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老城旧巷] 宣传安庆历史文化、走遍安庆自然风光——《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第二季)

  [复制链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5: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7-3-27 09:30 编辑

逆水百年枫香树

——安庆古树名木
第122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槎水镇的逆水村,原来是逆水乡,有一棵数百年的古枫香树,这棵枫香树实在难得,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巨大的枫香树需要三四个成人合抱
    逆水乡隶属于安庆市潜山县,坐落于大别山深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村,具体地貌特征便是七山一水两分田。2004年并入槎水镇。逆水群山环绕,景色宜人,山川秀美。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一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无污染,该地区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最南缘部份。它是由古老变质岩系的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大别山杂岩和佛子岭片岩)所构成的台背斜。图二:巨大的枫香树
    据储氏族谱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储氏先人就归隐于此,繁衍生息到如今。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对逆水乡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安庆主战场的大后方,逆水乡也在太平军过军后人口大量减少,十室九空,人口迁移也十分厉害。作为山区的人口较少的乡来说,好多平原地区的难民为了躲避战火,纷纷迁移山区。在太平天国后期,起义军为了逃避清军追杀纷纷躲进山里,在高峰寨上面任然保留着当年的城墙,为了生存,太平军最后与当地原著民融合了,并形成了不同文化的居民,这就是现在的逆水独特的山区文化现象。图三:巨大的枫香树
    逆水乡虽然隶属安庆市潜山县,又处在吴头楚尾这样的文化格局之下,所以体现着楚文化和吴文化种种的迹象,但由于深处大山深处,有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方言上,潜山话、怀宁话、安庆市区的方言相差无几,交流起来没有多大困难。但却与太湖、宿松、望江方言相比较,差距很大。桐城、枞阳方言就比较接近,由于在历史时期,他们同属于桐城。境内最高海拔是就是拥有太平军遗迹的高峰寨,同时南边有气势连绵的朱家山。同时也是天柱山旅游风景区、板仓国家森林公园、荆紫山森林公园、毛尖山度假风景区环拥故乡。图四:巨大的枫香树根系
    在潜山境内,山内与山外的方言也是有意思区别,尤其是一些语调、词语表达还是不同的。比如:“玩”这个词,在县城周遭说成“嬉”,而逆水人说成“耍”;“没有”,在县城说成“咩(mie)”,在逆水等山区说成“扭得(niu de)”。同时语调上山外之人在一句最后语调会上扬,而逆水人总是让人感觉很平滑,如行云流水一般。虽然逆水距离岳西县城很近,但是方言还是有很大不同,但感觉岳西县城话似乎与潜山县城更为接近,好多词还是很接近,比如“嬉”这次词都是表达玩耍的意思。这可能跟河流有很大关系,岳西县城和潜山县城同处于皖河流域,有利于两地人们的交流。图五:巨大的枫香树
    卒子今天介绍的这棵古枫香树很有灵气,据周边村民介绍,如有人得病后,前来烧香磕头就可治病,曾经有人路过碰断一些树枝,回去后大病一场。数百年来,没人敢毁坏古树,就是太平军在乡内砍伐古树无数棵,也没有对此树进行破坏。这棵古树生长在一片竹林中,远看去,像是一条巨蟒挂在竹林中,但走近一看,却是这样一棵巨大的枫香树。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枫香树。它不仅大,而且盘根错节,树石一体的造型非常奇特,堪称一绝。据当地人介绍,这棵枫香树为一明末老祖宗栽植,至今已经八百余年,卒子分析这棵树虽没有四五百年,却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图六:巨大的枫香树
    古树主杆直径在二米左右,而且整个根部悬空在一块岩石上方,树根弯弯曲曲,好似虬枝盘旋。硕大的根系突出在外。从树的背后看去,整个树身笔直笔直,树根的造型犹如盘龙卧虎,十分美观、好看。目前这棵枫香树尚未被列入古树名木,并实行挂牌保护。希望潜山县的林业部门尽早制定将此树划入保护范围,定期对古树进行防虫治病。图七:巨大的枫香树根比二个成人还粗壮
    枫香树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落叶乔木,一般存活期不过数十年,而潜山县逆水乡的这一株古枫香树,树龄初步估计则高达数百年。置身树下,只见古树树干虽已斑驳,布满裂痕,整个树体却是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需要四个成人勉强才能合抱。图八:巨大的枫香树根
(本篇完)
2017-04-1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7: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古镇里的汪氏宗祠
——安庆祠堂
第122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千年古镇,有一座地处公盖山的汪氏宗祠,有着什么神秘色彩?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汪氏宗祠大门
    汪氏历来为来榜镇大族,始祖为隋唐时期徽州统领六州的吴王、唐朝高祖敕封的越国公——汪世华(又名汪华)。汪华第七子汪爽的直系后裔有四支迁徙来榜河。图二:汪氏宗祠
    元朝末年,徽州府婺源县鳙溪汪祖三随父迁居桐城,复迁潜山铁锁塘,其孙是明初洪武年间任南京户部户徭的汪德铭。汪德铭生子思诚、思义、思让、思常。老四汪思常,于明朝初年迁居来榜马园寨。图三:汪氏宗祠大门
    汪思常生有五个儿子,镇、铃、镕、镜、铸,后代在此生息繁衍。战乱年间,汪思常后裔为防盗自卫修筑了马园寨。马园寨位于来榜与五河镇交界的高山。图四:从背山远望汪氏宗祠
    马元寨顶平旷千亩,寨墙蜿蜓六里,东、西、北有石头寨门,气势雄伟,万夫难开。山寨景有二亩水塘、雄狮山、鹰窝崖、戏子坪、练兵场、红石崖、镜子石、长毛坟,红军屋,春日山花遍野,冬天松涛怒吼。图五:汪氏宗祠正厅
    汪德铭次子汪思义,乐善好施,明朝正统七年,安庆六县大旱,饿殍遍野,思义捐谷五千担,朝廷旌表为“义民”,于县城南门赐建“旌义坊”。图六:汪氏宗祠木雕
    汪思义生育十子,裔孙遍布安庆六县,称“一本堂”。次子汪金铎由潜山城迁霍山县南乡上青保(今岳西青天乡)定居,后裔繁衍于来榜河、斑竹畈一带。图七:汪氏宗祠木雕与壁画
    来榜公界山麓田家冲有汪氏宗祠“培元堂”,也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宗祠,主修者汪良炎。“培元堂”汪氏原居休宁县西门,人称“西门汪”。始迁祖汪惟厚是江南盐商,因爱来榜河风景如画,遂定居于此。汪惟厚裔孙在此生息繁衍,现有数千之众。图八:汪氏宗祠木雕
    汪氏宗祠培元堂结构宏伟,装饰绚丽,落成之日贺客众多,乾隆三十一年举人、司空山才子王大枢为培元堂特撰楹联一副:风雨难忘,家声还依龙溪集;春秋匪懈,世叶何惭左氏书。图九:汪氏宗祠正厅
    来榜街前“钟形山”,与汪氏儿媳有关。传说汪员外的儿媳姓王,极有智慧,其子喜欢养鹰。钟形山原名“碗形凸”,属王家。汪王氏向娘家索一“放鹰之山”,弟弟答应给他碗形凸,并立下字据。图十:汪氏宗祠厅堂
