先祖在河南村建设的古建筑,在巍巍大别山深处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古建,具徽派特色。
2014100106 1641.jpg
  据了解,蒋氏祠堂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15年至1820年),当时为做这幢祠堂,蒋氏先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幢至今已经二百年的古祠堂。总建筑面积约二百六十多平方米。蒋氏祠堂现未列为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100106 1642.jpg
  蒋氏祠堂坐北朝南,房屋二十一间,建筑占地面积约二百六十多平方米,平面为一轴三进带左右跨院的四合院形式,整体建筑呈“凹”字形布局,硬山顶,马头墙,小黑瓦,抬梁式屋架。
2014100106 1644.jpg
  蒋氏祠堂建筑虽谈不上华美精致,但整个建筑仍然显出当年蒋氏先辈的才能和智慧。他们在前庭和中厅,建有二个天井,四水归堂,显露出蒋氏对故土的留恋。
2014100106 1645.jpg
  蒋氏祠堂建设在皖西南群山之间的一个小盆地之间,至今两百年。比相邻的蒋氏六行堂要早十多年。蒋氏祠堂是蒋氏家族祭祀的地方,也是共商族务的场所。左右和前后都有大小厢房数间。
2014100106 164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江县赛口镇汪洋村太平军军营遗址——卒子游记
汪洋太平军军营遗址
——安庆旧址遗址系列
第167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赛口镇汪洋村太平军军营遗址。

101.jpg
    据《安庆府志》、《望江县志》有关太平天国驻军的篇章记载:“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三十万自武昌沿江东下,经望江、一度攻占望江,设防驻守。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一月,太平军作战将领石达开率水陆大军,经望江县袭击鄱阳湖清军,大败清军中的湘勇曾国藩。二月,太平军作战将领李秀成、秦日纲率西征军经望江西上再克武昌,一直到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安庆望江等地相继被清军占领为止。
105.jpg
    太平军在安庆府望江县占驻前后长达近十年,整个沿长江的望江县被太平军治理得相对稳定,太平军在这里要采取各项相应的政策,其中包括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太平军驻守安庆时印制的“漕米执照”、太平天国地契、太平天国良民牌以及太平天国钱币等等。
108.jpg
    清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作战将领兵分几路到了安庆。据史料记载,同时卒子根据安庆地形与安庆各县乡镇的百姓传说,得知其中一路由太平军将领领导的太平军从长江边靠岸,经陆路上岸进入安庆。当得知太平军所部到达长江时,清军前往阻击,连遭惨败,急忙退入望江县一带。以后太平军经过望江县多个乡镇,清军都闻风逃散,或藏匿深山,或死守城内,不敢抵抗。
110.jpg
    当太平军到达赛口镇一带,当地百姓以“长毛”烧杀淫掠害怕而离境出逃山区,太平军到达望江县以前,清朝官吏和地主豪绅一面准备仓惶逃定,一面大肆造谣,他们说; “长毛所到之处,挠杀抢掠,无所不为,连他们的战马都是以人的肚腹为槽,以人血为饮料的。”太平军先头部队很快占领这一带。通过路上和水面的物资调动,太平军找到汪洋村一带住扎联营。
114.jpg
    太平军通过了安庆市望江县时,由太平军发送文告,说明太平军反清的目的,太平军只是路过此地,要求互不相扰。现安庆市望江县文物局有太平军时期的良民牌。这张1853年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证件,可以说证明了安庆当时在整个太平天国期间的位置。
118.jpg
    通过发放“良民牌”的形式,体现“军政合一”的特征,做到全民皆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种寓兵于农,以备战事的做法,在当时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124.jpg
    太平军在望江县向当时尚未逃离的百姓说:“一个人不能欺侮另一个人,一个人不能压榨另一个人,大家都应有地种,大家都应有衣穿。”他们对待百姓很好。赛口镇一带的百姓也有“投长毛”参加了太平军的,招募时还有许多工匠来打造梭标、双刀、弓箭等武器。汪洋村的群众介绍,当年的“天兵过境,真是秋毫无犯”。
128.jpg
    太平军离开望江县后即分兵两路进入太湖县境。当时,望江县与太湖县的清军和民团都躲在太湖城内,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并准备了大量的灰包、矢、碎石守城。
131.jpg
    太平军通过望江县赛口镇汪洋村这个背靠长江的广袤地区运送物资,征兵入伍。直到太平军失败以后,安庆望江一带还有一些人回家,这些人往往被称为“长毛”。这与史料记载颇为不同。
135.jpg
    清朝咸丰年间,驻守安庆府望江县当地清军绿营有一名将领,率军一营,约四、五百人,住扎长江沿线。他听说太平军快到了,便急忙率军退避入城,根本不敢打照面。位置汪洋村的一片田畈间,当年就是太平军军营所在地。
138.jpg
    太平军所到之处,旗帜飘扬,太平军进驻汪洋村时,为太平军挑担、赶马、运输东西的百姓据说还不少。太平军路过的地方,清军一般都向水里投毒,将未运走的粮食全部烧毁。太平军经过的水田,清军把水沟下游堵塞,使田里的水深达数尺,太平军在黑夜急行军时,有的马匹收脚不住,陷入田中。当时,太平军行军是一小批一小批的,前队的已远去,后队的未赶上,清军就乘机而出,对这些陷入泥潭的太平军进行攻击。
140.jpg
    在安庆市望江县民间收藏者出示一张太平天国时期的“漕米执照”,这张凭证说明即当时安庆府望江县农民的一种收据凭证,这与望江县发现“太平天国地契”、“太平天国良民牌”,说明太平天国时期,安庆作为重要根据地兴农保民的证明,有着历史的巨大价值。
143.jpg
     这张“漕米执照”质地棉皮纸印刷,宽幅25.5×14厘米,框内上端横印“漕米执照”四字,楷体、阳文,下端中间竖印“安徽省安庆郡望江县为征收漕米事,今据××营××乡×里×营两司马统下粮户(王明心)报明山田,应纳太平天国丁已七年(1857年)漕米(贰斗贰升九)除将米兑仓查收外合给执照归农,此照。太平天国丁已七年(1857年)×月×日给,第×××号”等字样,楷书,另上面斜盖有“太平天国安徽省安庆郡监军印”长方形红色印章。
145.jpg
    太平军来到安庆之后,太平军将领将天朝《天朝田亩制度》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安庆颁布了《训谕》实施安民政策,并与其它太平军指挥将领共训:“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裸,弟等细思安徽、江西、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重新沿袭清朝的税收政策、而得到天王洪秀全的同意。”这张“漕米执照”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152.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社居委八方禅寺与铁塔——卒子游记
百华八方禅寺与铁塔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6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社居委八方禅寺与铁塔。

