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783|回复: 0

[城事早知道] 2024安徽高考阅卷现场速报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493
发表于 2024-6-17 15: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是每年必须办好的一件民生大事,要带着爱心和责任心做好全流程工作。网上评卷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实现平安高考、周全高考、温馨高考。
安徽“新高考”首考阅卷进度如何?评分标准如何确定?语文作文、英语作文等大分值答卷如何给分?今天(6月16日),记者随安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共同走进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以及高考阅卷考点,探访2024年安徽高考的阅卷进度、打分情况。
640.webp (3)_副本.jpg
近300万份答卷已完成全部答题卡扫描
2024年高考网上评卷工作已于6月7日考试当天同步展开,截至6月14日下午6点,近300万份答卷已完成了全部答题卡扫描工作,目前各评卷基地高校的网上评卷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
今年是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年,全省高考报名考生65.4万人,除前期分类考试已录取考生外,实际参加统考考生49.5万人。其中,历史科目组合16.9万人,物理科目组合32.6万人。全省16个市共设343个考点、17674个考场,选聘6.9万名考务人员。今年评卷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各项工作必须围绕“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这一目标进行,老高考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演化为历史科目组合和物理科目组合,原先的文、理综合两个科目拆分为相互独立的理、化、生、政、史、地六个科目。

阅卷教师首次突破3000人达3200人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介绍,今年,我省高考阅卷各科目非选择题评卷仍在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四所评卷点高校进行。其中,安徽大学负责语文学科、安徽农业大学负责外语学科、安徽建筑大学负责数学学科的阅卷任务,语文、数学、外语这三个科目使用的是全国卷。安徽师范大学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六个学科的评卷任务,这六个学科使用的是我省自主命制的高考试卷。
为了确保评卷质量,各评卷点高校根据评卷工作任务量,科学合理确定整个评卷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和中学评卷教师数量。今年我省共遴选评卷教师约3200人,比去年多了200多人,以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及教研人员为主,其中,中学教师均为从重点高中抽调的一线教师。
选考科目六门评卷任务都由安徽师范大学承担,各学科组以全局性视野统筹评卷工作整体设计,严格遴选评卷教师,突出评卷专家和题组长等核心成员的作用,强化对评分标准的制定和把握,进一步体现命题意图,充分挖掘考生的各类作答情况,充分兼顾科学性和操作性两个方面,充分考虑科目之间的均衡性。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严格执行评分细则
阅卷组认真对待每一位考生、每一张试卷,确保公平。
首先是科学准确制定评分细则。学科评卷组组织专家团队和骨干教师的力量,充分加强对评分参考(参考答案)的研究,吃深吃透命题思路和题目所蕴含的考查内容,通过精挑细选样卷、试评卷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考生出现的答题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研判,科学制定评分细则。
其次, 严格评卷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执行评分细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评分精准。
严把评卷流程,严格执行“双评模式”,所有科目、所有非选择题均实行“双评”,背靠背给出考生得分,对疑难问题和质检出的评分不当等问题,由学科专家组集体讨论形成最终评分。
同时,充分利用网评系统提供的质量监控统计测量工具,认真分析评卷评分情况,严格评卷教师的评卷准确度和评分一致性,提高评卷质量。同时,继续对语文作文、英语作文、数学填空题等大分值题型实行计算机智能评分辅助网评质量监控,对人机大分差样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质检。

各批次分数线计划于6月25日公布
根据阅卷进度,2024年安徽高考全部评卷工作计划于6月21日完成,之后将进行全封闭统分合成,由省考试院组织统分技术人员完成各项数据检查、成绩合成和校验比对工作。我省计划于6月25日召开招委会,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随后公布考生成绩。6月29日至7月24日,将陆续进行各科类和批次志愿填报。录取工作将于7月上旬全面开展,8月中旬结束。

来源:908新媒体 安徽交通广播

风向标18055693013  183556678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26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