    汪家在碗形凸葬了先祖老坟,后代子孙兴旺。为避免旁边油榨坊撞碎了“碗形山”,遂更山名为“钟形山”。图十一:汪氏宗祠祖先牌位
    汪氏培元堂善于商海创业,先祖汪惟厚既因经商而来。绩溪县是徽州第一伟人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故里,是天下汪氏水源木本之所在。在绩邑,汪氏当属名门望族,以汪华长子建、三子达、七子爽、八字俊的后裔孙居多,分布于徽岭南北近百余个大小村庄。岭南的龙溪坦头(今煤炭山)、登源汪村一带、孔灵、县城学前、西园、胡家的西坑头等,以及岭北的六都坦头、四都尚田、八都余村等都是汪姓后裔的主要聚居地,并都建有自己的宗庙,或高大恢弘,或小巧玲珑,都是村庄中一道最美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图十二:汪氏宗祠
(本篇完)
2017-04-1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甘露冯家石桥(下)
——安庆石桥
第122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上次卒子介绍了位于安庆市怀宁县石镜乡甘露村冯老屋与冯家老井,今天卒子再次介绍冯家石桥,冯家老屋已经全部坍塌不存,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看甘露村
    怀宁的冯老屋已经不存,留下的只会是一个地名而已。冯家迁徙到背山面水的甘露小平原地带,世代生息已经近百年,由于怀宁县建海螺水泥厂,冯家世代生息的土地再次被收,冯氏家庭再次迁徙出这片土。图二:甘露村地处石镜乡腹地
    冯氏迁入安徽怀宁县石镜乡甘露村,具体时间不详。从冯氏祖坟看,其先祖墓均立碑为民国三十一年,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冯氏迁入怀宁县甘露一带也才是近百年的事情。图三:冯老屋遗址
    据了解,冯姓源于河南省,明避张献忠乱走贵州;期间有一支族裔迁入安徽省做官(安徽省始建于清,省治安庆);其后裔在安庆城外的一个穷山沟世居,相传人丁也兴旺。图四:冯家石桥
    冯家老屋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听村里老人介绍,原甘露村冯老屋有二百余人,三个生产队,老屋背山,一条小溪顺村流过。图五:冯家石桥
  冯氏为什么会选择怀宁县石镜乡甘露这个地方?上期卒子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交通相对闭塞,二是当地产一种石灰岩。冯氏百姓迁入甘露后,只需要青壮年日夜采石,外销各地,就不愁吃穿,民国期间安庆为省会,铺路、建房、墓碑、架桥,哪一样少了石料,而石镜乡甘露村境内石料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因储量高,也许正百冯氏迁入该地区的合理解释吧。图六:冯家石桥一侧留下深深的槽迹
    甘露村从地理位置看,并不太适合人类世代居住,这片区域,属丘陵地带,其背后的山间多石,其中以石灰岩为主。这片区域地处一个长条型的平原地带,冯氏百姓在这片平原地带均开垦了田地,小溪边人为构筑起高高的防水堤坝。图七:冯家石桥桥头的护坡上两棵树
  冯氏迁入怀宁县石镜乡甘露村已有百年的历史,它记忆着华夏的历史,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承载着浓郁的乡愁。冯氏已经完全融合于安庆这方水土,他们使用着安庆的方言、也是安庆生生不息的根脉。图八:冯家石桥
   冯家石桥位于甘露村的小河上,呈东西向,桥长约一十二、三米,宽约二米左右。石桥的一侧有一条车轴碾压过的深深的槽迹。图九:冯家石桥
  从卒子观察,这座石桥有二个桥墩,其中一个桥墩就在护坡上,所以准确地说这是一座“两孔梁式石桥”。由于时间久远,桥面部分还是受到了损坏。图十:冯氏古墓立碑时间均为民国三十一年
    该桥桥面原本应有多块条石拼接而成,石块均为背后的小山上开采而来,冯家为了通行需要,在这条本不宽的小溪上用石料建起这座石桥,卒子猜想,应该也是民国三十一年以后才兴建的。图十一:冯氏先祖从十八世至二十世均葬在这里
  卒子看到,这座桥的桥沿损坏不大,可以说保存基本完好,在安庆虽常见这种民国期间建设的石桥,却也有保护价值。像这样保存完好的石桥越来越少了,所以尽可能保护一座是一座。图十二:冯家石桥
(本篇完)
2017-04-1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6: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家冲乾隆古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22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花山林家冲之间,有一座清朝中期乾隆年间的古墓,今天卒子向网友介绍这里。图一:乾隆时期墓葬
    这是一座在安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古墓。墓建在一处山腰,呈坡而居,墓碑约六十公分,高约七十公分,墓碑长满了青苔,字迹已经非常不清晰。图二:花山飞鹅头
    卒子是无意中发现这座距今已经二百多年的清朝中期古墓的,在安庆清朝早期至中期的古墓,数以万计,像这座古墓显然没有被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重视。图三:林家冲古墓
    据了解,安庆在清朝中期,人口相对稳定,依靠水运,过得比较富庶的生活。根据这座墓碑推断,该墓的主人是一位先生,其碑称公,姓氏已经看不清,名字中含“源”字,立碑时间为乾隆五十三年,也就是1788年。图四:林家冲古墓
    据悉,安庆有很多文物贩子四处盗挖清代墓葬,卒子经过这十多年的发掘,发现被盗挖的古墓多达举不胜举的程度。这座清朝中期的古墓,是否被盗挖不详,墓葬中是否有乾隆时期的铜钱及其它文物不详。图五:古墓为乾隆五十三年
    据介绍,该古墓为乾隆年间土坑竖穴墓葬,该墓从表现上看未发现明显的破坏痕迹。以前,飞鹅头这一带,水运非常发达,人口繁衍应该是非常多的时期。图六:林家冲古墓
    墓葬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其目的不仅在于安放死者,更是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种族、习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形式。在安庆地区,明朝的墓葬已经很少,在清朝时期,是安庆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时间,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生产工具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同形制的墓葬。图七:古墓墓碑
    如本文介绍的乾隆时期的古墓为普通百姓的墓葬,最多只能拥有半地穴式的石室墓,往往随墓主人下葬的还有当时社会比较精美的器物、金银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等。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陪葬品,墓葬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图八:林家冲古墓
   这座古墓据碑文“某公源……”应该是较早在花山飞鹅头林家冲一带繁衍的百姓后裔,其姓氏因碑青苔原因无法辨析,死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古墓历经二百多年沧桑,对安庆民俗、历史和文化的一定的研究价值。图九:林家冲古墓
(本篇完)
2017-04-1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收听