20160116 001.jpg
    大龙山镇山清水秀,自然和旅游资源丰富,镇北靠大龙山风景名胜区,境北逶迤葱茏的山脉景色宜人,境南为山水皆胜的石门湖,航道直通长江。
20160116 006.jpg
    大龙山镇内且有龙王庙、大龙山禅寺、三圣庵和今天卒子将要介绍的八方禅寺等寺、庙、庵、观、塔多座,摩岩石刻多处,道观庵堂星罗棋布。
20160116 013.jpg
    八方禅寺也叫八方殿,是大龙山上的一座新建不久的寺庙,据说古代是山下寺庙的一个殿堂,由于所处地势高,从五横乡、大龙山镇等多地可以看到这个立在山领的铁塔。
20160116 016.jpg
    八方禅寺始重建于八十年代,距今已有三十年历史。八方禅寺历史虽短,在历史,明清两朝曾对这一块山头及其周边的寺庙几度扩建修缮。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兴修八方禅寺。八方禅寺近年又进行了维修扩建,八方殿、观音殿、两侧回廊等,走近之后立即感到肃穆起敬、庄严如故。
20160116 020.jpg
    八方殿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山岭上的铁塔,它建在寺东边的小山头上,从寮房和佛堂之间有一条小石阶路可以上山。沿小路走了约一二十分钟,就看到了铁佛塔了。四下望去,天上虽然晴空万里。
20160116 022.jpg
    铁塔建于九十年代。塔是一种舶来品,最初是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后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这座位于安庆地区及其罕见的铁塔。
20160116 027.jpg
    八方殿铁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制造工艺精湛,建在大龙山一处山脊之上,围绕大龙山很多村落都能见到铁塔的身影。
20160116 032.jpg
    铁塔建于二千年前后,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该塔原称八方禅寺塔,但安庆百姓习惯称为其八方殿塔。但这座塔却不是铁铸的,它实际是使用了合金铸造而成,远看近似铁色,习惯称其为“铁塔”。
20160116 033.jpg
    铁塔的前身是否有塔,不得而知。但能够在大龙山建造这座铁塔,而且高近二十米,为六角九层,是安庆境内现存铁塔中最高大的一座。
20160116 034.jpg
    八方殿铁塔塔向修长,高大雄伟,上铸造有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等图案,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
20160116 035.jpg
    铁塔的外部采用经过精密设计合金拼接焊接加工合成。塔身不设窗,又称为盲窗。塔环挂在檐下挂有铃铎,起风的时候,铃铎随风而动,象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
20160116 036.jpg
    站立塔边,可以极目远望,长江似带,大龙山如屏,顿觉飘然如在天外。塔建成多年,阅览沧海桑田,历尽蹉跎岁月。
20160116 056.jpg
    铁塔地处大龙山最外部的一个山岭间,再向西和百米处,有一条通向大龙山顶部的山道。古时,有地方乡绅和游人常常从山下步行至山顶,给顶部一处石头群取名“烟雨楼”,卒子将会在后期再做介绍。
20160116 058.jpg
    另据了解,八方禅寺现有僧侣几人。他们寺居龙山,步行时余。寺内原有一僧,天命年龄。他称:“人道,山不在高,在仙;水不在深,在龙。安庆乃禅宗发祥地,佛教盛行,寺庙众也。独访八方,何也。曰,寺不在名,在人。”
20160116 061.jpg
    八方禅寺在大龙山属于较高的寺庙之一,地处山腰位置,这里山型如座椅,八方殿向西方。拾阶而行,登大雄宝殿,目之所及,宜秀尽揽,顿时开阔。
20160116 063.jpg
    相传“大龙山有七十二庵”,古人对庙地风景的描绘县志上均有记载,古时游人从东端登陟龙山,巨石夹道,山腹摺叠,这里四周石壁峭立,有高五、六仞,石罅中长有秀竹古松;泉北有高峰耸立,涌泉、飞瀑出自其间,终年奔流不息。
20160116 065.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2: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十里铺乡林业村四棵七十年龙柏树——卒子游记
林业四棵七十年龙柏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68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十里铺乡林业村四棵七十年龙柏树。

20150510 025.jpg
    独秀园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十里铺乡林业村,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今天卒子介绍的四棵龙柏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
20150510 026.jpg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
20150510 030.jpg
    一九四二年,陈独秀病逝于重庆江津,一九四七年其灵柩回安庆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这四棵龙柏树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一九九八年,陈独秀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九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
20150510 032.jpg
    安庆市政府建设独秀园,现在的独秀园占地一百一十亩,墓地一千多平方米,包括陈独秀墓,浮雕墙,陈独秀纪念馆等景点。
20150510 035.jpg
    在独秀园中间,毅力着一尊陈独秀铜像,由青铜铸成,高六米、底座三米三。铜像展现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抨击旧礼教、旧文化,宣传新思想、新学说的光辉形象及饱满革命的开创精神。
20150510 036.jpg
    在独秀园中间,陈独秀铜像与陈独秀墓冢之间,有四棵龙柏树,这不是普通的龙柏树,而是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龙柏树。
20150510 037.jpg
    龙柏,又名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桧树)的栽培变种,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
20150510 038.jpg
    柏科圆柏属乔木,成材后高达二十米,胸径达三米多;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
20150510 039.jpg
    龙柏常用于园林绿化,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路绿化等。主要产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经过多年的引种,在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有龙柏的栽培。
20150510 040.jpg
    龙柏是圆柏的人工栽培变种。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
20150510 042.jpg
    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圆锥形外,也有的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象等动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圆球形、鼓形、半球形,单值或列杆、群植于庭园,更有的栽址成绿篱,经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圆脊形,可表现其低矮、丰满、细致、精细。
20150510 043.jpg
    龙柏侧枝扭曲螺旋状抱干而生,叶二型,即刺叶及鳞叶;刺叶生于幼树之上,老龄树则全为鳞叶,壮龄树兼有刺叶与鳞叶;生于一年生小枝的一回分枝的鳞叶三叶轮生,直伸而紧密,近披针形,先端微渐尖。
20150510 046.jpg
    龙柏球果近圆球形,很小,两年成熟,熟时暗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脱落,种子卵圆形,扁,顶端钝,有棱脊及少数树脂槽;先端锐尖,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上面则不明显。
20150510 04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5: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8-12-14 10:54 编辑

桐城市(县级市)文昌办事处四尊明清古狮子——卒子游记
文昌四尊明清古狮子
——安庆古石构件系列
第168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文昌办事处四尊明清古狮子。

01.jpg
    桐城位于江淮要冲,明朝初期属宁江府,后属安庆府,直隶南京,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桐城,春秋时为桐国,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
02.jpg
    桐城有“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之称,“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这是说,桐城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西南面有天柱山(汉武帝前称南岳),龙眠河穿城而过,浩瀚的长江就在面前,枞河之水穿越全境直通长江。
03.jpg
    位于桐城派文物陈列馆,是一处不错的介绍安庆地区文化的窗口。桐城派文物陈列馆位于文庙后面的西北角,五间木结构小楼,门前有两对(四尊)憨态可掬的石狮,门楣挂着“桐城派文物陈列馆”横匾。
04.jpg
    桐城派陈列馆位于公园路“告春及轩”内。馆内珍藏有春秋青铜兽耳尊堪称镇馆之宝;北宋青白瓷博山香薰、南宋白釉瓜棱提梁壶等是瓷器中的精品等等。
05.jpg
   
