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5-9-28 09:26:07

黄土坑古战壕遗址(安庆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黄土坑古战壕遗址(安庆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老城和七县一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风景点。卒子走遍安庆是一张介绍安庆旅游景点的名片,更多推荐旅游景点,为读者服务!黄土坑古战壕遗址——安庆遗址第762篇
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
摩托车户外行群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牵手网等
本文只使用少量图片,如想欣赏更多文章和图片,请浏览卒子空间http://user.qzone.qq.com/82009314/2
卒子游记: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的时候,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殊死相搏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虽然清军在北方挫败了太平军北伐军直捣京师的图谋,消灭了由林凤祥、李开芳所统率的太平军北伐军和曾立昌等人所统率的北伐援军,基本解除了太平军对清王朝国都北京的威胁;南方的湘军在胡林翼的统一指挥下,利用太平天国内讧的大好时机,趁势收复了武汉三镇,在江西方向拿下湖口与梅家洲,使得被太平军分割二年多的内湖与外江水师重新会合后,紧接着于公元1858年5月19日攻克九江,拔除了太平军在天京上游的一个重要屏障要塞,得以顺江东下继续逼近天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庆。在安庆之战中,围攻安庆的湘军和绿营军在兵力上始终处于劣势,太平军以及配合作战的捻军前后动员的兵力达数十万之众,而湘军与绿营总计投入兵力不过数万,排兵布阵上的捉襟见肘,直接导致了湖北巡抚胡林翼在省城武昌面对太平军威胁时无兵可调,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祁门大营遭受围攻的惊险情况发生!今天卒子带大家到黄土坑原毛纺厂及现中兴小学一带看一看,这里就是曾经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古战壕遗址。
图片     由于太平军后期领导层由于缺少了东王杨秀清这样能够统揽全局、驾驭高级将领的总参谋长式的权威人物,使得太平军在作战中往往缺乏配合与协调,将领经常看重一己之私而不顾全大局,因个人矛盾而忽视整体的安危,这种情况在陈玉成、李秀成两人之间体现的很明显,这就为安庆之战的最终失败种下了祸根。长江水面被湘军水师统领彭玉麟、杨载福调教成为一支劲旅,安庆之战中湘军最终获胜。清军紧逼围困安庆的行动,早在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就在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主持下开始了,三河之战以后,太平军收复了安庆附近的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县以及石牌镇,但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并未趁势入鄂进击清军,使战线远离安庆,以确保安庆的安全,而仅是派军驻守潜山、太湖两县及石牌一镇,作为安庆的屏障,随即领兵东去,与李秀成会攻两浦,不再亲自主持安庆的防务,胡林翼趁机进驻黄州,积极布置反攻。 图片
图片
   胡林翼对安庆志在必得,而陈玉成则对安庆的安危疏于关注,使得战事一开始就向着不利于太平天国的方向发展。公元1859年9月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率军夜袭石牌镇,守军未加防备,待到对手越壕爬城才察觉并开始反击,结果石牌镇为清军轻易攻克,守军数千人战死,守将被俘。拿下石牌镇之后,胡林翼以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率总兵鲍超等部一万余人进攻太湖县。陈玉成得知石牌镇陷落,太湖县被围,遂亲率大军援救太湖,公元1860年1月,陈玉成会同捻军龚得树所部在太湖县附近与多隆阿展开激战,前后一月有余,一度形成相持局面,但驻军宿松的曾国藩不断调兵增援太湖前线,胡林翼又密令一部官军绕到太平军侧背,与多隆阿部前后夹击,太平军腹背受敌,最后不支败退。多隆阿乘陈玉成锐气受挫,立即组织反攻,公元1860年2月16日,多隆阿分兵三路,直扑太平军营垒,太平军接战失利,败退而去,在太湖的太平军守将见大势已去,于2月17日夜弃太湖县而走潜山县。多隆阿很快尾随而至,再次于太平军交战于潜山城下,太平军再遭失利,潜山又告失陷。两县一镇既失,安庆门户洞开,公元1860年5月,驻军宿松的曾国藩派遣其弟曾国荃领军万余人合围安庆,深沟固垒,开挖长壕,以围为攻。 图片
图片