11

听众

7807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5-4
精华
27
发表于 2017-3-22 17: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要把发帖时间写到4月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收听

4

听众

7649

帖子

论坛用户

注册时间
2013-6-16
精华
53
发表于 2017-3-22 19: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玩穿越?过得比我们都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08: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超时序进度,赶工期。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5: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木寨石寨墙
——安庆太平军军事旧址
第122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位于安庆太湖县大别山深处的乔木寨,上次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岗哨石,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乔木寨石寨墙和寨门。图一:乔木寨路牌
    乔木寨位于安庆太湖县寺前河上游约十公里的深山中,山寨垒石而成,寨北门建于羊肠小道上,只容一人爬越,寨前寨后全是悬崖峭壁。图二:乔木寨山脚下还有村庄
    走上乔木寨,需要步行大约二个小时的路程,其中乔木寨为大别山南缘最高峰。乔木寨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军后方主要休养的地方之一。图三:乔木寨视线良好
    清朝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自武汉东下江宁定都天京,如摧枯拉朽之势,扫横大江南北。安庆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陈玉成的英王府设在安庆。图四:乔木寨巨石林立
    清朝咸丰皇帝命工部侍郎吕贤基赴皖主事,“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安庆太湖人)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乔木寨主寨在群山之间的山峰中,这里视线良好,能够鸟瞰整个寺前平原及周边山情。图五:乔木寨风景优美
    1853年4月,赵畇回到家乡太湖,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旧居作为团练的训练基地之一,着手招募人马,举办团练,培养骨干。在此,赵畇制定了《团练章程》六条,刊播各地。太湖有团练自此开始。据《太湖县志》记载,清军和地方团练与太平军在太湖县境内发生大大小小的战役达百余次,民间广传“十山九寨”之说,现存寺前乔木寨等太平天国寨址及遗迹五十多处。图六:乔木寨寨门
    太平军开辟皖西战场是在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以后,自安庆至庐州,太平军连营四百里,气势恢宏。经过一个月的攻城和围点打援战斗,太平军屡败清兵,皖西成为太平天国重要的屯兵、招兵、供给之地,与北方捻军联合及西征的主要通道。图七:乔木寨石寨墙
    1854年秋,胡以晃率淮河以南太平军主力再次西征湖北,太平军陈玉成分别从苏南、皖南率兵渡江北援,在皖西多次与清兵激战,先后收复无为、巢县、庐江、桐城等地。图八:乔木寨插旗杆的槽洞
    1857年2月27日,陈玉成收复舒城,接着向东作战。安徽、江西、江苏三省毗邻地区,驻守安庆桐城县的太平军将领李昭寿,率领太平军转战安庆各县,太平军在各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陈玉成联合部分捻军,挥众数万深入鄂东,在广袤五六百里、山回岭复的大别山与清朝楚军搏击,打得清军疲于奔命,死伤累累。图九:乔木寨成为驴友目的地
    1858年九、十月间,李续宾部连陷太湖、潜山、桐城。10月21日,李续宾亲率大队自桐城往攻舒城,李续宾占据桐城、大肆洗劫时,舒城太平军就向大江南北呼请援军,至12月,陈玉成部先后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城,解除了清军对安庆的重围,将湘军赶入鄂东。 图十:乔木寨寨门与寨墙均是使用巨石垒叠而成
     太平军在太湖、潜山、桐城和宿松等县的确转战多年,其中多数都在深山密林中,今天卒子介绍的乔木寨就是其中一座比较著名的山寨。图十一:乔木寨一人洞
   乔木寨位于乔木寨村的最深处,是由原刘冲、许河二村合并组建而成。地处寺前北大门,乔木寨海拔达700余米,曾始建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乔木寨见证历史。图一:乔木寨
(本篇完)
2017-04-1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祖禅寺
——安庆寺庙系列
第122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有一座七祖禅寺,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怀让禅师
    佛教传入我国,一祖在著名的少林寺,二祖在安庆市岳西县司空山,三祖在安庆市潜山县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都在湖北省黄梅县,六祖寺广东韶关,这些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禅宗总共有六位大师,那么六祖之后,还有七祖吗?带着相同的问题,卒子来到七祖禅寺。图二:七祖怀让大慧禅机塔
    四祖道信在黄梅双峰山正觉寺,后称四祖寺,于唐朝永徽年(650年),以至付法传衣于弘忍,弘忍继禅宗五祖位,世称“五祖黄梅”。五祖嫌双峰山地形逼仄,难以开扩,于是在四祖圆寂的三年后,决定重择地建寺,初选址卓壁寨,建“灵泉寺”为五祖初结庵处,继而寻访至宿松县与黄梅县接壤近处的佛坐岭。图三:七祖禅寺大门
    佛坐岭位于宿松县城西约十里的河西山石莲洞旁,其后有沿宿蕲黄边境,俗称“楚头吴尾”分疆之地的罗汉尖山脉连绵近百里如腾龙至此,其面前是万倾碧波的龙湖,当是理想的道场和传法之地。但又因常闻得龙湖水腥,不利于禅静养性,于是终又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在黄梅县双峰山之东的冯茂山借地建“东山寺”。图四:七祖禅寺风水
    五祖之后,相传出现二位六祖。一位是北宗神秀。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五祖弘忍僧徒七百余众中,唯有“上坐神秀者,学通内外”是众多的僧徒中一致推崇并公认的禅学骄骄者。北宗神秀(公元606—706年),河南开封人,俗姓李,少亲儒业,博综多闻,出家后寻师至黄梅东山寺,遇五祖弘忍以“坐禅为务”,以“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深得五祖的器重,而位列七百余僧众的“首座”弟子。张说《神秀碑铭》有“东山之法,尽在秀矣”之五祖赞喻,而“命之洗足,引之并坐”。后因传六祖位而引起的衣钵之争,因神秀“未入门内”,只好“涕辞而去,退藏于密。”先坐禅隐修,后上湖北当阳玉泉山幽隐十四年,至五祖弘忍圆寂(675年)三年后,始开坛传法。神秀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观静”而逐步深入的修行法门,即“渐修”“渐悟”的修行方式,而成为禅宗北派的创始人,也被尊为禅宗北派的“六祖”,唐中宗溢其号为“大通禅师”。图五:七祖禅寺五观堂
    第二介六祖南宗慧能。据《菏泽神会禅师语录》和《六祖禅经》载:慧能俗姓卢,先祖范阳人,因父官居岭外而居新洲(新会),年二十二岁时,北上湖北黄梅县到东山寺参拜五祖弘忍。经过五祖的磨练,弘忍以杖“三击碓头而去。”慧能会师意,当夜三更入室求教。弘忍为其解说《金刚经》,并正告说:“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于你,善自保护,无令断绝。”其传法偈语为:“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慧能跪受衣法后启问:“心法递传以后,衣付何人?”师答:“昔日达摩初来,人们还不知信他的禅法,所以要传衣以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且当远隐,俟时行化,所谓传衣之人,命如悬丝也”,此后为传法不传衣之始。图六:七祖禅寺原名七祖庵
    据《安庆府志》、《宿松县志》载,六祖南宗慧能的高徒怀让的传人,唐代高僧马祖道一从洪洲北上,在宿松开山授法,先后建有灵隐寺、洞山寺、启秀寺等。唐朝德宗贞元年间,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到宿松传经授法,驻锡小孤山启秀寺,大力践行“百丈清规”,传播南宗禅风二十余年而圆寂,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世有“马祖开山,百丈传规”之说。图七:七祖庵原碑
   怀让和尚,金州(陕西省安康市)人,六祖慧能弟子,唐代高僧。怀让俗姓杜,杜家第三子。生于公元675年4月初八日深夜。传说他降生的那天晚上,家里上空忽然出现了一道白光从天而至,落在房顶上,相隔千里都可看到。这一奇异的天象惊动了京城长安,唐高宗李治急忙下诏问是何吉兆,善观天象的太史向他报告称这是预示“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国家有幸将出现一位高僧。高宗即下令探望。图八:七祖禅寺新修建的大殿
    怀让是天生做和尚的料,自幼生性极善,不食荤,不争执,和他的两个哥哥的长相与性格殊异。因父母信佛,家中放着许多佛教书藉,他十岁时就看了不少关于佛教方面的书经。十五岁时,他父母见他迷恋佛经,连想到他出生时的异兆,又加上乡亲们传奇说他是天上的佛菩萨转世,就速胜送他到湖北荆州的玉泉寺,依律宗宏景大师出家。他二十二岁时受戒,后学习《毗尼藏》,云游巡访到嵩山,想找一位高僧从师悟道。慧安大师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门徒,五祖入灭后,慧安行脚至中岳嵩山,便在此处定居,避世离俗。怀让和坦然法师在顶礼慧安大师后,直接说明来意,请教佛法的大义。图九:五观堂
    在嵩山少林寺慧安和尚的指点下,不久,怀让为法不远千里,从中原南下,跋山涉水,终抵广东韶关的曹溪宝林寺晋谒六祖慧能。怀让面见六祖,至诚礼拜。怀让跟随六祖八年后,消除了迷执,懂得了“说似一物即不中的道理”,师徒以心印心,怀让禅师这回是真正悟道了。图十:七祖禅寺碑记
    六祖临终前又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曾预言:‘在你门下将出一匹马驹,这马驹一出世,便会踏杀天下人。’这件事情你要牢牢记在心里,不要急着说出来。”怀让点点头。六祖深知怀让是弘法的大器,于是又对他说:“先师弘忍曾告诉我,禅的法脉从我这代开始就不要再传衣钵了,只以法传心印,如果传了衣钵,命如悬丝,生命危在旦夕。惟以禅的智慧去教化众生,造福世间为重。听我为你说一首偈子。”得到印证的怀让禅师,留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之久。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六祖入灭后一年,怀让禅师才离开曹溪到南岳衡山,弘扬南禅的顿悟法门。如今的七祖禅寺,是否是当年怀让法师修行的地方,也许只是一种传说罢了。图十一:七祖禅寺
(本篇完)
2017-04-1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榜小瀑布
——安庆风景
第122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来榜镇的一个山湾,有一条小小的瀑布,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来榜镇
    来榜地处横河村,能够攀爬到白岩上可以一览明堂山全景。横河上流很多条小溪常年汇入源源不断的水流,今天卒子介绍的这条小小的瀑布,就是横河上面的一条断层小瀑布。图二:群山环绕
    提起横河,方圆几平方公里,数百户人家。横河虽小,却有着许多的传说,是一块风水宝地!来榜也是一个千年古镇。安庆古人遇河则居,遇茅则葬。图三:来榜小瀑布
     话说在宋末明初,湖北余姓中出了一位总辖公,在一次与叛军作战中战死,家破人亡。他的六个儿子,带着父亲的骨骸,出外逃难。想重寻个安身立命之所。说来也怪,从启程之日起,身后就有个不知名的鸟雀,一路跟随,一路鸣叫。图四:溪水入河
    余氏众兄弟起先也没在意,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也觉得挺怪,仔细一听,似乎是在叫“遇河则居,遇茅则葬”。余氏兄弟将信将疑,但也记在心里。众兄弟翻山越岭,一路走来。 一天,一条大河横在面前,挡住了去路。扭头四下一望,此处三面环山,中有一块平坦之地,前面一水环绕。有山有水,水秀山青,可耕可鱼,更重要的是此地深山幽谷,远离乱世。六兄弟有意在此安居,又见天色已晚,还下着小雨,便寻了一棵大树底下,将息一晚,天明再作打算。图五:风景优美
    众人又累又乏,沉沉睡去,连丝丝小雨,也毫无知觉。一觉醒来,已是日山三竿了。发觉四周湿漉漉,唯独此地干干燥燥的,一滴水也没有,仰头视之,原来这大树浓荫如盖,密不透风,挡住了小雨,怪不得昨夜小雨,丝毫不觉。正惊奇间,忽见着数丈高的大树,中心空虚,一根茅草直上树顶。图六:来榜村民
    众人灵光一闪,一路上那鸟儿啼叫的“与河则居,遇茅则葬”莫非就是此地,暗示我弟兄在此安居呢?反正别无去处,便在此搭棚安家。又寻了一个地理先生,砍了大树,在树下安葬了父亲的骨骸,正式安居起来。图七:来榜小瀑布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三河坪之水,经九井一路环绕,叫腰带水,又叫金带水,主大富大贵。可也是,余家后来飞黄腾达,四代五尚书,盛极一时。余家对面是朱家老屋,余家这边一祭坟,对面朱家便人死牛发瘟,说是虎吃猪。于是朱家也请地理先生在余家下首葬坟,取名叫网形,寓意为张网捕鱼。图八:来榜小瀑布
    隔河两岸,余朱二姓,明争暗斗。然终究不是办法,后经人调解,二姓联姻,朱家把女给余家做媳妇,余家把坟山虎形改为龟形。时下倒也相安无事。图九:来榜风景
(本篇完)
2017-04-1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罕见百年木瓜树