    明朝中叶以后,桐城地方学术兴起,“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致力于古文写作,开桐城派先河。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提出“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是桐城派“义法”理论之先驱。
06.jpg
    桐城派的初创时间为清朝早期的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
07.jpg
    据了解,在桐城派文物陈列馆门前的二对四尊石狮子,其中一对二尊石狮子,石制,高约一米七左右,一公一雌,公狮脚下为石球,雌狮子脚下为小狮子。
08.jpg
    这对二尊石狮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朝的石狮子,雕刻较为温顺;而清朝的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清朝的石狮子具有:“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09.jpg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10.jpg
    狮子是百兽之王,把它们置放在宫殿、府第、衙门前,具有威镇四方,群兽慑服之意,以象征封建帝王之尊荣与权势。那雄狮蹄下踏球又象征着寰宇的统一,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雌雄抚小狮还象征着子嗣的昌盛繁衍。
11.jpg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
12.jpg
    明朝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这些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
13.jpg
    清朝,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
14.jpg
    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15.jpg
    今天介绍的四尊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16.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1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龙山镇龙角峰——卒子游记
大龙山镇龙角峰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8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龙角峰。

201501011 170.jpg
    安庆大龙山是一条扁平的山脉。大龙山上奇石被包围、怪石林立,杂草丛生、荆棘满地,从大龙山镇有多条路可以上山难以寻觅它的身影。位于安庆市大龙山山脉的一端,有一处叫龙角峰的巨石岭,今天再次介绍这里。
201501011 337.jpg
    龙角峰位于大龙山镇与原总铺乡的陀背岭上,这里有一块昂然挺立的巨石,高数米,底部有十几平方米。越向上越细,并呈弯角状翘起,顶部宽直插云宵,酷似一只犀牛角,也象传说中的独角龙的角,故称“龙角峰”。
201501011 351.jpg
    大龙山是安庆北部的屏障,山上象形石景甚多有老虎石、犀牛石、大鼓石等等,“龙角峰”就是这些巨石中的一处。
201501011 392.jpg
     
   其中一条路是从大龙山镇百华村的龙王寺穿行到龙角峰。这是一条安庆经典驴行旅游线路,强度适中,适合广大驴友穿行,攀爬。
201501011 418.jpg
   穿行一条百年前湘军人工壕沟,就到了龙角峰山下,在山脚下观看,酷似一仰面朝上的人脸,尤其是脸部特征明显,龙角峰被群山所遮挡,能够看到龙角峰,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201501011 421.jpg
    大龙山处处是景,独不类他山。一路行进,雄伟的陀背岭山峰,龙角峰是大龙山山脉一端一处较高的巨石群。大龙山山峰的道路崎岖、泥泞,山路很窄,一条人工的山沟,据说是清军或是太平军的古战壕。
201501011 424.jpg
    越过战壕,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山谷里悬崖峭壁,远的如丽石,近的似刀削,在这春季里上山,有另一种秀美!除了风景以外,征服本身的体能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201501011 447.jpg
    站在龙角峰,环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点大龙山的大小山峰。龙角峰位于大龙山西南麓,海拔约五百至六百米左右,因形似龙头犄角而得名。
201501011 449.jpg
    在大龙山下看,龙角峰及周边的巨石岭很象一个巨型的笔架。这里四面悬崖,只有一处较为难走的悬崖的小路可以上去。
201501011 462.jpg
    山顶较为平坦,但从山顶下山的路被乱草丛生藤蔓遮挡住了,无法准确找到下山小路,这里下山,有多个幽静的峡谷,错落有致的小路,两边形态各异的怪石,真正无人打扰的仙境。
201501011 463.jpg
    龙角峰座落于百华村境内,与杨亭村交界。龙角峰,山顶的龙角石是花岗岩自然风化形成的,以后得名龙角峰。时光流转,过了千年万年,历经风吹雨打,龙角石渐渐形成。因此,那座山使被称为龙角峰。
201501011 466.jpg
    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四方皆有神仙:东方曰青龙,西方曰白虎,南方曰朱雀,北方曰玄武。四位神仙守护着四方,各司其职,各显神通,保境安民,功德无量。
201501011 877.jpg
    在神话传说中,龙是司水之神,凡有江海之处,皆有龙王。尤其是在东海,居住着庞大的龙家族,它们朝迎旭日,暮送晩霞,日日涛声盈耳,夜夜帆樯入梦,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201501011 901.jpg
    龙生九子,每子不同,它们能隐能显,能兴云雨,时而登天,时而潜渊,无所不能,神通广大。龙的家族极为兴旺,势力强大的有四房,就是大家熟悉的黄龙、青龙、黑龙和白龙。
201501011 913.jpg
    从前,手握乾坤的皇帝,就被称为黄龙。然而,黄龙要坐稳江山,离不开青龙的辅佐,否则,便会乾坤颠倒,天下大乱。由此可见青龙的实力非同一般,它堪担守护一方的职责。这黑龙与白龙,都属普通之龙。难得的是,白龙与世无争,隐居江河之中,以求长生,故白龙寿命最长。
201501011 915.jpg
    黑龙则不同,它性情暴躁,本性凶悍,从不服输,爱发脾气。在民间,这黑龙又叫乌龙,它一旦发脾气,就威力非凡,不是狂风暴雨,就是巨浪海啸,给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安庆的乌龙溪就是由此而来。
201501011 927.jpg
    大龙山的巨石群很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酷似龙角变成了龙角石石头群,巍然屹立在大龙山山顶之间。于是,人们便把那山称做龙角峰,一直到现在。
201501011 1013.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龙山太乙洞——卒子游记
大龙山太乙洞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8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的太乙洞。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DSC_1835.jpg

冬日的大龙山,雾气朦胧。深冬的雪,还没有化尽。站立在大龙山巨石上,瞭望远方。
DSC_1837.jpg

穿过一片寂静的枯树林,一个巨石小山岭浮现眼前,这就是传说中的太乙洞巨石群。
DSC_1839.jpg

太乙洞位于大龙山群山之间的一个巨石群里,位置较难发现。究竟为何叫太乙洞?
DSC_1841.jpg

该洞形成为数万年前。是大龙山花岗岩典型崩塌造成的石棚。相传是太乙真人下凡为民造福掘凿而成。主洞全长二米余,宽约四十公分,内有太乙真人石像。
DSC_1848.jpg

此洞名为太乙洞,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太乙真人将丹丸炼成之后,邀请了黄龙真人一同前去大龙山察看。见大龙山风景秀美,意于在此修炼。
DSC_1840.jpg

本图就是太乙洞巨石群。太乙洞就在巨石群之间。太乙洞翠竹蔽荫,呈南北走向,长约二米余,洞中平坦,能容一人平躺休息。高约二米,最窄处仅有三十公分。
DSC_1850.jpg

太乙洞最为绝妙的是一尊惟妙惟肖的太乙肖像,这是大自然赋予安庆人民天赐神鼓,坐在太乙洞前能观安庆大电厂,和气势磅礴的长江,令人叹为观止。
DSC_1852.jpg

太乙洞是巨石崩塌造成的石棚,这里依山傍水,洞前一株稀有植物已有数年,向下数米有一条小溪流,婉如一个没有喧嚣的世外桃源。
DSC_1856.jpg

太乙真人被称为太乙,主要是因为太乙是玄门称道的名号。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所以他叫太乙真人。
DSC_1858.jpg

