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1921|回复: 0

[城事早知道] 安徽最新提示:尽量减少外出!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468
发表于 2021-12-8 11: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6日夜间起,安徽省普遍迎来一次空气污染过程,根据实时数据显示,12月7日11时,芜湖市达到重度污染,合肥市等6个城市为中度污染。
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此次污染与北方污染团南下有关,在安徽省内自北向南推移,根据预测,随着午后温度升高,污染程度将逐步减轻。

数据显示
12月7日11时
沿江的芜湖市为“重度污染”
AQI指数201
马鞍山市、池州市、安庆市、铜陵市
均为“中度污染”
AQI指数分别为195、189、182、175
合肥市、六安市也为“中度污染”
AQI指数分别为170、158

此外,淮南市、滁州市、宣城市为“轻度污染”;淮北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蚌埠市为“良”,黄山市为“优”。“昨日夜间,北方污染团随着冷空气南下,在东北风的作用下,省内污染整体呈现出自北向南推移的趋势。”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截至目前,污染团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沿江地区和江苏的苏中地区。
随着午后气温逐渐升高,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

根据安徽省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中心、
安徽省环境气象中心预测,
12月8日,受偏东气流影响,
淮河以北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
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以良为主,
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9日,大气扩散条件一般,
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间空气质量
为良—轻度污染,
沿江江南以良为主,
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8日安徽空气质量预报
微信图片_20211208112216.png
“需要注意的是,在偏北风的作用下,接下来的12月10日至12日,全省还将有一次污染过程,成因和这次基本相同。”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届时大气扩散条件转差,12月10日至11日,淮河以北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为良—轻度污染;12月12日,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间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短时可能出现中度污染,沿江江南则以良为主。

冬季是雾霾易发期
应对雾霾
天帮忙,更需人努力

秋冬季攻坚行动如何开展?
根据《安徽省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我省基本思路是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三大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开展钢铁行业、柴油货车、锅炉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秸秆禁烧和扬尘等专项治理;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深化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等。
应对重污染天气,是本轮攻坚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方案要求,各地应进一步完善应急减排清单,进一步细化应急减排措施,避免采取简单降低生产负荷、缩短生产时长等难以管控的应急减排措施;持续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性,依法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采取应急减排措施。
根据方案,各市要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各区县、各部门,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强化工作监督,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执法监督力度,加密应急响应期间执法检查频次,督促企业落实重污染应急减排责任,确保减排措施落地有效。

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建议公众做好以下几点个人健康防护:
1、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以及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时要戴好口罩,外出回来后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附带的污染残留物,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此外,因空气中污染物难以消散,也应避免开窗。
2、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有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建议少吃刺激性酸辣食物,多吃梨、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的食品。
3、平时注意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有霾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另外,建议在出现霾的时段,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

风向标18055693013  183556678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10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