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6-1-7 11:36:51

义津猴头石(安庆风景)——卒子走遍安庆

义津猴头石(安庆风景)——卒子走遍安庆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老城和七县一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风景点。卒子走遍安庆是一张介绍安庆旅游景点的名片,更多推荐旅游景点,为读者服务!通过“卒子游记”,带领大家去慢慢欣赏一个去除浮躁的长篇纪实旅行录,“坚持”自我的信念,一生为之努力。义津猴头石——安庆风景第850篇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本文:过河卒子图片、撰文摩托车户外行群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走遍安庆》群322708947、《走遍安庆小二班》群346876262、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牵手网等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枞阳县义津镇,宋朝时名白杨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系枞阳县三大古镇之一,境内有吐秀山、将军山、玉屏山等山峰历史悠久。义津镇六十年代为义津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2年牛集乡并入。区域面积71.1平方公里,人口4.1万。义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曾经繁荣一时的姚王集是中国四大牛市之一。义津镇位于安庆市枞阳县西北部,距县城三十公里。北依麒麟镇,南接雨坛乡,东连浮山,西南滨临菜子湖与桐城市隔湖相望。今天卒子借义津镇猴头石,来谈一谈这里的风景,同时也借风景谈一谈这些天非常热闹的区划调整。作为一个安庆人,面对区划调整,我们又将如何面对?义津镇这美丽富饶的区域,有巍峨大山,从上向下看形似巨龙,面积达数平方公里。山峰高大险峻,峡谷幽深,林木苍翠,奇特壮观。神奇俊秀,风光旖旎。主峰为龙王顶,视野极其开阔。四面八方以及水陆一带山河尽收眼底,为登高远眺的极佳胜境。清朝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曾驻防官兵,现龙王顶北坡民房原来驻防官兵遗弃的兵营,经过近一百多年的发展,这里渐渐成了一个小村庄,近年来山顶上的村民又迁到平原地区,这里已经遗弃。

    龙王顶有一块巨石,名为猴头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坡上有两人,一个叫勤来富、他很勤劳,心地又好,所以建了一座漂亮的新房子,又娶了一个美貌贤慧的妻子。一个叫卜作穷,他非常懒惰、而且心眼不好,成天不好好干活,整天睡在家里琢磨怎样发横财,家里穷得叮当响。卜作穷非常妒嫉勤来富,就打起了坏主意,想霸占他的房子与老婆。在他们的村子的后笼山上,有一个很深的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有一天,卜作穷就来约勤来富,“来富,来富,山后那个洞里面听说像龙宫一样,有闪闪发光的石头桌子、凳子、床还有酒杯呢,我们进去开开眼界好不好?”来富一听,也很想去,于是两人就决定上山进洞。卜作穷暗地里带了一团麻线,一进洞他就点起了一个竹篙火把,卜作穷一边走一边偷偷地放麻线,走出不到二里地,他就故意跌了一下,“咣当”就把火把跌熄了,“这下完了,伸手不见五指,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来富,我们分头走吧,各人找各人的路,谁出得去,谁就找人救另外一个人,免得到时候死到一块儿。”来富答应说:“好吧”,于是两人分头走了。卜作穷拉着麻线,顺着原路一下子就摸回来了。一上来,他就砍了一大捆荆棘塞住洞口,还搬来几块大石头堵死洞口,他心想这下勤来富死定了,就算他能摸回洞口,也出不来了,等个一年半载他不回来,他的一切就都是我的了。勤来富摸黑在山洞里走呀走呀,不知走了多久,他走到了一群猴子精住的地方。这群猴子住在洞中有几百年了,都已经修练成精,洞中还从来没有生人来过,看见来了一个生人,好不新鲜,就设宴款待客人,宴席上全是山珍海味,希世美酒,酒足饭饱之后,猴精王还带他去参观猴精们的珍宝洞。勤来富一进去就惊呆了,珍宝洞里奇珍异宝遍地皆是,宝光射得人的眼睛都花了,猴王请他拿随便拿一件宝贝作留念,他也不贪心,顺手就在脚边拿了一个小梳妆盒子,说:“我得到了你们这么热情的款待,已经非常不好意思了,还拿东西走,那多不好,要拿我就拿这个小盒子,给我娘子放个梳子什么的就行了。”猴王一听心想这人不贪心,就对他说“你这人不贪心,这本来是我最心爱的东西,我就忍痛割爱送给你吧。”拿了小盒子后,猴王就吩咐小猴精送他从另一个出口出去了。勤来富回到家中,就拿出小梳妆盒子给他娘子,他娘子一打开才知道这真是一个宝贝,里面全是宝光四射的珍珠宝石,而且拿出一个,里面就会又有一个,永远也拿不完,是个聚宝盆。勤来富得了宝贝不忘卜来穷,就跑去找他说:“老兄,老兄,多亏你带我去了那个好地方,让我得了一个这么好的宝贝,我的老房子就送给你算了,算作是谢礼。”还送了500两银子给卜作穷,卜作穷平白得了一幢房子和许多银子不但不高兴,还气鼓鼓地想,不能就这么白白便宜了来富这小子。于是跑到勤来富家,缠着他带自己去山洞找猴精王要宝贝,勤来富不肯:“我已经得了宝贝了,怎么还好意思去,要去你自己去吧。”卜来穷没办法,只好自己去了。他搬开自己塞在洞口的石头和荆棘,下了洞,一路走一路找,居然也给他找到猴子精住的地方了。这群猴子精看见又来了一个生人,就有点不高兴了,说:“前几天才来了生人,现在就又来了,看来这个人要是放他走,以后就会后患无穷,没有我们的安生日子过了。”猴精们就想吃掉他,可是猴精王阻止他们说“慢着,我先看看这个人的为人怎么样,然后再吃也不迟。”于是就又招待他吃饭,当然没有山珍海味了,吃完后就带他参观珍宝洞,也让他选一样宝贝带回去。卜来穷一看满洞的金银财宝,就两眼放光了,心想这下发大财了,他发狂似地把所有的宝贝全都摸了个遍,然后双手搂得满满的,还不满足,干脆身上穿的衣服和裤子也脱下来,包了满满一大包,背也背不动,恨不得把所有的宝贝全装回去,猴精王一看就恼了,这个人这么贪婪,如果不吃掉他,以后会把所有的宝贝全搬回家,这还了得。于是就同猴精们把他吃了。猴精王为了防止外人再来,就把吃剩的骨头变了一个猴头样子的大石头堵在洞口,人们就再也进不去了。现在那块猴头石还在龙王顶的后山上,不信,只要你进村问一下,就会有人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指猴头石给你看:“做人不要贪心哦,你看,那就是贪心的结果!”