在安庆大龙山修炼的太乙真人府邸太乙洞,据说洞口打坐的时金光四射,这个洞是太乙真人的居住地,所以又称为太乙洞。
DSC_1862.jpg

太乙洞内能容一人坐、立、躺。是一个非常僻静和修炼的地方。洞口正对长江,洞内干燥、通风。
DSC_1868.jpg

坐在太乙洞前,巨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俯视山外,雾气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是一般驴友能够找到的胜景,这里是大龙山道教的福地洞天。感谢您的观看。
DSC_1871.jpg

(本篇完)

DSC_1869.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7: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小龙山磨刀石——卒子游记
小龙山磨刀石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8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的太乙洞。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20150531 095.jpg
  小龙山最西边的一条山脉紧挨着公路的山岭,这条山脉与大龙山最东边的山脉隔道相伴。
20150531 004.jpg
  大龙山很多地方没有准确的名称,山下金家湾人称之为金岭,又称为金家冲。也有叫兰溪或桂花树。
20150531 014.jpg
  实际上,这条山脉是小龙山的凤溪山脉,南北走向,南北长约约七、八里,东西宽约三里,海拔约三百米至三百五十米。
20150531 024.jpg
  磨刀石地处在最高的岭上,海拔高度约有二百八十多米,在那儿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20150531 079.jpg
  很多人误把磨刀石当成了八斗石,而据卒子实地勘察,八斗石是八斗石,磨刀石是磨刀石,两者相距不远,地处同一水平高度上。
20150531 083.jpg
  在金冲或三桥冲抬头向眺望,都能看到这块巨岩,实际上,磨刀石要比八斗石高度更高一些。
20150531 084.jpg
  小龙山当地人把这块巨石叫磨刀石,同时也会把八斗石也称为磨刀石。
20150531 085.jpg
  几年前,卒子曾到访这块巨石,这块巨石就是磨刀石,直到走近它之后,磨刀石位置正处在一条山岭之上。
  磨刀石是巨岩,与它相距不到五百米是八斗岩,八斗可能是过去农村用来盛谷物的的容器,八斗岩可能有八斗谷物的容器的意思。
20150531 098.jpg
    而磨刀石即完全不同。金冲岭两岸石骨壁立,云雾中望见中峰之北矗崖崭柱,还能看到巨石山风景区里的巨石上刺层霄,如幛如楼,直坠壑底,四面皆密树蒙茸,平铺其下。
20150531 115.jpg
  金冲岭再向北下之脊,一起为磨刀石,一起为八斗石,最峭削者为磨刀峰,磨刀石就地处这个小山峰的半山腰间。这里巨石攒起,兀立峰头,为一山之主岭。
20150531 122.jpg
  游玩金冲岭,爬山强度不大,岭高约三百米左右,若谷之外,磨刀石和八斗石矗立其中,围屏峰之南,深壑中有棋盘石。山顶之南又有龙头峰。
20150531 128.jpg
 
   金冲岭,诸石林立,芟夷深莽,叠级置梯,从岭东行,就是罗岭镇境内。龙山玉兰春似雪,凤水晓月秋如练。奇石满山、惟妙惟肖;波光云影、水秀山青的小龙山。
20150531 131.jpg
    远观磨刀石像是一块大方石就像家里大平台,平整有致就像刚刚磨擦过,过去很多人都以为这就是磨刀石,其实磨刀石在离八斗石不远的岭头,到这里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150531 140.jpg
  
    据了解,小龙山分为五大景区,有景点五十余处。龙头峰景区、万鹿洞景区、迥龙山景区、月亮山景区、龙门峡景区。八斗石、磨刀石是没有被大家熟悉的好地方。
20150531 199.jpg
(本篇完)

20150531 00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姚河乡沈桥村绿然亭与马石桥——卒子游记
沈桥绿然亭与马石桥
——安庆古石桥系列
第168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沈桥村绿然亭与马石桥。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20140406 453.jpg
    沈桥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西南部,是舒城、岳西、霍山交界处。马石村地处姚河乡西南部,东与姚河乡沈桥村接壤,南与姚河乡龙王村交界,西与岳西县头陀镇接壤,北与舒城县晓天镇大马村交界。
20140406 460.jpg
    沈桥村东为本乡香炉村、南为马石村、北为梯岭村,西与舒城县晓天镇(原查湾乡)接壤。撤区并乡前为沈桥乡所在地。此后沈桥、皂河、邱山三村合并而成。
20140406 464.jpg
  沈桥村与相邻的马石村都是典型的深山区,境内峰峦起伏,千峰竞秀,万壑争流。风光旖旎,景致宜人。
20140406 467.jpg
  沈桥村与石马村都具有典型的大别山地形地貌,平均海拔六百多米,山多田少,青姚公路横贯全村多个组,沈邱、沈皂两条村级公路纵穿全境。
20140406 472.jpg
  沈桥与石马村过去一直物产资源丰富。北面的“九龙潭”,南门山与采眉尖南北对峙,相映成趣。沈桥是革命老区,是红军根据地之一,山山水水留下了革命前辈的足迹,被誉为“红军之家”。
20140406 474.jpg
    岳西县姚河乡地处岳西县东北边陲,与舒城县查湾乡、晓天镇、平田乡接壤,这里是安庆地区最北面的村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20140406 475.jpg
    绿然亭建在一个小山包上,使用了钢筋和混泥土建成的亭子;单檐攒尖的;方亭,造型别致。
20140406 477.jpg
    建在山包上的绿然亭,能够观赏风景,看到群山璀璨,能够看到山前、山上、山后石道。亭位于山包之上,是观景的最佳之处。
20140406 478.jpg
    马石桥,是一座古桥,建在马石村与沈桥村之间的一条山沟上,因与马石村较近,所以当地人称此桥为马石桥。
20140406 479.jpg
    马石桥的外观和结构与普通老石桥没什么区别,两端石柱上还有精美的石雕图案,并刻有马石桥三个大字。
20140406 480.jpg
    马石桥于八十年代初重建,原桥最先建于清朝。南北走向,三跨双拼石板桥,长约十五米,宽约一米五。八十年代在原基础上重修,建成如今看到的样子。
20140406 484.jpg
    通过马石桥再向的北堍,就能到了舒城地界了,所以马石村是安庆地区较北的界址村。
20140406 485.jpg
  