   胡林翼则命令多隆阿领军万人,一面进攻桐城一面阻太平军救援安庆,又派李续宜部万人为多部援军。在曾国荃部包围安庆的同时,湘军水师在彭玉麟、杨载福率领下,于6月20日拿下安庆与外界唯一联系的陆路补给通道枞阳镇,这样在安庆的太平军守军叶芸来部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湘军对安庆的合围完成。纵观这一阶段的战事,太平军先是准备不足,其后不得不仓促应战,战斗中既没有阻止宿松的清军增援,也没有出奇兵避实击虚以扭转战局,反而被胡林翼钻了空子,结果导致全盘失利。自太湖、潜山失守之后,陈玉成本来应该立即组织反攻,夺回太湖、潜山,但他却被洪秀全调去天京与李秀成会攻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困,这一去就是将近十个月,这就使得湘军得以从容合围安庆,进而布置严密的防御体系,等到十一月份陈玉成回到安庆城下,以图解围时,自然就变得难上加难了。1860年11月下旬,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孙葵心所部约十余万人,进至桐城西南的挂车河一线,伺机救援安庆,但12月10日,进攻桐城的多隆阿会同李续宜部湘军近万人夹击陈部,并派一支偏师抄袭陈军的后路,陈部在付出伤亡数千人,捻军首领孙葵心阵亡的代价之后,不得已败退庐江休整。挂车河的失利,使得陈玉成不得不另做打算,他在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于次年一月初又遣军一部进攻枞阳,试图打通通向安庆的陆路补给通道,但被湘军水师总兵李成谋率军击退,至此太平军首次直接救援安庆的努力宣告失败。
图片
图片
   1860年5月,正当曾国荃部湘军的合围安庆的同时,太平军诸将在天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先取苏常,后攻天京上游的主张。将解围安庆之事暂时放在了一边。到9月下旬,随着安庆局面的日渐困难,太平军领导层决定再次采用击破江南大营的围魏救赵之法,通过进军湖北调动皖南湘军主力回援,以期安庆自然解围,为此,太平军决定分兵五路,陈玉成从长江北岸西进湖北;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湖北;杨辅清、黄文金自长江南岸进军赣北,李世贤率军经徽州入赣东,刘官芳率军攻击曾国藩祁门大营,约定陈玉成、李秀成两路于次年春天会师武昌,迫使安庆湘军回师,另外三路则牵制皖南、江西湘军,并寻机破敌。五路人马,每路少则数万,多则十余万!太平军这个计划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因为它恰好抓住了清军兵力不足,后方空虚这一软肋(屯驻安庆城下,如果各路太平军能够密切配合,搞好协作,坚决按照计划实施,则解围安庆甚至重现二破江南大营的辉煌,还是很有可能的! 图片
图片
   1861年3月初,陈玉成率军数万西进入鄂,于3月18日攻克黄州府,逼近汉阳、汉口,当时,武昌城内兵勇不足三千,附近无一兵一卒,时胡林翼驻守太湖,重病缠身,连当时的湖广总督官文也吓得逃出城外。作为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当然不会坐视省城沦陷,急忙调水师彭玉麟自安庆附近逆水上行救援,同时派李续宜部由桐城回师上救。此时,对陈玉成来说,夺取北岸的汉阳、汉口已经易如反掌,南岸的武昌由于湘军水师的存在,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不管怎么说,调动安庆清军回援的目的已经部分达到了。就在陈玉成逼近武汉之际,英国参赞巴夏礼于3月22日抵达黄州,会见的陈玉成,巴夏礼借口维护英国商业利益,危言耸听的“劝告” 陈玉成不要进攻武汉,陈玉成果然上当,决定终止攻打武汉,转而在鄂东南攻取州县,先后拿下了一些州县,到1861年4月下旬,陈玉成见李秀成不能如期入鄂,而安庆又被湘军围困日紧,遂放弃了合取湖北的计划,回师安庆,以图再次直接救援。与此同时,南岸的李秀成从1860年10月下旬自天京出发后,却并不积极迅速向武汉进发,而是转战于皖南、赣北、浙西一带,攻城筹粮,甚至还从容在浙江常山过年,直到次年六月才进入湖北。但这时陈玉成已经回师安庆,正为解围安庆与湘军展开激战,如果李秀成利用招纳湖北境内的会党武装,清军必然积极回援,同时陈玉成集中兵力解围安庆,则清军很容易因为兵力不足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窘境(在安庆城下的曾国荃部陆师也仅一万余人),即使不能立即解围安庆,也会使得战局转而向着有利于太平军的方向发展。但李秀成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听到陈玉成早已回师救援安庆的消息之后,于7月上旬率军东返赣北,又一次放弃的夺取武汉的好机会,就这样,太平军精心策划的“围魏救赵”、合取湖北之计最后落空了。图片
图片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二十日,太平军由当地十八局起义军黄来昌接引,在戴王黄呈忠指挥下,攻克余姚。同治元年(1862)七月,太平军范汝增等部由浙江退守安庆,在原郊区(现黄土坑)一带构筑工事,经过卒子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发现,从石化晴纶厂至十六中一带,从十六中至第四人民医院一带,分别由湘军和太平军双方作战的区域,双方各自在地方挖掘坑道,水隘处排列木桩,严阵以待。清军道台张景渠率黄头勇和白头勇,和前浙江提督陈世章率清军先后两次攻城,均被击退。鲍超所部与叶芸来部激战于此。后太平军陷落。
图片

—完—2015-09-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土坑古战壕遗址(安庆遗址)——卒子走遍安庆