——安庆古树名木
第122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市区内双井街的一处空地,有一棵百年的罕见木瓜树,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百年木瓜树
    卒子见到这棵木瓜树时,铭牌上标记已经117年了。现在,国内100多年以上的木瓜树不多见。卒子在全安庆还是首次见到百年以上的木瓜树。图二:百年木瓜树正在开花
    这棵长势较好的木瓜树在一片园林里供人欣赏。这棵木瓜树历史悠久,树干挺拔,据说某集团愿意出十万元高价购买,但都被拒绝。木瓜树多为灌木状,极少长成乔木,百年以上的木瓜树,能正常开花结果的并不多。图三:百年木瓜树
    百年木瓜树目前在全国十分罕见,在安徽目前仍是空白。安庆能有这棵罕见的百年以上木瓜树,真是安庆的荣耀。希望安庆人能够自觉保护。 据资料载,木瓜在树木分类学上属无患子科,中文名为冠果,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开花多、结果少,有“千花一果”之说。
图四:百年木瓜树铭牌
    木瓜树又名木梨、降龙木等,属于落叶乔木。木瓜树整株可入药,同时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观赏树种,产地有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木瓜树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木。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河北,江西等地。很有营养价值。图五:木瓜树旁的故事
    卒子是无意中发现这棵树龄超过百年的野生木瓜树。经业内专家鉴定这棵树龄已超过117年以上,实属罕见。树冠近二十平方米,胸径约四五公分,树高约四米。目前是春天,已经开花,不多时结了木瓜之后,再去拍摄。据了解,木瓜为我国特有植物,结的木瓜有“百果之王”美誉,是一种天然、纯绿色、有机食用果品。图六:扼虎救父
    这棵树树体高大,原产于东南亚,在明朝后期传入我国。安庆市区内这棵木瓜树,属于蔷薇科,原产于我国,只能供观赏和药用,非常珍贵。图七:芦衣顺母
    《诗经》有记载,木瓜有两大类,即属蔷薇科木瓜与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称番木瓜)。木瓜从用途上也分为食用和药用木瓜。蔷薇科木瓜属植物木瓜,是原产中国的温带木本植物,其果实可供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它们还是传统文化、诗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诗经》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热带水果番木瓜科木瓜(番木瓜),原产东南亚,大概十七世纪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因外形与中国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样可以食用和药用,但不供观赏。图八:恣蚊饱血
(本篇完)
2017-04-1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里徐塆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22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八里村,有一幢建于清末民国初期的老屋子,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徐塆老屋
     大别山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跨越三州五县的“古皖道”,这曾经著名的官道、驿道、商道、兵道。它向南连接古徽道直通上海、苏杭并南下,交流南方;向北直达古都长安、洛阳和开封,交流北方。这条古道沿皖山、皖水、淠河延伸,连接三州(安庆府、古庐州、六安州)五县(怀宁、潜山、岳西、霍山、舒城)。古人由安庆府出发,经怀宁县三桥、小市,过潜山县水吼,响肠塔儿岭,岳西汤池畈后,分二条线,一条六潜古道线:经温泉龙井望家岭,黄羊殿,张家畈,头陀七里冲,黄尾,佛子岭,霍山县东西溪、下符桥,到六安州。另一条舒潜古道线从岳西汤池畈,经桃岭,八里矸,七里冲,姚河梯岭,经晓天,至古庐州。这段古道穿越的均是崇山峻岭,一路艰辛不难想象,古语“迤逦皖山迤逦路,皖水过尽是淠河”。图二:徐塆老屋拼图
    安庆府通往古庐州的必经之道——七里冲、八里矸的这十五里隐藏于深山溪涧而遗存至今的线段,如今只剩下一些村落的名称和地名了。卒子几年前来到这里,拍摄下这里一幢建于清末民国初期的老屋,老屋具体信息不详,从门牌上看应该是叫徐塆的老屋。八里矸位于现今岳西县主簿镇和石关乡之间,过去人烟稀少之地,过往行人白天都是结伴而行。所以,当地流传至今有:“七里冲、八里岗,鸡不鸣,狗不喊”一说,真实的反映出这段古道之凄凉、艰险。图三:徐塆老屋厢房使用了木门框
    这段古道位于现在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西部山区,即从前的潜山、舒城两县的 “界岭”以东。从界岭头分道,公路沿着北面山坡东去,古道则沿着八里岗,转入七里冲。“七里冲,八里岗”是当地人给此段道路的命名 ,由其名即知长度、地形。这段险峻的山谷,所以古道得以存留至今。图四:徐塆老屋
  走过一段平缓的山岗,道路忽而变陡,陡路上铺有石板。石板路在山间忽起忽伏,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千百年来挑夫的草鞋、军士的战靴把那青冈石或麻皮石打磨得滑滑溜溜光可鉴人。图五:徐塆老屋青砖屋脚
    徐塆老屋,准确说或许它的主人并不这样称呼它,只是因为这个塆叫徐塆。徐塆老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现代人的生活痕迹,据说其始祖某公迁此居屋而称老屋。老屋的主人不知道从哪里迁入石关徐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定居生活了也过百年。图六:徐塆老屋
    徐塆这块的地形为三方挖塘盛水,独一面是平地耕田。迁入此地的徐氏世代以读书耕地为生。从背后的山上远远望去,徐塆地形更像是一只大凤伏地。老屋使用的很多砖都是土砖,原来门前有一口水塘,淤塞的沙土,石关修路时将水塘填埋之后,也就没有了水塘了。图七:徐塆老屋大门为石门框
    徐塆背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口大钟伏在地下,据说是二祖曾经在此修行,又称“二祖山”或“大背山”。将来卒子有空将攀登上二祖山远望整个徐塆,徐塆老屋现在已经成了一片遗弃的旧村落、断墙残垣、芳草萋萋,老屋依山而筑,走进这个老屋仿佛能够穿越历史,品味一些遗落的历史时光。图八:徐塆老屋很多木门都使用了木门框
    徐塆老屋,为什么不叫徐湾老屋?一个塆与一个湾,希望网上有了解此屋背景和历史的朋友,能够一起寻访那些即将消失的老屋。图九:徐塆老屋
(本篇完)
2017-04-1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碑
——安庆碑刻
第12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桐城中学内,有一块石碑静静的躺在那里,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桐中一角
    这块石碑记载着日军侵华侵入桐城的记录。很多到访过桐城中学的朋友都会被躺在一角的刻有“勿忘国耻”的石碑留足,它记载着日军曾经侵华的罪行。图二:碑记及日军
    当卒子看到这块呈正方形桌面状的石碑刻时,被正面刻有“勿忘国耻”的字样深深震撼,虽然碑上没有再多余的文字。但正是这四个大字足够说明当年日军进犯桐城,最终走向灭亡的道路见证。图三:日军攻城
    纪念石碑上已有不少裂纹,正面、侧面、背面,痕迹累累。 据猜测,这个石碑是根据文献资料刻立的,纪念碑记录着相关的抗日历史。
图四:日军对中国百姓进行迫害
    1938年6月13日,日寇初次进犯桐城,汽车由黄柏岭、北峡关两条大路进入桐城境内。日军原来并没有占城之意,起先计划沿合安公路直驱潜、太,图谋进犯华中,与长江日舰相声援。桐城县未派出部队与来犯的日军进行有效的战斗。桐城县长潘慰农,保定军校出身,胆量小,只顾执行上级不必守城的命令,将重要物品转运到唐家湾,官绅及眷属多蜂集于深山洞天。图五:“勿忘国耻”
    就这样一座桐城县城内无兵警防卫,惨遭匪盗的肆虐和流民的哄抢。这时,大户人家上至楼阁,下及地窖,金玉宝器,书籍字画碑帖,以及衣服食品,一切竹木器物之类都洗劫一空。敌军离开桐城后,桐城县当局派兵队下乡搜查,乡民所哄抢的字画书籍,既无处出售,又不能作糊口日用,纷纷害怕一旦搜出,反招祸患,便将这些文物或埋于田园山洞,或化为灰烬。图六:“勿忘国耻”碑
    1938年7月初,日军再次由安庆进入桐城境内,这一次犯境,日军先以数辆兵车窥探虚实,不敢贸然深入城内。县常备队兵卒依城驻扎,见敌来则避于山里,不作抵抗。日军见此情形,无所畏忌,长驱直入由桐城越过舒城,直达合肥。这一次日兵作了长远计划,沿路联络紧凑,节节驻防,合安公路沿线所有车站、桥梁都留兵守护。驻扎在西山求雨顶的一队日兵,凭地理优势,窥伺城中动静,竟无官兵抗击,任意肆虐。图七:碑刻
    有人写过描述《城劫》:追溯桐城陷,五月十六日。未几自引去,踪迹殊飘忽。自七月初十,再将城攻夺。至八月十二,全数始退撤。洋桥半焚毁,电杆尽锯截。前后几何时,屈指仅两月。中间所作为,残暴乃非一。吾闻寇在城,多仅百余孽。司令设南门,城街驻骑卒。窗扉尽拆除,墙壁穿洞穴。有灶不以爨,腥膻盛晡啜。有薪不以炊,器具供燃热。毁坏南门关,内外行汽车。发枪及行人,纵火焚蓬荜,鸡猪遭搜罗,妇女肆污蔑。一妇痛饮刀,一尼惨被刜。分兵守四门,未有能逃脱……图八:碑刻局部
    日寇第二次离开桐城后,安徽省战时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暨军事长官通令各县作防御部署,拟订了三条策略:一为破坏公路以断交通,二是拆毁城垣以免资敌,三是疏散人口以备空袭。其中的二、三两条,是导致桐城城墙拆除的直接缘由。今天当我们行走在桐城这座古城时,看一看那些老屋的残砖剩瓦,再看一看停放在桐中一角的勿忘国耻碑,眼前迭现七十多年前,桐城曾经伤感之至,为桐城而殇。图九:“勿忘国耻”碑
(本篇完)
2017-04-1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姑洞与普善寺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2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有一个地下溶洞,这个溶洞既有得道成仙的麻姑故事,又有着一段红色革命历史,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道教仙女麻姑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崇山峻岭之间,为溶岩洞,当地人称“麻姑洞”。这里大小石洞相连,深不可测,无人探源。麻姑洞洞口平坦,有巨石遮挡,洞口深藏在山间,远观不易被发现。洞内蝙蝠交尾飞窜,蝎子倚壁爬行,蜘蛛作丝结网。麻姑洞以道教麻姑为名,以之名洞,意为神仙洞府,凡人不可入焉。图二:普善寺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区与怀宁县之间的百子山西南麓。据民国四年(1915)的《怀宁县志》曰: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图三:普善寺与麻姑洞
    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顶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四:普善寺与麻姑洞
    洞内有两个大的洞庭相连,旁边还有支洞,但是需要匍匐进去,里面也是洞中有洞,洞内的钙化石很漂亮,钟乳石尤为壮观。安庆溶洞主要集中在怀宁县境内。洞穴数量并不是很多,规模多在数百米之内,无大规模的洞穴。比江南地区相比,安庆的深洞开发已经远远落后。图五:普善寺内的木雕供桌
    麻姑洞道走向多受断裂影响,洞穴总体上以斜洞、水平洞为主。 洞在形态上以厅、廊道为特征,而且厅的特色占主导地位,无论其洞穴大小,基本上均发育厅,所以这一区的洞穴多为寺庙占据,第一厅寺庙开发利用,使得安庆地区溶洞开发上陷入比较落后的境地。图六:麻姑洞