    原马石桥的桥面现放在一片田地间,为三跨双拼石板桥。安庆地区像这样的石板桥极多,是过去劳动人民的积非成是结晶。
20140406 488.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9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6-9-13
精华
0
发表于 2018-12-17 20: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明光安庆总代诚挚招商
http://www.aqlife.com/forum.php? ... &fromuid=343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1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区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庆一中旧址——卒子游记
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庆一中旧址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68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庆一中旧址。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01.jpg
    安徽省省会,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时期的城市代表,时间最长的应属安庆。1951年12月,皖南区党委和行署迁至合肥,与皖北区党委和行署合并办公,1952年1月,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省委、省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合肥,自此有着二百七十多年的省会安庆,正式搬入合肥。
02.jpg
    1958年9月,毛泽东在安徽视察期间,亲笔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写信:“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远考虑,似较适宜。”毛泽东在此次安徽视察期间,曾希圣还请他为新成立的合肥大学题写校名。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同时提出:“合肥太小,没有名气,还是叫‘安徽大学’好。”
03.jpg
  在视察安徽期间,1958年9月17日下午,毛泽东来到安徽省博物馆视察。毛泽东用了将近三个小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包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工农业建设等二十多个陈列馆,在博物馆休息室,他对曾希圣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04.jpg
  毛泽东一生六次亲临安徽,其中第二到达安庆。1953年2月,毛泽东巡视长江,夜宿安庆,考察长江防洪、南水北调、北煤南运问题,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1958年9月,毛泽东亲临安徽,进行为期五天的视察。先后到安庆一中、舒茶公社、安徽省博物馆、芜湖造船厂、马鞍山钢铁公司视察。
06.jpg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安庆市,只要提起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谈到安庆一中。这个安徽省重点中学等荣誉的百年老校,前身是光绪年间(1906年)由严复倡议、安徽巡抚恩铭奏请清廷创办的安徽师范学堂,后改名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安徽省立高级中学等,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所普通中学。今天仅存的大成门之所以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因为孔庙,更因为它是安徽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安徽地委”旧址。安庆一中是个极富革命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学校。
07.jpg
  安庆一中建校时的校长(学堂监督)姚永概为晚清桐城派殿军,曾应严复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其“中西学无所偏徇”的主张与北大“兼容并包”的思想如出一辙,使安庆一中得以培养出许多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安徽最早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大部分出自安庆一中。影响全国的安徽“六二”学潮、反曹锟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以及声援“五四”、“一二九”等学生运动均以安庆一中师生为骨干。
10.jpg
    在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中,就有许继慎、吴展、彭干臣、杨溥泉、傅维钰等五人来自安庆一中。一中学生中还产生了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中共早期领导人陈延年、陈乔年,两院院士(学部委员)慈云桂、徐中舒、许杰、吴杭生、刘有成、宋家树、汤中立、陈鲸,著名报人张友鸾,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亲历诺曼底登陆并荣获法国总统骑士勋章的黄廷鑫等。
11.jpg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皖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准备成立安徽省。安徽省人民政府紧锣密鼓地在合肥筹建。在安徽省档案馆内,有一份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签到簿和参会人员留影,签到簿的时间落款为1952年8月,而参会人员的留影背景便是合肥的洪家花园,拍摄时间为1952年8月25日。
12.jpg
  1958年9月16日(中午12点50分),历史伟人毛泽东主席迈着神采奕奕的步伐来到了安庆一中,在他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三十二年、共和国主席的十年中,他只为一所中学停留。为纪念这历史性的时刻,一中又有新校区取名“安庆九一六学校”。
13.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6: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明朝邓氏先祖墓——卒子游记
虎山明朝邓氏先祖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68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明朝邓氏先祖墓。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01.jpg
    邓氏,元末明初由鄱阳迁怀宁县白麟阪,繁衍数十世。后裔不乏名人荟萃,其中最为代表的是邓石如又称完白山人。
02.jpg
    说朝安庆邓氏,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起邓石如先生,这样开创篆刻历史的人物,在清朝博学多通,工四体书,善摹印刻。其后裔仍然出类拔萃者。
03.jpg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两弹元勋,指为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主要人物有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等人。
04.jpg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庆五横乡邓家老屋人。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05.jpg
    邓氏在安庆地区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今天卒子介绍的明朝邓氏先祖墓,这位邓氏先祖,在传承江西文化与安徽文化中,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06.jpg
    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已经在安庆繁衍了数十代人丁的邓氏,为曾祖邓氏先祖重修祖茔。乾隆五年(1740年)吉旦,已经年六十有三的邓老,与儿孙与家眷一百多口人,大兴土木,为数百年前离世的先祖重修墓府。
08.jpg
    邓氏先祖,原配不详,无出。继室生子三人。辛酉春,抚育子女的邓氏,抚养子女,读书耕田。子女中书真气弥满,运心之所追。        
09.jpg
    明朝邓氏先祖墓所在地,为五横乡虎山村一处半山腰,走在一处螺丝阜地的地方。终于看到这棺墓地。明朝邓氏先祖墓坐北朝南,一条小小的土径从墓地的北侧穿过,已经很多年没有任何的祭扫了,墓很荒凉。
11.jpg
    明朝邓氏先祖墓地,是一处祖坟地。按记载,邓氏后裔去世后,可以安葬在这个山坡上,所以邓绳候墓就位于这个山坡之间。
13.jpg
    明朝,安庆各地的移民有了新的繁衍生息的时期,这一阶段,新增人口大量增加,读书耕田成为江西移民的夙愿。各个姓氏相互之间联姻、联亲,造就了新一个时期的人口盛世。
15.jpg
    邓氏坟冢墓碑采用当地的石质构建,碑并不大,墓碑阴刻明曾祖邓某之墓,时期为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
07.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2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河图镇皖源村汪家新屋——卒子游记
皖源汪家新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68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皖源村汪家新屋。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psb01.jpg
     皖源村位于河图镇西北部,东连金杨村,南接凉亭村和白帽镇的双畈村,西与古坊乡上坊村和湖北省英山县淘河村相连,北与湖北省英山县英太寨村和金杨村的金龟畈毗邻。
psb02.jpg
    皖源村地理位置属皖河水系的源头而得名,由原东华村和古楼村两村合并而成。这里山青水秀,风光优美,景色宜人,境内有许多可观旅游景点:如狮子戏球、狮象霸水口、龙潭、英太寨、铜钱岩、狮形洞、菩萨尖顶的风动石,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
psb03.jpg
    今天我们介绍岳西县河图镇皖源村的汪家新屋的古建筑,据了解,该建筑建于清朝中晚期,该古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三进两厢,东西跨院相连,内部弄道纵横交错。
psb04.jpg
    汪家新屋,整幢建筑高大牢固,保存较好,其中以砖雕、木雕和石雕最为耀眼。据了解,皖源汪家新屋建于清朝晚期或民国时期,坐东北朝西南,三进两厢,东西跨院相连,内部弄道纵横交错,建筑高大牢固,简单实用。
