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2604|回复: 1

[城事早知道] 阔别76载 跨越千里 烈士“等”来了亲人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468
发表于 2024-5-9 14: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4日,蒙蒙细雨中的宿松县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拾级而上,英烈墙上黑墙金字,新刻的“李培仁”三个字,赫然醒目,成为这面墙上的第412个名字。而这背后,是从山西长治到安庆宿松,跨越1000多公里、延续三代人的寻找与思念。
640.webp (1).jpg
李维川为李培仁烈士名字描金。通讯员 程石欣 摄
“大伯,我们一同来看你了,76年了,家里人一直惦记你。愿你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魂归故里……”时间回溯到一周前,4月23日,67岁的李维川带领子侄辈,从山西长治驱车1000多公里,历经12个小时来到宿松县,寻找76年前英勇就义的烈士李培仁。在英烈墙前,李维川手指轻轻抚摸着烈士李培仁的名字,紧贴英烈墙哽咽,他身后站着四位年轻后辈,均低头拭泪,这场“相见”,他们等了76年。
“大伯是兄弟五人里读书最好的,思想先进,革命理想坚定!离开家的时候,我大姐才两岁。”说起李培仁,李维川话语里满是崇敬之情。1947年,30岁的李培仁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卫生部调任宿松县第一区区长,在宿松解放区建立、发展过程中,李培仁深入二郎、陈汉的广大乡村,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先后建立了西黄村等20多个村级民主政权。然而,刘邓大军主力转移中原后,解放区形势越来越严峻,敌人重兵“清剿”解放区,并不断恢复保甲制,实行“五户连座”。李培仁坚定地执行“区干不离区”的指示,坚持陈汉山区工作。1948年7月,李培仁不幸被捕并惨遭杀害。
“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听到大伯的消息。直到1952年,家里多方打探,才知道大伯已经牺牲了。那年,安徽省政府给大伯颁发了《烈士证明书》。”李维川告诉记者,2000年,他的四叔李焕忠曾经来过宿松寻访,找到了李培仁惨遭杀害的目击证人,确定了他的埋骨之地,然而时隔多年,那片土地上已经建了房屋、有了住户,他们只好折返山西。
“我父亲临终前还惦记着他,这次我是带着全家的希望过来的。”李维川说,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李培仁的尸骨一直长埋地下,无法挖掘。“大伯是为了保护百姓而牺牲,既然他的埋骨之地上已有住户,那就让他一直守护这方百姓吧。”
640.webp (2).jpg
李培仁烈士照片。宿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几乎模糊的《烈士证明书》,李培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1岁。为了让烈士忠魂有归宿,宿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征得烈属们同意后,将李培仁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了烈士陵园英烈墙上。
清风呜咽,哀思绵绵。李维川握着笔,郑重地将名字描金,脑海里不断回忆着父辈们的话语:
“他聪明又机灵,书念得好!”
“从卫生部到解放区区长,他干得真不错。”
……
随着最后一笔描金落下,李维川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黑白照片里的那个青年——戴着一副眼镜,脸庞年轻,眼神坚定的共产党员李培仁。

来源:见习记者 杨浔 通讯员 程石欣

风向标18055693013  183556678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505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4-2-2
精华
3
发表于 2024-5-11 08: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致敬英烈,愿逝者安息,英魂长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9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