    加上怀宁县地方政府对溶洞旅游开发思想认识方面的影响,总体认为怀宁地方的洞穴,洞口多展布在山顶,或半山腰部位,这一特点反映出该区洞穴所开发的部分为"较老"的洞穴,而发育的部位目前尚藏于地下,未被发掘、旅游开发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图七:麻姑洞碑刻
    怀宁县百子山周围不仅地面自然风光瑰丽,而且地下也深隐着岩溶洞穴景观,现已发现有大小各式洞穴十来处,其中著名的有雪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水晶洞、梅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麻姑洞、蝙蝠洞、龙珠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等。图八:麻姑洞一带均是石灰岩地质
    据考证,百子山洞群地质年代跨度大,有二叠纪,也有寒武纪,是长江以北罕见的溶洞群。雪山洞在百子溶洞群里以奇崛瑰丽著称。水晶洞在百子洞群中,是最新发现且最大的溶洞;据说石幔大者高达十多米,如瀑布奔泻;小者仅手掌一般,似素绢轻纱。最奇幻的景致在中层洞,细嫩嫩的白色石芽交错生长,犹如绽放的白菊悬吊洞顶;团团石晶簇色彩鲜红,悬挂洞壁,又恰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堪称一绝。图九: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环境优美
   本期卒子介绍的麻姑洞位于百子山西南麓。民国四年(1915)《怀宁县志》云: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清末民初,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十: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小溪环绕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图十一:麻姑洞洞口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图十二:普善寺与麻姑洞
(本篇完)
2017-04-2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6: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里朱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23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一带的会宫朱姓有一座宗祠,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会里朱氏渊源
    会里朱氏在原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朱氏其先人到此地逾数百年,后来这一带朱氏统称会里朱。图二:会里朱氏地处环境
    在安庆地区,朱氏是一支大姓。有这样一个故事,朱氏二十世孙来冬 ( 文炳 ) 一脉,出自二十一世孙世生 ( 龙生 ) 。上世纪初,文炳随长兄文宽离开世居桐城小河街外出谋生,曾在上海吴淞船上务工,娶方桂英为妻,育两子一女,后不幸因病于1936年病逝。自昔日祖辈文炳少小离家,至如今父辈龙生子孙满堂,百余年来从未忘却祖先,“籍贯桐城”一以贯之承传,在会里修谱建祠时曾虔诚供奉而来。图三:会里朱氏建筑
    上述故事在朱氏家族应该算是平常不能再平常的故事。自古会宫属枞阳,枞阳属安庆。会里朱氏宗祠在原宗祠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图四:朱氏宗祠
    据了解,会里朱氏属紫阳一脉,一直是枞阳县的名门望族。宋朝末期至元朝初期,会里朱氏一世祖、古徽州饱学之士万四公目睹宋朝末年社会剧烈动荡之现状,不愿为官携家眷毅然来到桐城南乡罗塘洲避官,故又号“罗塘居士”。图五:朱氏宗祠匾额
   会里朱氏二世祖祖一公祖二公祖三公又从罗塘迁椒岭;三世祖朝二公朝四公朝六公朝九公再迁会里即现在的会宫,三迁而定。也就是说,今天的会里一带朱氏,其实是朱氏第三代定居而成。图六:会里朱氏
   朱氏定居会里后,四世祖生十五子成十五房,会里朱氏一下子就成了大家族。七百年来,会里朱氏以会宫为中心,繁衍生息,如今子孙已达二十七世;主要居住地扩展到附近十数省市;朱光潜大师是会里朱氏在现代的典型代表人物!图七:会里朱氏渊源
   会宫的朱姓中有两支。一支是朱成一的孙辈中嫡传,其标志是后代的辈分以:“良、者、来、士、永、正、仁、为”反复循环。会宫的另一支朱姓是朱成一的孙辈中一女儿嫁到程姓家,后来其子女跟母姓朱。这一支的标志是名字中没有辈分。所以前不久,与安徽省电台大胡老师交流时,谈到枞阳县会宫镇又流传朱公公与朱婆婆的民间传说,看来不假。图八:会里朱氏宗祠标牌
    另据了解,枞阳会宫朱姓是紫阳堂,是朱熹后人。朱熹五世孙朱椿(详见安徽《藕塘朱氏宗谱》),七世孙成一偕三个弟弟(隆一、庆一、隆三)迁往安徽桐城枞川竹子湖。成一公后裔居住枞阳县,此公传至第五代分为九支。(据《考亭紫阳朱氏总谱》)图九:会里朱氏忠恕堂
   在清代桐城派方苞和戴氏的文字狱中差一点招灭族之灾,后来朝廷顾是朱熹嫡传后代下旨特赦,这些事在《桐城县志》中明确详细记载。会宫的朱姓后代在清朝非常庞大,但在太平天国时遭到安庆英王陈玉成的血腥镇压。图十:会里朱氏名人碑
   会宫的另一支朱姓是朱成一的孙辈中一女儿嫁到程姓家,后来其子女跟母姓朱。这一支的标志是名字中没有辈分。会宫朱氏忠恕堂字辈(自始祖万四公十四世起,万四公为婺源茶院公十五世,其五世为朱熹六代祖惟甫二弟惟则):芳绍先儒、道延来世、永正仁文、为家之式,诗书泽远、礼乐源长、祖功宗德、孙子其昌。图十一:会里朱氏水源木本
    吴汝纶《会里朱氏族谱序》(节选):会里之朱,迁自新安。其先世有曰瑰者,仕南唐李氏,官至茶院,尝以兵三千戌婺源,因家焉。子孙最为蕃衍,徽国文公其后也。徽国五世祖曰维甫,维甫兄维则。维则十一传,当宋元之际始迁桐城,仍世三迁而居会里。会里朱氏既与徽国同祖茶院,茶院后裔分散东南数行省,而徽州之后,新安、建阳皆立博士。明嘉靖中,诸博士会合四行省廿一县之朱联为一谱,是时会里朱氏尚未能别为谱。逮万历世,会里谱始具。是后朱氏长者,时时修葺。盖自始居会里,传五六百年,族姓源流,具在图牒矣。独茶院已上叙次派别,颇多疏失,今为考证,著在左方。…… 一笔写不了二个朱字,有更多消息,《卒子走遍安庆》将连续出版。图十二:与老朱一起参观朱氏宗祠
(本篇完)
2017-04-2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诰封一品方老太君与海渔公墓
——安庆古墓(名人墓)系列
第1232篇
图、文:过河卒子
金凯曲文化传媒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的陆家湾,有一座建于明朝末年的古墓,何家墓地在枞阳这一带被称陆家湾,这里有原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老龙灯会,是枞阳县枞阳镇陆家湾及周边区域的传统民俗活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何如宠相关资料
    陆家湾老龙灯会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朝末期,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相传唐末时,长江发洪水,漂来一付龙板。小湾的渔民捞得龙头,大湾的渔民捞得龙板,各自供奉家中。后小湾的龙头,被大湾村民抢得,由大湾组织掌管。成立龙灯队。但龙头确系小湾先得,经协商龙灯以小湾为娘家,每年初二出灯必先去小湾拜年。陆家湾龙灯属板龙,共十二节,由十三根顶棍串联而成。龙灯每节均点上香烛。陆家湾龙灯有诸多表演套路,大多已失传。现存套路主要有倒板、螺丝旋顶、金龙抱柱、龙舞四门、顺进反出、头招尾招和黄龙出洞等。龙架依旧供奉于龙屋,每月初一、十五均有香客慕名前来进香拜谒。陆家湾老龙灯会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和广泛的群众性。2012年11月陆家湾老龙灯会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二:陆家湾老龙会(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老龙灯会背后的小山上,安葬着明朝诰封一品夫人方老太君与海渔公墓,该墓座北朝南,封土堆用条石呈圆形修砌,高约一米,直径一米五,墓碑高一米多,宽约七十至八十公分,记载墓主人的姓名及修墓年代等。墓碑为明朝通过赐封碑,青石质,高一米,宽约七十公分,厚不详,碑面阴刻“诰封……方老太君 海渔公“等字样。何如宠的父亲何思鳌,字子极,号海愚,明嘉靖间以贡生授山东栖霞知县。其二子何如申、何如宠同年高中进士。据说何如宠成婚时,岳父许静斋以一条河——羹脍赛河作赔嫁。何如宠收到羹脍赛河后,让利百姓随意业渔。图三:何如宠父母亲墓园
    上期卒子曾介绍赑屃上背那块写满功德的高大的碑文,碑上刻有“一品诰命夫人”字样。这位在明朝末年被崇祯皇帝敕封的一品夫人是谁?原来她就是何如宠的母亲,还有何如宠的父亲海渔公。就在这一方小小的墓地,依山傍水、静处一隅。经过三百多年的沧桑,人间的繁华,过眼云烟。据了解,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岳芝,明代桐城县东乡(今枞阳县今石矶镇大青山)人。图四:墓园
    何如宠博学多才,中的是二甲第二名进士,差一点进了前三甲。成绩优异,所以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何如宠升礼部侍郎。崇祯初年,为吏部右侍郎,旋即改任礼部尚书,最后入阁成为群辅,也就是俗称的“副宰相”,作为明朝官场上最具实力的桐城派官员,何如宠的知名度却远不如阮大铖、左光斗。作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左、阮诸事教课书及报章断续有见,何宰相在桐城之外却鲜为人知。图五:墓碑局部
  官场上的何如宠,有着独特的为官风格:谦和行事低调,中庸不事张扬,单位里不做惊天动地的公事,同事间不干刻骨铭心的私事。尽管党有战斗队的属性,自卫队的功能,但他都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所有的党保持距离。在干部做梦都在踹人一脚的明朝官场,他坚持担任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始终以一个超级淡定哥的形象,游走在悬空的钢丝上。虽然是个民主人士,但东林党与魏党交火时,何如宠的龟息大法,仍然未能保全自己。杨涟、左光斗等遭陷害,魏忠贤的心腹魏广微弹劾何如宠,称其与左光斗既是同乡,又是同党,何被革职。直到崇祯即位,何如宠再被重新起用,崇祯元年十二月,他与周延儒、钱象坤俱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图六:何如宠父母亲墓园
   后来,清太宗据关外施反间计,谋害兵部尚书袁崇焕。崇祯不察,一怒之下,决定处袁磔刑,抄家灭族。何如宠知其冤,冒死为袁氏家族三百余口苦苦求生,崇祯终于收回灭族成命。按照旧例,皇族下人婚嫁,须经朝廷钦准,官吏趁机勒索,设置关卡,以致求婚奏文积压至千份以上,白发未婚者大有人在。何如宠向朝廷直言此弊,革除旧例,使皇族下人一次命名婚嫁者达六百余人。图七:何如宠父母亲墓碑
    何如宠襟怀坦荡,操行谦雅,在朝数十年,士大夫们乐于归向,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四年春,奉旨助周延儒总裁会试,事毕,请求归休,九次上书获准。回家后,想到崇祯性狭多疑,忠奸不分,滥杀大臣,深感不安,遂上疏进言:帝王治国之道在于虚心纳谏,明理乱,察忠奸,朝纲不紊,法制严明。皇帝深以为然。崇祯六年,首辅周延儒被温体仁排挤,召何如宠回京接替。何如宠素知温体仁阴险狡诈,向以阿顺帝意得宠,料不相容,赴京途中,六次上疏坚辞不就。崇祯十四年,于金陵官邸去世,年73岁。南明福王赠太傅,谥文端。著有《奏疏》3 卷,《后乐堂集》若干卷。图八:墓碑局部
(本篇完)
2017-04-2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0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7-3-31 14:49 编辑