   传说虽不可信,便结合安庆实际,卒子谈一谈个人从区划调整中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枞阳的区划调整无论是交通、地理、土地、人口等经济因素方面,还是铜陵市面积过小、人口太少、发展腹地逐渐耗竭和安庆市面积大、人口多、对下辖县域经济带动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据澎湃新闻网介绍,安庆和铜陵同处安徽省南部,两市在枞阳县隔江(长江)而望,而市情却大不相同。安庆属传统城市,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的177年时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府,为全省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区划调整之前,安庆辖桐城、枞阳、宿松等11个县市区,数量上居全省第一,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和安庆相反,铜陵是一个新兴城市,其建市史尚不足60年。1956年建市的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为建国后新兴工业城市。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前,铜陵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仅74万。和当下中国很多区域经济版图的分化一样,安庆和铜陵,安徽南部这两座城市几十年来的发展态势不断演变,安庆式微、铜陵坐大的格局也渐趋成型。安徽省城市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年底发布的《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显示,安庆在九市排名中仅列倒数第二。与安庆下滑的经济排名相对应的是,铜陵近年来则发展得颇为顺遂。虽然到2013年铜陵的GDP总量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甚至与上海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最近两年,在新主政者的带领下,安庆各项经济指标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2014年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但大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安庆想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2014年安庆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仍低于铜陵0.5个百分点。在安庆和铜陵经济地位此消彼长的时空背景下,铜陵提出针对枞阳的区划调整要求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铜陵智库公开发声,安庆订立规划应对对于区划调整诉求,铜陵的做法是,由具有一定民间与学术身份的政协和智囊组织先行发声。

    枞阳地处安庆东北,与铜陵隔江相望,划自原桐城县东、南乡,1949年2月设县。全县现辖22个乡镇,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2012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卒子个人一直坚定认为,民革省委有着人士提法是正确的,将枞阳县的几个乡镇划入铜陵或池州,有利于地域整合,将对等交换的原则,将池州的东至几个乡镇划入安庆管理,是完全可以的。后又有学者有关铜陵跨江发展涉及的行政区划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其中就包括将枞阳县全部划入。不过,面对铜陵的百般“渴望”,安庆似乎并不情愿就此“放手”。2014年12月,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庆别称“宜城”)出炉,安庆提出了自己的“跨江发展”主张。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皖西南的中心城市、领衔安池铜(安庆、池州、铜陵)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安庆将携手芜马(芜湖、马鞍山)、一体铜池融入区域,并“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规划划定,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1820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辖三区、皖河农场和枞阳、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一方是划入作为跨江发展腹地,另一方则是规划为大宜城核心区,枞阳究竟当何去何从?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庆和铜陵两市市委书记分别向澎湃新闻解释了两地针对枞阳发展方向的不同规划。两地市委书记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区划调整呼之欲出,文化融合摆上日程,距离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已半年多时间。一旦国务院完成批复,争议十数年的枞阳区划之争也将尘埃落定,但宋国权所提及的文化传承问题却可能才刚刚开始。枞阳仅一县的区划调整之所以会带来文化传承问题,只因这里是有清一代最大学术流派桐城派的故土。