psb05.jpg
    这座始建于清朝初期的宅院,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左右厢房等建筑构架,也是皖源村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清朝官员的宅居,为研究安庆地区清朝官员府邸和人文环境,提供了实物依据。
psb06.jpg
  该建筑老墙灰瓦、大树繁盛,高高悬挂在门匾上的砖雕“喜”和“寿”刻字就映入眼前,字大约六十公分,十分引人注目。文革时期被毁一部分,显露着百年老宅的沧桑之感。
psb07.jpg
  踏入汪家大宅,这座清朝古宅居的格局方才一览无余。整座汪家大宅占地面积约五百至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三四百平方米。大宅由门楼主屋、北厢房、书房、厨房、杂间等组成。其中主屋坐西朝东,门楼坐南朝北,厢房坐北朝南。
psb08.jpg
  踏在汪家新屋大宅的院子里,这里的一砖一瓦,据说都还是清朝晚期就铺就下的,满地都是历史的遗迹。主屋的屋檐压得很矮很低,在屋脊檩和二伏橼下还留有升梁时的朱漆题字,在左侧厢房的屋檐上,还能看到旧时的滴水和瓦当。
psb09.jpg
  在主屋的两侧还有着左右耳房,耳房的采光有些弱,仅有木质的推拉窗缝中透过丝丝光线,这扇木制的窗户虽有着百年历史,却依旧可以正常推拉使用,一拉一推就是开闭窗户。
psb10.jpg
    进入房内,在耳房的屋梁下,还有着一个很大的木板搭成的储存间,即使经过了百余年的时间却还依旧坚固。地势低的地方,雨季时洪水会漫入屋内,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就会修建这样一个架空的储存间来存放一些粮食物资。
psb11.jpg
  据了解,主屋是清朝晚期时候建造的,而两侧的厢房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因此这个古宅在建筑价值上融合汇聚了清民两个时期的建筑特点,是这么多年来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安庆古民居。
psb12.jpg
  一座上百年的陈年老宅,经过多年岁月的风吹雨打,依旧静静地伫立在这里,向每一个到访的人娓娓道来,那段书香门第的历史过往。在过去,普通百姓修建多大的房屋、什么样的结构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你没有这个资格,乡里乡亲都会笑话的。像皖源村建造的这幢府邸,可见其所蕴含的价值与重要意义。
psb13.jpg
  据记载,皖源村从明朝至清朝,再到民国时期,人才辈出,树立在汪家宅院门口的一条小溪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也同样激励着汪氏后人以先辈为榜样,读书修身,扶持乡里,以良好的品格受到他人所尊敬。
psb14.jpg
  由于汪家新屋经过多年风雨,房屋中不少木材都出现了虫蛀、损坏等问题,过去为了维持正常使用何家人更换了部分木材,但是难以恢复到过去的原貌。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要按照原来的风貌、传统材料、传统工艺来进行维修。
psb15.jpg
    整个庭院中瓦当、滴水都因为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房屋墙壁上的寿字、福字和喜字都已经看不到了,现在仍保留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特点,展现该宅院原始的风貌与建筑特色。
psb16.jpg
  卒子在数年前,拜访汪家新屋时,见到民国时期的千金小姐,当时她已经九十多岁,在老屋度过了近八十年的春秋。她告诉卒子,她是民国时期的千金小姐,现在仍能写出一笔字迹工整、秀丽的毛笔字。
psb17.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4: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宿松县趾凤乡趾凤老街——卒子游记
趾凤乡趾凤老街
——安庆商业系列
第168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趾凤老街。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DSC_8494.jpg
    趾凤乡位于宿松县西北部,是一个美丽的山区小乡,东、南接本县凉亭镇,西接宿松县隘口乡,北与太湖县天华镇(原大山乡)接壤,距县城五十二里。
DSC_8495.jpg
    趾凤乡地处宿松北部,位于大别山余脉,是典型的山区乡镇。
DSC_8497.jpg
  宿松县趾凤乡境内最高峰猴鹿尖938.8米,由四条支流汇成趾凤河水系,沿凉亭河注入泊湖。
DSC_8501.jpg
  趾凤乡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乡,有林地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达到三万六千多亩,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为主,经济林主要有板栗、柑桔、甜柿、茶叶、猕猴桃等。
DSC_8502.jpg
  趾凤乡过去一直相对比较鼻塞。经过多年的扶贫和开发,昔日闭塞的贫困山区逐步进入五彩缤纷的科技信息时代。
DSC_8503.jpg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座落趾凤乡境内,迄今约七百多年的古城堡是元末明初的古战场遗址,与寨同存的白崖寺是红二十七军成立原址,过去卒子已经介绍多次。
DSC_8504.jpg
    趾凤乡乡政府所在地“养英山庄”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是颇有特色的徽派民居。
DSC_8505.jpg
    趾凤老街是势较高,土地肥沃,丰产蔬菜,是目前一处安庆地区饱含历史的历史街区。
DSC_8506.jpg
    虽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这里淳厚古朴的民风,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远近游人。
DSC_8507.jpg
    趾凤老街是大山深处的老街,附近多个村落的百姓都到这里进行物资转运和交易。街上仍有多次古居民,均是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
DSC_8509.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西县响肠镇镇金山村王氏宗祠——卒子游记
金山王氏宗祠
——金山王氏宗祠
第169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镇金山村王氏宗祠。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20130405 001.jpg
  响肠镇具有独特的皖西南古建筑群,此前卒子已经介绍一些。响肠镇地处交通要塞,自元朝、明朝至清朝以来,商贸繁荣,经济兴盛,从现存古街和大量精美的古建筑可见一斑。
20130405 002.jpg
  响肠镇古时属潜山市,《潜山县志》记载:“响肠老街,起于元,成于明清,为湖北到安庆古道上一个重要集镇。”
20130405 003.jpg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响肠老街,残长仍有三百余米,宽四米,完好地保存三座古桥,以及前清建筑方氏宗祠、方氏谱馆、惜字亭等。
20130405 004.jpg
  以老街古建筑为核心,响肠境内,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代表性的有始建于明、扩建于清的万家楼大屋(卒子已经介绍)、建于明末的胡氏宗祠(卒子已经介绍)、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吴氏五福堂(卒子已经介绍)、建于清中期的王氏宗祠(本文介绍)、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胡叶吉故居(卒子已经介绍)和吴家官邸大夫弟(后期介绍)、以及建于清末的秦氏宗祠(卒子已经介绍)等。
20130405 005.jpg
  安徽省古建筑专家考察后认为,岳西的古建筑,外朴内华,兼具北方古民居的粗犷与南方古民居的秀美,具有明显的过渡与兼容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皖西南特色。
20130405 006.jpg
  有着华东第一方塔美誉的法云寺千佛塔,是响肠镇最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禅宗二祖慧可上司空山之前,曾在法云寺布道。寺内千佛塔,始建于晋,四方七层,因每层皆雕有大量佛像而得名。据考,该塔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几座四方塔之一。
20130405 008.jpg
  以响肠老街为代表的响肠古建筑群,是皖西南古建筑的杰出代表。这些保存完好、体量宏大、构造精美的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上响肠的繁荣,更为如今研究明清建筑文化和宗法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标本。
20130405 009.jpg
  响肠镇金山村王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后多次重修,清朝光绪年间又再次重建,祠堂坐北朝南,三进两厢四合院式,整体建筑小巧玲珑,保存完整,独具特色。
20130405 013.jpg
  王氏宗祠建筑面积约六百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一轴三进两厢带东西跨院布局。
20130405 016.jpg
  祠门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左右耳室各二间。二进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五架抬梁,后厅神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为七架梁前后挑檐式。整座建筑雕工细腻传神。
20130405 017.jpg
  据了解,王氏先祖三公定居响肠镇,繁衍生息,经过一段时间繁衍,人丁众多,清朝乾隆年间由王维任召集家族人丁建此祠。
20130405 020.jpg
  王氏宗祠在响肠镇有三座,不了解的朋友被这现象所迷惑。金山王氏宗祠一旁还有享堂,享堂同样建筑规模宏大。
20130405 021.jpg
  王氏是响肠镇,甚至整个岳西县的主要姓氏。岳西有二支王氏,一支是三槐王氏,也就是本文介绍的金山王氏;另一支是琅琊王氏。又据了解,此二支王氏现已合谱。
20130405 028.jpg
  金山王氏宗祠是一幢非常有特色的宗祠,它的山墙由蜈蚣脊与安徽的徽派建筑组合,成为一处融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建筑。
20130405 030.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17: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龙山镇负屃岭与父子石——卒子游记
大龙山负屃岭与父子石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9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负屃岭与父子石。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002.jpg