赵河屏风寨西山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
第12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赵河,有一个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山寨,这个山寨有什么样的来历?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屏风寨
   屏风寨是一处遗址名,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区赵河乡,山顶有一石洞,深约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早前几年,卒子曾来到这里拜访。全国叫屏风寨的不下多处,仅大别山曾在太平军控制的山区就有二处,一处在安庆,一处在湖北蕲春。图二:太平军(长毛)
    今天卒子介绍的太湖县屏风寨,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中学,据《太湖县志》记载:屏风寨海拔约890余米,主峰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支太平军(当地人称“长毛”)余部,曾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活过多年。
据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发掘此处为太平军战斗过的遗址,屏风寨遗址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有两门。”图三:屏风寨独此一条上山路
    据《太湖县志》(1995年版)记载:“清朝咸丰九年(1859)底至十年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部与清廷总兵鲍超的‘霆字营’在太湖县小池驿激战一场,双方各伤亡千余人,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池驿之战’。”“咸丰十年(1860)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从新仓渡河,与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后佯败以诱,候选道蒋凝学伏兵于两翼,鲍超突围而出,太平军与之激战失利,伤亡甚重,退往桐城。太湖城为清兵占领。”太湖失败后,陈玉成部除主体撤退到桐城外,还有一小部分躲进了当时属于深山老林的赵河乡的屏风寨,大约二十多人,当地百姓称有三百余人,卒子猜测三百余人可信度不大,三十人左右是比较理智的估计。图四:屏风寨西山岗哨
    屏风寨的东面是芹河,南面是烟火寨,北面是老虎洞,只有西面一条上山的小路,而且山高路陡,易守难攻。今天卒子介绍的西山,就是这条必经小道上的哨所,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太平军才在此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同时依托屏风寨上肥沃的的土地,开荒种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图五:屏风寨地理环境复杂
    为了抵御清军的围剿,太平军残余部队在屏风寨上利用天然屏障,用石头搭建寨门,垒筑石墙,并利用寨上的一个深达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的石洞,坚守了多年。后来,清军纠集当地武装,对屏风寨上的太平军余部进行围剿,山上官兵凭借有利地形,用滚石垒木进行反击,虽经激烈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六七名太平军人从南悬崖口跳崖自尽。时至今天,许多老年人说起这“人骨头沟”地名的故事,还心地动容。图六:屏风寨西山岗哨
   七十年代初,当地村民因建房需要石料,拆除了寨门及石墙,本已荒废的太平天国驻军遗址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如今,屏风寨上,当年那个巨大的石洞还在,洞内曲折蛇形,石壁陡而光滑,洞顶巨石覆盖,有“一线天”奇景。洞前那块宽阔的平地已是茂密的树林,只有平地旁边的巨石上还有当年的人工遗迹,南悬崖口以及洞顶四周的巨石上那一排排插旗用的石眼。图七:屏风寨
    安庆还有很多的山寨,一部分是建于宋末元初以“抗金”为主的,一部分是建于元末明初的“抗元”为主的,也有是在清朝中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修建的;这些山寨均有石垒的寨墙,有寨门保持完好的,也有寨门寨墙已不复存在但还可辨认遗址的。不过,几乎所有的山寨,碓臼、油盐凼这些保障“寨民”生活的必须设施都还可见,也能让我们想象到当年寨民之生活是何等艰辛了。图八:屏风寨
(本篇完)
2017-04-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14: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古城、山水如墨
——安庆风景
第12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的大龙山森林公园,山水如墨,风景优美,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一处小景。图一:巨石林立
    安庆之所以被称安庆,是源自己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的“同安郡”和北宋政和五年始置,今潜山县梅城“德庆军”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寓意。图二:风景如画
    今天安庆城之驻地叫宜城渡。登云坡一带地名叫盛唐山,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城别名“宜城”。图三:山水如墨
    相关历史资料均认为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档案文献资料认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废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为新安庆府”(治址在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此地濒临长江,易守难攻。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图四:千年古城
    安庆研究历史的朋友有人认为,安庆建城早于南宋时期,建城已有一千八百年。而安庆被称为盛唐山的也并不是大南山登云坡一带,而是指安庆大龙山。安庆老城过去多山,如盛唐山、枸杞山、黄甲山等,坡多便是自然,有高井头、卫山头、拐角头等,又有朱家坡、任家坡、登云坡等,俗称“九头十三坡”。此为安庆老城街巷最大特色。喜欢安庆的朋友都知道,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图五:古宜城渡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古人称大龙山为何山,无法考证,有人认为古人称大龙山为盛唐山,大龙山的名称是元朝以后文人见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图六:山势雄伟
    大龙山圆照寺一侧的全是起伏的山峰,风光如画。朝霞初升或雨后乍晴,远望云雾缭绕,峰峦时隐时现,被誉为“山水如墨”,大龙山就是巨石多,这些散布在山壑之间,有的形若伏虎,有的状似卧牛,甚么石猴、石狮、石盘、石仓、石树等,千姿百态,形象动人的巨石就是大龙山的象征。 图七:盛唐山下
   大龙山见证了安庆这个城市历史沧桑变幻的过程。当年汉武帝刘彻南下巡狩登临盛唐山,想必也到访过大龙山。1645年左梦庚领兵自九江顺流而下,攻占安庆,有将士登顶大龙山环顾安庆城。1853年初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攻克安庆,并在随后与湘军在此反复焦灼战斗。太平军主将叶芸所率两万将士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著名的“安庆保卫战”,在此期间,大龙山各条山脉全是两军对垒的岗哨。图八:军事重镇
    走上大龙山一侧的小山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红;满山松树、阵阵涛声,山川竞秀、郁郁葱葱。观山赏景,听着鸟鸣,真似神仙。安庆实属风水宝地。图九:风水宝地
(本篇完)
2017-04-2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锡麟基督教会126年罗汉松
——安庆古树名木
第12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迎江区锡麟街的基督教会楼边,有两棵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树,今天卒子介绍这里的一棵三级古树罗汉松。图一:远看古罗汉松
    安庆基督教会由原圣公会和内地会两大宗教派组成,发展至今已有140年历史。1869年,英籍内地会传教士密道生、卫养生到安庆,在司下坡租房传教,同年四月在城内北正街西右坊租赁民房十五间,挂牌“圣爱堂”(后改名“福音堂”),在桐城、石牌、潜山等地设立堂点。图二:罗汉松背后为基督教会办公楼
    安庆基督教的另一分支为圣公会。1894年,美国圣公会自芜湖派中国籍教士黄朗斋来安庆传教并负责筹建教堂。黄朗斋来安庆初,在城内双井街租赁何姓之屋传教。1900年,美籍教士林学汝奉派来安庆。得到当地豪绅路琪光等人捐助,在城内大二郎巷一带购买民房。次年,始建当时全国圣公会十大教堂之一哥特式建筑圣救主座堂,并设立医院,开办学校。美籍教士华礼门、李橘声和医生戴世璜被调派来安庆,分任会长、校长和院长之职。图三:古罗汉松并不粗壮
   1910年,美国圣公会将湘鄂皖赣教区划为两个教区,美籍教士韩仁敦首任皖赣教区主教,安庆圣救主堂为主教座堂,设办事处于百花亭。同时教会在安庆铁佛庵建天恩堂,后营百花亭建成仁堂(1945年底改名圣诞堂)。今天卒子介绍的位于安庆市锡麟街一座教堂,这座教堂就是安庆基督教新教的“圣诞堂”。“圣诞堂”始建于1912年春,原名“成仁堂”,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教堂旁边的基督教会办公楼边,当时教会种植了这两棵古树,其中一棵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古罗汉松。图四:古罗汉松叶
    据了解,清朝末年以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大量国外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士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布道。安庆地处长江北岸,皖河入江处,皖西南的中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了安徽省最早的省会。传教士在此大修教堂,兴办学校和医院。圣诞堂即建于那个时候。图五:古罗汉松保护牌
    “圣诞堂”建筑为砖瓦结构平房,墙壁全是由青砖垒成,石灰勾缝。东西方向共开四面朱红色木门,留有12个朱红色窗框的玻璃窗,其中正门上方刻有“聖誕堂”三字。安庆的基督教堂没有明显的外国教堂那样的钟楼、有尖顶的哥特式建筑,而安庆的圣诞堂的教堂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是一座中式风格浓重的教堂,非常少见。图六:古罗汉松
    在基督教会办公楼门前,生长着两棵距今有120-130年的罗汉松和柏树。这棵罗汉松高约三米多,冠幅约八平方米,在经历了无数的自然灾害和战火洗礼后仍然屹立不倒,至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旺盛生长。图七:古罗汉松成为教会的景点
    百余年来,安庆基督教会与这棵古罗汉松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这棵罗汉松依然青翠,成为教会的一个景观,鼓励群众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也要健康成长。经历了百余年风雨,依然是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据了解,罗汉松生长缓慢,是我国南方稀有珍贵树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这棵百年罗汉松地处闹市,已挂了古树牌,对市区比较罕见的百年罗汉松进行重点保护。图八:古罗汉松
(本篇完)