    据《枞阳县志(1978—2002年)》载,桐城文派是清朝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滥觞于明代中晚期,崛起于清代康雍,鼎盛于乾嘉,衰落于民国初年,几与清王朝相始终,前后延续二百余年,先后涌现出作家千余人(含皈依或师从桐城文派的非桐城籍人)。该县志称,桐城文派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学流派,创建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在长达二百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就流派而言,其持续时间之长,作家人数之多,流衍区域之广,影响规模之大,声势渲染之赫,实为中国文学史所罕见。该县志还指出,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原桐城县东南乡人(今属枞阳县域),后人把方、刘、姚尊为桐城文派“三祖”。桐城位于安徽中部腹地,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时期称桐国,唐至德二年(757)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县级市),隶属安庆。明清时的桐城县境,为今桐城市和枞阳县之域。今枞阳县域是古桐城县的东南乡,为桐城文派的发源地。解放后,枞阳县从原桐城县分立。枞阳文化界人士认为,历史上的桐城文派代表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枞阳人。后因区划调整,桐城、枞阳两地分立,造成了目前桐城派人物与桐城市地域名不副实的局面。“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曾是枞阳文化界人士的一大心结。数十年来,桐城文派在宣传上几乎为桐城所“独占”。桐城市政府官网上,“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的宣传语十分醒目,其还自称“中国文都”。枞阳县史志办方志室原主任陈松郭认为,“虽说桐城这种宣传不太符合实际,但毕竟历史上曾共为一县,现在也同属安庆,而大部分桐城派代表人物也确实在那边待过,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旦枞阳全县整建制划归铜陵,新的文化融合问题就来了。枞阳县史志办原主任胡中付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指出,“‘枞阳出人,桐城出名’虽说不公平,但毕竟还同在安庆境内,还是一家。划到铜陵后,桐城派文化不就被彻底割裂了吗?”胡中付和陈松郭两人担忧的是,枞阳与铜陵合并后,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这一观点在枞阳本地及原籍人士中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胡中付认为,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在枞阳当地的一些主要网络论坛中,甚至有网友呼吁,枞阳和桐城是桐城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应该还原“大桐城”,升格桐城为地级市,呼应合肥经济圈发展。枞阳之所以如此认同桐城派,很大程度上缘于其明清两代不可割裂和血泪凝结的根脉传承。桐城派根脉犹在,区划变更或影响传承有清一代,桐城文派“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殊荣为历朝所罕见。但在此之前,桐城士大夫所遭受的血泪劫难,却也堪称历代所鲜有。这些劫难背后的主人公,其才其学,其行其德,其气节其风骨,今人读之思之仍不免泪湿衣襟,击节称叹。在这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中,左光斗、方以智和戴名世的事迹,又属其中最令人动容者。此三者的共同点是,均因政治原因不为其世所容,并最终被当权者斩杀(方以智逝于押解途中)。

    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同乡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有清一代,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载,拥有作家1200余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影响力跨越桐城江南,遍及全国,连晚清一代重臣、学界领袖曾国藩也“膺服于”桐城,其余声至今仍回响不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天下高文归一县”的辉煌于桐城和枞阳而言已成过去,但百年根脉犹在,传承至现当代的桐城派也并没有完全沉寂。事实上,近现代以来,桐城和枞阳依然走出了在各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培养这些人物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桐城派晚期大师吴汝纶于1902年创办的安徽省桐城中学。以朱光潜为代表的8位海内外院士校友,是桐城中学杰出人才的典型代表。建校百年来,桐城中学的杰出校友主要包括:原中顾委常委、文化部原部长黄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首任主席章伯钧,北平市首任市长何其巩,当代美学宗师朱光潜,两院院士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程和平、吴曼青、杨善林,哲学家方东美,古文论家马茂元,著名作家方令孺、叶丁易、舒芜,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储波,解放军少将曹新国、张国威、程尚武等。因区划调整,上述人士中多人原籍地今属枞阳,如黄镇、章伯钧、朱光潜等。枞阳、桐城两县市分县之后,枞阳和桐城就已在名人归属方面展开了竞争:桐城中学立有黄镇纪念碑,而枞阳县城也建有黄镇图书馆。多位枞阳籍文化人士向澎湃新闻指出,随着时代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有其必要性,但也不能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区划调整对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应受到足够重视。”而一旦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上述枞阳籍文化人士却也已经分不清楚,桐城派文化何去何从。

—完— 2016-01-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义津猴头石(安庆风景)——卒子走遍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