    大龙山九思岩对面有一个名叫“父子岭”的地方。“父子岭”的传说来由也有好几个,冬日,卒子问过山脚防火村民,他向我讲述了这个故事。
008.jpg

    传说很久以前,父子拉着木制的推车,兄弟一个在后推,一个在前拉。有父子二人推车经过此地,又饥又渴,眼看累得快不行了。
009.jpg

    大龙山山顶各个山头都有龙生九子把守,住在山上的龙子负屃知道后,决定帮助父子二人,于是下山,说手里有一颗青豆,送给父子二人充饥。
019.jpg

    这父亲接过递给儿子说:儿啊,你吃吧,吃过有点劲好过岭;而儿子看着父亲这么辛苦,就说:爹,你吃吧,我不饿。就这样推来推去,谁也不肯吃这救急的青豆。
020.jpg

    龙子负屃发话了:说你们这样推来推去,很耽误工夫;吃食好分,还不如分开来吃了。父子二人就听了老生的话,将这颗青豆分着吃了。因为是龙子负屃给的豆子,所以半颗也是可以饱的,所以父子二人精神十足地将推车推过了岭。
021.jpg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父慈子爱,互相帮助,毫不自私的精神,就把这个岭称为“父子岭”。这个传说反映了安庆地方文化和敬重长辈的淳朴民风。
024.jpg

    父子岭村位于大龙山母子石上方约三百米的地方,正对面是九思岩,又称莲花峰。父子岭位于大龙山中心山脉的最北部,距安庆市约三十里。
028.jpg

    大龙山山脉南与长江交界,是整个安庆地区市区的最主要山脉岭脊。
033.jpg

    大龙山过去有着九子护山之说,龙的八子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在安庆大龙山独自为一山岭。
050.jpg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
052.jpg

    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078.jpg

    很久以前,安庆与六安之间的一条小小的山路,就会经过大龙山盘旋而至。霍山、六安的茶叶又向安庆地区出售。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运输货物全靠肩挑背驮。
087.jpg

    安庆大龙山这段路程有二十多里,沿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松林。地广人稀,时有强人歹徒出没。过往客商常常被抢得货尽囊空,有的甚至丢掉性命。
089.jpg

    大龙山脚下住的父子三人,相依为命。他们勤扒苦作,忠厚善良,他们修一条小路,翻过数个石岭过眉山岭,再到三县尖,出五横,下桐城县。
090.jpg

    这条路线地势开阔,树林稀薄。但山高路陡,要想开通,谈何容易!父子俩下决心开辟这条道路。他们长年累月,含辛茹苦在这条线路上挖土坡,凿岩山,填沟壑,搬山岗。热天没帽子,冷天没棉袄。
099.jpg

    他们用着木制的推车,年复一年,从大龙山的陡峭山岩,很难攀上去。他们的事迹感到了龙子负屃,原先这里叫负屃岭,后来也改称父子岭了。后来大龙山脚下的人们为纪念这爷儿俩的功绩,把武圣宫岭改名为“父子岭”。
120.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9-1-28 08:39 编辑

宜秀区大龙山镇地维峰独秀群峰——卒子游记
大龙山地维峰"独秀群峰"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9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负屃岭与父子石。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DSC_2193.jpg

安庆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的宜秀区,离市区三十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

DSC_2195.jpg

  周末难得的空闲时光,与几位朋友一起再游龙王寺一侧的山脊。龙王寺一侧的山脊呈南北走向,一面面对石门湖,山脊下就是龙王寺与龙山寺。龙山风景区有景点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绝大多数都在这个山谷之间。

DSC_2208.jpg

  从三圣庵山脚上山,这面上山多峰、多石、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在一些从未攀爬大龙山的朋友眼里,更是如此。大龙山龙王寺一侧的山脊间一条白龙溪和几条瀑布相互叠加在这个山谷间。

DSC_2213.jpg

  相传“大龙山有七十二庵”,古人对庙地风景的描绘县志上均有记载,游人从西端登陟龙山,巨石夹道,山腹摺叠,由龙泉庵向上攀登便是大龙山的西面最高峰,也是观龙山风景的最佳处,名曰“地维峰”,它与天柱峰遥遥相对。

DSC_2214.jpg

  地维峰与著名的日照峰在大龙山遥相呼应,这一带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山涧溪水,竹海茂林,云雾变幻莫测,景色壮观。立足山顶可览四面胜景,鸟瞰石门湖粼粼碧波,整个宜秀区全收眼底。

DSC_2215.jpg

  此处历来为游人怀古抒情,赏心悦目的胜地。 龙山四季风光如画。由于地质变化形成的巨石散布在山壑之间,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

DSC_2216.jpg

  龙王寺一侧的山脊间,有太多这样罕见的怪石,不仅给龙山增添了神奇的景致,而且把游人带入了美妙的幻境。古刹龙泉庵遗址、龙王庙、龙山寺、三圣庵都集中在这片区域。

DSC_2223.jpg

  大龙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西麓与天柱峰遥相对峙的地维峰百丈崖下,一天一地形成天造地合的一对。

DSC_2225.jpg

  白龙溪自地维峰巅飞泻而下,在百丈崖下冲积而成碧潭,即为“龙湫”,又名“雷泽”,俗称“龙井”,井水清碧,深不可测。

DSC_2232.jpg

  龙湫之外,还有龙门、龙泉、鹰咀、水帘四大飞瀑和灵芝石、骆驼石、极恩岩等石景以及“君恩山重”、“忘旧”等巨字石刻。

DSC_2236.jpg

  地维峰海拔约六百米,是大龙山西片最高峰,负湖屹立,环以古城堡等几座峰峦,组成别具风韵的峰林景观。无论是从大龙山镇镇政府,还是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都能清楚看到这片群峰。

DSC_2242.jpg

  如登群山,伫立地维峰巅极目而眺,可见银涛滟澦的石门湖真有“登高壮观天地阔,起看六日跃平湖”之妙趣,堪称大龙山中胜景之绝。

DSC_2243.jpg

  在这条山脊上,有一处石头群,相当的壮观。这是一片形成于数亿年前的巨石群,经过数亿年的分化和开裂,现在已经成为大龙山一处难得的景观。立足这片石头群,如登顶龙山之颠,如同“独秀群峰”。

DSC_2244.jpg

  民间相传龙王寺山上有十八景之说,棋盘石、鲤鱼石、天然桥、望海台、香炉石等等,其中最著名应该是弥勒石。大龙山不但有其秀丽的自然景观,沿山间小径,行至山顶,就会见到巨石群如削摩空耸立,其态势奇特,堪叹鬼斧神工,中间巨石横书“独秀群峰”,字形饱满刚劲。

