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4446|回复: 1

[老城旧巷] 斑竹同乐桥(安庆古桥)——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发表于 2015-10-19 15: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斑竹同乐桥(安庆古桥)——卒子走遍安庆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老城和七县一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风景点。卒子走遍安庆是一张介绍安庆旅游景点的名片,更多推荐旅游景点,为读者服务!
斑竹同乐桥
——安庆古桥
第775篇

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牵手网等

本文只使用少量图片,如想欣赏更多文章和图片,请浏览卒子空间http://user.qzone.qq.com/82009314/2

卒子游记:
       斑竹桥位于岳西县来榜镇,斑竹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后树竹繁茂,鸟呜树幽。斑竹村座落于来榜镇北部,东与公山村交界,南与来榜村接壤,西与和平乡毗邻,北与关河村相连,是由原斑竹和永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8亩,其中水田889亩,旱地369亩,山场面积3345亩,五百户,二千余人。今天卒子带大家到这里看一看。


psb1.jpg psb2.jpg psb3.jpg psb4.jpg

图片

图片

    斑竹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古属潜山县,俗有“天堂九冲十三畈,抵不上上清斑竹畈”的美誉。蚕桑是斑竹村的第一支柱产业,全村共有桑园面积近二千亩,90%以上的农户养蚕,是安徽省蚕桑示范村。村岭能够远望公界山麓岭,据了解村子始建于元末明初,为风水师先生所定,村子成“凹”字形排列,过去村中有古井数口,这里是皖西南为数不多的古村落。
图片

图片

图片

    卒子国庆期间走进斑竹村,村口有一座石桥吸引了卒子,这座石桥仿佛一下子能够把人带到一百多年前的过去。斑竹村有多幢明清建筑保存完好,蔚为壮观。斑竹桥连接村前、村后,不管红、白喜事,这条石桥是必经之路,村后可直通公界山,过去是为防止强盗、土匪而特意设立的退路,房屋为清一色的板石墙基连成一体,村里的排水沟都是用石块砌成,成为一个封闭式的防御系统。村中现保存比较完整的弯弯曲曲的巷道,均用青石板铺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石桥看,这座石板古桥距今约二三百年的历史,始建于何年不详,从桥墩下方的“同乐”二字看,应该是清朝中晚期时间,桥高约五米,宽一米五左右,跨度约二十米,为二根石条拼接而成,造形优美、线条流畅、古朴典雅、桥身坚固。古桥周围,古树婆娑,老藤缠络,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拍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了解,明朝隆庆年间,斑竹村以盛产竹类产品成为潜山县百姓经商贩竹的必经之道。石桥上游有一瀑布自崖壁上倾泻而下,宛若银河天降。古桥西岸,原有亭供过客休憩,现不存的亭据说香樟木梁,青瓦盖顶,石板铺地,石条为椅。亭内盛凉茶,供过往行客饮用。可惜现在亭不存,但这座古石桥却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在历史的年轮中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如今,石桥依然,虽然桥面已斑驳。桥下的溪水,永远向前方奔流着,直至消失在那时间的河流中。
图片

图片

    石桥在设计风格,建桥技术和建桥经历上看,都可称为安庆建桥史上一例。此桥由青石筑成,总长近三十米,宽一米五,高五米,古时为斑竹交通要道。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如今的石桥已经破败不堪,现已废弃不再使用,路过的村民指着是这座石桥向卒子介绍说这桥有数百年历史,为村里佛居士修建而成,在那时不但需要大量的财物,更需要恒心,正是愚公精神的完美体现。虽然今天石桥已破烂不堪,但从桥墩的“同乐”二字,可见当时青石板桥在整个斑竹村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完—
2015-10-1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757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04-11-17
精华
2

港人

发表于 2015-10-19 16: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18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