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4532|回复: 0

[老城旧巷] 皖河口(安庆风景)——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3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发表于 2015-12-25 14: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皖河口(安庆风景)——卒子走遍安庆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老城和七县一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风景点。卒子走遍安庆是一张介绍安庆旅游景点的名片,更多推荐旅游景点,为读者服务!
    通过“卒子游记”,带领大家去慢慢欣赏一个去除浮躁的长篇纪实游记录,让大家从每天一篇、一年三百篇游记的节奏里渐渐明白一个“坚持”的信念,做一件事绝非一年几年所能完成,它需要一生去努力。
皖河口
——安庆风景
第839篇
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
本文:过河卒子图片、撰文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走遍安庆》群322708947、《走遍安庆小二班》群346876262、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牵手网等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皖河,长江的一条支流。皖河由皖水、潜水、长河三大支流组成。皖河发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以长河为源),经岳西、潜山、太湖、望江、怀宁、安庆五县一市,在安庆市西郊沙帽洲南注入长江。河道全长227公里,平均河宽500~900米,总流域面积6442平方公里。皖河,在安庆的历史、文化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皖河入长江的口,简称皖河口的风光。
psb1.jpg


     皖河以长河为主源,发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源流称银河,南流,经凉亭至店前,汇入店前河;经太湖县城东、新仓和潜山县的黄泥镇,至老鱼潭左纳潜水,至刘河口左纳皖水。怀宁县石牌镇老鱼潭以下始称皖河,流经石牌镇折东北,经江镇、山口,于安庆市西郊沙帽洲南注入长江。
psb2.jpg




     皖河入江水道,据《长江水利史略》称:古老长江在华阳河和皖河下游一带,河道变迁大,明初(1368年)大官湖、漳湖一带水域都是长江故道。公元260年前后,皖河口在石牌(古称石),嗣后随着长江洪水淤积,皖河泥沙扩散,河口逐年东移,近300年间在菖蒲夹至沙帽洲之间变动。建国初,石牌以下河道分成五道,有泥塘沟河、易家河、经冬河、杨树河、江家咀河,这是皖河的总口子,北为丘陵山地,南有圩堤,山口镇以下北为石门湖滩地,有沟与石门湖相通,南为广成圩(1925年在海口洲建广成圩)。河道经张家港,至安庆西门后会石门湖来水,向东注入长江。
psb3.jpg


    皖河流域在安庆市境内,大别山自岳西团岭(海拔1460米)向东南分成四大支脉,东支自潜山县乌石堰以下进入丘陵地带,蜿蜒向东,直抵安庆江边;中间两支自潜山南县三尖岭以下和太湖县城北分别进入丘陵地带,一支抵潜山县北,一支抵王家河;西支自花凉亭以下进入丘陵地带,向南经徐家桥折东直抵武昌湖。这四大支脉构成皖河的三大水系,东为皖水,中为潜水,西为长河,至石牌附近汇而为一,称皖河。上游山区,两岸丛山峻岭,河谷狭窄,坡陡流急,礁滩甚多,河床为卵石;中游丘陵,河谷宽广,水流平缓,河床为沙质,两岸多农田;下游为平原圩区、湖泊滩地,受江水顶托倒灌,容易受涝。
psb4.jpg


    皖河流域是安庆文化的主要载体,安庆市皖河北滨有古皖口,背依柏子山,北望石门湖,这里发生过三国时期诸葛恪屯兵与曹魏水战、太平军挥师东(南)京之战、当地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的战斗。
psb5.jpg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小辞店》,就是发生在皖河流域中的乡间故事。河边的怀宁县小市镇,是经久不衰的《孔雀东南飞》之发祥地,有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合葬墓冢。京剧鼻祖程长庚,严凤英、韩再芬等一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出生在皖河岸边。
psb6.jpg psb7.jpg psb8.jpg


—完—
2015-12-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4-6-16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