DSC_2274.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2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大桥办小岭莲花石与莲花洞——卒子游记
小岭莲花石与莲花洞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9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负屃岭与父子石。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DSC_2350.jpg
  正月初三、天气不佳,独立一人爬山。有人出游喜欢一群人,有人爬山,无奈单枪匹马一人上山。在小岭防火站与一位小哥聊到这里的风景,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处石头群说,那叫莲花石,石中有洞,上面还有石刻。
DSC_2357.jpg
  这是一个莫大的讯息,雨飘过,上山仅有数百米。莲花石是大龙山再平常不过的一处石头群,只是因为数百年前一位当地文人书写了莲花石洞四个大字,再雕刻在石壁上,几乎没有任何人见过真容。
DSC_2386.jpg
  带着无比期盼的心情,独立来到这处叫“莲花石”的巨石群前,所谓“莲花石”是大龙山再平常不过的一处石头群,青灰色的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改变了颜色。莲花石,被称呼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安庆人能够说出这准确的位置与来历。
DSC_2399.jpg
  经过这位土生土长的大龙山人说起莲花石故事,他自豪的说,天天爬大龙山的驴友,无外乎三种,一种群游、一种独游、还有一种“梦游”,他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大龙山山下有位村姑,一天她的家人生病了。她苦苦寻找能医治好母亲的良药,可是访遍了大小名医都没有结果。
DSC_2409.jpg
  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大龙山的一处石头群,村姑意外的在一处石头洞里找到仙草,治好了家人的病,后来被村民广为宣传,此洞又被村民称为莲花洞,就是这样一块美丽的莲花石头。
DSC_2412.jpg
  走到莲花石周边,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传诵的故事,一只白白的小山羊从石头上摔死在土坡上,看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一股臭臭的味道远远传来。绕过石头,走到背后,在莲花石半山腰,有一个很小的石头缝,这就是传说的莲花洞入口。
DSC_2415.jpg
  大龙山的人文历史渊源深厚,历朝历代史书均有记载。小岭,是大龙山一处比较开阔的岭头,是过去古道位于大龙山岭脊重要的停靠点。冬季防火时期,很多人都将汽车停在小岭上才能进山,其实只要登记就可以进入,进山需要大家自觉消灭火灾隐患。
DSC_2416.jpg
  莲花石与莲花洞就位于小岭西北面约八百米的地方,一眼就能望见这个横卧在岭下深壑之间的巨石群,向西北仰视,方圆辽阔,清风徐来,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气势。
DSC_2418.jpg

  
  沿着独一无二的菜地边前行,一片坟地,再向西北走,就能看到这处由花岗岩构成的断块山,莲花石。它由多块巨型的花岗岩石组成,它的最高点海拔约三百多米,古时,从大龙山山下到莲花石,需要走过一个多小时,有这样一个天然古洞,既能遮风又能避雨。登山一路异景奇石,莲花石就算一个。
DSC_2429.jpg
  莲花石最险处是“梯子石”和“莲花梯”。“梯子石”长约十米,是位于莲花洞内上下两层之间的天然石阶,不知是人为开凿,还是自然形成,它独立悬崖在上下约十五米的石壁上。崖壁下是深不见底的沟谷。三面临空,真是妙趣横生。
DSC_2431.jpg
  莲花洞一侧的约三十公分的石缝间,只能容身材较瘦的朋友从石缝间向上攀爬,期间有一块巨石,巨石不知何时被开凿了二个石阶,可能是古人有意而为之,从石阶再向上行,就是莲花洞出口。从莲花洞之间数个石缝攀爬而过,既惊险又刺激,站在巨石上,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从莲花洞上方的巨石登高望远奇险壮美。
DSC_2432.jpg
  莲花洞,是藏在莲花石里面有一块巨大的石棚,它其实是一个高山巨石古洞群,洞里崎岖幽深有罅隙小路可上下通行。里面有天然形成的石块,宛如一朵倒挂石莲花,形态就像定格在它掉落的那一瞬间。相传这朵莲花有千年历史,莲花洞也因此得名。
DSC_2440.jpg
  莲花洞是最近刚刚找到的最新一处人文景点,此洞深邃幽暗,洞里也有千奇百怪的石头,洞内据说刻有“莲花石洞”四个大字,另有小诗一首,但遗憾未见真身。大龙山莲花石与莲花洞溪水茂林,曲径通幽,是游玩探险的好地方。
DSC_2494.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1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9-2-12 10:16 编辑

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新民组一百五十五年枫香树——卒子游记
杨亭村新民组一百五十五年枫香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69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负屃岭与父子石。您的支持就是给予评论!

01.jpg

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是安庆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个行政村主要依山畔水,今年介绍的新民组,坐落在大龙山一个窝地之间。

04.jpg

杨亭村新民组坐落于大龙山西北角,是五横乡南大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在明朝和清朝二朝间,大龙山古居民早已被战火驱赶到异国他乡,新移民渐渐填充了这块富庶的地区。

05.jpg


新民组就是安庆大移民时期渐渐形成的小块居民区。移民们到了这块富庶的地区之后,他们建房、植树,老屋倒了建新的,但种植的树木得以保存下来的就是古树。

10.jpg

古树,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种植的古树,古树旁有一座建于清末民国初期的杨家祠堂,祠堂很小,仅有数十户人家常常来祭祀。

12.jpg

杨家祠堂占地面积一百平方米,抬梁式砖木结构,两进两厢,面阔三米,进深十米。后进为神堂,两则有庑房。

14.jpg

杨家祠堂迎面面对大龙山,这个窝地正是大龙山一侧的较为平坦的谷地,清末民国初,四处逃难的百姓才在这里渐渐建起屋舍,杨家祠堂就在其中。

17.jpg

杨家祠堂已经被整修多次,唯一留下的是在大门前几条麻条石砌成的台阶和门墩石,比较气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

21.jpg

祠堂边,这颗有着一百五十五年历史的古枫香树。这株高约二十余米,胸围七十公分的古枫香树,树龄超过155年。这颗树并非杨亭村最大的古树。

22.jpg


这棵树龄超155年的枫香树,需要三个成年人才能抱住它。树干粗壮笔直,树冠呈椭圆形且枝叶浓密,近十个枝干旁逸斜出,显得十分壮观。

24.jpg

在大龙山的青山脚下、绿树环抱的杨亭村新民组杨家祠堂边,这棵树龄超过155年的枫香树。百年来,它被当地村民当作“风水树”竭力保护着。2014年,本着“挂牌一株古树,带动一方保护”的目的,安庆市林业局为这棵古树挂上了安庆市古树名木标志牌,号召更多的村民保护古树,保护好生态环境。

27.jpg

新民组村民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这棵古枫香树仍然枝繁叶茂。祠堂前有一个碧水如镜的池塘,特别显眼。树叶浓密、树冠如伞,粗大挺拔的树干上寄生着许多青苔。传说村里的第一代先祖迁入时,这棵枫树就已经种植了,古人常择风水俱佳的地方繁衍生息,这里有山、有水、有树,又因枫树得名于“风”,故从先祖开始,就把这棵枫香树当成了村里的“风水树”。

28.jpg

这棵古树深受村民们的景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期,村庄周围很多树都被砍伐,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打这棵树的主意。 如今,在村民们精心的护理下,这棵古枫香树勃勃生机。

31.jpg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7-26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