2017-04-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15: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畈柳家大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2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境内多山,河流密布,现保存有大量的乡土古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注重风水选址,大到山形水势,小到池塘竹木,体现出建筑选址的科学实用性,今天卒子介绍田头乡柳家大老屋。图一:远望柳家大老屋
  岳西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境内多山,河流纵横。因历史上交通不便,相对封闭,大多古建筑保持着原生态风貌。岳西县普查登记古建筑283处,其中,古祠50处,古民居157处,这些珍贵的乡土古建筑点缀在岳西的山山水水之间,每一处建筑都包含有风水学的印迹,这些地方大多数卒子已经到访,今后将陆续向大家介绍。图二:柳家大老屋砖雕
  风水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乃至传统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风水理论中虽然不乏封建迷信内容,但却直白反映了老百姓在自然面前一种美好的祈盼和追求。岳西村庄星罗棋布,最低点或出口处在风水学上被称为水口,是村落兴衰与安危的精神主宰,现代建筑理论家诺伯格斯卡尔兹曾说:“我们将景观比之为住宅,而山岳是墙壁;……而山区的最低点则为门。” 由此可见出水口作为门户的重要,一村之水从此蜿蜒而去,一村之人从此出入,水口是村落内外的连接点,村民到此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图三:柳家大老屋
    岳西水口较多,受传统“障空补缺”理论的影响,强调“逢口必镇”,在水口处栽树、修桥、建庙,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保佑一方平安”之意。今天卒子介绍的柳畈村,就有一处口水,顺口水而上就是柳家大老屋。图四:柳家大老屋多数为土坯墙
  岳西县店前镇徐良村水口有一座乾隆二十四年的石板桥,旁有古树、小庙,庙联曰“龙蟠水口镇山河,马踞桥头扶社稷”,民众的美好心愿一目了然。岳西水口最有名的当属包家乡的锁口山,为包家河第一道关口,民间传语“锁口山,山锁口,锁住鲤鱼朝北斗”,其实就是“砥柱河流,观阑水口” 之意,将水口紧锁,一方居民才会风调雨顺、财聚人旺。卒子将在后期向大家介绍。图五:柳家大老屋二进
  岳西乡土古建筑所在之地,多为某一姓氏的发祥地,像岳西的“储、刘、王”三大姓,都有老宅,其人丁兴旺,家族显耀,往往会将功劳归于老屋的风水,认为老屋是块宝地,是老屋的宅基好。岳西百姓一直世代遵循“背山来龙”要发旺的观念,脚下秀水相环绕,面朝青山有名堂,“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回头望”的说法,这些虽然不排除有迷信的成分,却也显现建筑往往赋予一定寓意、一脉相承。图六:柳家大老屋特色砖雕
  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水口,有一座土地庙,其上有一副对联:“青山环一庙,绿水绕三桥”,小庙健在,三桥尚存,附近不远就是柳家大老屋,这里自然与人文在此相得益彰,和谐共生。图七:柳家大老屋
  柳家大老屋属岳西乡土古建筑的精品,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青砖黛瓦马头墙,建筑本体和四周环境有机融合,不可分割,建筑成为自然环境的点缀,自然环境成为建筑的天然底色,柔和流畅而又生机勃勃。老屋规整对称,封建家族权威气势得以彰显。图八:柳家大老屋清中晚期的大方砖
  岳西百姓大多是外来移民,许多姓氏族谱中都有记载,岳西先民多为乱世避难,从江西瓦屑坝辗转迁徙来到岳西,当然要寻一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岳西山川俊秀,“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既是最佳选择,也成为可能,这既是受风水宝地家兴人旺的思想所支配,也是满足人居住生存的需要。这些移民相信风水理论,因山势的藏纳,土壤的坚厚,林木的茂密,可以遮挡寒流,免受四面狂风侵袭,山上良好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还能满足柴薪之用。图九:柳家大老屋清朝中晚期的砖雕
    岳西古建筑的风水选址,使境内许多的自然村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以农耕为主、林业、副业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过着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图十:柳家大老屋的小巷
  岳西的古建筑因受到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历史机缘的影响,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被专家称之为“皖西南特色古建筑”,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博大精深,在此,卒子一直去关注、去挖掘、去研究包括岳西在内的全安庆地区的古建筑。图十一:柳家大老屋的木窗
    岳西县柳畈出了一位名人,名叫柳升(?-1427年),字子渐,怀宁人,出生于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原柳畈乡)。早期因承袭父职成为一名武将,永乐年间,跟随明成祖朱棣五次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官至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多有战功,有勇有谋,但不幸的是,他在宣德元年(1426年)与王通等征讨交趾黎利(今属越南)时,由于不熟地形等多种缘故,在进军途中中伏而死。英宗朱祁镇追赠其为融国公,谥襄愍。柳升曾统领神机营,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死后安葬在现在的怀宁县清河乡清河。因为当年的一句承诺,世代居住这里的李姓族人担起了看护柳升墓的重任,这一守就是580多年。图十二:柳升画像
(本篇完)
2017-04-2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意桥古道及圆形方孔石
——安庆古道与石刻
第12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村,是安庆市太湖县一个风景美丽的乡镇。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二处石刻、一条古道和一处古人人工大圆方孔石的残件。图一:天生塔与如意桥古道
    寺前镇位于太湖县城北十五公里处,一侧位于花亭湖水库之滨,东边靠太湖县的原罗溪乡(现罗溪村),北连潜山县的五庙乡,西接太湖县的原黄冈乡和赵和乡(现均并入汤泉乡),南濒与花亭湖水库。这里是大别山腹地,与外界过去受交通和通讯的限制,相对比较闭塞。
图二:如意桥石刻
    今天卒子介绍的这条如意桥古道,其实在历史上是没有这个称呼的,是因为这条古道石壁上写有“如意桥”三个字,所以为便于称呼故称“如意桥古道”。之所以被称为古道,据了解,唐朝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六祖禅师慧能云游到此,酷爱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在此建庙,庙曰“廨元寺”,该寺门前有条大河,亦被人称为“寺前河” ,后一千三百余年来,一直沿用“寺前河”。“寺前”二字由此而来。
图三:如意桥古道与如意桥石刻
   寺前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域内花亭湖水中有山,山里有水,山水交融,相映成辉,美不胜收;山中多古木苍松,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奇花芳草。“骆驼峰”、“天柱塔”、“香炉石”等奇峰怪石鬼斧神工,叹为观止。佛图古寺有著名的“寺中八景”,闻名遐迩,令人流连忘返。寺前镇又是著名的佛教名乡,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以佛图寺、廨完寺、秋潭寺、朝阳庵、西云庵等为代表的古寺名刹十余座,历代以来,香客络绎不绝,盛极一时。这条古道或许也是那个时代上山进香朝拜的古道。图四:天生塔下大圆方孔石残件
    如意桥是在天柱塔下石壁上的一处石刻,纵向三个“如意桥”字,每字约十五公分见方,据卒子猜测,因古时这条路险峻,绝壁之间有人用木或石架桥,之后便了有“如意桥”的名称,也有可能是一种祝愿“如意桥”意义。在天生塔下,卒子见到已经开裂成二半的大圆方孔石,卒子猜想是不是山下原寺庙里的器物,具体作用不详。这样大的石料从山下抬到如意桥上,具体何意也不了解。图五:圆形方孔石残件
    这条如意桥古道,通长约近一公里,上坡全部使用了麻石铺设,平地使用麻石坚向铺设,始建于何时不详,可能在明、清两朝多次大修,如意桥并不是一座真的桥,而成了一处景点。图六:天生塔下圆形方孔石残件
    有古人在如意桥石刻不远光壁上写有诗句,其意大概也是赞美佛图寺的意思,很容易让人理解。远的不说,据今一百多年前的咸丰时期,太平军曾据此和深山里的二个山寨,相距为犄角之势,抵御前来围剿的湘军。太平军使用了扎硬 寨、用奇兵的思路,化险境为平坦,依靠山势的险峻和军民的智慧在此生存很久。图七:天生塔下石刻
   登上佛图寺的登如意桥古道,从一路的石刻到远眺风景,天气明朗可看到一弯长虹、无限秀丽。前往佛图寺和这里几座古寺的进香者,络绎不绝。如意桥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一处地名,已经不再重要。它体现出寺前镇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图八:圆形方孔石残件
    安庆像寺前古镇为数不多,有着上千年的古镇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发展观念,以旅游开发为核心,整合湖泊、田园资源,打造佛教禅宗文化和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游憩娱乐、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展现安庆历史文化和旅居小镇、长三角古镇旅游目的地、宜居宜游度假胜地。图三:如意桥石刻
(本篇完)
2017-04-2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6: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176师528团部驻地旧址
——安庆近代军事系列
第12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孔城镇孔城老街四甲,有一幢清末民国初期的张恒丰布庄颜料店,这个老店近代有着什么辉煌的历史?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国军相关资料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占领南京后,计划攻克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推向华南,侵华战争进入白热化。日军调动其主力,改由安徽省安庆、潜山县、太湖县一线向武汉进犯。图二:团部旧址大门
  桐城为大别山东部,是江淮分水岭。地势极为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楚相争;三国孙吴曹魏政权更迭;宋末元初的农民义军抗争;明清时期的张献忠、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张宗禹等农民义军都曾在此与官府抗拒几年十几年不等。日军认为,只有控制桐城和潜山、太湖一线,方可确保夺取武汉而无后顾之忧。图三:团部旧址门前屋内
  日军调集淮河南岸及芜湖两地华东派遣军,从芜湖、合肥水陆两路向安庆进发。驻守的国民党杨森部因赴上海抗战多次遭受重创,退守安庆一带时,原本装备齐全的20军、21军仅剩下20军的133师。为防水陆两路夹击,陷身重围,不战而退向潜山所在的天柱山地带,其中一部驻守桐城孔城镇。图四:团部旧址拼图
  国军176师,为桂系国军在石牌镇重创日军致敌伤亡一千多人后转移潜山东部源潭铺山区。川军杨森部调访岳西,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所辖40军、48军、199师由霍山陆续赶来接替防务。41师丁治磐部驻守城西王家牌楼,48师徐继武师驻守城西北白水湾。他们在公路沿线侧击敌军。图五:团部旧址
  桂系第48军的176师在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先后驻防宝山、嘉定、常熟、合肥、涡阳、蒙城等地。为阻击日寇侵犯武汉,又赴鄂东,移师蕲春,转战英山、霍山一带。其间该师一直在前线浴血奋战,嘉定的谭家头之战、常熟之塘和谢家桥两场战役,战况惨烈。团长谢鼎新、代团长蔡朝煜均于巷战中殉职。图六:鼎丰复三个大字
