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4640|回复: 0

[老城旧巷] 养英山庄(大夫弟)——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发表于 2015-7-14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英山庄(大夫弟)——卒子走遍安庆
养英山庄
——大夫弟
第700篇
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牵手网等  

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今天卒子带大家到安庆市宿松县看一看。今天也是卒子走遍安庆第七百篇小文章问世。在白崖山下养英山庄是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景点,“一家双进士,兄弟两大夫”,养英山庄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清末在这里开过维新学堂,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将军曾在此指挥作战,解放后成为趾凤乡政府驻地,现在是宿松县民俗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SC_8503.jpg DSC_8510.jpg DSC_8511.jpg DSC_8513.jpg



  养英山庄建筑为四进九开间,在正屋与厢房、正门与廊道的系列结构中,透着明显的儒家文化的观念。门前石雕很特别。堂内分中门和旁门,游客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走中门当一回贵客。这里的马头墙有点意思,有梅花墙、寿字墙。原汁原味的马头墙上依附着夹弄的印记。地下排水设施也较完备,无论下多大的雨,阴沟里的水都能及时排除。
DSC_8517.jpg DSC_8519.jpg



  养英山庄门口有块平整的场地;往前是较为开阔的田畈,田畈尽处山脚下有弯弯的趾凤河。整个山庄在那高大古柳和一旁旧民居的衬托下,自然古朴,隐僻典雅,更见风韵。目前在安庆地区像这样完整的建筑很少,青砖黑瓦白墙真是漂亮。
DSC_8524.jpg DSC_8527.jpg




    “养英山庄”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徽派建筑群。山庄座北朝南,面宽58.3米,深43.5米,四进九开间,计三十六间,东西另有厢房二十六间,总计六十二间,建筑面积达2536.5平方米。背靠大别山余脉,面向趾凤河的长流水。室内有天井回廊,当年还铺设了天楼地板,院内有石径、花园,大石料构筑的围墙高四米,墙外有“护庄河”。
DSC_8528.jpg DSC_8529.jpg DSC_8530.jpg


    白壁、灰瓦、马头墙,站在严恭山上乌瞰山庄,气势恢弘,风韵独特。大门楼上阳刻匾额“养英山庄”,四字古朴迺劲,两边墙壁上各嵌有一方石刻,左是贺欣撰写的四首纪念诗章,右边是贺欣五子贺庭桂撰写的“养英山庄”记。
DSC_8531.jpg DSC_8532.jpg


    文革期间,为保护这两方石刻,当地群众将石灰泥粉刷在石刻上,写上毛主席语录,才有幸保存下来。左边石刻曰:五儿庭桂改组归来,受六儿庭相之托,合资建宅,经管两载庆厥成功,筹划周详。老怀甚慰,爰作诗四章以为纪念。雾岑老人撰
DSC_8515.jpg

其一
作室传家宝,吾儿计画工。善完兄弟分,好课子孩功。
堂构规模壮,门庭福禄同。南山当户立,人寿仗天公。
其二
费却心多少,居然物物齐。经年鞭介石,各处栋芳泥。
大木频搜采,良工几品题。宅邻千百万,古语信堪稽。
  
其三
自是还乡乐,刊成书锦篇。镜湖归此日,秘监溯当年。
桑梓争生羡,椿萱笑有缘。芝兰兼玉树,照耀在阶前。
  
其四
忆我中年事,新居庆告成。佳几增式廊,老父歉经营。
松柏亭亭茂,梧桐叶叶荣。高门开驷马,端的树先声。
民国四年岁次乙卯仲秋月谷旦刊
DSC_8522.jpg


右边石刻:养英山庄记,庄名养英,励后生也。盖凡有血气者,莫不以英豪自命。往往一身之不足,则又望之于子孙,曰充闾,曰克家,此世人之恒情。一若欲则得之无甚难者,以余论之,则未免视英豪太易也。自古英豪之生,必有天之秀气钟之,地之灵气毓之,又必以诗书礼乐泽其躬,以仁义道德淑其性,以忠孝廉节正其心,故处则为名士,出则为名臣,啧啧众口无不以英豪推之。要其能副(负)此盛名者,孰非自蒙以养正来哉?种稻然得灌溉之水以养之,则获稻自丰矣。如栽花然得雨露之泽以养之,则开花自美矣。若是乎,英豪出岂有不得其养者乎?
岁甲寅,余宦游归里,六弟辅之,身婴(患)疾病,自知不起,遂以新购屋基减价一千串,与余合资共建,再三嘱托余。因在病中,不忍拂其意,应以俟病痊后当与共图。孰知昊天不佑,竟与世辞。余不获已,赓续其志,亦不忍减价相受,勉力经营,将及两载,幸告成功。连六弟生前买基价六千串,通共用过足钱两万六千有奇,俟分配均匀,再行拈阄品列。
惟忆六弟生平志切培根,情殷启后,虽病在床蓐,犹不忘子子孙孙永远之谋,因名其地曰养英山庄。后之子孙其有顾名思义,蔚然能为名世之英者乎,是则余之所深慰也已。
民国四年乙卯仲秋月贺廷桂记
DSC_8516.jpg

    趾凤贺氏家族在清代中晚期是宿松的大户,称得上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贺颀、贺欣兄弟二人双进士。贺颀庚辰(1880年)进士,钦点主事,签分刑部,直隶行走考官,晋封通议大夫。贺欣壬辰(1892年)进士,钦点户部主事,改签吏部主事,封中宪大夫。他们的父母都受过皇封,慈禧太后封其母“一品夫人”的懿旨现存博物馆。贺颀生有六子,最小的儿子贺庭相身体不好,在家乡办学育才,直到临终时也念念不忘要建所学堂培育子孙。五儿贺庭桂在外地做官,清王朝垮台后,庭桂改组归回故里,为不忍拂在病中六弟庭相之托,主持建造了养英山庄。
DSC_8535.jpg DSC_8537.jpg


    养英山庄建好的当年(1915年),国民政府又请他到福建做知事,晚年其归山庄修养。
DSC_8539.jpg


—完—
2015-07-1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26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