  176师在莫敌师长带领下由湖北调往安徽,布防江北天柱山一带的桐城、怀宁、潜山、宿松、太湖、望江六县,莫敌兼任军事指挥长,指挥部设在潜山(梅城)圣公会。莫敌,号天纵,广西桂林人。与众多爱国军人一样,时刻不忘国耻,不断袭击日寇。图七:部分农具展示
  176师“越时六年,转战数省,大小百战,歼敌数千”,自损“中级军官6员,下级军官89员,士兵3618名”。为表彰176师阵亡将士,光大其为国捐躯精神,所在战区的安徽桐城、怀宁、太湖、宿松、望江、潜山、霍山、无为、庐江及湖北英山、黄梅、广济、蕲春等十三县民众士绅自动捐资修建公墓。图八:蓝色对联经过七十多年仍然没有退色
   176师528团部旧址驻守孔城镇老街张恒丰布庄颜料店,后被设中国人民银行旧址,为一幢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坐东朝西,前后两进,面阔三间,最早为张恒丰布庄颜料店,抗战期间为国民党176师528团团部,解放后房屋产权归政府所有,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孔城营业所。图九:鼎丰复三个大字
   桐城市孔城老街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图十:部分农具展示
   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兼具江淮水乡及皖南徽派建筑特色。图十一:部分家具
   现位于老街四甲的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张恒丰布庄颜料店,仍然从最后一进的墙壁上看到“鼎丰复”三个黑色大字,另有一幅蓝色对联。麻石门框现早已被砖砌封死。从整个颜料店格局看,是这一带非常庞大的建筑体,它坐东朝西,前后两进,面阔三间,在抗战时期能够作为国民党176师528团团部,指挥着整个528团的对敌作战,是安庆地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图十二:国军176师528团部驻地旧址
(本篇完)
2017-04-2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1: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甲冲云峰洞与云峰禅寺
——安庆寺庙道观与安庆风景系列
第12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科甲冲,是群山之间的一个小山冲,因地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这里的山里有一处名为云峰洞的风景点,古人在此修庙祈福,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科甲冲
    山口乡隶属于安庆市大观区,以境内山口镇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有城隍庙、御葬、古井、古城墙遗址,圆寂塔、官债渡古桥遗迹、皖口老街、古战壕址等;还有中共柏子山区委旧址“杀尽(汗)奸”石刻、柏子晴览景点、游水可观“石门秋泛”、“雁叉鱼灯”、龙舟观赏、画舫游船、桃源里景点、七里亭遗迹等,是安庆周边不可多得的旅游和文化圣地。图二:科甲冲云峰禅寺
    山口乡在宋朝,就有大文豪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朝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才。图三:科甲冲
    山口乡的科甲冲自唐朝、宋朝直至清朝,就出过多位进士、举人,这些人后来成为朝廷中的丞相、尚书等要职,仅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就有数位。所以科甲冲以科举中甲而得名。图四:云峰禅寺
    现位于科甲冲的云峰寺,因山间有一名为云峰洞而得名。现云峰洞早已被填,仅留洞名,云峰寺修建在海拔约三百米的山腰间。古刹在清朝被毁,清末民国期间又重修了云峰寺。图五:云峰禅寺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之后,卒子了解到,云峰禅寺原名云峰洞,旧址座落于山口云峰山,据说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扩建大雄宝殿初具规模。几经岁月沧桑,云峰禅寺多次兵焚重建。现云峰禅寺占地五百三十平米。图六:科甲冲云峰禅寺介绍
    云峰寺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古称云峰山,原古建筑群据说磅礴轩昂、气势恢宏,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山口历史悠久,比怀宁县还早185年,比安庆建城早1035年。唐宋时期,皖口两度成为怀宁县治之地。其枕柏子山,挟皖河,濒长江,拥石门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图七:科甲冲云峰禅寺
   山口乡的科甲冲山川秀美、景色迷人。附近还有纱帽山,山势奇特。登极远眺,如虹大江,烟波浩渺;近望宜城,似海市蜃楼。春暖满山杜鹃红似火,夏凉鸟鸣蝉噪山林静,秋色红叶染西山,冬令风轻暖朝阳。石门湖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少鸥翔集。“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是怀宁县十二景的三景。图八:科甲冲云峰禅寺
     独特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迷恋往返。留下古人在此作诗多首,其中唐朝诗人李涉的《井栏沙、夜遇客》、宋王安石的《过皖口》、《至皖口》、《别皖口》,黄庭坚的《向皖口》、明刘基的《江行》、清方都镐的《石门秋泛》,均成为令人击节称叹的千古绝唱。图九:科甲冲云峰禅寺
    明末戏剧家阮大铖独慕柏子山,自号“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图十:科甲冲云峰洞
(本篇完)
2017-04-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0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岗陈家岭陈氏祠堂及民国建筑群
——安庆宗祠与古村落系列
第124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的黄岗村,九十年代前是黄岗乡,这里有一个叫陈家岭的地方,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陈家岭
    原以为汤泉乡的龙潭寨古村落和蔡家畈古村落是太湖的二个国家级古村落,后来在卒子的发现下,才知道原来现在的汤泉乡合并前的几个乡镇,均有大小不同的清末民国初期的古村落,有些根本没有列为古村落的序列。今天卒子介绍的黄岗乡的陈家岭,在就今太湖县汤泉乡境内。图二:航拍陈家岭陈氏祠堂
     据《太湖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太湖县设十区七十五保十四镇,陈家岭属于北前区陈家岭保。又记载:民国三十三年八月,陈家岭保又细分,陈家岭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据陈家岭近八十岁陈老爷回忆说:“陈家岭一带,在清末出过大官,至于何官不详,民国期间陈家岭有多人在上海一带做事,回乡之后建起多幢宅院。”图三:陈家岭民国期间的建筑
     今天当卒子走过这片土地时,以当地盛产的黄土制坯的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时,感叹为何这样的古村落落选安庆古村落名录。陈家岭土地平旷、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文人辈出、人文底蕴深厚。陈家岭之所以叫岭,其实是山间的一处凹地,最凹处积水成潭,沿坡建有多幢古建筑,多数是民国期间建筑的,有少量清朝末期建筑的古建筑,村头还有一座小土地庙,村民外出经商、务工时的祈祷。图四:陈家岭地处大别山腹地
    抗日战争时期,据汪礼俊撰写文史稿介绍,声名远扬的“太湖县黄牸乡抗日游击队”也曾经在这里活动,这是抗战时期太湖县唯一一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游击队队长李甸民(又名李甸明,今汤泉乡黄下村人),是民国时期太湖县名人李西溟(又名李熙民)的第六个弟弟,称“七弟”,当地人习惯称“李老七”。图五:陈家岭建筑、古墓葬、祠堂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1938年5月,太湖县国民政府成立“安徽省太湖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县动委会”)。熊本旭(县长)、李楣(又名李菀民,李甸民之五兄)、赵纶士(六邑联中校长)、李西溟(又名李熙民,六邑联中教师,李甸民之长兄)、韦格六(县参议长)等为县动委会主要领导成员。图六:陈家岭民国期间的建筑非常精美
    1938年7月1日,日军清水师团从安庆经太湖县小池一条、从怀宁县石牌经太湖县新仓、从望江经徐桥分三路进攻太湖,1938年7月,太湖县城沦陷,县动委会机关先后搬迁到山区牛凸岭、薛义河等地。据李朴民在1982年11月18日写的回忆录《岳西革命斗争大事记》记载:“1940年3月,国民党第四十八军所属第九游击总队司令云应霖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反对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行为。国民党为防范云投奔共产党,将第九总队改编为四十八军补充团,调防于抗日大后方的岳潜边境。云识破国民党意图,决定起义。将由共产党为骨干的第七连和突击队,进驻岳西撞钟河、菖蒲地区以策应起义。”图七:陈家岭的建筑
    据了解,1960年7月22日李楣(李菀民)、霍振、方琦德、石鹏之口述,阮来安记录的《太湖县黄岗游击队的成立及活动情况》一文记载:“共产党员陈久亭、李甸民(因排行第七,俗称“七弟”,当地人称“李老七”)等人就是云的部下,也参加了云团起义”。图八:陈家岭陈氏祠堂局部
    后来,因“国民党四十八军三个团的兵力围剿,云团起义失败。云团起义失败后,团长云应霖受伤被捕,连长陈久亭牺牲,突围出来的同志大部分赴皖中地区,李甸民突围后找到中共党组织回到了家乡,继续组织武装革命。”图九:陈家岭古建筑
    1983年7月16日,原安庆市工会主席李菀民(原名李楣,李甸民之五兄)在《关于一九四一年太湖黄牸乡游击队的筹建和活动情况》中是这样回忆的:“我有一个七弟李甸民,因自幼不能读书,无文化,粗鲁无知。一九三九年我在潜山县政府工作时,他因害怕国民党征兵,也来到潜山。到潜山后,我将他派到陈久亭自卫队分队里(陈久亭原是太湖三区自卫队副队长、三区中共党的组织部门负责人)。因为他是我的弟弟,陈久亭就将他编为列兵,并发展为中共党员。这年七月,我因病回家。这年冬天,陈久亭的分队整个参加了岳西云团(国民党正规军编制团,团长云应霖,系中共同情分子。团中有部分中共党员和‘民先’队员,基本上是中共党的领导。云现在广州市政协工作)。大概是一九四零春初,云在岳西菖蒲起义,被国民党三个团包围打垮,陈久亭牺牲,李甸民逃回家中……”图十:陈家岭古建筑
    据1960年10月7日李甸民口述、占协良访问记录《李甸民口述材料·第四游击队情况》记载:“游击队共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二十多人是八士畈一带的。游击队下设三个班,第一班长李时文,主要负责军事;第二班长汪毛海,主要负责交通;第三班长汪胡武主要负责侦察敌情。每班均有十七八人左右。游击队活动中心主要在黄下八士畈、黄岗陈家岭、佛图的乔木寨、银河寨等地。”图十一:陈家岭古建筑
    黄岗的陈家岭,是一处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古村落,当卒子走进这里时,仿佛时光已经停止。从目前现状看,陈家岭陈了几幢规模较大的民国建筑之外,其它清朝建筑基本全部倒塌。走在屋前屋后,还有很多清朝中晚期的古墓葬。当地陈老爷介绍,这里有一座明朝的古墓,具体姓氏不详。图十二:陈家岭古建筑
     来到坡岭,卒子看到陈氏祠堂,目前已经几乎全部倒塌,只剩下主体的两侧封火墙,一面墙体使用木棍支撑,未来不久就全部倒塌,这是卒子在走遍安庆过程中看到不止一处的即将消失的古村落和古建筑。航拍作品,请大家浏览之后将本文转发,感谢你的阅读。图十三:陈家岭古建筑群
(本篇完)
2017-04-3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1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

从2017年5月1日开始,《卒子走遍安庆》在本版里的文章,将采用标题的形式,不再使用文字稿和图片,对此深表遗憾。

从2017年5月1日以后《卒子走遍安庆》的相关文章,请到本网《今日安庆》和《卒子走遍安庆》微信公众号、QQ空间和“今日头条”三个媒介收看,其它各网络将不再同期推出。


“今日头条”和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国观众,感谢大家收看。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